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高思继比王彦章,更当得起残唐第二高手?屠龙战高下立

为什么说高思继比王彦章,更当得起残唐第二高手?屠龙战高下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吉吉嗑普 访问量:1662 更新时间:2023/12/6 14:52:48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乐歪批道短长。看到“为什么说高思继比王彦章,更当得起残唐第二高手?屠龙战高下立判”这样一个标题,不知道熟悉并喜欢残唐五代相关小说的朋友,是否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残唐系列并不像隋唐主线那样,给各位名将直接排定了顺序,反而有点像《三国演义》,除了一个实力超然的李存孝之外,其他人各有千秋,也难怪不少人认为《残唐五代演义》也是罗贯中的作品。但在民间,大家还是习惯将各位高手排出个一二三顺序的,残唐这么多人也不例外。

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李存孝第一,王彦章第二,高思继第三。因为铁枪将和白马银枪将,这一生都只败过一仗,那就是被李存孝轻松生擒,除此之外,他们没输过单挑,而王彦章之所以排在高思继前面,就是因为王彦章在于高思继的对决中,靠回马枪枪挑高思继,所以略胜一筹。但问题是,王彦章的胜利,存在着谋略加运气成分,很难说他真的比高思继强,因为按照小说的介绍,两人一个是力气大,杀招狠,一个是枪法精,效率高,各有千秋,连斗三天,不分胜败的。与其说高思继是命丧在王彦章之手,不如说是命丧在“自己”的回马枪下。如果单纯以成败论高低的话,三国中,吕布是亡在刘备曹操的一句提醒中,难道就能因此说刘备比吕布还厉害?当然,刘备的成就要远胜吕布,但“武评”看的并不是这些吧?

因此,老乐在整理了多方面的资料,和战绩对比后,得出了个人的观点:我觉得,高思继还是略胜王彦章,更贴近于残唐第二的地位。而标题中所说的“屠龙战”,就是最大的证明。

说到这里,就该简单解释一下所谓的“屠龙”了,按照传统的说法,王彦章最终败在五龙大阵中,而所谓的五龙阵,就是有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郭威,这五位五代时期的帝王组成的围攻战术,让王彦章根本无法逃脱。但即便如此,王彦章也没有直接败给这些人,可见其实力超凡。但问题是,高思继也跟这五龙当中的三人动过手,那是在他原来还跟李存孝是敌人的时候,主动上门挑战,率先登场的李嗣源、李存孝和石敬瑭,纷纷别高思继打败。

也正是通过这两次关键的大战对比,王彦章和高思继的差距就比较明显了,小说介绍的是,高思继打李存勖之时,不出三五个回合,便一枪挑伤了李亚子。但王彦章跟李存勖的战绩是,五回合拿不下对手。这不就说明了一些问题吗?也许有些书迷,不一定认可这一点,毕竟两人跟一个李存勖的战绩差异,可能还有偶然性。那么,先后打过他俩的其他名将,也都是类似的结果,就说明问题了吧?谁呢?李存孝身边的副将,薛阿檀和安休休,他们在迎战高思继的时候,是哥俩打一个,因为高思继手下留情,这才只是轻微地让他们挂了彩,而王彦章倒是不讲情面,枪挑二将,但消耗的时间,以及过程都要比高思继更吃力,因此,综合这些内容,老乐认为,还是高思继技高一筹。

当然,这些内容,不过都是小说的故事,真正的历史上,不可能有高思继和王彦章这段精彩的大战,而高思继并非是被王彦章取走的性命。但是,虚构的故事,却总能给我们带来真实的感悟,比如在这两大名将的恩怨当中,无论你是否认为高思继更强,但可以肯定的是,白马银枪将不弱,可他为什么会命丧疆场?原因还是因为他“大意了”,被王彦章“偷袭”了,可难道就因此,我们便说王彦章“不讲武德”吗?归根结底,面对强敌也好,挑战巨大的困难也罢,单纯靠一腔蛮力,不动脑子,甚至还有些骄傲的行为,怎么可能解决问题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 五龙二虎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慧子吃遍全世界标签:王彦章,龙二虎,李嗣源,李存孝,刘知远,李存勖

    残唐时期,十三太保李存孝手中禹王神槊天下无敌。就算是第二好汉王彦章,面对李存孝也是没有抵抗之力,立誓只要李存孝在世就绝不出山。直到三战宝鸡山,李嗣源去大潼城请来智勇双全的白袍小将史建瑭,摆下了一座五龙二虎阵。所谓五龙二虎,其实就是汇聚的七员猛将,一起来围攻王彦章。那么,五龙二虎都是谁?二虎将杨衮是金

  • 宰相以死相逼,才让王彦章掌权,出师前说:等我回师,必杀尽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深秋浅巷白衬衫标签:王彦章,李存勖,唐军,宰相,李嗣源,后唐

    在后梁灭亡之前,王彦章基本没有得到任何才能上的展现。朱友贞亲小人,远忠臣,十分重用一些无用的人,忠志之士却得不到重用。直到923年,后唐南下到黄河以南,才在宰相敬的谏言下,起用了王彦章.从后梁到后梁灭亡之前,王彦章不是二把手就是小将领,冲锋陷阵是不错,但基本没有任何的统领职权。公元923年,李存勖在

