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炎为何用“晋”作为国号?背后有何用意?

司马炎为何用“晋”作为国号?背后有何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上城南 访问量:4475 更新时间:2023/12/7 20:30:47

晋朝是我国三国时期司马懿家族建立的。作为汉代以后的另一个统一王朝,虽然结束了三国的分裂,但分离和争端总是伴随着它。公元226年至公元420年,晋朝存在155年,但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它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不显眼的,除了汉唐前后过于耀眼的原因外,它的建立过程中充满了笨拙的表演,甚至充满了杀戮的血液,被称为我们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

晋朝由三国魏将军和司马懿家族共同创立。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的王朝,虽然晋朝结束了三国的分裂,但它从未结束过分离和争端。晋朝以其残酷和黑暗而闻名,它的暴力、血腥和足智多谋也不亚于三国。而说到晋朝的建立,也充满了权力和鲜血,一句“司马昭之心,尽人皆知”的老话,揭示了司马家阴谋篡权的本质。

一位魏晋禅让大戏成为司马家篡权夺裹尸布。司马家族自己创造的“晋”这个名字,显示了司马家族阴谋篡位的狼野心。那么司马炎为什么以晋为新王朝的名字呢?晋代背后隐藏着哪些秘密?从王莽篡汉之初到魏晋唐时期,朝代的更迭往往不是由血和剑完成的,而是由看似稚嫩的“禅让”完成的“。

然而,这种“禅让”依次上演,虽然少了金铁马,血雨腥风,但充满了更多的狡猾和阴谋,实际上仍然篡权。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时,司马昭在他的管理上比他的兄弟又迈出了一步,不仅飞扬跋扈,凌驾于皇帝之上,而且开始计划篡夺魏独立,当时不到20岁,年轻繁荣的小皇帝曹髦,无法忍受,对他的手下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

于是在公元260年5月7日的夜晚,曹髦不顾一切地带领身边数百名宫人攻击司马昭,还没有出宫就被一只长矛刺死。年轻的曹髦用他高尚的生命捍卫了皇帝的权威和尊严。三国是指魏蜀吴三国同时存在。司马昭在位期间,魏国消灭了蜀国,蜀国是魏帝的傀儡。对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当政,司马炎抛弃了魏皇帝,独立为皇帝。

是为晋。晋朝灭孙武后,天下统一、也就是说,建立晋朝(又称西晋)的是司马,而不是曹操的后代。司马家在东汉和三国时期是一个突出的家族,如司马朗、司马懿和司马孚兄弟共八人,被称为“八达。”其中,司马懿具有政治和军事天赋,在曹魏后期抵抗蜀汉北伐和平静辽东时,成为魏的重要大臣。

公元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马懿与曹爽被遗赠共管,但司马懿将曹爽架空。司马懿从曹操时期开始走入仕途,此后司马懿的仕途顺利,一路高升。在曹叡时期,司马懿就有了不臣之心,只不过当时的司马懿没有表现出来,同时在当时的情况下,司马懿根本没有实力与皇权争夺。到了曹叡驾崩后,司马懿就开始独揽大权。

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道明了晋朝是司马氏阴谋篡权的本质,与其说是司马昭,其实不如说司马懿时期就已经开始布局了。“晋”这个原本象征着巍巍高大的国号,在晋朝身上却格格不入,司马氏选择“晋”作为国号,除了司马氏的封国在晋地之外,还隐藏了不为人知的秘密。

魏晋的更朝换代在我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魏晋的禅让,与历史上其他禅让肯定是不同的。这时候的禅让,是司马家族的本质。曹睿驾崩之后八岁的曹芳登上了皇位,此时朝政被司马懿和曹爽所把持。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成为了独揽大权的人。高平陵事件让司马懿完成了从辅政大臣到盖主权臣的转变。

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了灭蜀汉的战争,而灭掉蜀汉就成为了司马昭的一大功业。此时三国变成了两国。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司马昭就开始了他拙劣的表演,这一时期就是司马昭之心尽人皆知成语的来历。为了向世人表现出自己谦逊的美德,他先是推辞做太傅、推辞受九锡、推辞做晋公,然后便“无可奈何”地接受。

本来司马昭能够称帝的,结果在公元265年八月,55岁的司马昭一命呜呼了,之后就是司马炎开始表演。“晋”这个字在汉代《说文解字》的解释为“晋,进也,日出万物进”,也就是说晋是在太阳出来之后,万物茁壮成长的意思。“晋”作为一个象征着万物成长,有着美好寓意和正能量的国号,司马氏选择这个字作为国号。

也是有着美好的期许的意味。司马氏的封地在晋,他们所建立的新王朝国号为“晋”也是理所当然。“代汉者当涂高”这句谶语似乎已经在曹氏的“魏”身上应验了。司马炎之所以定晋为国号,就是证明自己新的“晋”王朝是顺应天命。司马氏的“晋”对曹氏的“魏”不只是更进一步的意义,而多加了一丝的鄙夷,表明的是一种不承认汉魏禅让的一种心态。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司马炎给邓艾平反如此难?-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蜀汉,钟会,司马炎,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邓艾平,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我们都知道晋灭蜀汉,头号功臣应该是邓艾。但当时邓艾跟钟会发生矛盾而被钟会构陷,之后平定钟会之乱后邓艾和其儿子皆被处死,后代遭到流放,可以说是处置非常严了,反而当时谋反的钟会其后代被宽恕。为什么邓艾和钟会之间的处置反差如此之大,为什么邓艾之后的平反之路又如此艰难呢?我们今天来聊一聊邓艾与司马家族之间的

