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江山尽落,思君如昔,花蕊夫人与孟昶的蜀道情缘

江山尽落,思君如昔,花蕊夫人与孟昶的蜀道情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讲不完故事 访问量:2188 更新时间:2023/12/8 16:07:19

洞仙歌·冰肌玉骨

苏轼 〔宋代〕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五代十国,客散酒冷后。

残卷的《花间集》句句离歌,酒边清漏,花蕊夫人站在后蜀的青山上,看着蜀水从琴声中流过,那往日的花里朱弦、古国山河从后蜀的江山笳鼓渡江而来,尽带蜀中春色。

关于蜀地的故事,不是台上的优怜,戏子可以在粉末颜色的晃动中虚构出来的。这样漫长而伤感的故事,发生在古老的蜀地,是怅惘,是流落江湖看残花的悲凉。因为故事里的对与错都是其次,无论怎样的选择,只能与一个唯一的结局,答案相遇。

恍惚间已经不再是貂蝉的喧喧车马,画帘人语。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花蕊夫人饮酒抚琴,让人想到成都的春光明媚,山河后世的落寞,以及宫城里的万千粉黛,炉烟未断时的执手相看。

这就是蜀地的故事,它的酸楚,美丽,凄凉如水中幻影,如朝露,形色倥偬,不可追逐。它不是完美的传奇,却又让人黯然伤神,痛悲而不能轻易释怀。

成都城外百花盛开,我站在这雨后的山野,看到后蜀的皇帝策马而过,父母告诉我说,这便是我们后蜀的天子。

我本是青城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

入宫的那一天我站在宫殿的中央,舞袖迟迟,后蜀的臣子百官退去,白衣红马的后蜀皇帝青衫一袭,站在我的身旁。群人窃窃私语,目光灼灼,我低头无言。

宴饮结束,兵戈停息,后蜀的皇宫显得格外岑寂,雨后拿出琵琶来,宛若回到那金戈铁马、无处话凄凉的蜀国前生。

雨后,驾车去后山看花,或者去宫里饮酒,“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那是我年少的时候写的诗词吧,我从宫里觅得的词句,如今总不如这样的句子顺畅,顽皮,惬意。

往事最难忘,急雨打寒窗,今日的后蜀固然已经亡了,我却总是不能忘却那绿杨满院,我在院子里细细地唱歌,小袖高鬟,风帘月幕,然后唱完了就去成都最热闹的地方看戏。

戏是那么的热闹,就在我入宫之后,成为花蕊夫人,成都的桃花依然是那么灿烂。

后蜀的流水潺潺而过,是春雨,成都的街肆酒楼,传唱的是我在年少时写的宫词,好像后蜀的春光江山永远不会消逝那样,你知道,花蕊夫人便是我的名号。

我是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一个歌姬出身的贵妃。

离歌声欲尽。只作常时听。

后蜀广政三年(940年),其时赵崇祚为卫尉少卿编写《花间集》,这一册集子,旅愁闺怨、合欢离恨,联想到成都城外踟蹰而行的看花人,这消恨的句子,再合适不过了。

成都的春花,香车,宫殿群,依稀是留念光景。如果你此时此刻站在窗前想着的是哪一个蜀国呢?是那个从小能歌善舞的女子的梦,还是走遍了山川大河,回头万里山的王妃?

“王妃,蜀国已非久留之地,您还是当即决断吧!”这是后蜀的臣子忧虑的声音。形单影只地站在宫殿中央,看着殿下的臣子,成都城外春光明媚,花好月圆的时节,这后蜀的国运却是到了剧终了。

孟昶是后蜀的皇帝,五代十国,也算是乱世的英豪。

记得当年,孟昶继位后蜀国皇帝,十年不见峰火,不闻干戈,五谷丰登,斗米三钱,都下仕女,不辨菽麦,士民采兰赠芬,买笑寻乐,宫廷之中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教坊歌姬,词臣狎客,装点出一幅升平和乐的景象。

但是我们的醉乐却并不在于这后蜀的江山,十几年的时光,不理俗世,成都之地却是并无战乱,安然稳妥。皇上心不在朝野,却也并不昏聩,只是性格如此,钟情山水,这样的趣味偏偏是属于这后蜀的梦影。

“孟昶?”看着窗外的雨水,心里怅然,不知道如何回答臣子的话。难道此时此刻应该忘掉这年年岁岁的叶叶枝枝么。

我说,“你且去吧,我要独自再去城外的桃花源,看看这后蜀的江山美色。’

说罢,起身出宫,后面的几个侍女连忙跟上。

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此时此刻,依稀回到破红展翠,把酒青天,宫色朱颜的黄昏,那是妖娆的春天,后蜀的江山开满桃花,那样的色彩怎么会一夜之间淡去了呢!

