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历史上有5大千古罪人,石敬瑭还不够资格,司马炎仅列第3

我国历史上有5大千古罪人,石敬瑭还不够资格,司马炎仅列第3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2874 更新时间:2023/12/19 8:07:40

第五。隋炀帝。刚上任时,全国人口5000万。到了唐初普查,不到1500万而已。有6成老百姓死于隋末。尽管这事不全是他干的,但论害死人总数,杨广卓实算历代第一。

大运河够伟大吗?全长3500公里,链接5大江河,不到4年就竣工了。只是流了很多血。参与该项目的隋工约500余万人。截止完工,亡者“十之四五。”500万是个什么规模?放到今天,相当于有1亿4000万人在挖河。

远征高丽,虽远必诛吗?《资治通鉴》:三十万五千过江,归者不过二千七百。这是军队。民间:郡县皆破,人畜亡者不计,百万困业。实实在在的:没诛人,先诛己。

有人说一样是沽名钓誉,为何不喷乾隆?人乾隆是拿公家钱作死。你杨广是拿天下人的钱作死。有人洗白说是史官抹黑。那是现代人只能看得到史书上的几个字,感觉不到疼。

自己下水试试,3天3夜,然后再去让医生治治你糜烂的裆部?史官为啥要“抹黑”?因为他们不“抹黑”,那时的老百姓就要把他们喷死。

杨广。当世罪恶指数:10。后世罪恶指数:5。综合指数:7.5。

第四:徽、钦2宗。实话实说,这2位一开始都不是按皇帝来培养的。徽宗的特长是:书法、绘画、蹴鞠和跟良家女谈恋爱。如果不是有中兴之相的哲宗早死(25岁),当个快乐王爷完全没问题。

而钦宗完全是被逼,他不是最受宠的皇子。另一个叫赵楷的:不仅有才艺还是名副其实的状元。这才是徽宗心里的模板。所以,赵恒不是最合适,而是赵哲不心疼——是金兵南下时被甩锅的那位。

但是,这并不是2奇葩干奇葩事的理由。什么叫“靖康耻”?仅仅从赔款来说:第一次战败,靖康初年,大宋向大金年供30万两白银,顺带一位宗室去北方当人质。而数月之后,也就是靖康二年,大金就撕毁协议,卷土重来了。

钦宗又想花钱买平安,结果这次金人狮子大开口,提升年供达1亿两(金子)。北宋拿不出来。怎么办?拿女人来抵。其中:帝姬1人值1000金、宗女1人值500金、族女值200金,宗妇200银……第二次赔款典当妇女约一万余人……

其他细节就不展开了,每次读到“靖康”史时是读不下去的。打仗输了没问题,但像徽、钦完全不抵抗,就想着和平,并拿女人来抵款的松货,直接拉高了明末那位死国的形象。

再打个比方,为何砸门如今特关注军事工业。稍微有个高精尖出来就要掉泪水。那是自宋以来就隐藏在骨子里的痛,被打怕了。实际上能和靖康相提并论的,也只有后世如南京了……

徽、钦2帝。当世罪恶指数:8。后世罪恶指数:9。综合指数:8.5。

第三:司马炎。晋武帝,河内人的代表。姨人之王,外族无害论的卡丽熙。选取痴呆皇子者。8国兴起的创立者,土豪的代言人,利益者的共主。

其治下西晋证明了自己得位不正,需要天下所有人用300年来背锅的可行性。还为主动邀请异族来“融合”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制度基础。主要事迹是:

既然人数不够我就颁布政策,让姨族一波万波的进来。而司马炎很注重保持别人家的完整性。对于慕名而来的姨族,允许保持原来的制度机制,并听由其头人治理。这的确是个好政策,涌现出了很多像齐万年这样“不屈不挠的模范”。

好政策当然不止这些。例如:不少姨族说你明明是让我们进来为奴,受尽了本族的欺压,这优待是广告吗?其实司马炎是在下一盘大棋。让你们为奴,受本族欺压,那是保持你们的“血性”,防止你们丧失斗志。

与此同时,我让废物儿子继承大业、给杀伐果断的皇后机会……允许司马亲王们有自己的武装,而削弱庙堂自己的力量。回到几百年前的分封制。造成了实际上的庙堂散架。

西晋历史不过36年而已,姨族只需要忍受短时间的痛苦,就能享受从316——580近300年的快乐时光。自由地把北方汉男屠戮干净,肆意的让北方汉女当“两脚羊”。端是一出先苦后甜的合适安排。

