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争夺皇位,依靠的是秦王府集团,李渊为何容忍该势力壮大?

李世民争夺皇位,依靠的是秦王府集团,李渊为何容忍该势力壮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古至尊宝 访问量:2140 更新时间:2024/1/27 9:52:07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9月,唐高祖李渊让位于皇太子李世民,未来的“天可汗”李世民以皇帝的身份闪亮登场,是为唐太宗。

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李世民看着跪拜的满朝文武,特别是为其登上帝位立下大功的出自秦王府集团的一干臣子,自然是志得意满。

李世民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虽然是主干,但成就大事离不开诸多围绕在身边的绿叶帮衬,没有诸多属下的谋略和勇敢,自己不可能在跟李建成的争斗中获胜。

所以,李世民登基后对秦王府集团出身的臣子是大方的,爵位、权力、富贵等等,能给的全给,这些人中的有一部分后来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号,即凌烟阁功臣。

李世民还要感谢李渊,正是李渊默许秦王府集团的壮大,才让李世民有一个能汇集到一批当时英才的蓄水池,才有底气跟李建成争位。

秦王府集团,一个频繁出现在后世研究学者的研究文章中的名词,从名字上看,它只存在了不到九年,是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其麾下势力的专有称呼,是其为登上帝位准备的杀手锏。

后世为人熟知并津津乐道的一些初唐名人,如程咬金、秦琼、尉迟敬德侯君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等,都出自这一集团。

连被誉为唐朝第一奸臣的许敬宗都是秦王府集团出身,诸如李靖、李勣等当时表面上独自存在的军方名帅,也跟秦王府集团关系密切。

秦王府集团人才济济,放在隋末诸侯争霸时,单凭这个集团中的人才,李世民单独起家没准都能打下一片江山。

李世民以非皇位继承人身份拥有这么庞大的势力集团,在历史上的各个王朝中其实都是罕见的,这其中自然有特殊的原因导致。

如前所讲,秦王府集团能壮大,是唐高祖李渊的默许,没有皇帝的支持,很难想象李世民的势力能膨胀到跟太子府抗衡。

皇帝利用皇子或皇族巩固皇权历来有之,如汉高祖刘邦分封刘氏诸王,晋武帝司马炎分封司马氏诸王,隋文帝杨坚派出四个儿子坐镇四方,明太祖朱元璋以皇子亲王统兵戍边等等,这种事并不新鲜。

但上述分封都是把皇族分封在外,其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监视地方,巩固中央,他们之中单个皇族的势力也不可能威胁到皇权和皇储的地位。

极少有让身在国都中枢的皇族的势力膨胀到能跟皇帝、皇太子比肩的,这摆明了会引起祸端。

但在唐朝的唐高祖李渊执政时期,就出现了秦王府这么个处在国都长安,甚至能威胁到皇权和皇储地位的庞然大物。

连李世民登基后都知道,皇子成年了就赶紧出去就藩,别在长安待着给皇帝、皇太子添乱,李渊为何会让秦王府集团就在眼皮子地下壮大?而且也没有多少干涉的意思。

我个人分析后,觉得大概有四个原因。

一:筹功,李世民的功劳让李渊默许秦王府壮大

唐朝建立后,天下还是乱糟糟的,唐朝还需要扫平一个个诸侯,才能坐稳江山,不消灭别人,自己就要被消灭。

唐朝用了差不多快五年时间才逐渐统一天下,且还没有完全统一,因为在延安一带割据的梁师都集团要到贞观年间才被干掉,除他之外,其余地方都已经竖起了大唐的旗帜。

而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功勋第一,整个北方的隋末诸侯基本上全是他率部一个个消灭的。

臣子立了功,皇帝都不能吝啬,何况是嫡出的亲儿子?所以李世民的官职和权力从唐朝建立之初到平定天下为止,就一直在叠加。

至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已经成为了有史以来权力最大,官职最高的皇子,其主要官职和头衔有:

天策上将、秦王、中书令、左右十二卫大将军、陕东道大行台……

不管是爵位,还是文职、武职,李世民全都升到头了,身份是李渊许可的“位在王公上”,在他前面只有皇帝和皇太子。

主要原因就是李渊要给李世民筹功,其意义还在于要让跟着李世民作战的麾下文武看到主公的前途,让他们有动力继续为唐朝出力。

李渊需要李世民帮衬,李世民需要秦王府的文武帮衬,于是,秦王府集团就在为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随着李世民权势的增加,也一步步壮大起来。

二:提升皇族权势和掌控力

隋唐的权力生态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贵族们集体掌权,主要是关陇贵族,皇族也是关陇贵中的一员,北周取代北魏,隋朝取代北周,唐朝取代隋朝,都是关陇贵族们在轮流上台执政。

这就导致一个局面,皇族需要贵族们帮衬才能坐稳江山,但对皇族威胁最大的,也是这帮贵族们,今天李家能坐江山,明天别家也能坐不是?

