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谏臣魏征,不畏皇权,如何辅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

一代谏臣魏征,不畏皇权,如何辅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新史 访问量:974 更新时间:2023/12/7 4:46:30

全文共1819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魏征直言上谏,为实现贞观之治奠定基础,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这样评价魏征的:在贞观之后,一直对我忠心耿耿、敢于说真话,且被天下人称赞的唯有魏征一人了。

的确,就如同李世民所说的一样,历史上的魏征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谏官。早年的魏征是跟随在魏王手下的,满腔热血与抱负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于是,在李世民登基后,魏征就归顺到李世民手下。

一、开国初期宰相之魏征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可以说魏征是十分受宠的。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恃宠而骄,利用职权之便做一些伤害他人、国家利益的事情。任职期间的魏征,严于律己、做事情也有自己的原则,不越界不贪图利益。

不过在玄武门之变中,魏王被杀,魏征也萌生想要归隐山林的想法。但李世民似乎也看出此人的才华横溢,不计前嫌地重用他,这也是为何魏征会对李世民如此忠心的一个主要原因。

李世民在位期间,魏征积极、用心扮演要“谋士”的角色,为李世民提供建议和策略,也为李世民解决了很多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世民和魏征一起开创了“贞观之治”,魏征也因此成为唐代的著名宰相。

二、直言进谏、辅助唐太宗

其实在发生了玄武门事件之后,也参与其中的魏征按理说应该也是要被追责、斩草除根的。但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不太没有惩罚他,反而对他重用有加。

这主要是因为,魏征的名气很大,在李世民登基之前,就对魏征略有耳闻。得知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才子后,也不计前嫌,把他纳入自己的麾下。

李世民登基之后,魏征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尚书左丞。登基后的李世民,一心想要创造一个安稳、繁荣的盛世,所以就经常召见魏征一起商讨。

而魏征也没有辜负唐太宗李世民对他的信任,前前后后就上奏了两百多件事情,直接指出李世民的错误所在,而李世民也欣然接受。

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如此广开言路也跟魏征有很大的关联。建国刚没有多久,加上百姓们的生活都还没有稳定下来,并不适合开疆拓土。

所以,魏征就建议唐太宗李世民先让百姓休养生息,先让农业恢复起来,这样也可以在一定基础上保障将军士兵的后方粮食供给。

而魏征也是一名妥妥的儒家思想家,所以针对国家实行的法律政策,他建议李世民“明德慎法”。一个统治者的真正厉害之处,并不是通过严厉的惩罚措施来让人感觉到害怕从而维护、巩固自己的皇权,这样的做法并不长久。

而是应该要学会“以德治国”,用法律法规来规范黎明百姓,让大家遵守规则。这样一来,社会的秩序也会相对稳定、和谐,不法分子也会少一些。

三、魏征参政

在魏征参与到朝政事物后,魏征也把自己非同常人的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李世民见此就让魏征负责古典书籍的修整检查。

而一个朝代建立后,想要稳定、长远的发展下去,是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巩固皇权统治的。李世民也一心想要挖掘、提拔人才,于是就跟魏征商量了选官的事情。

魏征跟李世民说,要选拔一个好的官员,首先是要看这个人的才华如何,然后再看这个人的思想品德是好是坏,有没有什么不良好的行为嗜好。在魏征的帮助下,李世民也很快有了一批人才。

魏征此人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非常思念发妻。于是在自己的皇宫中修建了层观,每天都让朝廷百官陪着自己一起在层观上眺望陵墓悼念。

朝廷百官每天都会轮流一人陪同唐太宗李世民去层观悼念。等到魏征的时候,他并没有像前面的官员那般奉承,而是直接说在长孙皇后昭陵的地方也是唐高宗的陵墓。一语惊醒梦中人,李世民也很快从思念亡妻的悲痛情绪中走出来,投身于朝廷政务。

这换做是其他人,想必是不敢直说的,搞不好就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但是,魏征却不畏惧强权,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其实,“魏征”不仅仅是在唐朝出名,哪怕是在后世也是很有名气的。根据历史书籍记载,魏征在职期间,就前前后后给李世民上奏了十多万的奏折谏言。

而且,谏言的语气很是直接、坚定,这一点是其他朝廷大臣所不能比的。李世民也曾经问过魏征这样一个问题:“我要怎么做才可以做一个明辨是非的好皇帝”。

魏征是这样回答的:“真正的明君并不会只听信一人的话,也是会广纳百川,听取大家的意见”。

在我国的古代史上,也有不少谏官因为直言进谏而付出生命,所以很多官员都不敢像魏征这般拼命地劝谏皇帝。在最开始的时候,魏征是李建成的手下,一心想要辅助他,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李建成的重用。

玄武门之变,给魏征带来了人生的转折。他不但没有被追责还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与重用。魏征也改变观念,一心效忠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参考文献:《唐书》

更多文章

  • 魏征是个凡人,为何敢斩龙王?看看他的真实身份是啥,比皇帝还高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魏征,李世民,皇帝,李建成,尉迟敬德,长孙无忌

    在我国古代的民间故事中,很多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凡人,都拥有堪比神灵的力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琼和尉迟恭,唐太宗晚年常做噩梦,就派他俩守门驱鬼、效果极佳。后来,百姓们就效仿皇帝,在门口贴上他俩的画像,两位猛将就代替神荼和郁垒成了新的门神。除此之外,初唐还有位名臣在《西游记》里也拥有大神通。这位名臣虽然是

