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司马炎给邓艾平反如此难?-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为什么司马炎给邓艾平反如此难?-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史学文 访问量:4764 更新时间:2023/12/7 20:31:30

我们都知道晋灭蜀汉,头号功臣应该是邓艾。但当时邓艾跟钟会发生矛盾而被钟会构陷,之后平定钟会之乱后邓艾和其儿子皆被处死,后代遭到流放,可以说是处置非常严了,反而当时谋反的钟会其后代被宽恕。

为什么邓艾和钟会之间的处置反差如此之大,为什么邓艾之后的平反之路又如此艰难呢?我们今天来聊一聊邓艾与司马家族之间的矛盾以及为什么司马炎给邓艾平反如此之难。

01

《资治通鉴》原文

02

译文

03

收获与反思

我们知道蜀国的灭亡是因为邓艾率三万人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从而逼刘禅投降。所以邓艾为晋灭蜀汉的头号功臣是不为过的。关于邓艾偷渡阴平,可以参看我们之前的文章:。

但邓艾灭了蜀汉之后,却钟会和邓艾之间的矛盾却爆发了,钟会构陷邓艾,最终造成邓艾被捕,被押往京师,随后就是钟会的叛乱。而司马昭在平定钟会的叛乱之后,却也诛杀了邓艾,并流放了其家族。关于这段历史,可以参看之前我们的文章:。

诛杀邓艾是司马昭在位的时候的事情。司马炎登基后,关于邓艾没有参与叛乱的结论已经很清晰了,但司马炎却迟迟没有给邓艾平反,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我们之前在文章里已经提到过邓艾的起家。在三国魏晋世家大族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邓艾的出身可以算是寒门了,最开始只是当时农业部的一个小官吏,后来其兴修水利的建议被司马懿所赏识,所以才得到了司马懿的重用。后来被司马懿派到西北战区,在阻击姜维的战役中立了大功,所以才被封侯。可见当时邓艾属于司马懿的嫡系。

但邓艾出身寒门的身份让他虽然得到司马懿以及后来司马家族的赏识,但是却无法融入当时的主流官场,并且由于邓艾相对直率的性格,反而遭到了当时主流的世家大族的排斥,我们知道的成语期期艾艾,其实就是嘲笑邓艾的口吃的。

而反之钟会就不同了,他是太傅钟繇的幼子,妥妥的当时的贵族身份,钟繇那是跟司马懿齐名的人物,所以他小时候就是跟司马师,司马昭等人一起玩的,后来得到司马家族的重用那是必然的。

所以后来邓艾和钟会发生矛盾,一方面是钟会要效忠曹魏而与司马家族产生矛盾,从而想要谋求益州的独立,从而与效忠司马家族的邓艾之间就产生了矛盾,收买不成,钟会只能构陷邓艾,让邓艾身陷囹圄。

而邓艾本身的性格也是造成他的悲剧结局的原因。我们前面文章分析过,邓艾本身很有才能,但作为辅佐过司马懿及司马师等,为司马家族所器重的人,他对于司马炎却没有那么尊重,经常自作主张,比如私自对蜀汉的旧臣进行封赏,甚至准备从蜀汉直接伐东吴等,都是严重的破坏了司马昭的战略部署。而对于蜀汉旧臣的私自封赏就让司马昭认为邓艾本人收买人心,是不是背后有所企图就会产生怀疑,而这时钟会的构陷就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而钟会叛乱被剿灭,按道理邓艾就应该证明是清白的。但是我们知道在平定钟会叛乱中,邓艾的下属私自追回了遣送首都的邓艾,这种举动无疑在领导者眼中类似于谋反了。而之前邓艾的嫌疑也并没有排除,在加上拥兵自重,所以邓艾的死也就成为必然了。

但为什么后来钟会的后代反而得到宽宥,反而邓艾及其后代一直没有被平反呢?

这件事情背后其实是有几方面原因。

一方面我们知道钟会的家族在曹魏时代是贵族,树大根深,司马家族要想稳固自己的统治,不可能跟钟会的家族对立,反而需要拉拢钟会的家族,钟会的问题是他自己的问题,跟钟会的家族无关,只要钟会的家族支持司马家族,那么钟会的家族还是有其价值的。

但是邓艾是出身寒门的,邓艾的家族对于司马家族而言,并没有太重要的意义,所以对于司马炎而言,邓艾的平反不是那么迫切的事情。

其次邓艾作为寒族的代表,其性格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其跟当时的贵族之间是处于不和的状态的,他跟钟会的矛盾其实就可见一斑。所以我们看到虽然邓艾被钟会构陷,但是朝堂内部没有人站出来为邓艾说话,即使后来钟会谋反被平叛,邓艾被杀,朝堂内仍然没有人为邓艾站出来疾呼,如果朝堂内民怨沸腾,司马炎还会顺应民意,但如果朝堂内没有人为邓艾申冤,司马炎更不可能为了邓艾而站出来推翻自己父亲的决定。毕竟司马炎还是要维护自己父亲的权威的。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看到邓艾为晋灭蜀汉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其遭到的遭遇感到同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邓艾自身的问题所在,其悲剧也有很大程度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当然在魏晋时期,邓艾选择站在了司马家族身后,也就面临着站在了很多世家大族的对立面,当帝王跟士家大族之家产生矛盾的时候,邓艾只能是作为牺牲品出现了,就跟宦官群体遭受到的待遇是一样的。

更多文章

  • 司马炎如何实现三分归晋?魏蜀吴君主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大超说历史标签:曹魏,蜀汉,魏国,刘禅,君主,孙皓,司马炎,史说三国