想着后蜀的皇帝孟昶,我心里想:“若是能一起再和前年一样,除了这成都便是桃花源了罢。”

山楼彩凤栖寒月,宴殿金麟吐御香。

蜀锦地衣呈队舞,教头先出拜君王。

成都的宫殿正门外,文武百官叩拜天地,皇上选取歌女入宫,将后宫侍丽召至御前,亲自点选,我便是其中一人。每逢宴余歌后,略有闲暇,得以面见孟昶,这样的光景怎么能轻易的忘掉呢?我听到阵阵笙歌,看到霓裳之舞,倚着窗阁看着投人舞池的众人。

立春日进内园花,红蕊轻轻嫩浅霞。

跪到玉阶犹带露,一时宣赐与宫娃。

记得当年前蜀亡国,龙池九曲,紫金画船,我在宫城里嗅着桃花,听着丝竹,看尽了人间繁华。我平生最爱牡丹花和红桅子花,于是孟昶命官民人家大量种植牡丹,并说:洛阳牡丹甲天下,今后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阳。

“朕赐你名号花蕊夫人,你可是愿意?”孟昶饮酒鼓乐,笑着说,“我知道你平素最是喜欢牡丹花和栀子花,且让我召集群臣,开筵大赏牡丹罢。”

“花蕊夫人?”我这才知道,宫中开辟“牡丹苑”竟是为了我。

尤其是那栀子花,那红桅子花据说是道士申天师所献,虽然只有种子两粒,但是它开起花来,其色斑红嫣然,其瓣六出,清香沁人。后来宫里的画师便把这花儿画在屏风上面,日夜盘桓花下之外,更召集群臣,宴乐赋诗,真是一段人间天上的光景。

我便是花蕊夫人了。我素喜牡丹和栀子花,喜欢的是花儿的那气质和色彩。至于牡丹,尽管我少时并不曾去过洛阳,但是仍然记得年少时邻家少年青梅竹马,故事里传说的牡丹夫人的爱情故事。

我在宫殿里跳着舞,渐渐地觉得自己像是那牡丹夫人,生在这成都的百花中,后蜀的花园里,我便是那角落里的牡丹。父母亲给我的珠玉如今藏在我的衣扣里面,暧暖的玉虽然与宫殿里的青玉不同,但是却能让我心里有更多的温暖。

花蕊夫人,我真是喜欢这样的称呼。宫里的侍女,身边的茶客,药师还有专门送书信的小厮也是这样叫我。还有那牡丹苑,那天皇上喝了酒,在百花园里休息的时候,知我喜欢牡丹,栀子花,边掷书投杯,大笑道:“如今,就在这里建一个牡丹苑,这里虽不是洛阳,但是这里的牡丹绝不会比洛阳差到哪里。’

一日饮酒,我醉倒这花荫,想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回青城了。后蜀之国,战乱时节,离开青城之后,到了成都,一路上的风景倒还记得。醉倒在这花下,那流年似水的深情,那一路的景色,都不见了,这盛世的繁花让人的悲喜都不能自矜。

“皇上,这成都的春光煞是好看,只是这日日宴乐,不思中原,却如何是好?”也许只有我才会这样说话,看着孟昶击鼓奏乐,翻身下马,举起就杯,一下子摔在门楣,竟自发呆。

这样的心碎,破了鼓声,失了音色。

侍女们慌忙下跪,百官失了神色,酒杯击碎之后,那酒一滴滴地落在地上,一瞬间,仿佛时间停止了。

宴乐中断了,孟昶舞剑,带着巨大的狂怒,他大吼着命令乐队奏乐,自己饮酒,击剑。他也许是一个世间的痴情人,而不是一个后蜀的皇帝,他衣冠紫荆,鲜花袍子,宴饮酒乐,不在意中原的骑兵,只留心那黄金牡丹,蜀山春色。

群臣们窃窃私语,孟昶这个时候大喝一声,剑入壁中,独自唱起歌来。

“记得我们蜀道纵马,仗剑疾驰,难道你都忘记了吗?”

