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秘中山陵九十年风波史

探秘中山陵九十年风波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383 更新时间:2023/12/6 15:17:42

中山陵九十年风波史

1、1925-1929年,国民政府放弃“国葬”,选择“党葬”孙中山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遗嘱归葬南京紫金山。其时,“革命尚未成功”,孙逝世于对手势力范围,葬礼如何安排,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北洋段祺瑞临时执政府,主张给予孙“国葬”待遇。但孙生前是广州政府领袖,接受北京政府的“国葬”待遇,无异于自我否定。所以呢,1925年3-4月份的治丧活动,段政府虽然在礼仪上,给予了孙“国葬”待遇,但治丧活动完全由国民党人主导,宣传报道上几乎看不到“国葬”字样。

“国葬”规格自然高于“党葬”。国民党人在1925年不愿接受北京政府的“国葬”待遇,可以理解。惟完成国家统一后,南京国民政府在1929年夏,将孙的遗体自北京迎至南京正式安葬时,所选择的,却仍然是“党葬”,而非“国葬”葬事筹备委员会明确指示,各类纪念品不准使用“国葬纪念”字样;中山陵碑也书作“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而非“国民政府葬前临时大总统孙先生于此”。①

显然,国民党人出于现实政治利益考量,希望能够借助“党葬”的形式,继承并垄断孙中山所遗留的政治遗产及其解释权。

1929年6月,中山陵举行“奉安大典”

2、陵园建设期间,有诸多可议之处,如征地拆迁导致不少民众“流离沟壑”

自1925年4月勘察墓址,至1929年主体工程完工,中山陵的修筑历时四年之久。已远远超出了孙生前“向国民乞此一块土以安置躯壳”的本意。

陵园的征地、修筑过程,也有诸多颇具争议之处。以征地为例。1927年之前,江、浙地区是北京政府的势力范围,征地搬迁工作进展缓慢;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葬事筹备处权力大增,征地搬迁工作进展神速。孝陵卫镇长桂芳,曾如此多次向当局哭诉被迁百姓的悲惨遭遇:

“总理陵园自开始建筑以还,征收民等土地岂止万千,皆惟命是从,令迁即迁,令让即让,倾家荡产者有之,流离沟壑者有之,甚至因之而毕命以殉者亦有之,其牺牲不可谓不大。兹已迁无可迁,让无可让,只余孝陵镇一席之地藉为栖身之所。而该会仍不体念苦衷,一纸布告,使千百颠连无告之民惊惶失措,如丧考妣,抢地呼天,哀告无门。此岂仁者为政所宜出,此更岂我向以天下为公之总理所能容哉?……我总理在天之灵,亦必大加叱责也。”

陵管会总务处给王桂芳的回复是:“汝等须念总理提倡革命苦心,应抱绝对牺牲之宗旨,从速前来登记。”②

3、南京沦陷后,汤卜生冒险驾机至南京,以鲜花“空中谒陵”拜祭孙中山

汤卜生,湖北黄梅人

尽管国民党努力强调“党葬”,但自中山陵落成之日起,祭陵活动就已经超出了党派范畴。1931年11月,清华大学历史教师吴其昌痛心于东北军之不抵抗,率家人赴南京请愿。得到蒋介石必会抗日的肯定答复后,于中山陵绝食哭诉八十四小时,发表《昭告总理文》,内称:如蒋介石、张学良实践诺言,“尚望先生在天,明神佑之”;如蒋、张二人食言卖国,“尚望先生在天,明神殛之!”。③1933年,段祺瑞秘密脱离日军势力范围,至南京拜谒中山陵,公开表达不与日军合作的立场。1935年,又有续范亭至中山陵剖腹明志,呼吁抗日。至于学生团体以谒陵为名向当局请愿,更是年年皆有的寻常之事。

1937年12月7日,国民政府撤离南京前夕,蒋介石率众人至中山陵,在孙中山塑像前“默哀良久,……参与谒陵者,无不黯然失神,还隐闻啜泣之声”。此后,国民政府开始以“遥祭”中山陵的形式,来表达坚持抗战的国家立场。1938年“五七国耻日”,中国空军飞行员汤卜生,冒险架机飞抵沦陷后的南京中山陵上空,绕牌坊、祭坛、灵堂三圈后,抛下一束鲜花,完成“空中谒陵”仪式。④此举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抗日信心。三个月后,汤卜生在衡阳空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6岁(1949年后,某些“文史资料”撰写者竟诬蔑汤卜生空中谒陵,乃是在向日军传递卖国情报)。⑤

