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帝提出的南迁之议,为什么一直没能实施?

崇祯帝提出的南迁之议,为什么一直没能实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507 更新时间:2023/12/7 10:07:13

明朝末年,崇祯帝欲迁都南京,但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计划没能实施,后世称之为“南迁之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大家一起分享。

所谓“南迁之议”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明朝后期,崇祯皇帝的政权一方面面临后金反明,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南下侵犯,另一方面面临自成称帝,农民起义军直逼京城,危及其统治等形势而不得不考虑逃出北京,将都城迁往南京的商议。南迁之议简单点说就是明末政府所面临危局而不得不考虑南方逃亡所做的一些考量。当后人在回顾当年那段往事的时候其实大多都是比较认可这一考量的,也有不少人为崇祯皇帝没有抓住时机,不能做出果断决定进行南迁而导致明朝灭亡表示惋惜和遗憾的。

事实上,南迁之议早在明朝后期进行两线作战时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并逐渐被一些人所接受和提及,后来这一提议又经过崇祯皇帝身边的周皇后将这一想法告知崇祯皇帝,但是这一提议为什么没有实施而最终导致他上吊自杀和明朝灭亡的结局的呢?我们应该知道,任一个建议的提出往往都会遭到不同人的批判和反对,南迁之议也是如此。在明朝宫廷内部和朝廷当中就有一部分人坚决反对进行南迁,其中最大的理由便是明朝的祖宗宗庙在北京,南迁意味着背叛祖宗,并容易背上历史的骂名。崇祯皇帝本人对这一想法也是犹豫不决,他对于南迁之后遭受骂名也是有所顾虑的,同时他的帝心胸也比较占据上风,寄希望于大臣能同心赞成南迁。但是我们可以试想,崇祯皇帝本人对于这些都有所顾虑,大臣和其他人又有谁会去主动担起这些责任和骂名呢?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称帝,建立大顺,定都西安,改为西京,并派军向北京进发,准备灭掉大明。消息传到北京,明朝内一片恐慌,有部分大臣不得不提出南迁并与崇祯帝进行商议,但是由于部分大臣的反对和崇祯帝本人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南迁之议最终再次作罢,明朝廷就这样错失了南迁的最后时机,大明王朝也最终走向了崩解。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什么把建宁公主的丈夫儿子杀掉让她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建宁公主,清朝,野史秘闻

    根据模糊的史料记载:其实建宁公主不是康熙的什么妹妹,而是他的亲姑姑。建宁公主是皇太极最小的女儿,她的母亲奇垒氏来自蒙古察哈尔部。建宁公主是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她最开始的封号其实是和硕公主,13岁嫁给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14岁时晋封为和硕长公主,16岁时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来又改为和硕恪纯

  • 闽国君主王延羲有多残忍?趁喝酒时要剖开大臣腹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延羲,五代十国,风云人物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通文四年(939年),闽国内乱,叛军迎接前闽王之子王延曦进宫,于是王延羲自称闽王,更名王曦。王曦继位后,猜忌宗族,骄傲奢侈,荒淫无度,嗜酒如命,酒后常常滥杀无辜。王曦总是通宵达旦地喝酒,逢喝必大醉。每次举办宫廷酒宴时,王曦还让心腹监酒,凡推辞不端杯者、滴漏跑冒者,一律问斩。王曦同宰

  • 曹植作为魏晋的“建安之杰”,后世对他有着怎样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南北朝山水诗第一人谢灵运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然而纵然是诗才无双的曹植,在权力相争的时候,也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老大曹昂死后,开始了长达将近十年的世子之争。在曹操临死之际方才结束。期间记载在史书中的,也就几件。而

  • 薛仁贵长子薛讷的封神之战——武阶驿之战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大家好,说起武阶驿之战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如果大家喜欢历史演义小说,那么大家就一定看过薛丁山征西和薛刚反唐的故事。但在真实的历史中,有一个人是薛丁山和薛刚的结合体,他就是唐朝名将薛讷。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去回味薛讷的封神之战:武阶驿之战。公元714年,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等率众十

  • 李渊的修史计划没能成功,李世民是如何完成修史工程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位期间,开启了前朝修史工程,但工程最终却以“烂尾”收场。在父亲的“前车之鉴“下,唐太宗是如何完成修史工程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渊修史工程“烂尾”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主持修史工程的大臣多与前朝关系紧密,自然为了掩盖先人和自己的黑点而“撕逼”;李渊又摆不平

  • 武则天晚年为何又将武周复归唐朝?武则天叱咤一生最终还是有点温情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武则天,野史秘闻

    武则天晚年为何又将武周复归唐朝?武则天叱咤一生最终还是有点温情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改唐朝为武周,为何又复归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武则天十四岁时入宫成为唐太宗妃子,封为五品才人。武则天做了12年唐太宗的妃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 司马昭为什么在继承人上边犹豫不决 司马炎最后是怎么胜出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司马昭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昭为何在立王位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之后,控制了朝政,掌握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继续掌握曹魏大权,后来,司马师因为文鸯率兵突袭大营,惊吓过度,因为有眼疾,眼珠子崩出眼眶,活活痛死,死时四

  • 南越国是岭南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一共历经几任国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南越国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一共历经五任国王,享国九十三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王建国汉高祖三年,赵佗正式建国称王。赵佗称王后,考虑到一旦中原归于一统,很可能会派人前来征伐;同时,也为了防备衡山国可能进行的突袭,再一次加强了边防力量,主要是在南越国北部边界地形

  • 好水川之战:因范仲淹持异议,致使宋军阵亡高达一万多人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好水川之战,范仲淹,战史风云

    好水川之战是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地区,击败宋军的一次伏击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李元昊率兵10万从折姜南下,直抵好水川地区。李元昊为发挥骑兵优势,采用设

  • 为什么皇帝身边的大内侍卫从来没有对他们下手呢 这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慈禧,历史解密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有足够的利益驱动,自然也会有人去刺杀皇帝。中国封建王朝自建立以来,许多皇帝都有过被刺杀的经历,最早从秦始皇开始,荆轲刺秦王时如果不是大殿中的那根柱子,恐怕就没有后来一统六国。包括汉高祖刘邦也险些被刺杀,幸亏被人举报了。所以到了后面的朝代的时候,皇帝都有大内侍卫保护自身安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