    司马炎结束了东汉以来的乱世不假,但若说是由他完成魏蜀吴三国一统的话就有点有失偏颇了,公元266年,司马炎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终于露出獠牙逼迫曹魏的最后一位皇帝魏元帝曹奂禅让皇位于他,而后建立晋国,至此魏国成为历史。然而在曹魏灭亡之前,三国之一的蜀国其实早已被曹魏所灭,这一切还要从公元263年说起,这一

  • 司马炎发愁10000个美人,该宠幸谁?突然他灵机一动:给我牵羊来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皇帝,皇位,宠幸,妃嫔,三国,司马炎,司马昭

    西晋皇宫,司马炎想到10000个美人,就犯愁:宠幸谁呢?突然,他灵机一动,吩咐左右:给我牵羊来!小太监们面面相觑,不知皇帝抽什么羊角风。但谁也不敢多言,连忙去牲口棚里,牵来一头羊。司马炎看到“咩咩“叫的山羊,抚掌大笑:“这难题,就交给羊决定了!”不久,他喜滋滋坐上“羊辇车”,在皇宫四处溜达。羊一边“

  • 司马炎为何要磨刀霍霍对亲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齐王,霍霍,司马炎,司马昭,司马师,司马攸,军事政策,军事制度,国防政策,史说三国

    司马炎就是晋武帝,作为一代明君,他也处理不好自己的家事,虽然他分封了很多诸侯王,但是对于自己有本领的亲弟弟,司马炎还是放心不下,最终露出狰狞的面容,把亲弟弟给杀了。这个亲弟弟就是司马攸,是司马昭与正妻王元姬所生,王元姬是司徒王朗的孙女。司马昭与王元姬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五个儿子只活了两个,就是司马

  •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后宫佳丽无数,他死后这些后宫嫔妃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贱议你读史标签:司马炎,皇帝,贾南风,司马衷,杨芷,后宫

    司马炎可以说得上是后宫最多的皇帝了,别的皇帝的后宫有妃子,有宫女,但是司马炎的宫女不仅仅是服侍的,随时都要侍奉他上床,光有史料记载的后妃就有近30人,而司马炎的儿子达到26人,女儿13人,这生育能力杠杠的。由于后妃太多,很多只是有个名字而已,并无详细史料,下面选择一些有记载的说一说。①皇后杨艳:死在

  • 司马炎称帝后,因宫内美女太多犯困难选择症,他想出一招解决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史论纵横标签:司马炎,刘彻,嬴政,宫女,皇帝

    司马炎当皇帝后,后宫美女多达上万人,一时犯了选择困难症,他想出一办法,顺利解决问题。公元266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称帝,定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刚称帝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文治武功都有一定的建树,晋国实力大为增强。280年,司马炎派大军伐吴,东吴灭亡,从此结束三国鼎立的局

  • 司马炎身为司马懿后代,为什么希望父辈宿敌蜀汉旧臣来辅佐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司马炎,司马懿,诸葛亮,蜀汉,司马昭,曹操

    《三国志》上记载着一个故事,很耐人寻味:在西晋建立之后,有一天,晋武帝司马炎忽然问起已去世多年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一旁的给事中樊建对自己的老领导立马吹出一波波彩虹屁,对诸葛亮大夸特夸。司马炎闻言,遥想当年诸葛亮的风采,感慨地说:"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堂堂晋朝开国皇帝,却由衷希望对

  • ​司马炎为何要毒死自己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司马炎,司马昭,贾充,曹丕,司马师,司马懿

    司马炎的父亲是司马昭。司马炎毒死自己的父亲,主要来自野史之说,其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在继承人问题上司马昭倾向于小儿子司马攸,遭司马炎忌恨。二是司马昭的存在阻碍了司马炎称帝。一、废长立幼遭忌恨司马昭 (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司马昭是

  • 大臣骂司马炎是昏君,司马炎不但不生气,反而笑了

    历史解密编辑:姿势分子knowledge标签:司马炎,刘毅,汉灵帝,汉桓帝,刘邦

    有一天,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问自己的大臣刘毅:“你说,我和古代的哪位君王能够相提并论?”作为建立了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觉得自己就算比不上古代圣贤尧、舜,至少也能比得上秦始皇、汉高祖刘邦。没想到,刘毅一点不客气地说:“您和桓灵二帝是一个水平的。”我们知道,桓灵二帝是有名的昏君,东汉王朝就是在他们两

  • 晋武帝司马炎:后宫老婆上万人,选择侍寝的方法很另类

    历史解密编辑:孤影潇湘标签:司马炎,后宫,杨艳,司马懿,曹叡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临终前曹叡留下遗诏,命权臣司马懿辅佐年少的曹芳即位。司马懿乃一代枭雄,更是三国时期的野心家、阴谋家,他权倾朝野,继而架空曹氏,为其后代篡夺曹魏政权奠定了政治基础。公元266年2月8日,身为抚军大将军的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曹奂软弱无能只得让出帝位,司马炎旋即称帝,定国

  • 晋武帝司马炎虽然骄奢淫逸,却有一大功绩,让女性受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墨小墨说故事标签:皇帝,晋律,三国,司马炎,司马昭,晋武帝,八王之乱

    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朝代,秦朝是“始”,汉朝是“政”,晋朝是“乱”。是的。金朝太乱了,后世的史家一提到金朝就摇头。但是如果要说是谁造成了晋朝的混乱,罪魁祸首非开国皇帝司马炎莫属。虽然这位皇帝在登基之初就开创了“太康盛世”,但这个盛世只是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司马炎晚年骄奢淫逸,变得懒散。他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