九品官制,所谓的“上品无寒流,下品无豪族”尽管在以前就事实上存在,但司马炎却把它制度化,为官方堵塞上下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可谓“古今圣贤”也。

司马炎。当世罪恶指数:9。后世罪恶指数:9。综合指数:9。

第二。李隆基。打个比方。安史之乱:1个长期排名第1的学生高考落榜。土木堡之变:1个初中升学考拿第1的学生高考落榜。靖康之耻:1个长期排最后1名的学生高考落榜。

安史之后,社会精神风貌出现了质变。尽管晚唐也繁荣了100多年,但和五代更像是1个朝代。和辽金更近,和初唐却是两个世界。这是靖康和土木没法比的。

如各类艺术品,唐初的风格是雅致磅礴,晚唐的风格是奢华精细,透着一股小家子气。离现代美学是大退步。论死人、屈辱和时长,安史肯定比不了靖康和土木。但从文明发展来说,安史之乱绝对是整个华夏转向衰弱的拐点。

李隆基对大唐有中兴之功。但其后期任人为奸、吏制崩塌、颓废堕落、还改变军事制度造成了藩镇之祸。百年五代史,不仅给唐代百姓带来无穷灾祸。还扶持了几家朝贡国变成地位对等国。

公元755年,大唐丧失对幽州的控制,一直到公元1367年,大明才拿回。共计600余年,至于西域?则到今天还划着国境线。只说这两件,他算是扇翅膀的蝴蝶,徽、钦2宗都是接盘侠。

说李隆基功过相抵的。那是前期基础打得好。猪在风口也会飞,风一停,猪就摔死了。比起前代均田、科举,玄宗的文治武功毫无亮点,也无创新举措。充其量与徽宗、嘉靖差不多,守城之主。只是宋、明基础没他好罢了。

李隆基。当世罪恶指数:8。后世罪恶指数:10。综合指数:9。

第一:梁元帝。是的,写《采莲赋》的那位。此人不仅道德感极差,搞死不少宗族子弟。其实这都不算啥。问题是后来被北周破城前,他亲手烧毁古籍16万余册。

要搞清楚一件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尤其严重,历代的古典古籍都存放在相对平稳的南朝。这些书不只是梁元帝1个人的收藏哦,而是南朝4代的经年集合。基本上都是孤本。末了付之一炬,成为一场可怕的文化抹灭。

梁元帝。当世罪恶指数:5。后世罪恶指数:X。综合指数:X。

单独说说石敬瑭的事情,这家伙没法洗。不是说他不是本族,也不要说他是被迫的。向姨族自称“儿皇帝”更是恶心。但如果拿他跟以上5位比,无论是从当世或后世影响力来讲,都是不够资格的。

例如:石敬瑭卖了幽云十六州,导致北宋无险可守。可问题是大宋的马军不强,核心还是在于马制的崩坏,重文轻武的国政。还有你想想老朱,后世起家时有幽云十六州吗?不一样把大元敢回漠北了吗?那都是借口。

当然了,如果十六州在手,北宋的正面压力会小很多,西夏也不可能成为对等国。但石敬瑭之流与吴三桂一样,只是宏大历史中的催化剂,而非必然因素。

更多文章

  • 为何电视剧很少拍,司马炎统一三国以后的事?专家:这是一场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墨弦育儿标签:曹操,刘备,司马炎,司马懿,诸葛亮,八王之乱,三国演义,史说三国,中国古文献

    电视剧怎么这么少,司马炎统一三国之后发生了什么?专家:这是一场噩梦对很多人来说是最熟悉的。自古乱世英雄出,登上三国历史舞台的人物不计其数。战场上有关羽、吕布、赵云、张飞等,有诸葛亮、庞统、鲁肃等,一个挡不住的英雄。遗憾的是,这些英雄分为三个阵营。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对抗和战斗,但他们并没有决定最后的

  • 电视剧只拍三国,却不拍司马炎统一三国后的事,有何不能看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樊知识库标签:司马炎,司马懿,三国,诸葛亮,曹操,曹魏

    受到《三国志》的影响,在东汉末年,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我们知道乱世出英雄,在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可谓是数不胜数。在战场上的猛将就有关羽、张飞、吕布和赵云等人,而治世之能臣有诸葛亮、司马懿和陈宫等等。但是让人可惜的是这三个人分成了三个阵营,并且还相互争斗了数十年,但是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决出胜负,在曹操