  • 萧皇后迷惑李密气坏秦琼,被单雄信发怒刺杀,魏征为何还说她好?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萧皇后,秦琼,魏征,李密,李勣

    在绝大多数隋唐英雄系列小说和评书中,李密之败,都是败于红颜祸水,李勣(书中为徐懋功,那还真没写错,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在《隋唐演义》中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心中恼恨西魏王,玉玺换来萧美娘,瓦岗山上散众将,一统江山归大唐!”这首诗肯定是说书人替李勣写的,以李勣的文武双全,肯定不会写这种类似“浅浅体”

  • 魏征在朝堂上多次羞辱皇帝,去世后为何唐太宗亲自登门哭泣?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魏征,李世民,皇帝,宰相,隋炀帝

    魏征:这位哥就是啥都敢说,就要当犯颜直谏的诤臣历史上,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称的诤臣魏征,对于煌煌大唐初期的“贞观之治”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他的忠直,使当时在朝的唐太宗对他十人敬畏。史载,有一次唐太宗罢朝后,正把别人进献给他的一只鹞鹰放在手臂上戏耍得高兴,忽见魏征走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生怕被魏征看见

  • 《贞观之治》之魏征回京

    历史解密编辑:著字以育人标签:魏征,李世民,裴寂,房玄龄,李渊,杜如晦

    李世民接受了李渊的禅位诏书自然要举办盛大的庆典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好消息,李渊在太极宫中听着宫殿外锣鼓喧天的热闹声对裴寂说果然是一代新人换旧人啊,裴寂说陛下继位大典马上要开始了,您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啊,李渊说我没打算去啊,裴寂说这难免会引起二郎的不满吧,李渊说我都已经将皇位传承给他了他还有什么不满的。裴

  • 梦幻西游:天下识君任务的关键人物,详解魏征NPC的三种任务

    历史解密编辑:九分游戏标签:魏征,梦幻西游,天下,npc,宝图

    天下识君这个玩法在梦幻西游之中已经开放了两三年了,但对于大多数玩家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玩法,因为该玩法比较考验玩家的技巧以及文化知识。而不像其它任务一样,伤害输出达不到,你可以砸钱去提升角色技能。作为单人任务的天下识君玩法,讲究的是一个技巧以及经验。所以这一期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魏征这个NPC的

  • 李渊希望李世民放过10个孙儿, 魏征说1人名后, 10个孙儿无一能活

    历史解密编辑:炮姐叨叨叨标签:李渊,魏征,唐朝,李世民,李建成,隋炀帝,唐太宗,书法家,女皇武则天

    在各类古装影视剧中,我们不难发现,相对于其他朝代朴素和暗沉的色彩,有关隋唐的历史剧总是色彩鲜明艳丽,并且服装多变。这从侧面就可以看出,整个隋唐时期,繁荣程度也是封建王朝中数一数二的。然而,这一时期确实有过繁华,但却并不和平。唐朝的贞观之治、隋炀帝兴修水利都是这一时期最为伟大的成就,但是这一切,都建立

  • 魏征作为人臣,为何敢斩“龙”?他在中国文化中是何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闲岁标签:魏征,皇帝,孔子,刘邦,李世民,科学家,历史学家

    在《西游记》中,魏征斩首了神仙中的大佬泾河龙王。我们知道,“龙”在古代是皇帝的象征。既然如此,魏征怎么敢斩“龙”呢?而且,魏征不但敢斩“龙”,还敢违背真正的皇帝李世民的命令。李世民本来想通过和他下棋的方式,不让出去斩“龙”。谁知道他就算是“做梦”,也要把“龙”杀掉。这不是大逆不道吗?有人可能会说,《

  • 都面对篡位的皇帝,为何魏征投靠了李世民,而方孝孺则宁死不降?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魏征,李世民,方孝孺,皇帝,朱棣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是被人们经常拿来比较的两位皇帝。对于李世民和朱棣来说,原本都不是皇帝的人选,所以,这两人都通过篡位的方式,以此获得了皇帝的宝座。李世民(598.1.28或599.1.23—649.7.10),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武德九

  • 贞观之治的出现,魏征功不可没?其实隋炀帝杨广才是“头号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窗前外的红杏标签:魏征,隋炀帝,贞观之治,李世民,李建成

    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必然的。在强盛隋朝灭亡惨烈教训的刺激下,身为新王朝的建立者,贞观时期的君臣整体上都有很强的危机感和责任心。当然,在君权至上的体制下,皇帝李世民个人尤为关键;但人总有弱点,为了避免独断造成战略错误,他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来进行辅助。而魏征,则是这个体系中的佼佼者,但并非不可替代。出现贞观

  • 李渊希望李世民饶过10个孙儿,魏征说1人名后,10个孙儿无一得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渊,李世民,魏征,李建成,李元吉

    隋朝末年,皇帝大兴干戈,致使百姓生活困难加剧,隋朝的覆灭开始有了征兆。这时天下几路兵马开始讨伐隋朝,要将隋朝皇帝拉下皇位。李渊蠢蠢欲动,却没有胆子真的率兵伐秦,在李世民的劝说下才发动的起义,李世民也在这场消灭隋朝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为李渊打下天下后,李渊却迟迟不兑现当初许下李世民当皇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