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孝庄靠哪些大臣助子登基?

揭秘孝庄靠哪些大臣助子登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40 更新时间:2023/12/18 7:33:41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突然病逝。皇太极死后,其弟睿亲王多尔衮与皇长子肃亲王豪格争位激烈,相持不下,一时出现继统危机。以孝庄为核心的崇德后宫作为皇权的代表者,与两黄旗重臣图赖、索尼、鳌拜等人联合,迫使多尔衮、豪格做出让步。八月十四日,诸王大臣于崇政殿定议,由年仅六岁的皇九子福临即皇帝位,45岁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与32岁的多尔衮共同辅理国政。

继统危机的解决过程中,弱女子孝庄究竟如何帮助儿子福临登上皇位?在这段历史中,在关注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感情”而外,两黄旗大臣应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继统危机发生乃至解决,两黄旗大臣始终表现出参议皇嗣人选的主动性,令人刮目。

皇太极刚刚去世,两黄旗主要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八人,往肃王(豪格)家中,言欲立肃王为君,以上(福临)为太子,私相计议。”(《清世祖实录》卷37,顺治五年三月己亥。)可见,两黄旗内部已形成一支主张立帝之子的中坚力量。

八月十四日会议前夕,即“太宗崩后五日,睿亲王多尔衮诣三官庙,召索尼议册立。索尼曰:‘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清史稿》卷249,《列传》36,《索尼》。)明确表示应立帝之子。而多尔衮身为亲王,这一屈躬摸底之举,亦从反面证明两黄旗大臣的态度很受重视。

八月十四日“黎明,两黄旗大臣盟于大清门,令两旗巴牙喇兵张弓挟矢,环立宫殿,率以诣崇政殿。”造成先声夺人之势。会议开始后,索尼与鳌拜“首言立皇子,睿亲王令暂退。”(《清史稿》卷249,《列传》36,《索尼》。)接着,议立豪格、多尔衮、多铎代善的方案先后出台,各方不能达成一致。在陷入僵局的关键时刻,两黄旗大臣“佩剑而前曰:‘吾属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此前,豪格已表示“‘福小德薄,非所堪当,固辞退去。”这时,代善以老病为由抽身离开会场,阿济格“随而出”,多铎“默无一言”。多尔衮见自立无望,迫于两黄旗大臣的压力,提出“当立帝之三子(编者注:第三子为第九子之误)。而年岁幼稚,八高山军兵,吾与右真王(济尔哈朗)分掌其半,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当即归政。”((朝鲜)《沈阳状》,仁祖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初史料丛刊本,第514页。)这一建议为与会者接受,从而为皇太极死后皇权交接的顺利完成,铺平道路。还应看到,此次会议最后议定福临为皇位继承人时,六位实力最强、最有发言权的亲王、郡王中,竟有三人(豪格、代善、阿济格)于中途退出会场,这是与议立皇太极为嗣汗时迴然不同的情况,说明斗争的复杂性与激烈程度,都超出前者。

会议之后,索尼与谭泰等共六位两黄旗大臣“盟于三官庙,誓辅幼主,六人如一体。”(《清史稿》卷249,《列传》36,《索尼》。)不久,硕托、阿达礼等人拥立多尔衮的密谋暴露。《清世祖实录》卷1,崇德八年八月丁丑。八月二十二日,两黄旗大臣、侍卫共210人“盟誓天地”,效忠幼主,“如效先帝时”,不得“谄事诸王”,“结党谋逆。”(《清世祖实录》卷1,崇德八年八月癸未。)

