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征的最后一天:握着李世民双手痛哭流涕说,寡妇不愁织布少

魏征的最后一天:握着李世民双手痛哭流涕说,寡妇不愁织布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4035 更新时间:2023/12/12 13:47:02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初五,长安城一片欢快气氛。家家户户院子里竖起长长的竹木竿,竿顶飘悬着纸或布制作的五颜六色的长条旗,称为“发愿幡”,上有墨书,风吹幡动,祈求长命百岁。人们喝驱邪解毒延年益寿的“屠苏酒”,吃发散五脏郁气预防时疫的装着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的“五辛盘”,当然更少不了“胶牙饧”(麦芽糖)和“汤中牢丸”(水饺。用面皮捏成半月形裹馅,大锅滚水,煮熟捞出,食时佐以醋和蒜。带汤,汤中撒芫荽韭菜等。)。互相串门拜年,晚辈见了长辈,右膝着地,道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等贺节之词;平辈见了,互相叉手,道声“万岁”。

郑国公魏征就着一盘醋芹吃完了人生中最后一碗水饺。魏征喜欢吃醋芹,他经常向李世民进谏,搞得李世民下不来台,就问左右,这个羊鼻子有啥嗜好没有?左右说,没啥嗜好,就喜欢吃醋芹。李世民第二天下班,留魏征吃个便饭,上了三杯醋芹,魏征见了,食指大动,三下五除二把三碗醋芹吃光了。李世民哈哈大笑,平时你经常跟我说没啥喜好,现在被我抓住把柄了吧。魏征说,我平生没啥嗜好,就好这一口,让皇上见笑了。李世民听了,大为感动,慨叹良久。

魏征病得很重,咳声连连。他身穿朝服,拖着玉带,侧卧在胡床上,身上盖着李世民前几天御赐的素褥布被。妻子裴氏和子孙们围在床前,个个脸有戚容。忽然间,下人来报,皇上驾到。子孙们听了,赶紧避入后堂,只留裴氏侍奉。慌乱之间,李世民已经带着太子李治和衡山公主走了进来。魏征在裴氏搀扶下挣扎着便要起身行礼,李世民大步走到床前,坐下,握住了魏征的双手,涕泪横流,魏征也哭。

哭罢,李世民说,你有啥私人要求尽管提,我一定满足你。魏征说,"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寡妇不愁织布少,愁姬周江山要亡。意即心里只有国,没有家。)。李世民一把拽过衡山公主说,我要把她嫁给你大儿子魏叔玉,跟你结成亲家。你勉强挣扎起来看看新媳妇(公强视新妇)。魏征欠身看了,已不能给李世民拜谢行礼。

李世民当晚回去,梦见魏征活生生站在他面前,正跟他激烈争吵,气得他面色紫涨。第二天凌晨,初阳破晓,魏征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享年六十三岁。古人云,六十三,七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他终于没迈过这个槛。

魏征一生坎坷多折。

魏征父亲名叫魏长贤,“博涉经史,词藻清华”,曾被北周皇帝聘为著作郎,立志编纂《晋书》,却因性格耿直,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为屯留县令。亲友中有人指责他“不相时而动”,规劝他做人要识时务,他回信说,“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女不怀归,而悲太子之少”,“穷达运也,其如命何”。一个人混的牛逼不牛逼,运气的成分很大,穷就是我的命,我怎么敢逆天改命呢?