孟昶一曲唱罢,侍女们相扶持而归。留下这样一句话,“我只是想在这后蜀的江山睡去,世间俗世,或远或近,至少此时,你还懂得替我难过。’

“我虽然治国无方,但是这成都无战乱,稍稍太平,我的心里便是安稳了许多,假若能像一个普通人那样走马蜀道,忘却身前身后,甚好。”

皇上翻身上马,直奔蜀道而去,我知道,他一定是内心十分难过,往日当筵举酒,竹雨萧萧,那个春日的故事竟是如此地让人断肠。

我记得那个成都的黄昏,蜀道上的白色身影,踉踉跄跄地疾驰而过,看着我的眼睛的那个瞬间,他似乎犹豫不决。时间瞬间即逝,只怕是梦醒时分,分不清楚哪是离国之伤,哪是酒醉的乱语。即使并不曾眷恋这后蜀的黄粱之梦,却也不能带笑离去,不问天下苍生。总是已经了却了干秋心事,亦不能全身而退。

身在后蜀,心在城外。

后蜀世家,玉阶带露,红蕊浅霞,那悠悠的蜀道,漫天的云朵卷着人的衣袖。看花的时候,孟昶轻衣白袍,说:“我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春天,还有多少个,只是愿意每个春天都能这样饮酒策马,看遍天下之花。”

在荒原之间,遗世独立,一直看斜阳西下,孤身如袅袅青烟。

背影如袅袅青烟,直上碧蓝天空,这是后蜀的黄昏。

他径直丢下手里的折子:“又如何?不带这浊世的气息,来去自美好。”

我惊异这样的想法,他会觉得这后蜀的国土其实并没有杯中的美酒重要,只要无战乱,只要做一个饮酒赋诗的普通人又何尝不可?宫殿里裁决国事,一任平庯的方法,虽然没有能让蜀国投江断流,却也安稳妥帖。他把时间花费在宴乐、歌谣,好像远离这个世界。

我唱完那御制新翻的曲子,喃喃答道“虽然如此,如今这蜀国境内也很少有战乱了,这样的安宁,倒是仍有一种如在梦中的感觉。”其实这不就是我一直所想的事情么,就像小时候在客栈听到卖艺人的故事,那呜咽的声音,宛似宫殿里深夜吹来的风,我沿着台阶去牡丹苑看花,挑着灯,也不要人跟随。

花园里的棋子冰凉,月光是清澈的,这后蜀的花园仿佛便是梦境。

我常常这么梦到,曲折崎岖的蜀道上,花朵盛开,我走在回青城的路上,车马慢慢地行着,真像是几年前离开青城去成都的路上,我唱着家乡的歌谣,手里挽着珠玉,一路穿过前门,眼前是后蜀的宫殿。

路边的孩子在唱歌,唱的是“春天花开骑马来,朵朵花儿为谁采”,我停住车子,看着他们一溜烟地跑散了。

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成都的桃花开了,蜀道上,来往的客人却少了。

成都,沉浸在雨水中,我隔着窗户看着殿下的歌舞,有一种不胜悲的惆怅。

今年成都的花不知为何开得特别鲜艳,镜中朱颜不改,但是河山的风色却要变化了。宋太祖赵匡胤命忠武节度使率军六万向蜀地进攻,十四万守成都的蜀兵竟不战而溃!

我在牡丹苑里问:“既然蜀地山川险阻,不足为虑,而今兵临城下,故如此叹息却又是何用?”

孟昶轻轻地放下酒杯说:“我父子以丰衣足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竟不能东向发一矢!不恨后蜀国土丧失,却恨时光眨眼间流去了,难免就伤时感怀”。

他起身披上衣甲,黄色的长袍垂落在花丛,和当年出城去青城那一路却是一模一样。

我说:“后蜀之地,敌军已过剑阁,蜀道凶险,却已不可固守,”我转身对着孟昶说,“这一杯酒喝下,宋军也就到城下了。”

