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胡林翼:恶人陷害他谋反差点"证据确凿"

晚清胡林翼:恶人陷害他谋反差点"证据确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10 更新时间:2023/12/25 6:49:39

晚清时期,太平军横扫天朝,八旗子弟酒囊饭袋,朝廷只能让汉人来建立地方武装维持大清的统治。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等人脱颖而出,成为了大清朝炙手可热的人物。但有荣誉就会有诽谤,曾国藩与李鸿章都曾受到过一些保守人士和蔑视他们的人的攻击,胡林翼自然也不例外,可他却非常幸运。原因很有戏剧性。胡林翼字贶生,号润之,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的重要首领之一,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

网络配图

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末年,他在湖北武昌练兵,因其与紫禁城中的权贵的关系处理得不是很好,遂被人诬陷。诬陷的原始文件到了咸丰皇帝那里时已经不存在,呈现在咸丰皇帝面前的是经过了许多人添油加醋的成品。据诬陷的文件称,胡林翼在当地以朝廷的名义强征兵丁,盘剥百姓,使得民不聊生。

咸丰时期,通讯落后,胡林翼在武昌所做的事情要一个月后才能被紫禁城中的老人们所知晓。换一个角度而言,胡林翼即使在武昌想要谋反,紫禁城方面如果不派出专人去调查,也不可能知道。而诬陷胡林翼的这份文件之所以被咸丰皇帝迅速接收,还是因为满人对湘军势力的崛起有防范与猜忌之心。

被派去调查胡林翼的是湖北考官钱宝青,为了让此人有权力调查胡林翼,咸丰皇帝特任命他为钦差大臣。钱宝青在得到这个差事后心花怒放,这并非是因为他被任为钦差大臣而光宗耀祖,而是因为钦差大臣这个职务可以给他带来物质利益。在钱宝青看来,胡林翼经营多年,又屡屡攻破太平军的城池,其所聚敛的财宝必数不胜数。他完全可以借此调查之名而行索贿之实。让他更自信的是,他不相信胡林翼不敢不满足他的要求。钱宝青与胡林翼有过接触,几年前,有人诬告长久从事军队建设的左宗棠,在朝廷派去调查左将军的调查组成员中就有钱宝青。当时也是在武昌,钱宝青审讯过程中私图也想捞点好处,也的确捞到了好处。胡林翼当时就是力证左宗堂清白的人之一。

网络配图

他似乎对胡林翼很有信心,所以一到武昌见到胡林翼后,就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只要胡林翼能满足他的物质需求,他可将此案的调查结果让胡林翼来编写。胡林翼当时在武昌很不舒心,首先是战事不利,其次是朝廷屡屡应允的军饷迟迟不到。而在这样不顺心的时候,居然还有人诬陷他。不但有人诬陷他,还有人趁着他这么倒霉的时候来敲他竹杠。胡林翼没有多加考虑,就对钱宝青说,我在湖北就地筹军饷,没有花朝廷一分钱,你可以在此地观察一下练兵的效果。至于你所说的那些问题,我认为是诬告,你若不信,可以明查。

钱宝青对胡林翼这种做出来的光明磊落大为震惊,随之而来的是恼羞成怒。他试图教育胡林翼,一个人是否犯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认为你有错。而我是代表朝廷来的,在这里我就是朝廷,我可以把你的白说成黑,自然也能把你的黑说成白。

胡林翼似乎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在见了钱宝青一面后,如果不是公事,胡林翼绝不肯与钱宝青谈话。钱宝青决定给胡林翼上一课。课的题目就是关于政治的。在钱宝青眼中,政治没有是非之分,利害就是是非。他现在没有得到利,而得到了害(钱宝青这个人有着最廉价的自尊,索取不到的物质,他就认为是伤了自尊)。那么在对待胡林翼的是非问题上,他一定会选择与“害”对应的那个“非”。

而至于用什么方法来惩治胡林翼的“不识好歹”,有现成的办法在。那就是在之前诬告胡林翼的文件上再续上一章。这个文章做得必须要大气,必须要让皇帝震惊,眼前一黑。他做的文章就是,胡林翼在武昌练兵,目的不纯,有谋反之心。文章的中心思想固然重要,但凭空捏造的证据如果能做到确凿可信,还需要下一番苦功。钱宝青是个知识分子,熟读儒家经典,在诬告上其所发挥的才能很有限。所以,他用了一夜时间,如同他年轻时苦读四书五经一样最终完成了这封诬告信。

网络配图

早饭时,胡林翼的仆人按照以往的习惯给钦差大人来送饭,敲了门后不见有回音,再敲还敲仍是如此。仆人透过门缝向里看,发现灯还亮着,而钦差大人正伏在案上睡觉。仆人觉得钦差大人昨天晚上直到今天早上肯定在刻苦创作,就没有打扰,把饭放在门口就走了。中午十分,仆人来送午饭,发现门口的早餐还在。他敲门,不见回音,再敲还敲,仍旧如此。从门缝里看去,钦差大人还在案上睡觉。仆人觉得有些奇怪,就去报告胡林翼。