不久魏长贤挂冠归隐,在巨鹿郡曲阳县种地,朝廷屡征不至,六十四岁时,小妾给他生下一个儿子。老来得子,魏长贤十分高兴,给儿子取名魏徵,字玄成。魏长贤对小魏征寄予厚望,从小教他读书写字,给他讲祖辈的荣光,以及自己为啥放弃富贵荣华,挂冠归隐。魏征耳濡目染,深得其父熏陶,也养成了日后耿介执拗的性格,临终前跟李世民说的那句"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就出自父亲写给亲友的辩白信。魏长贤从小就让魏征背这封信,魏征铭记于心。

快乐的日子是短暂的。魏征十岁时,魏长贤驾鹤西归,魏征和母亲被诸兄赶出家门,母女俩相依为命,十六岁时,母亲在贫病交加中去世,留下魏征孑然一身,形影相吊。都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但是魏征从小接受了父亲良好的教育,明白人越穷,志向越要远大崇高,唯有如此,才能对抗残酷冷峻的社会现实。志向就是一口心气,如果一个人物质生活贫乏,却连一口高远坚韧的心气都没有,这辈子也就完了。

魏征“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人穷,但他没想着做点小买卖挣点零花钱,或者租上二亩地混个小地主,他明白,这些都改变不了命运,人穷就要多读书,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于是他出家当了道士,当道士有两个好处,一是道观里管饭,不用为嘴里一口嚼谷奔命,二是道观里书多,能潜心研读,不受俗世纷扰。

魏征“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纵横学即合纵连横之学,鼻祖为苏秦张仪,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解释:“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就是说,靠一张嘴皮打天下,给老板出主意,让老板按照你说的去做。用现在信达雅一个解释,便是“忽悠”。

魏征在道观里一读就是二十年,三十七岁方才出山,在武阳郡(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郡丞(郡守的副手)元宝藏帐下典书檄(写文书材料)。大业十三年(617年)春天,李密攻破兴洛仓,开仓放粮,恣民所取,老弱负繦,道路不绝。元宝藏赶紧起兵响应李密,加入了瓦岗军。李密见元宝藏每次报告都写的特别好,知道元宝藏帐中有高人,召来,魏征献了十条计策,李密击节赞赏,但是不能用。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带着魏征王伯当常何等人来到长安,投奔了李渊。

魏征长得并不出众(貌不逾中人),也没有很高的地望,所以并没有在唐廷脱颖而出,久不见用。恰在此时,李渊父子遇到一个难题,便是招降徐世勣。李密投唐之后,留下的地盘和势力都被徐世勣接收了,各方势力都想拉拢他,王世充李渊窦建德都对他抛出了橄榄枝。徐世勣左右权衡,看看跟谁有肉吃。当时李渊势力最小,最穷,距黎阳最远,并非徐世勣首优选。魏征抓住这个机会,毛遂自荐,跟李渊说,我去忽悠(游说)他。

途中魏征写了首《述怀》诗,表达了难以名状的复杂心情: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其实我心里也很怕,但是既然已经答应人家了,只能不畏艰险,全力以赴。

魏征跟徐世勣并不熟,他只是李密帐下并不被重用的一个谋士,徐世勣却是瓦岗寨创始人之一,跟单雄信和王伯当并驾齐驱,两人交集很少。魏征日夜兼程来到黎阳,在客栈里给徐世勣写了一封信,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魏王李密拥兵百万,占了半个天下,却在关键时刻被王世充打败,投奔了李唐,“固知神器之重,自有所归,不可以力争”。王世充和窦建德皆非成大事的料,你得瞪大两只钛合金慧眼,认清形势,认清老板,“若策名得地,则九族荫其余辉;委质非人,则一身不能自保。今公处必争之地,乘宜速之机,更事迟疑,坐观成败,恐凶狡之辈,先人生心,则公之事去矣。”你要是继续骑墙观望,小心死都不知道咋死的。

徐世勣听了,决定投奔李唐。

很快窦建德攻破黎阳,任命魏征为起居舍人。起居舍人就是记录窦建德一言一行的随身侍从。李世勣身在夏营心在唐,找机会脱离窦建德掌控,不顾父亲李盖安危,跑回了长安,魏征却对窦建德忠心耿耿,提了很多宝贵意见,其中一条便是屯田。