  • 司马炎如何实现三分归晋?魏蜀吴君主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大超说历史标签:曹魏,蜀汉,魏国,刘禅,君主,孙皓,司马炎,史说三国

    司马炎结束了东汉以来的乱世不假,但若说是由他完成魏蜀吴三国一统的话就有点有失偏颇了,公元266年,司马炎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终于露出獠牙逼迫曹魏的最后一位皇帝魏元帝曹奂禅让皇位于他,而后建立晋国,至此魏国成为历史。然而在曹魏灭亡之前,三国之一的蜀国其实早已被曹魏所灭,这一切还要从公元263年说起,这一

  • 司马炎发愁10000个美人,该宠幸谁?突然他灵机一动:给我牵羊来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皇帝,皇位,宠幸,妃嫔,三国,司马炎,司马昭

    西晋皇宫,司马炎想到10000个美人,就犯愁:宠幸谁呢?突然,他灵机一动,吩咐左右:给我牵羊来!小太监们面面相觑,不知皇帝抽什么羊角风。但谁也不敢多言,连忙去牲口棚里,牵来一头羊。司马炎看到“咩咩“叫的山羊,抚掌大笑:“这难题,就交给羊决定了!”不久,他喜滋滋坐上“羊辇车”,在皇宫四处溜达。羊一边“

  • 司马炎为何要磨刀霍霍对亲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齐王,霍霍,司马炎,司马昭,司马师,司马攸,军事政策,军事制度,国防政策,史说三国

    司马炎就是晋武帝,作为一代明君,他也处理不好自己的家事,虽然他分封了很多诸侯王,但是对于自己有本领的亲弟弟,司马炎还是放心不下,最终露出狰狞的面容,把亲弟弟给杀了。这个亲弟弟就是司马攸,是司马昭与正妻王元姬所生,王元姬是司徒王朗的孙女。司马昭与王元姬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五个儿子只活了两个,就是司马

  •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后宫佳丽无数,他死后这些后宫嫔妃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贱议你读史标签:司马炎,皇帝,贾南风,司马衷,杨芷,后宫

    司马炎可以说得上是后宫最多的皇帝了,别的皇帝的后宫有妃子,有宫女,但是司马炎的宫女不仅仅是服侍的,随时都要侍奉他上床,光有史料记载的后妃就有近30人,而司马炎的儿子达到26人,女儿13人,这生育能力杠杠的。由于后妃太多,很多只是有个名字而已,并无详细史料,下面选择一些有记载的说一说。①皇后杨艳:死在

  • 司马炎称帝后,因宫内美女太多犯困难选择症,他想出一招解决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史论纵横标签:司马炎,刘彻,嬴政,宫女,皇帝

    司马炎当皇帝后,后宫美女多达上万人,一时犯了选择困难症,他想出一办法,顺利解决问题。公元266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称帝,定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刚称帝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文治武功都有一定的建树,晋国实力大为增强。280年,司马炎派大军伐吴,东吴灭亡,从此结束三国鼎立的局

  • 司马炎身为司马懿后代,为什么希望父辈宿敌蜀汉旧臣来辅佐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司马炎,司马懿,诸葛亮,蜀汉,司马昭,曹操

    《三国志》上记载着一个故事,很耐人寻味:在西晋建立之后,有一天,晋武帝司马炎忽然问起已去世多年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一旁的给事中樊建对自己的老领导立马吹出一波波彩虹屁,对诸葛亮大夸特夸。司马炎闻言,遥想当年诸葛亮的风采,感慨地说:"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堂堂晋朝开国皇帝,却由衷希望对

  • ​司马炎为何要毒死自己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司马炎,司马昭,贾充,曹丕,司马师,司马懿

    司马炎的父亲是司马昭。司马炎毒死自己的父亲,主要来自野史之说,其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在继承人问题上司马昭倾向于小儿子司马攸,遭司马炎忌恨。二是司马昭的存在阻碍了司马炎称帝。一、废长立幼遭忌恨司马昭 (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司马昭是

  • 大臣骂司马炎是昏君,司马炎不但不生气,反而笑了

    历史解密编辑:姿势分子knowledge标签:司马炎,刘毅,汉灵帝,汉桓帝,刘邦

    有一天,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问自己的大臣刘毅:“你说,我和古代的哪位君王能够相提并论?”作为建立了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觉得自己就算比不上古代圣贤尧、舜,至少也能比得上秦始皇、汉高祖刘邦。没想到,刘毅一点不客气地说:“您和桓灵二帝是一个水平的。”我们知道,桓灵二帝是有名的昏君,东汉王朝就是在他们两

  • 晋武帝司马炎:后宫老婆上万人,选择侍寝的方法很另类

    历史解密编辑:孤影潇湘标签:司马炎,后宫,杨艳,司马懿,曹叡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临终前曹叡留下遗诏,命权臣司马懿辅佐年少的曹芳即位。司马懿乃一代枭雄,更是三国时期的野心家、阴谋家,他权倾朝野,继而架空曹氏,为其后代篡夺曹魏政权奠定了政治基础。公元266年2月8日,身为抚军大将军的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曹奂软弱无能只得让出帝位,司马炎旋即称帝,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