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末刚刚平定黄巢起义之后,朱温受到了皇帝的嘉奖,可谓是势头正旺。可是有人却十分的眼红,这人就是朱瑄和朱瑾两人,要知道这三人可是结义兄弟,但是朱瑄和朱瑾看到朱温的军士们十分的英勇,就动起了歪心思。这也是导致黄巢起义被剿灭之后,唐末十年混战的开端。
一、朱温与朱瑄、朱瑾反目成仇的原因
朱瑄和朱瑾两人本来是和朱温结义的兄弟,当初在攻打秦宗权的时候,还相互的帮忙,但是在剿灭秦宗权之后,朱温的实力不断大增,这让朱瑄和朱瑾心里十分的羡慕嫉妒恨。决定在曹州和濮州的边界用重金招揽朱温的军士们,刚开始朱温也没有注意,但是时间久了,人走得越来越多,朱温才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三人之间的关系也因为这件事变得不可调和。
二、双方前期战争各有胜负
公元887年,朱温与朱瑄、朱瑾在曹州开战,开启了唐末长达十年的藩镇之战。凭借着强大的战力,朱温直接攻陷了朱瑄的曹州和濮州,并与朱瑄在郓州对战。
朱温本来以为自己占上风了,但是此时的朱瑄也不是泥捏的,在郓州奋勇杀敌,大败朱温,还把曹州给夺了回来。只是好景不长,朱瑄的部将认为朱瑄不是朱温的对手,又把曹州献给了朱温。
经过这次的战役,朱温也是元气大伤,朱瑄也好不到哪去,因此两人都没有大举进兵,而是休养生息。
五年之后,朱温最先缓过劲来,派兵攻打朱瑄。而且是派自己的儿子朱友裕亲自上阵,只可惜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不是朱瑄的对手,被朱瑄打得找不着北。甚至朱温都不知道儿子败逃的消息,还送来了粮草,结果可想而知,父子二人被朱瑄打得灰头土脸败逃到了郓州。
朱瑄哪里肯放过这个可以杀掉朱温的机会,立马率军追击,但是朱温也是久经战场的,知道朱瑄一定会来追击,就在郓州城外打起了伏击,结果可想而知,朱瑄丢盔弃甲,死伤惨重。
如此的你来我往,让这个本来就千疮百孔的国家变得更加的羸弱。可是他们还是不肯死心,还要继续战斗。
两年之后,朱瑄为了报仇,就拉着朱瑾一块和朱温决战。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不义之举,惹怒了上天,交战的时候,整个天空开始刮起了大风,这样的天气本就不适合作战,朱瑄朱瑾也在这里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但是朱温却知道这是个好时机,如果不抓住,想要打败他们就真的十分困难了。
于是乘着刮大风,朱温用起了火攻,结果可想而知,两人大败而归,再也没有能力和朱温交战了。可是他们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呢?更大的战斗随之而来。
三、朱温的宿敌开始进入战场
回到郓州的朱瑄和朱瑾,内心十分的不甘,决定找助手一块攻打朱温,李克用成为了他们的首选目标。李克用可是朱温的死敌,听了这个要求之后,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三家的军队竟然无法突破朱温的防线。
军力强大的朱温,把朱瑄、朱瑾和李克用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朱瑄不得不退回郓州,而朱瑾此时也只能退回兖州。李克用就更不用说了,只能退回自己的大本营。
朱温此时很明白,必须在他们三个没有在一起的时候,各个击破。不然他们再次聚集的时候,就不好打了。因此朱温马不停蹄地包围了朱瑾的兖州,可是他占领的曹州却变得空虚了,朱瑄瞅准时机,率领大军袭击了曹州。朱温得知之后,就立即返回了曹州,此战直接全歼了朱瑄的军队。
再次进入绝境的朱瑄和朱瑾,决定再次向李克用求援,于是三家再次联手。知道自己实力不济的朱温,也拉拢了节度使罗弘信结成同盟,共同对抗他们,结果正如朱温所料,朱瑄,朱瑾,李克用三家被打得大败。
这三家结盟两次,大败两次,深深地意识到和朱温不能硬碰硬,于是就龟缩在城里不出来,为了保险起见,在郓州城外挖了一条护城河。本来以为很保险了,可是朱温竟然在护城河上搭起了浮桥成功地跨了过去,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四、朱温成为唐末最大的藩镇势力
逃跑的朱瑄,被百姓逮捕送给了朱温,而朱瑾的命运也好不了,被儿子出卖,兖州也成了朱温的。至此之后,这对背叛兄弟,贪恋权力的兄弟,就被朱温给除掉了,让朱温成为了唐末最大的藩镇势力,为他之后称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十年的藩镇之战,真正意义上的让唐朝成为了名存实亡的存在,百姓只知道藩镇,不知道皇帝,也是朱温变得强大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