魏征说,王世充有洛阳,李渊有长安,夏王却没有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你现在势力虽然看起来庞大,却是虚胖,跟真正的高手干起来,凶多吉少。你得屯田整顿,积蓄力量啊。但是窦建德打了好几场胜仗,连败宇文化及和罗艺等人,骄傲自雄,听不进魏征意见,却听了别人意见,趁着李世民和王世充在洛阳相持之时,举国南下,妄图火中取栗,却被李世民一战成擒,授首长安。

魏征回到长安,受到李建成重用。魏征劝李建成亲征刘黑闼,网罗河北群雄,与李世民的山东豪杰对抗。还劝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干掉李世民,但是李建成一直下不去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抓住魏征责问,你为啥离间我们兄弟感情。魏征说,太子早听我的话,落不到今天的下场。

李世民本想杀死魏征,却被尉迟恭拦住了。尉迟恭说,太子的势力都在河北,魏征是河北群雄的代言人。如果杀了魏征,河北群雄人人自危,或者投奔突厥,到时候局势就危险了。李世民听了,问魏征,想不想戴罪立功,魏征点头如捣蒜,愿意愿意。遂前往河北,安抚太子旧部。半路遇到太子旧部李志安和齐王旧部李思行被押往长安。

魏征说,长安城中的太子旧部和齐王旧部都不追究,却追究身在河北的这两人,河北群雄岂不人人自危?我还去安抚人家,谁信啊。“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我出来的时候,主上许我便宜从事,“既以国士见待,安可不以国士报之乎”?于是放了二人,前往河北,方才功成。李世民听了,非常高兴。

魏征是唯一敢跟李世民犯颜直谏的人。李世民战将出身,一脸络腮胡,霸气侧漏,身边人见了,无不战栗,房玄龄是李世民最为亲近信任的人,见了李世民吓得大气不敢出。李世民也知道自己气场太强,于是每次跟人说话,都是和颜悦色,尽量语气亲柔。只有魏征多次跟李世民在大庭广众之下吵架,气的李世民吹胡子瞪眼睛,回去跟长孙皇后说,这个乡巴佬,迟早弄死他。长孙皇后说,你有魏征这样的诤臣,是大唐之福啊。

李世民说,人言魏徵举动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魏征说,你让我进谏,我才敢进谏,你不让我进谏,我怎么敢犯龙鳞呢?

魏征也知道自己的短板,便是在李世民的创业过程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劳,只是长了一张会忽悠的好嘴,方才得到重用。“徒以辩说,遂参帷幄”,因此受到秦王府很多旧部羡慕嫉妒恨,总是给李世民上眼药。魏征也知道“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的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多次向李世民以眼睛有病为由提出辞职,想回家养老。

李世民说,你还不能回家。你知道金子吧,在金矿中放着,跟石头有啥区别呢?只有让良匠锻炼成金器,方才价值连城。我就是金石,你就是良匠,你得时时刻刻锻炼我成才啊。你虽然有点病,但还不老,怎么能撂挑子不干呢。

李世民说,贞观以前,房玄龄对我帮助最大。贞观以后,魏征对我帮助最大,亲解佩刀,以赐二人。李世民问群臣,魏征跟诸葛亮比,谁牛逼?岑文本说,诸葛亮文武双全,魏征就会耍嘴皮子,两人没有可比性。李世民说,你错了。魏征用仁义道德感化我,想让我成为舜一样的明君,诸葛亮比不上他。

魏征跟李世民说,我想当良臣,不想当忠臣。良臣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咱俩你当明君,我当良臣,双赢就好。如果有一天你杀了我,那么我成了忠臣,你成了昏君,这就双输了。李世民听了很感动,赐了他五百匹绢布。

陈寅恪先生说,魏征卖直,太宗邀名,二人演的一手双簧好戏。

因此魏征并不是我们印象中古板峭直的形象,他是研究纵横术长达二十年的人,深谙进退周旋之道。他进谏或者不进谏,进谏什么内容,都是有分寸讲方法和经过周密考量的,并非一味愚直。