  • 挑战李存孝的九大战将:忠心护主的猛将庞师古,两次挑战的王彦章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存孝,庞师古,王彦章,黄巢,猛将

    残唐时代出现的李存孝是演义故事中堪比李元霸的人物,身世凄惨的他受名师澹台誉的教导,从此成就了一位精通兵法的智勇李存孝,八百斤的禹王神槊与万斤神力无人能挡,靠着三十六路霸王神槊在阵前勇猛无比。李存孝有着马上无三合的称号,成为了残唐最强实力的人物,在残唐这个武艺称雄争霸的时代,挑战李存孝是一种真正实力的

  • 实力远胜王彦章的李存孝,战绩不亚于李元霸,战高家将勇败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王彦章,李存孝,李元霸,黄巢,李克用

    群雄并起的残唐时代,出现了一位堪比李元霸的人物,他们在神力、实力与形象都极为相似。称雄天下的王彦章与高思继都不是他的对手,黄巢及五虎将之勇夺下了大唐半壁江山,却被他的谋略与神槊之勇杀得大败,三千飞虎军大破四十万大齐军的神勇,堪比四平山之战的豪情与霸气,他就是被称为马上无三合的残唐第一高手李存孝。【禹

  • 杨家将鼻祖名扬残唐:会无敌将李存孝,怒骂梁王朱温,逼死王彦章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李存孝,朱温,王彦章,杨家将,刘知远,李存孝(唐朝),中国军事制度,唐朝

    在残唐之时,天下英雄以李存孝最无敌,手中禹王开山槊无人可敌。李存孝死后,又有铁枪将王彦章,宝鸡山下日不移影连挑唐军三十六将,回马枪挑高思继,一时无敌。再之后,就要数火山王杨衮了,杨家枪法无敌,英名扬残唐五代。说起火山王杨衮,就要提下杨家将了。杨家将的故事为人所熟知,有着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大

  • 从这几次战役中来看,王彦章只可为斗将,不可为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王彦章,李存勖,后唐,节度使,李嗣源,晋军

    五代时,王彦章是一个不可不说的名将,有人说其为五代第一将,也有人说其能力正如史中所评,并无出奇之处,今天我们从可考的史料中,来看一下王彦章此人。王彦章生于公元863年,字贤明,郓州寿张人,人称王铁枪,923年被后唐所俘,宁死不降,享年61岁。五代史中,是这样说王彦章的:“彦章少从军,隶太祖帐下,以骁

  • 残唐八杰共聚鸡宝山,高家将杨家将大战无敌将,五龙二虎斗王彦章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王彦章,杨家将,龙二虎,李存孝,刘知远,李嗣源

    李存孝的遇害让残唐天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两次败给李存孝隐退的王彦章出山了,为了回报朱温的知遇之恩,他在忠诚与正义面前选择了对朱温的忠诚,当朱温灭掉大唐王朝建立梁朝之后,晋王李克用率领群雄在鸡宝山与梁军进行了决战。世上没有李存孝之后,铁枪无敌的王彦章在阵前挑杀了三十六员唐将,与王彦章枪法齐名的高思

  • 他的铁枪神勇堪比王彦章,挑杀唐军六员虎将,鸡宝山却遇到李存孝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王彦章,李存孝,唐军,李克用,朱温,王彦

    李存孝的亡故让李克用无比的悲痛,却也让群雄是喜出望外,曾经立誓隐退的王彦章重出江湖,屡战屡败的朱温也灭唐称帝了,就这样百万大军陈兵集结于鸡宝山前。同样有着铁枪将之称的王彦竜也投到了梁军之中,勇猛无敌的他勇斗鸡宝山,一场悲壮的大战就这样开始了。【传奇的十三太保】隋唐英雄中的靠山王杨林,忠勇无比的他一生

  • 浅析残唐(二十)铁枪王彦章言过其实,后梁最强名将为银枪杨师厚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王彦章,杨师厚,银枪,李克用,李存勖,节度使

    虽然王彦章参加朱温的军队很早,但在唐末和后梁初期并没有出色的战绩,他的成名是在于后梁末期对李存勖大军的抵抗上。所以王彦章在之前并没有和李克用直接交手的记录,所以小说中他大破李克用军,杀十六员大将的故事完全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从历史上来看,王彦章和李存孝很相似,都是以作战悍勇出名的将领。史书上说他手持

  • 罗绍威、夏鲁奇、王彦章、高思继,残唐十大用枪高手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罗绍威,夏鲁奇,王彦章,高思继

    在残唐演义之中,天下英雄以残唐十六杰最为出众。十六杰又以十三太保李存孝为首,手中禹王开山槊天下无敌。不过,在残唐的英雄之中,还是要以用枪的最多,这时也集合了众多有名的枪法。在十六杰之中,就有九位用枪的猛将。这九人分别是王彦章、高思继、黄巢、杨衮、王彦竜、史敬思、葛从周、邓天王、张归霸。不过,真要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