按照八王共治制所规定的汗位推选制原则,议定新帝,乃宗室诸王份内之事,因此,议立皇太极为嗣汗时,八旗大臣并无发言权。八月十四日会议上,诸王宗室,特别是爵位最高的四位亲王、两位郡王本应是主角,参加会议的两黄旗大臣,只应充任陪衬角色,遵诸王旨意行事,唯前者马首是瞻。但是,恰恰相反,两黄旗大臣不仅于会前以武力示威,会议伊始先声夺人,当众人之议“未及归一”时,两黄旗大臣再次挺身而出,慷慨陈词,表达立帝之子的坚定决心,从而迫使多尔衮提出上述方案。解决继统危机的全过程中,两黄旗大臣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始终居于主动地位,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两黄旗大臣这种反客为主、敢于公开与诸王抗争的表现,与其身份不相符合,在后金历史上从未曾有。

两黄旗乃皇帝自将之旗,两黄旗大臣的切身利益,与崇德皇权休戚相关。继统危机中,两黄旗大臣之所以能与崇德后宫的主张相一致,舍弃豪格,力主立福临为帝,很大程度上是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这一动机所驱使。如果豪格称帝,正蓝旗的地位将大大上升,这对两黄旗大臣极为不利,只有福临继位,才能避免这一结果。

下述情况,从另一角度反映出两黄旗大臣的重要作用。

当多尔衮拒绝阿济格和多铎的劝请后,阿济格和多铎曾一语道破多尔衮之顾虑所在:“汝不即位,莫非畏两黄旗大臣乎?”(《清世祖实录》卷63,顺治九年三月癸已。)

继统危机解决后,豪格曾对人说:“固山额真谭泰、护军统领图赖、启心郎索尼向皆附我,今伊等乃率二旗,附和硕睿亲王。”“和硕睿亲王非有福人,乃有疾人也,其寿几何,而能终其事乎?设不克终事,尔时以异姓之人主国政,可乎?”(《清世祖实录》卷4,顺治元年四月戊午。)豪格因未能继承帝位,牢骚满腹,认为多尔衮是因得到两黄旗的支持,才登上摄政之位;并预言如果多尔衮英年早逝,两黄旗大臣将继而代之。

豪格的上述看法,反映出两个重要事实。其一,经过皇太极的多次惩治,八旗旗主、诸王贝勒普遍受到贬抑,惟有皇太极独尊,凌驾诸王之上,而诸王贝勒的权势,皆不足以与皇权相抗衡。其二,与崇德皇权的发展同步,两黄旗因是“皇上旗份”,实力不断增长。继统危机中,无论何人,必须同两黄旗大臣联合,实质上也是借助皇权的力量,方有可能在这场政治角逐中,取得胜利。豪格正因失去两黄旗大臣支持,成为角逐中的失败者。痛定思痛之后,他才有此认识,为时晚矣。多尔衮也主要由于未能获得两黄旗大臣的支持,被迫退出皇位之争。

两黄旗大臣能够在继统危机的解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崇德皇权已较为集中,皇权基础较为牢固的体现,同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依据八旗制度,八旗大臣是各旗旗主的家仆属人,与旗主之间具有隶属关系,上下尊卑分明,不可逾越。两黄旗大臣亦无例外。两黄旗旗主皇太极去世后,两黄旗大臣的家仆属人身份,并未改变。

两黄旗大臣的权势来自皇权,必须以皇权为依恃,皇太极在世时如此,其死后亦然。否则,解决继统危机过程中,他们就不可能与诸王相抗衡,并为诸王所畏惧,甚至被认为有“主国政”之势。

质言之,皇太极暴卒后,两黄旗大臣惟有以清皇室为靠山,在其支持下,才能采取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行动。在皇太极未立储嗣而亡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与皇权关系最为紧密,并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代表皇权者,非皇太极妻室,即崇德后宫莫属。

标签: 揭秘

更多文章

  • 揭秘孝庄为何停灵37年才入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孝庄,揭秘

    她13岁便嫁给了皇太极,册封永福宫庄妃,即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大清国入主中原后第一帝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大帝的祖母,被誉为清初女政治家。贵为皇后的她却又为何没有与自己的夫君皇太极合葬?难道真如传说中所说,她在皇太极死后下嫁给了小叔子多尔衮而无颜在九泉之下面对皇太极?若传说有虚,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在死后一

