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真相:抗战末期蒋介石为何想做军长

历史真相:抗战末期蒋介石为何想做军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15 更新时间:2024/1/3 11:58:32

豫中战役时,有传言称集团军总司令家珏“是老百姓打死的”

众所周知,抗战期间牺牲的国军将领中,有两位集团军总司令。其一是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于1940年殉国于枣宜会战;其二是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珏,于1944年殉国于豫中会战。前者具体牺牲情状确实;后者具体牺牲情状,不同材料间,却存在着巨大歧异。

据参与豫中会战的二十九军军长马励武称,李家珏乃是在混乱溃走过程中,被豫西民间武装力量“乱枪打死”:

“溃不成军的汤恩伯部,……见日寇即逃,……当时,豫西土皇帝别庭芳遗留的武装力量,以‘地方自治、‘守望联防为名,纠合地方人民,袭击汤军。……汤军各部已成惊弓之鸟,溃乱的部队也闹不清情况,只要一闻枪声,即以为日寇追到或挡住了去路,甚至在一声吆喝之下,就相率缴械逃命。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就是这样在豫西被乱枪打死的。李死后,汤恩伯谎报为对日作战阵亡,追赠上将,还在成都大开追悼会。”①

而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参谋田光明则认为,所谓“李家钰是老百姓打死的”,乃是谣言。田自称在战场不远处亲眼目睹了李家珏的牺牲。据他回忆,当日情形是:

李家珏骑马像,1945年,成都。刘开渠雕塑作品

“李家钰身着黄呢军服,脚蹬长统马靴,还坐上滑竿。行进途中,很显眼地暴露出特殊的目标。……行进到……秦家坡第三个高地时,山上的敌人机枪响了,实际已进入日军的伏击圈。李家钰忙从滑竿上下来,指挥身边特务营第二连连长左良俊率部分官兵分两路抢占阵地还击。这时敌人居高临下,对我情况一目了然,集中三八机枪射击黄呢军装的显著目标,李家钰当即被击中阵亡。……上至集团军总司令,下至士兵,仅生还二人。……这次战斗,日军多数化装为河北民军,曾谣传‘李家钰是老百姓打死的。为了澄清事实,特追记于此,以供参考。”②

此外,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张仲雷撰有回忆资料《豫西十日记》,也声称此战所遭遇者,乃是“服装很整齐,伪装很好,个个头上均插有麦子,不会说中国话”的日军伏兵,张并自称在此战中被日军俘虏,后寻机逃脱。不过,张、田二人回忆互相对照,细节分歧甚多。最大之分歧,莫过于田回忆称:遇敌后李家珏曾组织反击;张则回忆称:“总司令闻报后未发一言,即折返”,但未能走脱。③

该传言背后,所折射的是抗战晚期,国军风纪的全面崩坏

今人欲解决上述材料分歧,查实细节,廓清真相,已相当困难。唯李家珏之殉国,当日之所以会存在差异如此之大的两种说法,实与驻防河南的国军第一战区部队军纪全面崩坏,有莫大关系。豫中战役溃败后,蒋介石一方面命陈诚北上,查证军队实情;一方面通过军统、军令部等其他机构,了解第一战区情状:

据陈诚给蒋的报告,当日第一战区各部队,走私、经商、吃空、赌博、盗卖公物,样样俱全,民愤甚大,且战败溃退时扰民相当严重,故屡遭民间武装力量袭击。及至战事结束,“民众深恐军队报复,致人心惶惶”,陈诚建议,“宜由省政府及省党部、省参议会派员,会同第一战区长官部或副长官部高级军官,负责处理。收回散失民间枪支,并酌付代价,以免激成民变。”④

据军令部下属军风纪第二巡查团的报告,“(一)此次豫战,我军士气沮丧,纪律废弛,惰将骄兵,闻敌即逃。指挥官毫无部署,械弹沿途抛弃,触目皆是,团长以上,均应撤办。(二)卢氏西坪间公路,被水冲毁,汽车、汽油、弹药、银行钞票,巧日在横涧等地焚烧,火光冲天,伤心惨目。(三)豫民劫掠部队枪械辎重行李,及眷属行装,应令省府查办。”⑤

据军统的秘密报告:“十三军溃兵一营,经卢氏以南之双槐树、五里川等地,沿途抢劫,盘踞深山,卢氏绅士潘世亭等,集合人枪千,围攻该营,企图解除其武装。”据中统的秘密报告:“(一)十三军在襄城嵩县,大肆劫掠,并强奸河南大学女生数人,至卢氏,将农民银行基金现洋及大车,全部解去。(二)十二军在南召鲁山附近,劫掠衣物,并以刺刀刺伤人民,私卖枪支,临行时,并将枪支抢回。”⑥

因国军已然溃朽至此,蒋介石此一时期,日夜思量者,已非挽救,而是另起炉灶再造新“志愿军”,蒋并拟亲自出任军长。1944年9月5日,蒋手谕陈诚,命其为新部队物色“副军长”及“各师长”人选:

“现定召集党员与团员各五万人组织志愿军,以中(蒋介石)自任军长,直辖六个师。拟选副军长一人负责主持之,此副军长应有副长官之资格;各师长在个集团军总司令中遴选之。副军长人选更难。望皆代为研究物色详报为盼。”⑦