所以,李渊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皇族的权势和掌控力,才能稍微放点心,皇权要是势弱,周围虎视眈眈的关陇贵族兄弟们,没准随时就来个反叛什么的,让江山变色。

这也不是李渊首创的想法,他的姨夫、隋文帝杨坚就是这么干的。

杨坚继位后,把除皇太子杨勇外的四个儿子全部派出去,一人管一片地方,军、政全管,其目的就是要儿子们帮着自己掌控大隋朝。

而李渊跟杨坚不同的是,他把儿子们就放在国都长安,直接就坐镇中枢。

除李世民的秦王府集团外,李元吉的齐王府集团同样实力不弱,甚至李建成的太子府集团,李渊也没有刻意压制,他们都是李渊掌控江山的帮手,最信赖的帮手。

当然,李渊不止只有三个儿子,但其余儿子没地位,都是庶子,没有继承权的,只能保证他们的荣华富贵,却不会给予权力。

所以,李渊能容忍包括秦王府集团在内的三个嫡子的势力壮大,是为了震慑可能心怀不轨的关陇贵族兄弟们。

这种情况也只会出现在建国之初,从李世民执政的贞观时期开始,类似的皇族势力集团就消失了,已经不需要了。

三:出于愧疚心理,李渊允许秦王府集团壮大

根据部分史书的记载,李渊是有过让李世民取代李建成当皇太子的承诺的,而且承诺过多次。

如《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中记载:

而秦王数平剧寇……阴许立为皇太子……帝曰:“事连建成……还,吾以尔为太子,使建成王蜀,蜀地狭,不足为变,若不能事汝,取之易也。”……

当然,现在很多人认为这些承诺是李世民编造的,因为很多人相信李世民改过史书。

但基于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和统一天下过程中的作用,李渊以此鼓励李世民出力的可能性不是没有,李渊是个比较率性的人,“任性真率”是史书明文记载的,偶尔作出率性的承诺很正常。

但是,李渊给出的承诺是无法实现的,他自己也知道,废长立幼除非是长子实在是不堪,可李建成并不差,李渊没道理废掉人家。

李渊后来被逼得没办法,只能亲口承认不会把皇位传给李世民,如《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中记载:

因谓世民曰:“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吾欲立汝为嗣,汝固辞;且建成年长,为嗣日久,吾不忍夺也……”

说白了,李渊一直在忽悠李世民,那么他有可能对李世民这个为唐朝立下莫大功勋的儿子存在一丝愧疚之心。

李渊率性嘛,他除了是皇帝,还是一个父亲,基于对儿子的承诺无法办到的愧疚心理,默许李世民扩张权力,其麾下的秦王府集团自然也一点点扩张。

四:基于儿子们互相之间制衡的需要

李渊再怎么率性,到底还是皇帝,皇帝的天然权力敏感性多少是具备一些的。

他基于现实的原因,需要皇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发展势力,但不能真让单独一个势力集团突出到没人能制衡,这是对皇权的不负责。

因此,他没有压制李建成太子府势力集团的壮大,自然也不会压制秦王府集团、齐王府集团的壮大,三个儿子想扩张,他都默许。

只不过,李世民因为特殊的原因,不但功劳大,而且魅力足,还懂得收买人心,很多才干比较突出的英才都跑到他麾下去了,导致秦王府集团在三方中间看起来更显眼而已。

李渊自己后来也意识到了秦王府集团的不可制,李建成和李元吉也一直在他耳边怂恿。

不过,等到李渊想让李世民带着他的秦王府集团离开长安到洛阳时,已经晚了,李世民感觉到了危机后一点都不犹豫,迅速发动了“玄武门事变”。

五:总结

综上所述,唐朝的武德年间,李世民以皇子中的非继承人身份,搞出了一个势力庞大的秦王府集团,是因为李渊的默许。

李渊基于一些现实需要和对李世民的愧疚心理容忍了李世民麾下的秦王府集团的壮大。

逐渐壮大起来的秦王府集团为唐朝建立之初的统一天下及为皇权保驾护航立下了功劳,但也成为李渊走下皇位,李世民登上皇位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密结盟友、重点打击和“据险养威”的战略是李渊争霸天下的保证

