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黑衣宰相姚广孝,北京城的总规划师

黑衣宰相姚广孝,北京城的总规划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383 更新时间:2023/12/9 8:19:09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宣布大明朝迁都北京时,一定想不到600年后的人们会对他精心造就的这座城市怀有各种不满。

人们抱怨这里房价高、雾霾、缺水、缺电、堵车,吃食粗糙,公交拥挤,通勤时间长,交通管制频繁……总之,一切跟“宜居”有关的东西都会遭到无情的吐槽,批评的最终指经常是规划——因为“规划差所以北京不宜居”:为什么马路修得那么宽?为什么街区的尺度那么大?为什么中心区不建高楼?为什么机关大院的围墙那么高?为什么公园与家的距离那么远?

600年前的总规划师姚广孝,很可能会困惑于今天人们的各种不满。在他为北京城设计的那张蓝图里,也许无所不包,却唯独没有“宜居”这个词。作为京城的总规划师,姚广孝深知老板朱棣的心思,大明王朝千里迢迢到这个地方建都,肯定不是为了“宜居”。否则,皇帝大可留在金陵城里继续莺歌燕舞,或者另找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安营扎寨,“直把杭州当汴州”。

朱棣看中这块濒临塞外的风沙之地,有着他深远的考虑。南京的朝堂之上,无人看不出这位新皇帝的意图,“天子守国门”的决心让臣子们莫不叹服,他们开始用恢宏的词藻赞美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北方城市:北京,北枕居庸关,西靠太行山,东连山海关,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壮丽,足以控制四方,统治天下,实在是可以绵延万世的帝王之都。

新都城的选址定下来后,北京城的一切按照朱棣的需求来设计:要有巍峨壮丽的建筑,要有宽阔笔挺的马路,要有方正阔朗的格局,要有整齐划一的秩序。总之,一切要求大尺度,要求壮丽与恢宏,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皇城不气派,如何镇得住下面的臣民?

在总规划师姚广孝的眼里,京师最重要的两个功能是军事防守与皇权的展示,如果一定要“宜居”,那只要朱棣一个人的“宜居”就够了。他一定想不到600年后的今天,小民百姓也会对这座城市提出“宜居”的苛求。

对北京城最早的缔造者们来说,能够拆除围墙,打开城门,开放市场,允许营商与迁徙自由,就已经是莫大的恩赐,还指望“宜居”?除非北京能像香港、上海那样,从一开始就按市民的需求来规划城市。

从1421年到1949年,北京城都没有等到这样的机会。即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北京城的规划仍然承担着太多的政治使命,市民的需求被尽可能地压缩。

从一开始,北京城里的大马路与大广场,就不是为了方便市民的生活,而是出于军事检阅和政治集会的需要;地铁最初的修建也不是满足通勤的需要,而是出于战备需要,“必要时,一号线可每天从西山运送5个师到北京市区”;长安街在规划时甚至考虑到飞机起降的可行性。

泽东甚至还设想让北京成为一个大工业城市,他希望从从天安门上望下去,能看到一片片烟囱。所幸这个画面没有出现,但北京确实在毛主席的顶层设计下,曾经发展为一个大型工业城市,直到最近十年才艰难地完成产业转型。如果一开始就朝着“宜居城市”的目标发展,北京早就是一个优质的政治、化与服务业中心城市,哪里会走那么多弯路。

“宜居”重要吗?

作为一个曾经的北漂,我常常困惑于北京对人口的吸纳能力。人们对“宜居城市”通常有一些预设标准,比如逐水而居,物产丰饶,良好的空气与绿化环境,小尺度的街区,便利的公共交通,合理的房价收入比,优质的公共服务。如果按照这些标准,北京可能是中国大城市重最不宜居的城市之一,但问题是北京又是中国大城市中人口吸纳能力最强的城市,没有之一。

为什么?是不是“宜居”根本就不重要?若论“宜居”,那珠海、海口、三亚这些中小城市,应该是最“宜居”的。事实上,根据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宜居城市排行榜中,这三个城市确实名列前茅,前十名只有香港与深圳两个超大城市,其他均为中小型城市。

问题在于,人们根本不会根据“宜居排行榜”来选择城市。很多大城市都不宜居,却丝毫不影响其人气指数。那么,城市吸引人口的筹码到底是什么?有人马上想到“资源”,北上广拥有全国最优质的教育、医疗与行政资源,所以能够吸引到最优质的人口。

这么说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对,深圳是一个最好的反例。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深圳不仅土地资源,教育、医疗与行政资源排名倒数,但丝毫不影响深圳强大的人口吸纳能力。

北京、深圳以及东莞、无锡,靠什么吸纳到那么多的人口?答案显然不是“宜居”,也不是“资源”,而是“宜业”,人们挤破脑袋来到这些城市,你当真以为过来呼吸新鲜空气?找工作、挣钱、实现人生的价值才是正经事。有这个前提在,人们完全可以忍受一线城市的各种不易。

城市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真正魅力在哪里,不言而喻。

“宜居”和“宜业”,不可兼得

人们对“宜居城市”的一种理解是,小尺度的街区、便利的公共交通、短距离的通勤;另一种理解是,较低的容积率、较高的绿化率、疏散的人居环境。在中小型城市,二者可以做到并行不悖,但在大城市,二者很可能是冲突的,只能取其一。无法想像一个超过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还能在保证容积率的基础上做到小尺度的通勤。