蒋之所以决定采取“志愿军”形式,并志愿范围限定在“党员与团员”中间,乃是鉴于国军原有的兵役制度,已彻底崩溃譬如,据陈诚的调查报告,“陕豫两省役政腐败已极,各部队所接壮丁,十分之六为地痞流氓,由兵贩营棍买顶而来,随补随逃,相习成风,以致部队缺额惊人,而乡村则壮丁充斥……”⑧

豫中战役期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左)、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右)

注释:

①文强:《“中原”汤恩伯》,收录于《文史资料选辑》(第10卷)。②田光明:《李家珏将军殉国记》,收录于《中原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③张仲雷:《豫西十日记》,收录于《崤函抗战》。④陈诚:电呈豫省善后处置刻不容缓谨陈六事即请鉴核,1944年6月2日。⑤⑥蒋介石:手谕一战区有关军风纪文件并转饬汤恩伯切实反省,1944年8月31日。⑦蒋介石:手谕代为物色志愿军副军长人选,1944年9月5日。⑧陈诚:电呈视察前方归来建议国军应行改革五事,1944年11月上旬。

标签: 真相历史蒋介石军长抗战

更多文章

  • 金朝开国将领金兀术与宋代名将岳飞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一个,没有,因为,参与,比较,战争,名将

    金兀术与岳飞,一个是金朝开国将领,一个是宋代名将。那两人相比,谁更厉害呢?金兀术,金朝名将,开国功臣,为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母元妃乌古伦氏,初入时在金太宗一朝参与对辽及对宋的战争,功绩显着。金太祖去世之后,金熙宗继位,金兀术由此开始一步步迈向权臣之路,出将入相,迫宋称臣,更是在皇统二年,独掌军政大权,

  • 历史真相:美国曾欲为百万中国部队发军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美国,真相,中国

    罗斯福、丘吉尔提议,由美英两国以美元为中国200万部队发军饷1941年底,国民政府曾提出过一个向英、美两国各借款5亿美元的设想。12月29日,蒋介石致电宋子文,命其向美国提出该项借款要求。其时,日本刚刚成功偷袭美军珍珠港基地(12月7日),故蒋指示宋子文向美方强调:值此&ld

  • 刘伯温和李善长的对决,足见智慧远没有实力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没有,开封,亲信,洪武,丞相,朱元璋,矛盾,这一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中央行政机构效仿元朝中书省,并在此基础上略作了一些改革。元制:中书省设左、右两丞相,平章政事若干,以及左右丞等职务,其中左、右两丞相是正职,右丞相略高于左丞相,平章政事是副职,左、右两丞是具体执行者。朱元璋取消了平章之职,以左职高于右职,其余的照旧。由于李善长在战争年代一直是群臣之

  • 揭秘中国人民银行当年为何发行“3元人民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银行,人民币,揭秘,人民,中国

    人民币委托苏联代印,苏方提出增加符合苏联文化传统的3元钞票近日,网友在微博上贴出一张“三元人民币”纸钞,引起媒体关注。其实,四九建政后,仅第二套人民币出现过3元面值。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1948年12月,面值大、种类多,且防伪性差。1950年,政务院着手

  • 平阳公主虽然工于心计,但她的利己从来不损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后,这个,太后,平阳,自己,一个,权力,公主

    汉成帝有一名妃子班婕妤,温良贤德,才情出色,非常美貌,成帝一度非常宠爱她;为了能够时刻与她形影不离,特别命人制作了一辆较大的辇车,以便同车出游。不过,班婕妤不领这个情,她只想辅佐自己的夫君成为盖世明主,说:“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而夏桀、商纣、周幽王,才有嬖幸的妃子在座,我如果和你同车出进,那你就

  • 揭秘国军褒奖了多少基层抗日士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抗日,国军,士兵,揭秘

    国军将士抗战最高荣誉乃“青天白日勋章”,170余人获此殊荣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修订《陆海空军勋赏条例》,规定国光勋章、青天白日勋章、宝鼎勋章、云麾勋章、勋刀和荣誉旗6种为三军通用“勋赏”。①空军待遇特殊,另外专有大同勋章、河图勋

  • 解密国军仅有的一次海外对日受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解密,国军

    扶植、援助越南独立运动,是国府1940年以来在越抗日的主要方式其一,国军确曾在“在抗战最后一年出征越南”,但规模甚微,战果亦不大。不过,自1940年以来,国民政府一直以支持越南独立运动的方式,牵制在越日军。1940年6月,法国在欧洲战败,对德投降。随后

  • 解密日本史学界如何看南京大屠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解密,日本,南京

    战时,南京大屠杀产生世界影响,与国民政府“国宣处”有关南京沦陷后第三天,已有部分外媒,如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纽约时报》等,开始报道大屠杀事件。但总体上,这些报道比较零碎,产生的国际影响很有限。①田伯烈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在事件的对外传播中

  • 揭秘国军官兵抗战每月拿多少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国军,揭秘

    抗战准备时期,底层二等兵年收入,相当于拥地50亩之半自耕农抗战14年,简略言之,可区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自1931年至1937年,乃“抗战准备时期”,期间虽有局部抗日战事,但当局的主要精力仍集中于交通、金融、赋税、军制改革、秘密国防线构筑等事务。第

  • 历史真相:影响近代中国最深的三大谣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真相,中国,历史,近代

    例一:形容政改的“Sick Man”,曲解成嘲讽体质的“东亚病夫”近日,原新华社记者李竹润出面澄清称,国内流传多年、影响甚广的谣言“西点军校学员学雷锋”,是他在1981年一时不察,以笔名“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