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秀丽
广州,“秀丽”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品牌,如“秀丽楼”“秀丽路”“秀丽小区”,还有“向秀丽青年突击队”“向秀丽·雷锋志愿服务队”“向秀丽党支部”……
这些名称里的“秀丽”或者“向秀丽”,是一个人名,是一个舍己为人的平民英雄的名字。向秀丽,广东清远人,1933年5月13日出生于广州市的一个贫苦家庭,九岁给地主当婢女,十一岁开始做童工,十二岁进火柴厂。
建国后,她进入广州市和平制药厂做了包装工。当时,中共曾派出工作队到她做工的药厂做群众工作,经过工作队的启发、教育,她在厂里第一个申请参加了工会。1952年时,她被选为和平药厂的工会组织委员和基层工会女工委员。
1956年公私合营后,她进入何济公制药厂工作。在新的工作中,她积极肯干,不讲价钱,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于1958年10月入了党。开始时,向秀丽做的是包装工。后来,她克服了文化水平不高的困难,刻苦钻研,掌握了甲基硫氧嘧啶化学药剂试制的操作技术。
向秀丽
向秀丽在抢救中
1958年12月31日,她和两个当班工人正忙碌地工作时,一瓶无水酒精脱手下滑着地,瓶身破裂后,无水酒精倒洒了一地,并向四周流去。附近有制药用的、正燃烧着的10个煤炉,酒精受到热辐射,迅速燃烧起来。
而就在不远处,就有60多公斤、易燃易爆的金属钠。如不及时将火破灭,必将会引起爆炸。一旦金属钠爆炸,将会引起整个厂区及附近居民区的重大火灾……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向秀丽来不及考虑,马上侧身卧地、截住了燃烧着的酒精。而火舌瞬间包围住了她,鞋、衣裤、头发一下都点着了,她奋不顾身地与烈火搏斗,并大声疾呼:“快叫人!不要管我!快去抢救金属钠!”
由于向秀丽的勇敢扑救,一场恶性爆炸事故最终得以避免,而向秀丽被大火严重烧伤,烧伤面积达67%。在医院休克三天三夜、醒来后,她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工厂的损失和同事们的安全:“金属钠有没有爆炸?工厂有没有损失?罗秀明有没有受伤?”
遗憾的是,尽管医院进行了全力抢救,但向秀丽终因伤势过重,于1959年1月15日去世。
向秀丽精神代代传
向秀丽舍身救火的事迹,经过《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报道后,感动了无数人;在全国范围内,都掀起了学习向秀丽精神的热潮。以她的事迹为原型、创作的戏剧《火凤凰》,由越剧大师戚雅仙担纲演绎、并成为其一生中的代表作。
在当时,向秀丽的名字甚至出现到了小朋友跳橡皮筋时所唱的歌谣里:“向秀丽,顶呱呱,熊熊烈火也不怕,英勇牺牲为国家。”
50年多年过去后,人们仍然没有忘记她。就在建国60周年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向秀丽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