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后燕是怎么走向衰落的?

揭秘:后燕是怎么走向衰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15 更新时间:2024/1/21 5:33:35

后燕(384-407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诸燕之一,建立者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后迁往龙城(今辽宁朝阳),全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384年,慕容垂在荥阳(今河南荥阳)自称燕王,建立后燕。初期后燕实力强盛,曾打退东晋、击败前秦、攻灭西燕,但后燕在395年的参合陂之战中输给了北魏,396年六月,北魏攻下后燕都城中山。自此后燕被一分为二,一蹶不振。后燕迁都到龙城,此时的后燕内乱不断,最终在407年被北燕所取代。后燕历七位君主,共23年。

慕容盛死后,本应由太子慕容定继承帝位,但慕容定当时还是个幼儿,慕容宝第四子、平原公慕容元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皇太后丁氏却不同意,与慕容垂的小儿子慕容熙私通,拥慕容熙继位。

熙字道文,垂之少子也。初封河间王。段速骨之难,诸王多被其害,熙素为高阳王崇所亲爱,故得免焉。兰汗之篡也,以熙为辽东公,备宗祀之义。盛初即位,降爵为公,拜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领中领军。从征高句骊、契丹,皆勇冠诸将。盛曰:"叔父雄果英壮,有世祖之风,但弘略不如耳。"

及盛死,其太后丁氏以国多难,宜立长君。群望皆在平原公元,而丁氏意在于熙,遂废太子定,迎熙入宫。群臣劝进,熙以让元,元固以让熙,熙遂僭即尊位。诛其大臣段玑、秦兴等,并夷三族。元以嫌疑赐死。元字道光,宝之第四子也。赦殊死已下,改元曰光始,改北燕台为大单于台,置左右辅,位次尚书。

初,熙烝于丁氏,故为所立。及宠幸苻贵人,丁氏怨恚咒诅,与兄子七兵尚书信谋废熙。熙闻之,大怒,逼丁氏令自杀,葬以后礼,诛丁信。

熙狩于北原,石城令高和杀司隶校尉张显,闭门距熙。熙率骑驰返,和众皆投杖,熙入诛之。于是引见州郡及单于八部耆旧于东宫,问以疾苦。

大筑龙腾苑,广袤十余里,役徒二万人。起景云山于苑内,基广五百步,峰高十七丈。又起逍遥宫、甘露殿,连房数百,观阁相交。凿天河渠,引水入宫。又为其昭仪苻氏凿曲光海、清凉池。季夏盛暑,士卒不得休息,暍死者太半。熙游于城南,止大柳树下,若有人呼曰:"大王且止。"熙恶之,伐其树,乃有蛇长丈馀,从树中而出。

立其贵嫔苻氏为皇后,赦殊死已下。

熙北袭契丹,大破之。

昭仪苻氏死,伪谥愍皇后。赠苻谟太宰,谥文献公。二苻并美而艳,好微行游宴,熙弗之禁也。请谒必从,刑赏大政无不由之。初,昭仪有疾,龙城人王温称能疗之,未几而卒,熙忿其妄也,立于公车门支解温而焚之。其后好游田,熙从之,北登白鹿山,东过青岭,南临沧海,百姓苦之,士卒为豺狼所害及冻死者五千余人矣。会高句骊寇燕郡,杀略百余人。熙伐高句骊,以苻氏从,为冲车地道以攻辽东。熙曰:"待刬平寇城,朕当与后乘辇而入,不听将士先登。"于是城内严备,攻之不能下。会大雨雪,士卒多死,乃引归。

拟邺之凤阳门,作弘光门,累级三层。

熙与苻氏袭契丹,惮其众盛,将还,苻氏弗听,遂弃辎重,轻袭高句骊,周行三千余里,士马疲冻,死者属路。攻木底城,不克而还。

尽杀宝诸子。大城肥如及宿军,以仇尼倪为镇东大将军、营州刺史,镇宿军,上庸公懿为镇西将军、幽州刺史,镇令支;尚书刘木为镇南大将军、冀州刺史,镇肥如。

为苻氏起承华殿,高承光一倍,负土于北门,土与谷同价。典军杜静载棺诣阙,上书极谏。熙大怒,斩之。苻氏尝季夏思冻鱼脍,仲冬须生地黄,皆下有司切责,不得,加以大辟,其虐也如此。苻氏死,熙悲号躃踊,若丧考妣,拥其尸而抚之曰:"体已就冷,命遂断矣!"于是僵仆气绝,久而乃苏。大敛既讫,复其棺而与交接。服斩缞,食粥。制百僚于宫内哭临,令沙门素服。使有司案检哭者,有泪以为忠孝,无则罪之,于是群臣震惧,莫不含辛以为泪焉。慕容隆妻张氏,熙之嫂也,美姿容,有巧思。熙将以为苻氏之殉,欲以罪杀之,乃毁其禭靴,中有弊毡,遂赐死。三女叩头求哀,熙不许。制公卿已下至于百姓,率户营墓,费殚府藏。下锢三泉,周输数里,内则图画尚书八坐之象。熙曰:"善为之,朕将随后入此陵。"识者以为不祥。其右仆射韦璆等并惧为殉,沐浴而待死焉。号苻氏墓曰征平陵。熙被发徒跣,步从苻氏丧。轜车高大,毁北门而出。长老窃相谓曰:"慕容氏自毁其门,将不久也。"