4、1940年,国民政府改变宣传口径,“党葬”终于向“国葬”低头

鉴于作为民族象征的中山陵,远远压过了作为党派象征的中山陵,1939年11月,国民政府终于开始考虑在宣传上,将孙中山由“本党总理”升格为“中华民国国父”。1940年4月,官方正式发文,要求在各种正式场合、各种文书出版品种,“尊称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⑥“党葬”终于向“国葬”低头。

此一时期,南京的汪伪政权,也把孙中山称作“国父”。只是汪伪在政治上与孙中山背道而驰,只能靠频繁的谒陵、空洞而繁琐至极的仪式,作为填补,来强调这层“继承关系”的存在。

5、内战时期,据说宋庆龄曾当着蒋介石的面,谒陵大呼孙中山“你真死了哇!”

抗战胜利后,中山陵变成了控诉当局的重要舞台。失业将官们生活困顿,选择齐聚南京哭陵;地方士绅在选举中遭遇不公正待遇,选择去南京哭陵……据说,1948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23周年,蒋介石率众前往拜谒,宋庆龄也曾突然对着孙中山遗像大哭:“你真死了哇?你死断了气哇?现在的国家让一些狐群狗党在那儿胡作非为,弄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你一点也不管呵?你真死了哇!”⑦

1953年,泽东晋谒中山陵

6、统战时代,中山陵曾出现过“既维修又破坏”的空前奇景

1949年之后,中山陵更多地承担起“统战”功能。1953年,毛泽东曾晋谒过中山陵。文革十年,“统战”与“革命”兼顾,中山陵陷入了既维修又破坏的奇景。据陵园工作人员回忆:

“1966年,正值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央拨款100万全面整修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中山陵碑亭里面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十三个大金字在十年动乱中没被动到,但是碑上国民党党徽被认为是‘四旧,勒令中山陵园管理处要把它破掉。……南京市市政公司一个很有技术水平的周师傅将其一点一点慢慢錾掉了。修灵堂的时候, 灵堂内顶上面有个国民党党旗,叫做‘青天白日,依然是让周师傅将其凿掉。……不过墓道是修好了, 上面的瓦也修好了, 其他零星的比如说花岗石的石缝也修好了。……牌坊上有个长方形的匾,‘博爱两个字是孙中山先生手书,当时‘破四旧将其破坏了。”⑧

到80年代,这些被破坏的部分,又被重新修复。但与原貌相比,已有很大的差距。“博爱”牌坊“现在仔细地去看一下,这两个字是歪的”,重刻时刻歪了,要再凿掉第三次刻,牌坊厚度已经不够,只好让字继续歪着。被凿掉的国民党党徽,以前是阳刻,修复时也只能改成阴刻。⑨

7、2000年开始,“遥祭中山陵”成了解严后的台湾的一种政治风向标

国民党方面,自退往台湾后,再次开始“遥祭中山陵”。直至2005年,始有连战以国民党主席身份,于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再次拜谒中山陵。更早一些时候,2000年陈水扁就职时,虽仍照惯例举行了“遥祭中山陵”的典礼,其就职演说,却也刻意剔出掉了有关“三民主义”的口号。日前,则有媒体报道称,蔡英文就职将不再“遥祭中山陵”,理由是要“去封建化”。当然了,综上回顾中山陵90年往事,究竟有无“封建化”色彩,读者应该不难有自己的判断。

2008年,马英九遥祭中山陵

注释

①李恭忠,《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P52-60。②同上,P128-129。③吴令华,《沸血胸中自往来追忆父亲吴其昌教授短暂而闪亮的一生》,收录于《海宁世家 上》,海宁市政协文教卫体与文史委员会编,2012,P353。④卜生,《[五七]飞京谒陵记》,《中国的空军》,1938年第11期。转引自: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P159。⑤汤卜生牺牲情形,参见:黄昌琳,《衡阳空战亲历记》,收录于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 第35辑 广西航空史料专辑》。汤卜生被诬蔑情形,参见:张有谷,《保卫武汉时期蒋介石的一件通敌罪行》,收录于《文史资料选辑 第8辑》。⑥李恭忠,《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P348-350。⑦余宗盘,《从黄埔军校学生到国民党将军》,收录于《湖北文史资料 总第40辑》。⑧⑨刘维才/口述、张鹏斗/整理,《见证中山陵三次维修》,《档案与建设》2006年第2期。

