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西游记》中白龙马为何不积极打怪?

揭秘《西游记》中白龙马为何不积极打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09 更新时间:2023/12/7 21:50:04

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玄奘还有三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

在86版《西游记》中,有一位没有名字的主演。不是扮演三太子的演员,而是取经路上,那匹驮了唐僧一路的白马。

据说,为了找到合适的白马,导演花尽了心思。起初剧组只借到了一匹黑马,刷上白漆就冒充白马了,结果一沾水,瞬间露馅。

在张家界拍摄《三打白骨精》时,因为只找到了一匹瘦小的矮马,全程唐僧都没敢骑过,几乎全让猪八戒牵着……

戏外让大家颇为费心,戏里的白龙马也是主角光环最弱的一位了。取经途中,他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多,需要被喂被遛,和普通马没啥区别。

在遇到困难时,还经常被猪八戒提议卖掉;在和妖魔的遭遇战中,连沙僧也要挥起降魔杖一显身手,白龙马却“我自岿然不动”。

看到知乎上有人提问,西游记里白龙马为何从不参加战斗?好歹是西海龙王三太子,至少法力不弱啊。

网友的思路也很清奇:

答案一:因为师父挂了,散伙了,就没人骑他了。

答案二:小白龙早已看穿了一切,师父死不了,上面有人罩着,凑什么热闹。

答案三:导演给的戏份就这一点,不能抢戏。

答案四:本来是条龙,变成马以后草吃多了,技能冷却,而恢复需要时间,等法力上来,三保镖早就来了。

好啦,下面这个才是正解

《西游记》第八回:

菩萨上前礼毕道:“贫僧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路遇孽龙悬吊,特来奏,饶他性命,赐与贫僧,教他与取经人做个脚力。”玉帝闻言,即传旨赦宥,差天将解放,送与菩萨,菩萨谢恩而出。这小龙叩头谢活命之恩,听从菩萨使唤。

原文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菩萨给的定位,就是“做个脚力”。

​脚力怎么能抢保镖的活儿呢?

也难怪很多时候大家都忘记了,白龙马的属性不是马,而是一条龙呀

细想想,这条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小白龙,与我们熟悉的中华龙形象差别挺大的。

正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传统意义上的龙形象,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乃万兽之首。

上古时期的龙,是影响云雨河泽的神兽,也是寓意吉祥的瑞兽。在民间,龙王庙几乎随处可见,龙王爷也是百姓最熟悉的神仙之一。

华表上常见的龙形神兽

想要确切找出龙产生的年代的有力论据,绝非易事。

如果把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作为一种印证的话,在我国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龙”这个字

故宫皇极殿御路

据专家统计,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多达七十多种,我们至少可以推论,龙的概念是形成于商代之前。

北海公园西门雪后的房檐瓦当

瓦当里的龙形图案

汉代许慎《说文》把龙说成一种多变的神性动物:“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这一说法几乎成了龙的定义。

故宫御花园钦安殿獬豸(xiè zhì)

故宫御花园堆秀山石雕

曾经的龙文化一度走向了百姓生活,然而进入封建社会后,龙的使用权逐渐演变成了皇家专属

乾隆题字牌匾局部

东汉时期,皇家对龙纹的使用有着明文限制,九卿以下的官员在祀典中没有使用龙纹的资格

元世祖忽必烈明文规定,市街商店不得制造或贩卖日月龙凤纹样的缎匹。

故宫内门饰木雕

北京各个宫殿上的精美彩绘

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需要借助龙神化自己,加强威信,从而制定了一套以不同动物纹饰表示官职地位的规定,而龙纹只是皇家专属。

龙生九子之鸱吻(chī wěn)常见于殿堂庙宇的正中屋脊两端

龙生九子之狻猊(suān ní),常装饰于香炉上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龙也就成了封建帝王的象征。

作为七朝古都,龙这一形象,在北京首屈一指,无可争议。从封建礼法上说,龙是不可能、也决不允许出现在其他地方的。

龙生九子之椒图(jiāo tú),故宫大门上的铜饰

虽然个别地方也有一些龙的形象出现,除了历史皇家遗迹因素所在,至少这些地方不是“敕赐”就是“敕封”。

金瓯永固杯(龙耳作品),清宫内不多见的皇帝专用饮酒器,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

“大明永乐年月吉日制”的华严钟( 现称永乐大钟) ,保存于大钟寺殿内,举世闻名

标签: 揭秘西游记

更多文章

  • 解密抗战时苏联援助了延安多少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延安,抗战,武器,解密,苏联