中卫将军冯跋、左卫将军张兴,先皆坐事亡奔,以熙政之虐也,与跋从兄万泥等二十二人结盟,推慕容云为主,发尚方徒五千余人闭门距守。中黄门赵洛生奔告之,熙曰:"此鼠盗耳,朕还当诛之。"乃收发贯甲,驰还赴难。夜至龙城,攻北门不克,遂败,走入龙腾宛,微服隐于林中,为人所执,云得而弑之,及其诸子同殡城北。时年二十三,在位六年。云葬之于苻氏墓,伪谥昭文皇帝。

垂以孝武帝太元八年僭立,至熙四世,凡二十四年,以安帝义熙三年灭。初,童谣曰:"一束藁,两头然,秃头小儿来灭燕。"藁字上有草,下有禾,两头然则禾草俱尽而成高字。云父名拔,小字秃头,三子,而云季也。熙竟为云所灭,如谣言焉。

标签: 后燕十六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刘备死后,诸葛亮专权到了哪种地步?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三国,刘备,野史秘闻

    三国的诸葛亮有着千古名相的美誉。他是贤臣,是能臣,也是忠臣,更是权臣,他以一已之力在三国中演绎了一段不朽传奇。史载,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时,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这句话看似是对诸葛亮的推心置腹之言,其实内含有更深层次的

  • 曹操和刘协是什么关系?是君臣,又为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协,汉朝,风云人物

    一直以来,曹操的汉贼形象一直深入人心,所以大家都认为曹操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曹操也是不择手段地欺负小皇帝刘协。然而,历史上曹操和刘协的关系到底如何呢?在董卓之乱后,小皇帝居无定所,四处奔逃。这时候曹操就出现了。对于曹操来说,没有什么对错,只有利益。所以,对于小皇帝来说,他的想法

  • 陈圆圆是怎么结识吴三桂的?她晚年的结局又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长平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和赵国军队爆发了战争,史称“长平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

  • 年羹尧明知自己大祸临头命不久矣,为什么不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年羹尧,清朝,历史解密

    很多人通过各种门类的电视剧对清代名将年羹尧的名字非常熟悉,知道他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也知道他曾经功高盖主,飞扬跋扈不可一世,这些都是符合史实的。不过在许多电视剧中,为了突出清朝皇帝的英明,把年羹尧发迹也归功于雍正皇帝,最后把这位名将描述成为一个忘记知遇之恩的小人,则并不符合事实。年羹尧在康熙时期,就已

  • 揭秘:末代皇后花蕊夫人和小周后谁更悲惨?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花蕊夫人,五代十国,野史秘闻

    都说红颜祸水,好玩的国学说是红颜薄命。女人,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女人,地位很低,基本上没有自我决定命运的能力,他们只能做花瓶,做藤萝,做攀附在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身上的附着物,随着他们主人的命运沉浮。题主所提到的花蕊夫人和小周后,两个绝色美女的命运何其相似。他们的丈夫都是末代皇帝,花蕊夫人所在的后蜀,被宋太

  • 孙礼:三国时代的职场不倒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礼,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职场的最大变数当属“分”与“合”,职场上的人随着分与合的变化也要考虑自己的去与留。孙权之所以坚决要抗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鲁肃在洗手间给他描绘了将来与老曹合伙后,他孙权的职场惨状。除了分与合,还有一个重要的职场变异形态,那就是“篡”。从汉到魏,从魏到晋,不只是换老板,而且是换了老板层的血统

  • 韩信没有接触与指挥过战争,为何能统御汉朝百万雄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在历史上真正能被称为“军神”的人只有那么几位,然而韩信就是其中一位,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天才,韩信在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也足够让他名垂千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史记》中有着很多关于韩信的描述,他也是在众多历史人物之中被刻画得最为成功的一位,

  •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为殖民地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九一八事变,近代,战史风云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

  • 蒙恬是怎么攻打匈奴的 为何匈奴几十年都不敢进汉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蒙恬,历史解密

    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秦国以一国之力,横扫中原六国,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在中原混战的同时,中国的北方一直活跃着一个善于骑射凶悍无比的民族——匈奴,他们利用中原战乱之机,不断骚扰北方各国。在秦统一中原的同时,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整个帝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