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武帝司马炎:曾经雄才大志,登基后荒淫无道,把皇位给了傻儿子

晋武帝司马炎:曾经雄才大志,登基后荒淫无道,把皇位给了傻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明史官 访问量:3853 更新时间:2024/1/25 9:14:42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把珍藏的珊瑚树赏给舅舅王恺,支持他与石崇斗富,没想到还是输了。都说司马炎昏庸,其实他有自己的盘算,只是没想到最后竟把自己给算计了!

为了炫富,王恺用麦芽糖水刷碗,石崇一看立马命家仆把蜡烛当柴火烧,王恺一看傻眼了。王恺又用紫色的丝绸做了四十里的“步障”,石崇转手就用绸缎做了个五十里的。

晋武帝司马炎一看舅舅王恺要输了,立马把自己珍藏的一株两尺高的珊瑚树赐给他。王恺得意地跟石崇显摆,石崇眼皮都不眨一下,操起铁如意就给砸了个稀碎,命仆人搬来十余株更高大更珍贵的珊瑚树来。

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王恺与石崇之所以敢这样明目张胆地斗富,其实也是为了迎合他们的主子晋武帝。当时司马家夺得了曹家的天下,司马炎在爷爷和伯父以及父亲两辈人的努力下坐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晋朝,并统一了三国,可谓志得意满。

于是晋武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禁嫁娶,选拔美女入宫。一时后宫佳丽近万人,每天宠幸哪个妃子都成了一件头疼的事。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天坐在羊车上,羊车到哪个宫前停留,就在哪里停下宠幸宫中的妃子。

以至于各宫妃子为了得到宠幸,不得不想办法在宫门口撒上盐水,等羊去舔地上的盐水时,自己就可以被宠幸了。

看到这,大家一定觉得司马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只知道贪图享乐,其实他正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司马炎有雄才大略,而且从小在爷爷叔叔和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积累了丰富的征战和从政的经验。他作为晋朝开国皇帝,在很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了他的从政能力。

建国伊始,他下旨要求官员们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抚恤孤寡、积极发展农业、从各个方面减轻百姓的负担,使得经济迅速复苏。

同时,他还以身作则,在他的父亲司马昭逝世后,丧事从简,陵墓十里之内允许百姓居住,做到了不扰民。

有一次司马炎病了,大臣们纷纷带上贵重的礼物去探病,都被他拒绝了。太医司马程送了一件名贵的雉头裘给他,司马炎在朝堂上当着群臣的面给烧毁了,并下令所有大臣不得敬献贵重礼物给他。

他公正严明,积极任用贤明,在他的领导下,羊祜杜预接力完成了灭吴大业,促成了国家统一。接着,他积极发展经济,促进生产。推出“占田制”取代“屯田制“,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发展后,人民生活稳定,人口增加,国库空前的充足,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之为“太康之治”。

所以,对于一个曾经有过不俗政绩的统治者来说,突然变得荒淫无度,有可能是他本身的品行问题,经不起富贵的考验,但也有可能是他处心积虑想出的“愚臣之术”。

我们知道,司马家族的政权是从曹魏手里夺过来的,并不是名正言顺的。所以坐上皇位的司马炎也并不是高枕无忧,需要时时提防有人用同样的方式夺了他的皇位。

在国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他需要的不再是一群陪他征战四方打天下的大臣,而是一群毫无斗志、对皇位没有企图的废物。

于是,他“以身作则”,纵情享乐、荒淫无度,最后引得群臣纷纷效仿,于是满朝文武大臣奢靡成性,攀比之风日盛。看到这样的情景,司马炎估计松了一口气。石崇王恺之流以为深受皇上恩宠,没想到被算计了。

司马炎本想着让那些大臣、王公贵族们纵情享乐,就不惦记皇上的宝座了,这样他就可以将统治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家族的手中了。只是没想到机关算尽,最后把自己也给算进去了。

因为纵欲过度,司马炎五十多岁身体就扛不住了。接着在选接班人的时候他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的弟弟司马攸得才兼备,群众呼声也很高。

但是他始终不愿皇权旁落,最后选了他的傻儿子司马衷继位,在司马衷当皇帝的第二年就爆发了持续16年的“八王之乱”,最终被匈奴所灭。

看着几代人打下的江山在自己手中一步步断送,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他本有雄才大略,也有一统天下的丰功伟业,最后却败在了自己的贪欲上,败在了自以为是的“愚臣”政策上。

作者:未央

标签: 司马炎石崇皇位

更多文章

  • 刘裕篡位后为何将司马家都杀掉,而不是学司马炎善待曹奂?狠人啊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刘裕,司马炎,曹奂,司马家都,皇位

    刘裕篡位后为何将司马家都杀掉,而不是学司马炎善待曹奂?狠人啊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在这段时期里,皇权没落而群雄并起,为了皇帝之位,群雄互相割据混战。而那些被赶下皇位的皇帝,命运也各不相同。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建立了西晋,把曹奂封为陈留王,还许诺了他许多特殊待遇。而刘裕夺取晋恭帝政

