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秘大清与日本陆军武器差距有多大?

探秘大清与日本陆军武器差距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09 更新时间:2023/12/20 3:42:34

单论武器,甲午清军装备与日军装备相差不大,甚至略有优势

如前期所述,据日方统计资料,甲午陆战,日军人均只消耗了8发子弹,即击溃了清朝陆军。可资对比的是:甲午战争前,清军有大炮和机关炮1733门;日军有大炮294门。清军装备有洋枪23万支,旧式鸟枪等4万支,12万参战部队有85%装备了枪支;参战日军的枪械装备率则达到了100%。①总体而言,中日陆军装备差距不大。若单纯就武器而言,甚至可以说,清军还略占优势,如藤村道生所言,“北洋陆军装备毛瑟枪和克虏伯炮,……它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的日军优越。”

真正的差距在于武器的整齐划一。

清朝陆军的武器装备,主要依赖向外国购买。其数量相当庞大。如:湖广总督张之洞在1894年奏报,买快枪9250支、火炮30尊、子弹700万颗、炮弹1.44万颗;两江总刘坤一到1894年,已购枪支1.5万支,子弹280万颗。还是在这一年,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上奏,已向各国订购快枪2.8万余支、快炮56尊,以及合计1500多万颗的炮弹、子弹。此外,其他各地也都自行采购了大批枪炮。②

甲午之役湘军统帅刘坤一

这些枪炮到货后,大都被清军及时装备。如甲午战争中,各地督抚从德国所购的1万余支毛瑟枪,1万余支马梯尼枪,先后装备各军。在1894年10月和11月,刘坤一协济各省后膛洋枪1.4万支,广东调拨各地洋枪1.8万余支,子弹360万颗。

但由于朝廷没有统一规划,地方所买枪支、火炮,来自美、德、英等各国,型号各不相同。仅淮军就装备了美国的亨利马梯尼后门枪、德国的毛瑟枪、三十响快枪等好几种。其他清军中还有哈乞开斯、士得枪,甚至国内土产的抬枪、鸟枪、火绳枪等。清军所用的来复枪就有14种之多。③

日本在发展军事工业之初,因大量依赖进口,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但是随着日本军事工业的发展,很快就发明了明治十三年式、十八年式步枪和野炮、山炮、大口径臼炮等,并批量生产、装备全军,实现了武器的统一化。武器的统一化,使日军在部队的统一训练、弹药补给的统一制造调配等诸多方面,远胜于清军。

清朝陆军最要命的问题,在于对近代战争毫无概念

但甲午之役乃日本陆军近代化改革后首次出海作战,在卫生预防等方面,自身缺陷亦不少。其最终能以压倒性的优势击溃清朝陆军,关键因素并不在武器的统一化,而在于其部队的作战理念与训练模式均已实现近代化。略而言之:

首先,清军将领还墨守镇压太平军时的“经验”,对近代战争毫无概念。譬如,清军部队大多不知如何部署步兵与炮兵,往往将炮兵阵地安排在“第一线步兵阵地内或其间隙”,使“火炮成为显著的目标,在战斗的初期阶段,屡次被日本炮兵破坏。”④而参加甲午战争的18位日军旅团级以上军官中,有一半曾到欧美留学或考察,深知如何利用火炮以给清军致命打击。

其次,清军士兵普遍训练不足,大多数时候,只要求“演走各样阵法,步伐既甚整齐,释放连环枪炮,声响亦均连贯”即可。战争爆发后临时招募的新兵,更几乎没有训练,只是学习“一齐将矛举起向前一冲,口中就喊一声‘杀。”⑤反观日军,不仅步兵训练有素,且已有了独立的工兵与辎重兵。而清军尚不知后者为何物。

如此,从国外购置的武器虽然先进,但在清军官兵手中,却难以发挥应有效力。譬如:清军进攻时,“没有整然的秩序”,“经常用的队形是在散开的一队中挥舞大旗开火,开火为随意射击”。清军射击的子弹“多从(日军)头上通过,达到很远的距离。他们不考虑利用地形地物,从不用跪射、卧射,一律站着射击”。⑥清军士兵开炮前,先要摇动大旗,恰好成为日军射击的靶子。

此外,清军不懂得如何保养武器,也是很要命的问题。刘坤一驻扎山海关时,发现“自天津运往山海关机器炮四十尊,有弹十万枚,由火车运送到关,堆积沙土中,阅数十日,无人收管。经德国某教习前往查看, 谓子药全行潮湿, 不堪应用”。

缘此,平壤战役中,清军在与日军人数基本持平(1.2万),而弹药补给远胜于日军(清军步兵每人平均消耗了三四百发子弹)的情况下,自损2000余人,仅击毙日军180人,⑦也就不足为奇了。简言之,甲午中日陆战,乃是近代化之日军与中世纪之清军间的对垒,其胜负不问可知。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士兵