    为维护与国民政府的关系,苏联始终不愿意公开给延安武器援助众所周知,抗战期间,苏联在援助国民政府的同时,也曾给予延安相当数量的财政援助。如1938年,王稼祥自莫斯科回国,曾带回30万美元经费。延安方面向共产国际寻求资金支援的材料也比较多,如1937年9月,潘汉年曾致信王明,请其

  • 被冤枉了几百年的潘仁美 竟是在替他背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潘仁美

    小时候,看电视剧《杨家将》,最恨的就是潘仁美。他不仅陷害老令公杨继业,同时还杀害了我们最喜欢的杨七郎和杨三郎。然而电视剧只是艺术作品,是在民间传说基础上进行加工改编而成的,真实性极低。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潘仁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真的是一个大奸大恶之徒么?他又是在替谁背黑锅呢?民间传说中的潘仁美,其原型

  • 解密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征了多少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政府,抗战,解密,国民

    按粮食部长徐堪的说法,抗战共征粮2.6亿市石,60%被用作军粮抗战期间,国军人数剧增。从19411944年,国军需要补给的士兵从425万增至681万。要维持数量庞大的国军,粮饷遂成为极关键的大问题。抗战之初,粮食问题尚不严重。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致交通阻隔,后方

  • 揭秘国民政府偿还了多少抗战美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政府,揭秘,国民

    借款方面,美国抗战援华逾6亿美元,国民政府大部分未能偿还众所周知,美国在抗战期间曾给予中国大量援助,增强了国民政府的抗战力量。这些援助,分对华借款与物资租借两大部分。美国抗战期间给中国的借款共有六项。其中四项名义上为商业借款,包括1939年桐油借款2500万美元、1940年华

  • 探秘最诡异难解的日本侵华谜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日本,探秘

    日本学界普遍持“伪造论”;中国学界持“真伪难断论”者渐多1927年,日本田中义一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研讨对华政策。至1929年,第三次太平洋会议在日本召开,中国代表阎宝航等人在会上拿出一份文件称:&ld

  • 解密抗战中有多少国军将领牺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抗战,解密

    有多少国军将领在抗战中牺牲?关于“高级将领”牺牲人数,刘国铭主编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政职官人物志》(春秋出版社1989年),统有125名;茅海建主编之《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收录有少将以上将领80余位;党德文、杨玉文主编之

  • 解密侵华日军中有多少朝鲜籍士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解密,士兵,日军,朝鲜

    抗战期间,有5万余朝籍日本兵被派往中国战场,亡者约1100人二战期间,作为日本殖民地,朝鲜确有相当多的壮丁被强制征入日本军队,参与对外战争。朝鲜人参加日军,始于1938年日本在朝鲜实施新的志愿兵役制度此前朝鲜人参军被长期严格禁止。及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前线吃紧,遂又在朝鲜改

  • 揭秘有多少中国抗日军民被俘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揭秘,抗日,中国

    日军在中国先后设有各种战俘营“上百个,关押战俘百万人以上”如第236期短史记所述,八年抗战,中国军队所俘虏之日军,不过数千人。该数据若与成为日军俘虏的中国抗日军民数量相比较,尤能使后人直观体会一纯农业国抗战一极发达之工业国的艰难程度。抗战期间,共发生2

  • 揭秘真相:抗战末期南方八省反蒋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真相,抗战,揭秘

    据美方档案,1944年夏秋之际,李济深曾密谋南方八省反蒋据宋庆龄向苏联人披露:抗战末期,桂系元老李济深(琛)曾秘密联络地方实力派,欲推翻重庆政府,另组新政权,并谋求获得美国军事支持宋说,关于“华南的分离运动”,“当初美国人直接支持同李济深派

  • 古代皇帝一日三餐都是怎么吃的,长见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拥有,一日三餐,有人,然后,饮食,吃饭,皇帝,用餐

    民以食为天,皇帝虽贵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极尽富贵奢华的生活,可以比其他任何人优先拥有美好东西的权利,但在他的生活中依然要吃饭。那么贵为九五之尊的他,他的饮食又是怎么样的呢?古代皇帝一日三餐都是怎么吃的呢?历史上对皇帝的饮食并没有详细的记载,简单的概括就是:不同的朝代皇帝的饮食习惯不大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