  • 晋武帝司马炎:从明君圣主到荒淫无道,看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司马炎,司马昭,吴国,八王之乱,司马衷

    曹魏青龙四年,公元236年。这一年,三国风云人物司马懿听闻自己有了一个孙子,甚是欢喜。(司马懿)这个孩子名字呢,叫做司马炎。诞生于人世间之后,便常常跟随在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的身边,由于这些亲人都是在曹魏王朝的朝野之上架空过皇帝的人物,换句话说也就是专过权,所以不免司马炎也积累了一些政

  • 后宫佳丽三千的司马炎羊车望幸,嫔妃4万的唐玄宗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司马炎,唐玄宗,李世民,玄宗,后宫,唐朝,中国传统音乐

    哈喽大家好,上周小编有篇文章写道晋朝司马炎用着羊拉车,羊车停在哪就宠幸哪个妃子,于是就有了“羊车望幸”一说,今天咱们要讲到的这位方法更绝,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生于洛阳,从小做事都比较有主见,又知晓音律,长相方面也是雄伟俊俏,唐隆元年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党羽,后其父李

  • 司马炎为什么能逼魏帝禅让?-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曹魏,蜀汉,魏帝,唐朝,司马炎,司马昭,司马师,司马懿,魏刀儿,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公元265年8月,魏国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位为相国,晋王。265年12月,曹魏皇帝曹奂下诏书请求将帝位禅让给司马炎,司马炎最终接受曹奂的禅让,司马炎称帝以封号晋为国名,这就是晋朝的开始。为什么司马昭没有完成的篡位之事,司马炎刚登基就可以完成呢?为什么司马昭会把相位传给司马炎而不是过继给司马师做儿子的

  • 西晋第一谋士:帮助司马炎灭吴,还是张良后裔,可惜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司马炎,张良,张华,司马昭,贾南风

    在西晋短暂的时期,也曾经出现过一位著名的谋士,此人颇有才略,而且还是张良的后裔,他辅佐晋武帝司马炎灭掉东吴,之后还一度担任辅政的职务。可是,在西晋动荡的政局中,他未能及时抽身,最终被人杀死。不过,此人可以算是司马炎的“智囊”了,甚至可以说是西晋当时的第一谋士!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一、才华横溢此人名

  • 刘禅去世后,司马炎在其棺中放了3件陪葬品,每一件都让刘备难堪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刘禅,司马炎,刘备,司马昭,诸葛亮

    导语:汉朝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孙曹刘三方争霸,最后司马家族篡位,接管了曹家天下,灭掉了蜀国。刘备和诸葛亮苦心经营的事业,最终毁于一旦。灭国之日,兵临城下,蜀后主刘禅自缚手臂,出城十里投降。这也就罢了,刘禅死后,棺椁中竟被司马炎放了三件陪葬品。如果刘备、诸葛亮以及其他蜀国开国将领在天有灵,只怕要被死

  • 司马炎与石敬瑭:中国古代史上2大罪人,导致我国发展滞后近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司马炎,石敬瑭,李嗣源,李从珂,分封,司马昭

    华夏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历史底蕴方面远远超越了欧洲大多数国家,是传承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华夏大陆的状态与版图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除了强盛的时期,还有被外族入侵的软弱时期。而这些时期的衰弱往往是大环境与失败的统治者带来的,如果不是这些人的错误举动,华夏民族与版图可能会更加

  • 关于晋朝的电视剧,为何都只拍到司马炎统一三国,就不往后拍了?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司马炎,晋朝,贾南风,司马衷,三国,电视剧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曾依据史实或者小说,拍成过电视剧,唯独有关晋朝的电视剧,现代人却很少有看过的。既然三国时期如此精彩,那为何司马炎统一三国后,就草草结束了?往后的发展究竟是怎样的,就没人能给出答案?混乱与荒唐每个全新的朝代建立之后,国家走上正轨,皇帝都会想方设法让国力变得更强,让百

  • 司马炎为何用“晋”作为国号?背后有何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蜀汉,曹髦,曹爽,司马炎,司马昭,司马氏,司马懿,史说三国

    晋朝是我国三国时期司马懿家族建立的。作为汉代以后的另一个统一王朝,虽然结束了三国的分裂,但分离和争端总是伴随着它。公元226年至公元420年,晋朝存在155年,但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它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不显眼的,除了汉唐前后过于耀眼的原因外,它的建立过程中充满了笨拙的表演,甚至充满了杀戮的血液

  • 为什么司马炎给邓艾平反如此难?-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蜀汉,钟会,司马炎,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邓艾平,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我们都知道晋灭蜀汉,头号功臣应该是邓艾。但当时邓艾跟钟会发生矛盾而被钟会构陷,之后平定钟会之乱后邓艾和其儿子皆被处死,后代遭到流放,可以说是处置非常严了,反而当时谋反的钟会其后代被宽恕。为什么邓艾和钟会之间的处置反差如此之大,为什么邓艾之后的平反之路又如此艰难呢?我们今天来聊一聊邓艾与司马家族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