  • 刘裕篡位后,为何不学司马炎善待曹奂,反而对司马氏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刘裕,司马炎,曹奂,司马氏,魏国,三国,军事制度,军事政策

    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后,司马炎继承了晋王的爵位。不久之后,司马炎逼迫曹奂禅让了皇帝的宝座,从而正式建立了西晋王朝。当然,司马炎没有亏待曹奂。魏国灭亡后,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并且,司马炎给予曹奂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

  • 刘禅过世后,司马炎赐其三件陪葬东西,每一件都是对刘家的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刘禅,刘备,皇位,刘家,蜀汉,司马炎,司马昭,史说三国

    征服国家后的时间。短短两年时间,皇位就传给了一直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儿子刘禅。别看大家对他评价不高,他可是一坐皇位40年,直到蜀国从他手中彻底消失。蜀国的灭亡,当然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承受的。他只是没能在职业生涯中打出特别出色的表现,但说他一无是处也不对。三国相互制衡,这种制衡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而

  • 有关晋朝的电视剧,为什么只拍到司马炎统一三国,就不往后拍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司马炎,晋朝,司马睿,刘裕,魏国,贾南风

    有关晋朝的文艺作品,数量确实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那段历史实在是太过黑暗了。其他朝代基本上都是褒贬参半,唯有晋朝,基本上就没几段正能量的历史。三国时代后期,魏蜀吴这三个国家,三足鼎立。在这期间,魏国的老臣司马懿,通过一场高平陵政变,夺取了魏国的大权。此后,司马家花了十多年的时间,逐渐清理掉了所有反对

  • 晋武帝司马炎:曾经雄才大志,登基后荒淫无道,把皇位给了傻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司马炎,石崇,皇位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把珍藏的珊瑚树赏给舅舅王恺,支持他与石崇斗富,没想到还是输了。都说司马炎昏庸,其实他有自己的盘算,只是没想到最后竟把自己给算计了!为了炫富,王恺用麦芽糖水刷碗,石崇一看立马命家仆把蜡烛当柴火烧,王恺一看傻眼了。王恺又用紫色的丝绸做了四十里的“步障”,石崇转手就用绸缎做了个五

  • 刘裕篡位后为何将司马家都杀掉,而不是学司马炎善待曹奂?狠人啊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刘裕,司马炎,曹奂,司马家都,皇位

    刘裕篡位后为何将司马家都杀掉,而不是学司马炎善待曹奂?狠人啊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在这段时期里,皇权没落而群雄并起,为了皇帝之位,群雄互相割据混战。而那些被赶下皇位的皇帝,命运也各不相同。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建立了西晋,把曹奂封为陈留王,还许诺了他许多特殊待遇。而刘裕夺取晋恭帝政

  • 晋武帝司马炎:从明君圣主到荒淫无道,看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司马炎,司马昭,吴国,八王之乱,司马衷

    曹魏青龙四年,公元236年。这一年,三国风云人物司马懿听闻自己有了一个孙子,甚是欢喜。(司马懿)这个孩子名字呢,叫做司马炎。诞生于人世间之后,便常常跟随在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的身边,由于这些亲人都是在曹魏王朝的朝野之上架空过皇帝的人物,换句话说也就是专过权,所以不免司马炎也积累了一些政

  • 后宫佳丽三千的司马炎羊车望幸,嫔妃4万的唐玄宗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司马炎,唐玄宗,李世民,玄宗,后宫,唐朝,中国传统音乐

    哈喽大家好,上周小编有篇文章写道晋朝司马炎用着羊拉车,羊车停在哪就宠幸哪个妃子,于是就有了“羊车望幸”一说,今天咱们要讲到的这位方法更绝,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生于洛阳,从小做事都比较有主见,又知晓音律,长相方面也是雄伟俊俏,唐隆元年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党羽,后其父李

  • 司马炎为什么能逼魏帝禅让?-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曹魏,蜀汉,魏帝,唐朝,司马炎,司马昭,司马师,司马懿,魏刀儿,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公元265年8月,魏国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位为相国,晋王。265年12月,曹魏皇帝曹奂下诏书请求将帝位禅让给司马炎,司马炎最终接受曹奂的禅让,司马炎称帝以封号晋为国名,这就是晋朝的开始。为什么司马昭没有完成的篡位之事,司马炎刚登基就可以完成呢?为什么司马昭会把相位传给司马炎而不是过继给司马师做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