桃花如雪,千骑卷阔野,千里蜀道,皇上的白马和车乘都毁掉了。

水心楼殿,绿波似海,这便是五代十国的牡丹,栀子花也逐渐凋零。

乾德三年的元宵节,我步行到城门外,想到自幼吟唱的宫词,三月樱桃乍熟时,载歌载舞,人群围得水泄不通,我穿过成都城到达这宫殿。只是这个元宵节,灯火处,已经隐约回到梦中,不远处便是敌军阵阵,戒备森严。

“人间美好,应是金风玉露一相逢。短促相遇,恒久分离,才能唇齿留香,余味缭绕不绝。”写罢,我把这书信托人留给亲故,径直往蜀道的桃源去了。

尽管这个时节桃花并没有盛开,我却依旧前去了。

几个时辰之后,我回到成都城,得知的却是司空平章事李吴草表,孟昶自缚出城请降。元宵之后的春天还没有到来,如今,时间已经不等人了。

“罢了,我们还是离去吧,后蜀的土地并非只有成都一处的花最美。”我从牡丹苑里出来,捧着栀子花,心里却也并不哀伤。

权且当作是来来去去,花开花落年复年。如今的形势,已经不容得相劝,不能一战。梦终于要醒,酒还是会冷,我收拾着行囊。成都城的百姓都聚集在城楼下,等着皇上的出现,因为宋军兵临城下,不能仅仅因为一句“我此生,不过求得治下太平,杯酒赏花”就丢掉这后蜀的江山。

但是,后蜀的桃花、美酒、宴乐终于要停息了。翻开这地图,我找到青城、剑阁,说:“你我且去这里罢。”早在牡丹苑修建的时候,成都便注定是昙花一现,后蜀的群臣也无可奈何。

元宵节后,成都城已非往日的成都,只是神宫里却无论如何找不到后蜀的皇上。我走出城门,站在宋军的阵前,微雨芳原,松声何处,心里已是暮鼓晨钟。醉罢复醒,原本就无意这江山,如今这样离去倒也是不出所料。这么大的都城,这样美的光景,十几年任他来去,做一个凡夫俗子,饮酒,纵马,看山,这已经是人间至美了。

熄了元宵节的花火,离开成都,我返回青城,仿佛一梦之间,黎明时分,晨露洒在身上,我又回到了来世明月窗前。小时候的门窗,细细的红花烛,绿色的竹子,依旧影影绰绰。

我们在元宵节的灯火熄灭之时,慢慢地走过这十几里的夹道。

千年蜀道,绿竹飞鸟,谁人会在意这几十年的梦,后蜀的山水,还有那细细的雨呢?城门打开,百官出降,已经与传说无关。

宋军如潮水般围拢,成都的夜色被灯火照亮了。人道是,我们子时出了成都城,去蜀道看花去了,正是:

葱炷香销烛影残,御衣熏尽辄更阑。

归来困顿眠红帐,一枕西风梦里寒。

标签: 孟昶花蕊夫人蜀道江山宋太祖皇上

更多文章

  • 赵光义为了花蕊夫人,害了孟昶,为何最后他又射杀花蕊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宋太宗,孟昶,花蕊夫人,宋太祖,李煜,皇帝,赵光义,花蕊夫人(后蜀),小说家,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

    花蕊夫人费氏在历史上是一个名声很响,却又语焉不详的人物。说她名声很响,是因为她一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述国亡诗》,大家都很熟悉。说她语焉不详,是因为这个人物究竟有没有,其实并不确定,因为正史上并没有关于她的记载。她的所有记载,都只在《后山诗话》《能改

  • 花蕊夫人的骨气:面对赵匡胤,维护孟昶;面对赵光义,忠于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宋太祖,孟昶,宋太宗,花蕊夫人

    公元960年,当时正处于五代十国,诸侯争霸的混乱时代。当时的后周,因为皇帝的驾崩,年仅7岁的小太子继位。整个后周朝廷无人看管,腐败至极。此时,身为禁卫军首领的赵匡胤站了出来,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自己黄袍加身,成为了新的皇帝,然后建立了新的政权--北宋。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心怀大志,不满足于现在的局势,

  • 狈论南唐(十一)后蜀末帝孟昶并未赵匡胤害死,反而得到最高礼遇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孟昶,宋太祖,李煜,花蕊夫人,宋太宗,李存勖

