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炎为何要磨刀霍霍对亲弟弟

司马炎为何要磨刀霍霍对亲弟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如汝侃娱乐 访问量:1157 更新时间:2024/1/20 23:44:03

司马炎就是晋武帝,作为一代明君,他也处理不好自己的家事,虽然他分封了很多诸侯王,但是对于自己有本领的亲弟弟,司马炎还是放心不下,最终露出狰狞的面容,把亲弟弟给杀了。

这个亲弟弟就是司马攸,是司马昭与正妻王元姬所生,王元姬是司徒王朗的孙女。司马昭与王元姬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五个儿子只活了两个,就是司马炎和司马攸。因为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攸在祖父司马懿的主持下过继给了司马师。名义上司马攸是司马师的儿子,其实还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师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因为有眼疾,死后权利被弟弟司马昭继承,随着局面逐渐稳定,司马昭经常对大伙说:“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吾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景王即司马师),意思是要立哥哥的继子、自己的亲儿子司马攸为司马家族的下一任话事人。

这样就让司马炎一直耿耿于怀,老爹到底把权力交给谁,要知道弟弟比我更牛,他名义上又是我大伯家的儿子。司马攸有多优秀,《晋书》上说他性格温和,亲贤臣远小人,不爱美女爱典籍,善做文章,文采风流,成为当时楷模,名望超过司马炎。司马攸也很孝顺,司马师死后,这个十岁的孩子在葬礼上表现得十分悲伤,身边的人无不大受感动,纷纷称赞这孩子懂礼节。给弟弟司马攸一比,司马攸啥都不是。

有时司马昭就指着自己的座位亲切地呼喊着司马攸的小名“桃符”说:“这个位子早晚是你的!”这个时候已经不用去求司马炎心里的阴影面积了,因为他心里全是阴影。当然最后还是司马炎继承了大位,但是司马昭与王元姬一直担心司马炎要对自己的兄弟下手,公元265年,司马昭临死前对司马炎讲述前朝的故事,讲述淮南王刘长、陈思王曹植被自己皇帝哥哥所迫害的情况,希望自己儿子要善待弟弟,然后把弟弟司马攸的手交给司马炎。司马炎流着眼泪答应。司马昭死后,母亲王元姬也经常告诫司马炎兄弟要和睦。

刚开始司马炎对兄弟司马攸非常好,即位后封司马攸为齐王“总统军士,抚宁内外”。司马攸在政治实践中立了许多功劳,威望越来越高。司马攸对晋朝以及自己封地内的官吏、人民恩 养有加,“时有水旱,百姓则加振贷,十减其二,国内赖之”。他做人“降身虚己,待物以信”,并不时劝谏晋武帝务农重本,去奢即俭。到了司马炎的晚年,各位 皇子年弱无力,而太子司马衷又是明摆着的弱智,朝臣内外,都属意于齐王司马攸即位。

不过这引起了司马炎的猜忌,一些大臣也嗅出了其中的政治味道,开始对司马攸进行造谣中伤,中书监荀勖等人害怕晋武帝死后司马攸即位,对自己不利,就老在晋武帝耳边说司马攸的坏话。他们说:“陛下万岁之 后,太子不得立也。”晋武帝大惊,问:“为什么?”荀勖就乘机说:“朝内朝外官员都归心于齐王,太子又怎么能得立呢?陛下如果不信,可以假装下诏书让齐王 回到封地去,肯定会出现举朝以为不可的局面。”

晋武帝对弟弟的猜忌被这几个人的话语给挑逗了起来,认为他们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下诏令,先是把济南郡划入齐国封地,增加了弟弟的封地,再封司马攸的儿子司马蹇为北海王,又赠黄绒朝车等仪物,最后才命齐王司马攸回封地就藩。齐王司马攸当时正在生病。他知道哥哥猜忌自己,也知道荀勖等人对自己不利,就上书乞求去为死去的生母王太后守陵。晋武帝不允许,还连下诏书催 促。眼见催促就藩的诏书一道比一道急,司马攸急火攻心,病势也加剧了。兄弟之间就这样耗着,你越让我走,我越不走。你越不走,我越让你走。

司马攸性情刚烈,见事情无法挽回,就挣扎着穿上一身新朝服,梳洗冠带停当,入宫面辞晋武帝。他虽然病得连路都走不稳,虚弱到极 点,却还强装无事、举止如常。晋武帝见了,更加认定弟弟是在装病了。在宫中,兄弟二人例行公事,司马攸辞行回封地去了。没几天,病入膏肓的司马攸就在路上 吐血身亡,年仅36岁。司马攸死后,司马炎总算放了心,不过出于愧疚,恸哭不已。不久举办了隆重的丧礼。临丧之时,司马攸的儿子司马冏伏地嚎哭,控诉御医指证父亲无病,延误了诊治。晋武帝就坡下驴,处死了 先后派去为齐王诊病的御医。一场皇位继承人的较量就以司马攸的彻底失败告终了。

不过为了沙雕儿子,而放弃了聪明绝伦的弟弟司马攸做继承人,而酿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乃至五胡乱华,从此晋朝一蹶不振,而让洛阳等地处于万劫不复的地步,司马炎真的胜利了吗,恐怕未必呀。

更多文章

  •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后宫佳丽无数,他死后这些后宫嫔妃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贱议你读史标签:司马炎,皇帝,贾南风,司马衷,杨芷,后宫