魏征在人生中最后一刻,顿悟了父亲给他起这个名字的良苦用心。徵,召也,行于微而闻达。玄为悬的古字,玄成意即高远。父亲希望他日后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不像自己一辈子窝在小村里种地,蹉跎岁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用十九年时间写给宋神宗治国理政的教科书,一千多年来受到无数名人赞誉。

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宋末元初胡三省:“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清代曾国藩:“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老人家曾十七次批注《资治通鉴》,几乎读破,许多书页都用透明胶布粘住,他评价说:“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医生冯唐看了五遍《资治通鉴》,便去某跨国咨询公司干到了合伙人,身家亿万。他说,我从中学时代就开始看,看了几遍,掩卷沉思,就能给书中的帝王出主意,按我说的做都成了,不按我说的做,都“垂泪对宫娥”了。

总而言之,《资治通鉴》就是指导我们如何生活和工作的。现在人都喜欢碎片阅读,快餐阅读,其实这些阅读对人的帮助并不大。快餐没有营养,都是高油高盐,只会把你吃的油腻虚胖。碎片阅读就如干粮零食,吃的再饱,也不能跟正餐比肩。《资治通鉴》就是大餐,我们要反复看,看过几遍,就能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什么职场感悟心灵鸡汤啥的,里面全包了。

看书要有韧劲,但也要控制在舒适度之内。否则就不是享受,而是煎熬了。每天不用多,就看两页,基本就能看一个历史故事了。看完做点笔记,总结一下这一段到底写了啥,对自己有啥帮助,不用一年,你的为人处世能力就能碾压身边百分之九十的人。

对于一介草根,怎么才能提高自己,脱颖而出,被领导重视,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没有别的,只有读书,读好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要相信什么读书无用,说这话的不是蠢就是坏,或者他也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没尝到读书的好处。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尤其如果你身边的人都不读书的话,你更要读书。这样你才能再高一个台阶,完成阶层跃升。

与诸君共勉。

这套《资治通鉴》,全是彩色印刷,特别厚,非常适合小白阅读,只需两杯咖啡钱就能入手,赶紧买一套回家看看吧。

标签: 魏征李世民李渊李密窦建德王世充

更多文章

  • 魏征不过是一个凡人,玉帝为何选他砍泾河龙王的头?阎王说漏了嘴

    历史解密编辑:蜗牛看西游标签:魏征,李世民,泾河,天庭

    (蜗牛看西游第6530期)文/牵着蜗牛散步一在西游记里,常见的食物链是这样的:妖怪吃凡人、神仙收妖怪、凡人拜神仙。也就是说,神仙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无论是妖怪还是凡人,都对他们顶礼膜拜。但奇怪的是,西游中有几个凡人却连神仙都怕他们。魏征同志就是其中一个。可能很多人想不明白,魏征虽然位居李世民的丞相,但

  • 他是东吴的“魏征”,曹丕常年为其设虚座,堪称三国“毒舌”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魏征,曹丕,孙策,孙权,虞翻,于禁

    三国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口才好的有不少。公认第一是诸葛亮,他的“舌战群儒”成就属于地狱级,不是谁都有能力挑战的。不过诸葛亮口才虽好,却并不毒舌,他不会在公开场合过度讥讽别人。可我们下面要说的这位就不一样了,那真是三言两语就让人羞愧难当。这张嘴让他多次游走于生死的边缘。一、孙策的知己“小霸王”孙策一生

  • 探秘太行山古村落鹞子坡村的晋布庙,来历竟和大唐宰相魏征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跟胡哥看古村标签:魏征,坡村,古庙,宰相,南唐,龙王庙,太行山,回龙寺,古村落,晋布庙,科学家,历史学家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太行山腹地平顺县浊漳河沿岸一带,岸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各有其美。在前文胡哥带领大家走访了其中一个彩虹公路边的古村鹞子坡村。这是一个古意盎然的山村,全村人口不到1000人,位于晋冀两省平顺黎城涉县三县的交界处。它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有一台两庙三堂四殿的宗