北京和香港可以看作是两种宜居概念的极端,北京的大尺度空间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较低的容积率与相对疏散的人居环境,但它的问题同样很明显,这里就不赘述了。相比而言,香港确实满足小尺度的街区、便利的公共交通、短距离的通勤等条件,但其高密度的人居环境、狭小的居住空间同样饱受诟病。

根本的问题在于,城市要发展壮大,就需要有大规模的人口与产业聚集,城市的价值才能最大化地实现。但聚集同时带来竞争的压力,城市的水资源、土地资源、道路资源被摊薄,用水难、房价高、堵车等城市病随之出现。这个矛盾仅仅靠空间尺度的规划是无法解决的。

对大城市来说,“宜居”和“宜业”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你不能只要一面。

也许可以这么说,城市最早为战备需要而设计,后来是为了权力的展示而设计,到今天则是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设计,“宜居”的诉求从来就没有摆在第一位。暂时来看,城市不会让生活更美好,至多只会让你的就业更美好。

标签: 宜居那么北京人们尺度资源城市一个

更多文章

  • “共济会”是幕后操纵世界的邪恶社团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世界

    网上关于赵薇与共济会的帖子近日,演员赵薇深陷谣言漩涡,被指“资助希拉里”此事腾讯《较真》栏目已有详细查证,指出其“是一条彻头彻尾的谣言”。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该谣言尚有“变种”,指赵薇“

  • 解密苏联切尔诺贝利惨剧对中国的冲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联,解密,中国

    爆炸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986年4月26日凌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今乌克兰北部地区)的一个反应堆爆炸,核泄漏造成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被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这是至今为止,人类在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次事故。事故对30年前刚刚起步发

  • 电视剧都是骗人的,揭秘后宫中母凭子贵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帝,孩子,皇子,女人,这个,一些,自己,后宫

    近几年来,清宫剧大火。后宫女人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却充满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个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大家纷纷吐槽幸亏自己没生在古代,不然都不知道自己死过几回了……不少观众尤其是女观众深谙后宫生存之道——母凭子贵。但是影视剧中的母凭子贵真的靠谱吗?是不是生一个小皇子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走上人生巅峰了呢?

  • 难道宋美龄在西安事变中造了一桩谣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安,宋美龄

    事变结束后国民党宣传人员第一时间拍摄的蒋氏被捉处,山崖上留有军政人员所写“蒋委员长蒙难处”字样西安事变至今,已有整整80年。然而,这场改变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事件,却还有很多错误的说法在广为流传。所谓“西安事变发生后,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极

  • 历史上唯一当了42年皇后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因为,皇后,名字,一生,贵妃,得到,能够,历史

    明神宗原配夫人王氏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大,以至于现存史籍中找不到她的名字,《明史·后妃传》中只用了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她的一生。笔者也只是在余姚历史名人录里,得知她的名字叫王喜姐。然而,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女人,其“母仪天下”的时间,却超过了历朝历代所有皇后。王喜姐(1566—1620),生于京师,祖籍浙江余姚

  • 中国皇帝吃好的用好的,为何不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他们,权利,这样的,寿命,为什么,自己,只有,皇帝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是50多岁,而皇帝的平均寿命才39岁。作为皇帝,他们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可为什么没有长寿,反而连普通平民的平均寿命都达不到,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做过统计:从秦朝到清朝,能查到生卒年的有皇帝209人,只有4人活过80岁,4人活过70岁,大部分都是在20-40岁的时候就去世的。在这些皇帝当

  • 揭秘国民党巨头的“联日反蒋”秘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国民党,秘史

    局部抗战期间,胡汉民公开高举“抗日反蒋”旗帜,私下却曾秘密运作“联日反蒋”在民国史上,胡汉民与蒋介石、汪精卫,曾是并驾齐驱的“国民党三巨头”。但因胡汉民自1931年以来长期“在野”

  • 关羽为何在被杀后得了个“壮缪侯”的恶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当时,马超,刘备,执政,没有,荆州,诸葛亮

    在关羽在世时,诸葛亮和关羽的关系一直很不错。虽然关羽向来狂傲,但在史书上没有任何关羽倚老卖老,针对诸葛亮的事情。他们都是一代人杰,且各自的位置不同,在最开始时,也没有什么利害冲突。两人之间唯一的交集,是在刘备攻打下益州之时,马超来归降,关羽听闻,特意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人品才干可以和谁相比

  • 李世民的八字真的印证了玄武门之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父亲,李世民,建成,唐朝,八字,兄弟,玄武,自己

    李世民是唐高祖的儿子,唐高祖去世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新任继承者,即为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卒于公元649年,共享年五十二岁。李世民在青年时期就跟随父亲李渊从军,曾经率领军队到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后来,父亲李渊带兵起义,李世民帮助父亲打天下,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封他为尚书令等职。后来,晋升为秦

  • 揭秘电影皇后胡蝶到底被戴笠霸占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皇后,电影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袁泉饰演的角色,即是以胡蝶为原型。“戴笠霸占影星胡蝶”之说流传极广。近日引发热议的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也演绎了这段情节。但这实际上是一段伪史。一、“戴、胡艳史”流传极广,在民间、学术界均几成定案坊间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