    历史解密编辑:纵哼四海标签:李渊,李密,唐军,隋军,突厥,薛举,唐朝

    在隋末众多的起义军及贵族官吏割据势力中,李渊军在初期的声势并不显赫,比之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等起义军来说,李渊军是势单力薄的,加之北方的隋军势力尚强,这就迫使李渊在战略上必须采取广结盟友,重点打击的谋略。即使在唐王朝建立,唐军力量大增的情况下,李渊仍然坚定不移地贯彻了这一策略。这是唐军能够先后战胜各

  • 李渊,到底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标签:李渊,裴寂,皇帝,唐朝,李世民,隋炀帝,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宋太祖赵匡胤

    (唐高祖李渊 画像)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

  • 李渊是怎么大权旁落的,为什么没人帮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隋炀帝,长安

    隋末晋阳起兵开始,李渊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跟三个儿子的关系,(尽管他还有其他儿子,但嫡庶有别)所谓“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用来形容他对儿子们的感情也十分贴切。后来帝国建立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立了李建成为太子,但也没有因此而冷落了在军事上表现优异,且立有大功的李世民,使得秦王府的势力越来越强

  • 李世民勾决囚犯,死囚脖子上有个“胜”字,李世民:刀下留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世民,刘恭,李建成,李渊,刀下留人,玄武门之变

    一般能名流千古的帝王大多数都是施行仁政的君主,而说起仁政之君,唐太宗李世民必须得排在第一位。他执政期间的文治武功一直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他的雄才伟略已经被赞扬过无数遍,无不是歌颂他为唐朝乃至中国历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因为他的功绩卓越,使得玄武门之变的杀兄夺位之举都成为了一种正面积极的行为。一个帝王的

  • 洋人给李世民送俩波斯洋妞,李世民用完后,要退货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皇帝,洋人,李世民,波斯洋妞

    要说咱们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繁荣的一个朝代,那就非唐朝莫属了。大家知道,在那个时候的唐朝,开放与交流是它的主题,而开放就是一个国家能够强大的基本条件,因为通过开放就可以交流,交流不但可以把自己好的东西带给别人,更是可以把国外先进的文化吸取进来,积累更多的经验。比如说咱们举一些经典的例子,玄奘西行取经和

  • 李世民的最后十年,变成了另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历史标签:李勣,李世民,房玄龄,高士廉,李承乾,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女皇武则天

    越接近生命晚年,李世民就越多疑。贞观十三年(639 年),李世民生命倒数第十年,这一年,曾经在玄武门之变中为李世民立下首功,亲手割下李世民的亲哥哥、一号政敌、太子李建成人头,并从李元吉手中救下李世民性命的大将尉迟敬德被调任鄜州(今陕西富县)都督,临行前,李世民故意试探尉迟敬德说:“有人说你谋反,这是

  • 40岁李世民夺走11岁女孩贞洁,她24岁时甘愿为李世民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厌食的大胖标签:李世民,徐惠,武则天,李治

    在唐朝的一位皇帝叫李世民,少年从军,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对于李世民的恋情也许很少提及,下面来了解一下他与美少女神童的一段桃花恋情吧。小女孩

  • 玄武门之变前,李渊找李世民谈话,他说了什么让李世民急眼了?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李渊,皇位,唐朝,隋朝,李世民,李建成,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此前,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虽然争夺皇位的斗争也很激烈,但基本上控制在规则以内。总的来说,就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各施手段,拉帮结派,以朝堂为战场,试图从政治上打到对方,让最高裁决者唐高祖李渊心甘情愿的支持自己当皇位继承人。对于李渊来说,两个儿子的争端也有助于他坐稳皇位,

  • 李世民有多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汉周读书标签:裴寂,李渊,李靖,李世民,刘文静,隋炀帝,李建成,女皇武则天

    01武德二年(619年)九月初六,长安闹市。两队士兵押着两辆囚车鸣锣而行,目的地,法场。这是李唐立国,新皇登基以来第一次放炮杀人!观看的人群络绎不绝。当其中一个罪犯被验明正身后,众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此人竟是官居二品,封号鲁国公的刘文静!就在一年前,李渊大封功臣时,刘文静还被赐予“太原元谋功臣”

  • 狗仔爆出李治廷带着女朋友见家长,视频中,李治廷打扮低调。

    历史解密编辑:青瓜娱评标签:御姐,西装,李治廷,古典乐,填词人

    狗仔爆出李治廷带着女朋友见家长,视频中,李治廷打扮低调,戴着黑色太阳帽、黑色口罩,女朋友则紧跟其后,扎起了头发,穿着棕色西装,很有御姐风范。吃完饭后,女友与李治廷妈妈拥抱告别,随后与李治廷一起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