  • 揭秘清代宫廷节令宴菜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揭秘,清代

    节令宴系指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如: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节次定规,循例而行。满族虽有其固有的食俗,但入主中原后,在满汉文化的交融中和统治的需要下,大量接受了汉族的食俗。又由于宫廷的特殊地位,逐使食俗定规详尽。其食风又与民俗和地区

  • 偏安一隅杀忠臣宋高宗赵构真的是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高宗

    在人们的心目中,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一样,不是什么好东西。君是昏君,臣是佞臣。之所以造成这种印象,是因为他们君臣联手,杀了爱国英雄大忠臣岳飞。岳飞之死,天下垂泪,直到现在,人们也不能解除恨意,在西子湖畔,秦桧等奸臣还跪在岳飞的塑像面前。宋高宗因为是皇帝,为尊者讳,才没有象秦桧一样跪在西湖边。然而,人们有

  • 探秘神秘的湘西招魂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湘西,探秘,神秘

    湘西,这块古老又神秘的土地上,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些仍奇迹般保留着的民族“原始”风情。古老的招魂礼,竟然也还在高山密林中继续举行着......楚地土家俗传,人有三魂,各有分工,魂丢人亡。喊魂即找回丢失的魂,人还未死,通过梯玛、巫觋找回游魂附体即可免死;人死了,通过礼生、梯玛、道士

  • 揭秘中国“非典”事件 美国是最大的嫌疑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非典,美国,事件,揭秘,中国

    在出现首例SARS病例的同一月中,BBC报道称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流感病毒正在蔓延,数以千记的人将因此而丧生。2002年11月,病毒学家云集于马耳他讨论即将发生的超流感传染病时,一位Erosmus大学的病毒性教授说,“不管我们开发出什么样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最终决定事情走向的还是那些立法者和

  • 揭秘太监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这么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揭秘,中国,历史,太监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执掌大权的太监?他们为何总能取得皇帝的绝对信任?何谓太监?太监也称宦官,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太监的由来据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

  • 揭秘杜月笙是以赌场起家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杜月笙,揭秘

    杜月笙重要的一个生财之道,便是开设赌场。黄金荣见杜月笙一天比一天老练,加之林桂生经常在身边吹风,便将当时法租界的三大赌场之一公兴俱乐部交给杜月笙经营。一天,林桂生对杜月笙说:“月笙,公兴记那个台子,就在巡捕房隔壁,你去寻他们老板,就说我喊你来的,要帮帮他们的忙,照例吃一份俸禄。&rdqu

  • 揭秘刘禹锡两首桃花诗隐藏的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揭秘,刘禹锡

    中唐时期的这一代人都是多才多艺的。韩愈、柳宗元都既是散文大家、杰出的诗人,又是思想家、教育家。刘禹锡也是如此,不过,他与韩愈、柳宗元又有不同。刘禹锡虽然对思想的争论也很感兴趣,但就气质、能力说,他主要是一个政治家而不是思想家,其一生的兴趣也主要在政治方面。那么,刘禹锡为何两吟桃花诗?透过&ldquo

  • 四大名著也玩“穿越”?说说四大名著常识性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说说,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也玩儿“穿越”?作为明清小说代表作的四大名著,是“中国小说史的顶峰。四大名著的缔将多为饱学强记的博闻宿儒,于经、史、子、集,触目成诵。无论讲史证道,还是劝世言情,自然笔下生花,展促裕如。可是,检阅章回,细审文字,四大名著的行行珠玑之间,往往也迸出几个所谓&

  • 揭秘民国时期最大的抓赌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揭秘,民国

    ​中国足坛“反赌”风暴愈发猛烈。赌博,无论何时都可说是“祸国殃民”一大害。民国时期,一纸密令,让警察总监秘密抓捕“涉赌”的当政“六大员”。这六位大权在握的“大总统”跟前红人能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