胡林翼带领几个人来到钦差大人的门口,礼貌性地敲了几下,在始终不见回音的情况下,踹开了门。钦差大人睡得可真香,门破碎的声音如此之大,他居然还能高枕独眠。胡林翼惊讶钦差大人的睡觉本事,站在他身边,正要问,突然看到钦差大人的嘴角有血,再看案边,也有。胡林翼大吃一惊,急忙令人扶钦差大人,只见钱宝青脸色苍白,隐约地已经有了死尸的味道。胡林翼吃惊之下又去看钦差大人向皇帝所写的报告书,看完之后,脊背发凉。他真想大喊一声,死得好。

如果钱宝青不死,这封凭空捏造的却“证据确凿”的信送到了紫禁城,他胡林翼必要身首异处。把诬告信焚烧后,胡林翼向朝廷发信,仔细讲了钦差大人的死亡过程。朝廷并没有怀疑胡林翼,这件事情后来以不了了之而结束。

标签: 胡林翼

更多文章

  • 李自成攻破京城在即 为何崇祯不学赵构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

    很多历史爱好者在看待明朝的历史时,都会发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当年李自成马上就要打到北京了崇祯皇帝为何就不迁都南京?众所周知,明朝开国时定都南京。虽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但是南京一直是陪都的地位。要知道在当时东南沿海还没有严重的农民起义问题,这里经济富庶,加上长江天险,短时间内满清铁骑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 崇祯是个好皇帝,为何明朝依旧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

    说起古代的几百位皇帝,那故事可就多了,有开国的先驱,有治世的明君,也有亡国的昏君。今天我们来说说,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他不是无能,只是在大势面前,他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而已。网络配图崇祯皇帝,是一位悲情的主啊!崇祯本来应该是一个好皇帝,他不好色不好财,英明能干又勤政爱民,想想这样的皇帝,历史上能有

  • 揭孙权与勾践的小同大异:都曾经用过美人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权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东吴版图的奠基人孙策在临终前,将印绶交给其弟孙权并嘱咐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事实证明,孙权不负兄望,在弱肉强食的军阀混战时代,不但终其一生未失江东寸土,而且使基业不断拓展,算得上一位成功的守业之主。

  • 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称帝时已经有多少岁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称帝时已经有多少岁了

    在李治称为唐朝的皇帝之后,武则天先是成了李治的昭仪,后成了李治的皇后。在李治驾崩之后更是登基为帝,那么武则天称帝时多少岁呢?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在十四岁的时候便被唐太宗招入宫中成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但是武则天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宠爱,十二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一个才人。在唐太宗病重的时候,武则天

  •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

    首先我们得知道,李世民的皇位是杀君弑父得到的。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皇宫的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流血政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一举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位,名为唐太宗。网络配图这场政变的起因是:唐高祖李渊即位以

  • 揭秘:秦始皇和汉武帝一生竟有四大共同嗜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秦皇汉武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两位可比肩的风云人物。一个扫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的中央集权国;一个内修文治,外用武功,统治整个西汉王朝约四分之一的时间。有意思的是,这秦皇汉武毕生还有着共同的四大"嗜好"或曰激情:秦始皇无疑是一个血性汉子,凭着他与生俱来的血性与刚烈,凭着他的一股霸王气概,面对

  • 穿越人王莽的另类”高考“在宫门听听鸟叫就可以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莽

    历史其实是可以用来娱乐的,如此,是可以让人收获快乐的,而快乐是人们共同需要的。今年高考,有一道作文题叫预测,预测是一种我具有科学精神的卓远见,对王莽我们没法做到“预”,但也可以测测他的穿越的。顺便在王莽的宫门放几只鸟,直接对付“策问”,一起乐呵乐呵。两条蛇,是传说的一白一红《史记》中说,刘媪(刘邦的

  • 那些细思极恐的历史一代名将霍去病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去病

    骠骑将军霍去病,作为一代名将,在历史上留下了彪炳乾坤的战绩。但就是这样一个战神级的名将,却在二十三岁就英年早逝,不禁令人扼腕叹息。然而,随着他的死却引来了一个谜团,他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司马迁在记述这一段的时候,连他的葬礼如何隆重都写得非常清楚,但单单对他的死因却一笔带过,不得不让人生疑。霍去病的出身

  • 宋朝那么富那么包拯一年开多少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包拯

    古代中华五千年历史,虽然每一代王朝经济都遥遥领先于当时的世界,更是在周围小国眼中的天朝上国而顶礼膜拜。但是,从各王朝来看,有富有穷,如明朝就是一个比较穷的朝代,因为朱元璋严重打击商贸,而且实行禁海,因此当时大明的财政状况其实是很差的。网络配图明朝每年收入只有2000万两左右,到嘉靖时代,基本上就入不

  • 不好色的雍正皇帝的妃子主要有哪些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皇帝

    清朝雍正的妃子的数量是所有皇帝中最少的,但是随着雍正皇帝的流传千古,不少文人雅士以清朝雍正的妃子为人物叙写各种故事,故事情节也是百转千折。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雍正的妃子。孝敬宪皇后,于1691年嫁给胤禛,并在婚后第七年生下第一个儿子弘晖。可是遗憾的是长子早殇,弘晖死时才8岁。雍正登基后册封她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