    后蜀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统治着现在的四川全境和陕西汉中部分地区,是十国中较为强大的国家。由于占尽了地理优势,相对于混战频繁的中原地区,后蜀基本处于相对平稳的环境,形成了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可这样的情况也印证了孟子所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预言,后蜀最终被宋太祖赵匡胤派出的大军所灭。国家灭亡后

  • 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真是昏君吗?为什么后世评价至今褒贬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孟昶,宋太祖,花蕊夫人,李煜,后主,宋太宗

    孟昶:依妻名青史,因美七日亡适逢新春佳节,这几天的主要话题当然是国足,男足惨败于蕞尔小国越南,脸面丢尽;而女足亚洲登顶,举国尽欢,网上将二者对比的文章和视频铺天盖地,于是,有两句诗的引用率超高,这便是“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首诗的作者名为花蕊夫人,是后蜀国君孟昶的夫人,比起花蕊夫人夫人

  • 后蜀孟昶宠妃花蕊夫人逃不出宿命,即兴创作一首诗词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智美娱乐标签:孟昶,李煜,皇帝,诗词,诗人,宋太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花蕊夫人(后蜀)

    是你在玉楼凭栏吹笛吗?花蕊夫人。春云舒卷,落一地春红,当晓月冷照,你在旧词添新愁吗?寒蝉吟凄切,潇雨歇。君王榻前的青春梦君王榻前的青春梦花蕊夫人,后蜀皇帝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时期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姓徐,一说姓费。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被掳入宋宫

  • 五代第一美人:她活在孟昶心中,赵匡胤的后宫,却倒在赵光义箭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孟昶,宋太宗,赵光义,花蕊夫人,国防政策,军事制度,五代第一美人,宋太祖赵匡胤

    美丽的女人总会引起男人的窥视,封建后宫美人尤为如此。在外人看来她们锦衣玉食风光无限,实则是步步惊心,一旦没有了背后的依仗,往往会沦为胜利者手中的战利品,从此为了生存强颜欢笑,陷入宫廷争斗中从而沦为牺牲品。五代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孟昶(chǎng)的宠妃花蕊夫人便是如此。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性。她貌美如花

  • 后蜀皇帝孟昶之死:归降北宋后,为何仍被赵匡胤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孟昶,宋太祖,皇帝,花蕊夫人

    后蜀皇帝虽然孟昶虽是亡国之君,但他注定要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因为他是春联的开创者。不过,这次要讨论的问题不是春联,而是孟昶之死。964年,孟昶向宋军投降,至此后蜀宣告灭亡。之后,孟昶被带到了北宋的都城开封。然而,仅仅过了七天,孟昶突然死亡,终年47岁。一般认为,孟昶是被赵匡胤害死的,这到底是怎么回

  • 王立群读宋史之宋太祖019宋太祖-孟昶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听书看世界标签:宋太祖,王朝,宋太祖-孟昶

    点击上方小喇叭开始收听《宋太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通俗的语言形式,带您重温一段被曲解的历史,正视一个“被委屈”的帝王。公元907年,矗立两百多年之久的大唐帝国轰然倒塌,一个平衡被打破,接踵而来的就是长久不息的动乱,直至一个新的平衡建立。五十多年后,在各个割据政权各自为政、不断更替的时候,公元960年

  • 孟昶的被子样式奇特,陵墓中出土一种怪被,大家才知道传说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旧约影馆标签:孟昶,被子,陵墓,皇帝,龙飞,五代十国,南村辍耕录,中国传统音乐

    寒冬腊月,躺在松软的大床上,再盖上真丝蚕被,温暖和舒适的感觉,让人从头顶到脚趾的每一丝神经,都得到完全的放松,在古代,被子可没有当下的品质,甚至在古墓中,还存在着诡异的棉被,其形状令人捉摸不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

  • 此女有多美?孟昶因之亡国;赵匡胤见之纳妃,赵光义得不到而毁之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孟昶,宋太宗,赵光义,花蕊夫人,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在古代,不少朝代的覆亡都被归结于一个女人,最典型的就是商朝的妲己。本来商纣王也不是一个窝囊废,但因宠妲己而荒废朝政,终被周灭。妲己从而也成为“红颜祸水”的典型。后来,红颜祸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杨贵妃了,她尽管没有导致唐朝的亡国,但也使大唐从鼎盛直接走向衰落。其实,关于红颜祸水,往往也有不小争议。因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