  • 魏征一见李世民就说:万岁,大事不好,你娶了别人的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魏征,李世民,李元吉,李渊,李恪,长孙无忌

    一、后宫也是战场贞观年间的一天,李世民刚坐稳龙椅,就见魏征走了出来,一声大呼:“万岁,大事不好——”李世民及其满朝文武,顿时都紧张起来:莫非突厥又不服气了?哪料魏征随后的话,却让朝廷之上的大臣们,都差点笑出声来。只见魏征一番大道理之后,满脸怒气地斥责道:“几日前,万岁下聘礼,要娶的郑氏女子,早已许配

  • 一代谏臣魏征,不畏皇权,如何辅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魏征,贞观之治,李世民,长孙皇后,宰相,玄武门之变

    全文共1819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魏征直言上谏,为实现贞观之治奠定基础,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这样评价魏征的:在贞观之后,一直对我忠心耿耿、敢于说真话,且被天下人称赞的唯有魏征一人了。的确,就如同李世民所说的一样,历史上的魏征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谏官。早年的魏征是跟随在魏王手下的,满腔热血与抱负却一直没

  • 魏征是个凡人,为何敢斩龙王?看看他的真实身份是啥,比皇帝还高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魏征,李世民,皇帝,李建成,尉迟敬德,长孙无忌

    在我国古代的民间故事中,很多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凡人,都拥有堪比神灵的力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琼和尉迟恭,唐太宗晚年常做噩梦,就派他俩守门驱鬼、效果极佳。后来,百姓们就效仿皇帝,在门口贴上他俩的画像,两位猛将就代替神荼和郁垒成了新的门神。除此之外,初唐还有位名臣在《西游记》里也拥有大神通。这位名臣虽然是

  • 萧皇后迷惑李密气坏秦琼,被单雄信发怒刺杀,魏征为何还说她好?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萧皇后,秦琼,魏征,李密,李勣

    在绝大多数隋唐英雄系列小说和评书中,李密之败,都是败于红颜祸水,李勣(书中为徐懋功,那还真没写错,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在《隋唐演义》中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心中恼恨西魏王,玉玺换来萧美娘,瓦岗山上散众将,一统江山归大唐!”这首诗肯定是说书人替李勣写的,以李勣的文武双全,肯定不会写这种类似“浅浅体”

  • 魏征在朝堂上多次羞辱皇帝,去世后为何唐太宗亲自登门哭泣?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魏征,李世民,皇帝,宰相,隋炀帝

    魏征:这位哥就是啥都敢说,就要当犯颜直谏的诤臣历史上,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称的诤臣魏征,对于煌煌大唐初期的“贞观之治”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他的忠直,使当时在朝的唐太宗对他十人敬畏。史载,有一次唐太宗罢朝后,正把别人进献给他的一只鹞鹰放在手臂上戏耍得高兴,忽见魏征走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生怕被魏征看见

  • 《贞观之治》之魏征回京

    历史解密编辑:著字以育人标签:魏征,李世民,裴寂,房玄龄,李渊,杜如晦

    李世民接受了李渊的禅位诏书自然要举办盛大的庆典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好消息,李渊在太极宫中听着宫殿外锣鼓喧天的热闹声对裴寂说果然是一代新人换旧人啊,裴寂说陛下继位大典马上要开始了,您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啊,李渊说我没打算去啊,裴寂说这难免会引起二郎的不满吧,李渊说我都已经将皇位传承给他了他还有什么不满的。裴

  • 梦幻西游:天下识君任务的关键人物,详解魏征NPC的三种任务

    历史解密编辑:九分游戏标签:魏征,梦幻西游,天下,npc,宝图

    天下识君这个玩法在梦幻西游之中已经开放了两三年了,但对于大多数玩家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玩法,因为该玩法比较考验玩家的技巧以及文化知识。而不像其它任务一样,伤害输出达不到,你可以砸钱去提升角色技能。作为单人任务的天下识君玩法,讲究的是一个技巧以及经验。所以这一期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魏征这个NP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