标签: 探秘

更多文章

  • 黑衣宰相姚广孝,北京城的总规划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宜居,那么,北京,人们,尺度,资源,城市,一个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宣布大明王朝迁都北京时,一定想不到600年后的人们会对他精心造就的这座城市怀有各种不满。人们抱怨这里房价高、雾霾、缺水、缺电、堵车,吃食粗糙,公交拥挤,通勤时间长,交通管制频繁……总之,一切跟“宜居”有关的东西都会遭到无情的吐槽,批评的最终指向经常是规划——因为“规划差所以

  • “共济会”是幕后操纵世界的邪恶社团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世界

    网上关于赵薇与共济会的帖子近日,演员赵薇深陷谣言漩涡,被指“资助希拉里”此事腾讯《较真》栏目已有详细查证,指出其“是一条彻头彻尾的谣言”。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该谣言尚有“变种”,指赵薇“

  • 解密苏联切尔诺贝利惨剧对中国的冲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联,解密,中国

    爆炸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986年4月26日凌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今乌克兰北部地区)的一个反应堆爆炸,核泄漏造成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被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这是至今为止,人类在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次事故。事故对30年前刚刚起步发

  • 电视剧都是骗人的,揭秘后宫中母凭子贵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帝,孩子,皇子,女人,这个,一些,自己,后宫

    近几年来,清宫剧大火。后宫女人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却充满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个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大家纷纷吐槽幸亏自己没生在古代,不然都不知道自己死过几回了……不少观众尤其是女观众深谙后宫生存之道——母凭子贵。但是影视剧中的母凭子贵真的靠谱吗?是不是生一个小皇子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走上人生巅峰了呢?

  • 难道宋美龄在西安事变中造了一桩谣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安,宋美龄

    事变结束后国民党宣传人员第一时间拍摄的蒋氏被捉处,山崖上留有军政人员所写“蒋委员长蒙难处”字样西安事变至今,已有整整80年。然而,这场改变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事件,却还有很多错误的说法在广为流传。所谓“西安事变发生后,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极

  • 历史上唯一当了42年皇后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因为,皇后,名字,一生,贵妃,得到,能够,历史

    明神宗原配夫人王氏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大,以至于现存史籍中找不到她的名字,《明史·后妃传》中只用了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她的一生。笔者也只是在余姚历史名人录里,得知她的名字叫王喜姐。然而,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女人,其“母仪天下”的时间,却超过了历朝历代所有皇后。王喜姐(1566—1620),生于京师,祖籍浙江余姚

  • 中国皇帝吃好的用好的,为何不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他们,权利,这样的,寿命,为什么,自己,只有,皇帝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是50多岁,而皇帝的平均寿命才39岁。作为皇帝,他们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可为什么没有长寿,反而连普通平民的平均寿命都达不到,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做过统计:从秦朝到清朝,能查到生卒年的有皇帝209人,只有4人活过80岁,4人活过70岁,大部分都是在20-40岁的时候就去世的。在这些皇帝当

  • 揭秘国民党巨头的“联日反蒋”秘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国民党,秘史

    局部抗战期间,胡汉民公开高举“抗日反蒋”旗帜,私下却曾秘密运作“联日反蒋”在民国史上,胡汉民与蒋介石、汪精卫,曾是并驾齐驱的“国民党三巨头”。但因胡汉民自1931年以来长期“在野”

  • 关羽为何在被杀后得了个“壮缪侯”的恶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当时,马超,刘备,执政,没有,荆州,诸葛亮

    在关羽在世时,诸葛亮和关羽的关系一直很不错。虽然关羽向来狂傲,但在史书上没有任何关羽倚老卖老,针对诸葛亮的事情。他们都是一代人杰,且各自的位置不同,在最开始时,也没有什么利害冲突。两人之间唯一的交集,是在刘备攻打下益州之时,马超来归降,关羽听闻,特意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人品才干可以和谁相比

  • 李世民的八字真的印证了玄武门之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父亲,李世民,建成,唐朝,八字,兄弟,玄武,自己

    李世民是唐高祖的儿子,唐高祖去世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新任继承者,即为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卒于公元649年,共享年五十二岁。李世民在青年时期就跟随父亲李渊从军,曾经率领军队到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后来,父亲李渊带兵起义,李世民帮助父亲打天下,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封他为尚书令等职。后来,晋升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