注释:

宗泽亚:《清日战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第27页;②④⑦董蔡时、王建华:《关于甲午陆战中清军的武器装备》,《江海学刊》1995年第3期;③孙洪波:《从军事力量对比看中日甲午陆战清军的失败》,《丹东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⑤司督阁:《甲午战时辽居忆录》,《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6册,第357页;⑥龟井兹明:《血证:甲午战争亲历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31页232页。

标签: 陆军日本武器探秘大清

更多文章

  • 揭秘《西游记》中白龙马为何不积极打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揭秘,西游记

    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玄奘还有三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在86版《西游记》中,有一位没有名字的主演。不是扮演三太子的演员,而是取经路上,那匹驮了唐僧一路的白马。据说,为了找到合适的白马,导演花尽了心思。起初剧组只借到了一匹黑马,刷上白漆就冒充白马了,结果

  • 解密抗战时苏联援助了延安多少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延安,抗战,武器,解密,苏联

    为维护与国民政府的关系,苏联始终不愿意公开给延安武器援助众所周知,抗战期间,苏联在援助国民政府的同时,也曾给予延安相当数量的财政援助。如1938年,王稼祥自莫斯科回国,曾带回30万美元经费。延安方面向共产国际寻求资金支援的材料也比较多,如1937年9月,潘汉年曾致信王明,请其

  • 被冤枉了几百年的潘仁美 竟是在替他背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潘仁美

    小时候,看电视剧《杨家将》,最恨的就是潘仁美。他不仅陷害老令公杨继业,同时还杀害了我们最喜欢的杨七郎和杨三郎。然而电视剧只是艺术作品,是在民间传说基础上进行加工改编而成的,真实性极低。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潘仁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真的是一个大奸大恶之徒么?他又是在替谁背黑锅呢?民间传说中的潘仁美,其原型

  • 解密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征了多少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政府,抗战,解密,国民

    按粮食部长徐堪的说法,抗战共征粮2.6亿市石,60%被用作军粮抗战期间,国军人数剧增。从19411944年,国军需要补给的士兵从425万增至681万。要维持数量庞大的国军,粮饷遂成为极关键的大问题。抗战之初,粮食问题尚不严重。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致交通阻隔,后方

  • 揭秘国民政府偿还了多少抗战美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政府,揭秘,国民

    借款方面,美国抗战援华逾6亿美元,国民政府大部分未能偿还众所周知,美国在抗战期间曾给予中国大量援助,增强了国民政府的抗战力量。这些援助,分对华借款与物资租借两大部分。美国抗战期间给中国的借款共有六项。其中四项名义上为商业借款,包括1939年桐油借款2500万美元、1940年华

  • 探秘最诡异难解的日本侵华谜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日本,探秘

    日本学界普遍持“伪造论”;中国学界持“真伪难断论”者渐多1927年,日本田中义一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研讨对华政策。至1929年,第三次太平洋会议在日本召开,中国代表阎宝航等人在会上拿出一份文件称:&ld

  • 解密抗战中有多少国军将领牺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抗战,解密

    有多少国军将领在抗战中牺牲?关于“高级将领”牺牲人数,刘国铭主编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政职官人物志》(春秋出版社1989年),统有125名;茅海建主编之《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收录有少将以上将领80余位;党德文、杨玉文主编之

  • 解密侵华日军中有多少朝鲜籍士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解密,士兵,日军,朝鲜

    抗战期间,有5万余朝籍日本兵被派往中国战场,亡者约1100人二战期间,作为日本殖民地,朝鲜确有相当多的壮丁被强制征入日本军队,参与对外战争。朝鲜人参加日军,始于1938年日本在朝鲜实施新的志愿兵役制度此前朝鲜人参军被长期严格禁止。及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前线吃紧,遂又在朝鲜改

  • 揭秘有多少中国抗日军民被俘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揭秘,抗日,中国

    日军在中国先后设有各种战俘营“上百个,关押战俘百万人以上”如第236期短史记所述,八年抗战,中国军队所俘虏之日军,不过数千人。该数据若与成为日军俘虏的中国抗日军民数量相比较,尤能使后人直观体会一纯农业国抗战一极发达之工业国的艰难程度。抗战期间,共发生2

  • 揭秘真相:抗战末期南方八省反蒋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真相,抗战,揭秘

    据美方档案,1944年夏秋之际,李济深曾密谋南方八省反蒋据宋庆龄向苏联人披露:抗战末期,桂系元老李济深(琛)曾秘密联络地方实力派,欲推翻重庆政府,另组新政权,并谋求获得美国军事支持宋说,关于“华南的分离运动”,“当初美国人直接支持同李济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