    司马炎可以说得上是后宫最多的皇帝了,别的皇帝的后宫有妃子,有宫女,但是司马炎的宫女不仅仅是服侍的,随时都要侍奉他上床,光有史料记载的后妃就有近30人,而司马炎的儿子达到26人,女儿13人,这生育能力杠杠的。由于后妃太多,很多只是有个名字而已,并无详细史料,下面选择一些有记载的说一说。①皇后杨艳:死在

  • 司马炎称帝后,因宫内美女太多犯困难选择症,他想出一招解决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史论纵横标签:司马炎,刘彻,嬴政,宫女,皇帝

    司马炎当皇帝后,后宫美女多达上万人,一时犯了选择困难症,他想出一办法,顺利解决问题。公元266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称帝,定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刚称帝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文治武功都有一定的建树,晋国实力大为增强。280年,司马炎派大军伐吴,东吴灭亡,从此结束三国鼎立的局

  • 司马炎身为司马懿后代,为什么希望父辈宿敌蜀汉旧臣来辅佐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司马炎,司马懿,诸葛亮,蜀汉,司马昭,曹操

    《三国志》上记载着一个故事,很耐人寻味:在西晋建立之后,有一天,晋武帝司马炎忽然问起已去世多年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一旁的给事中樊建对自己的老领导立马吹出一波波彩虹屁,对诸葛亮大夸特夸。司马炎闻言,遥想当年诸葛亮的风采,感慨地说:"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堂堂晋朝开国皇帝,却由衷希望对

  • ​司马炎为何要毒死自己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司马炎,司马昭,贾充,曹丕,司马师,司马懿

    司马炎的父亲是司马昭。司马炎毒死自己的父亲,主要来自野史之说,其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在继承人问题上司马昭倾向于小儿子司马攸,遭司马炎忌恨。二是司马昭的存在阻碍了司马炎称帝。一、废长立幼遭忌恨司马昭 (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司马昭是

  • 大臣骂司马炎是昏君,司马炎不但不生气,反而笑了

    历史解密编辑:姿势分子knowledge标签:司马炎,刘毅,汉灵帝,汉桓帝,刘邦

    有一天,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问自己的大臣刘毅:“你说,我和古代的哪位君王能够相提并论?”作为建立了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觉得自己就算比不上古代圣贤尧、舜,至少也能比得上秦始皇、汉高祖刘邦。没想到,刘毅一点不客气地说:“您和桓灵二帝是一个水平的。”我们知道,桓灵二帝是有名的昏君,东汉王朝就是在他们两

  • 晋武帝司马炎:后宫老婆上万人,选择侍寝的方法很另类

    历史解密编辑:孤影潇湘标签:司马炎,后宫,杨艳,司马懿,曹叡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临终前曹叡留下遗诏,命权臣司马懿辅佐年少的曹芳即位。司马懿乃一代枭雄,更是三国时期的野心家、阴谋家,他权倾朝野,继而架空曹氏,为其后代篡夺曹魏政权奠定了政治基础。公元266年2月8日,身为抚军大将军的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曹奂软弱无能只得让出帝位,司马炎旋即称帝,定国

  • 晋武帝司马炎虽然骄奢淫逸,却有一大功绩,让女性受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墨小墨说故事标签:皇帝,晋律,三国,司马炎,司马昭,晋武帝,八王之乱

    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朝代,秦朝是“始”,汉朝是“政”,晋朝是“乱”。是的。金朝太乱了,后世的史家一提到金朝就摇头。但是如果要说是谁造成了晋朝的混乱,罪魁祸首非开国皇帝司马炎莫属。虽然这位皇帝在登基之初就开创了“太康盛世”,但这个盛世只是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司马炎晚年骄奢淫逸,变得懒散。他经常

  • 晋武帝司马炎的几招昏棋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皇帝,贾充,三国,司马炎,司马衷,贾南风,晋武帝,军事制度,军事政策,国防政策

    司马炎代魏自立,成了晋国皇帝,接着平定东吴,实行了三国一统,有大功于天下。他在位之时,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 颁行户调式,促进人口增长,使得经济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不过晋武帝之后,西晋经历了贾南风祸乱后宫和八王之乱,不久又经历了匈奴、羯族、西羌等的蹂躏,西晋,风雨飘

  • 晋武帝司马炎:他是历史上最被低估的英明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司马炎,皇帝,司马衷,贾南风,曹魏

    我一直认为晋武帝司马炎是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一位英明帝王,可能是最被低估的一位。首先,司马炎是华夏帝王中极少数性格温和又气度恢弘的帝王。东吴孙皓灭国后被带到洛阳,多次在宴会上顶撞司马炎,还说他曾在建康也给司马炎留过座位,修过宅邸,司马炎也只是一笑置之。相比之下,号称大度的宋太祖赵匡胤只让后蜀孟昶在汴梁

  • 电视剧很少拍司马炎一统三国后的事,为何?专家:这简直是场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司马炎,曹操,司马懿,一统三国,司马昭,诸葛亮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一统三国,天命所至!三国时期,魏蜀吴问鼎于世间,互相之间呈现犄角之势且常年作战。争斗数十年却毫无结果。在人们心中,蜀国有着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先生,本应该带领蜀国五虎将问鼎中原,一统三国,可是奈何诸葛亮英年早逝,病死于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