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煜春夜怀念故国,写下一首哀婉动人的词作,艺术成就亘古绝今

李煜春夜怀念故国,写下一首哀婉动人的词作,艺术成就亘古绝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执笔读春秋 访问量:1295 更新时间:2023/12/8 8:18:28

清代诗人赵翼作《题遗山诗》,末联提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这首诗的意思就是说:当一个诗人以“亡国之痛”为主题进行创作时,由于主题本身强大的感染力,会让一些不太合乎规范的作品,也达到及格线以上的水准。

如此说来,亡国词应该是所有诗词里最好写,并且最容易取得成就的一种。不过在如今,当我们提到“亡国词”时,能想出来的作家却不多。

假如你上街随机采访路人,问他们知道什么古代的“亡国词”,估计有超过九成的国人只会想起一个作者和一首词,那就是——李煜和他的《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剩下一小部分人,可能会多想起一首杜甫的《春望》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假设你再进一步,非要路人在这几人中分出高下。

那么对方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因为“杜甫、文天祥写的又不是词”。同样是写“亡国”,为什么大家一想到这类作品,首先想到的不是诗而是词呢?

一、亡国词为何优于亡国诗?

其实中国历史上写“亡国诗”写得出彩的人,不计其数。与李煜同时代的花蕊夫人就写过一首非常有名的《述亡国诗》,其文如下: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不过这首诗述说的只是花蕊夫人作为后宫女人在“亡国”问题上的无辜,受限于文体和诗歌的长度,花蕊夫人并没有在正文中展示自己,或者是国家沦亡后悲惨遭遇的细节。

清代钱谦益在得知南明桂王遇害之时,也写了一首亡国诗《后秋兴之十三其二》,其文如下: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这首诗可以说把明人的亡国之情写到了极致,开篇用大白话说出一个清晰明了的事实——明亡之后,再也没有中华了!

国家丧失了领土,还不算最悲惨的事,更惨的是,明朝的遗民们在这个时候,就算是想学习屈原“葬身于鱼腹”都不可能了。

因为清军不光已经占领了明朝的陆地,他们现在连明朝的海域也全部占领了。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时不时派军队开着船在大海里抢劫!

那时候的明人是多么地绝望啊,望遍关隘与河流,再也看不到汉家旗帜,大明王朝就这么沦亡了。本来还寄希望于南明小朝廷,可是现在桂王也被杀了。

这下子仿佛就连“月宫”都被清军占领了一样,嫦娥也没有家了,她只能独伶伶地坐在月轮上哭“桂花”。词中明朝的遗民,真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钱谦益这首“亡国诗”里面的伤感情绪表达,也算是突破了他个人创作的极限了,但是它在民间的传颂度,且不要说不如李煜的亡国词,就连普通人写的“亡国词”也不如。

比如南宋朱墩儒有一首《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又如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这两首词在许多人心里,感染力就非常强。对比前面的诗词作品我们会发现,原来词是“不讲道理”的。

词淡化了“家国大义”,没有明显的“士大夫忠君思想”的介入。创作的内容从生活的细节和个人情感入手,更能引起底层百姓的共鸣。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也是从个人的身世出发,让“山河破碎风飘絮”与“身世浮沉雨打萍”结合到一起,才得到了最强的悲剧感染力。

二、李煜亘古绝今的亡国词

前面提到的这些亡国诗词,都是非常出彩的作品了,可是为什么不能战胜李煜的作品呢?有人认为,他们主要还是输在了“身份”上。

一个国家灭亡了,最伤心的人究竟是谁?有可能是这个国家的忠臣、良将,以及皇族,但并不一定包括这个国家的全体子民。

所以亡国之痛,也许最应该由亡国之君自己来书写。不过北宋徽宗在国破之时,逃亡途中也写过一首亡国词,《临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

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余。淮波寒重雨疏疏。烟笼滩上鹭,人买就船鱼。

古寺幽房权且住,夜深宿在僧居。梦魂惊起转嗟吁。愁牵心上虑,和泪写回书。

这首词只是写出了宋徽宗在逃亡中那种惶恐的心态,但是并没有什么特别能打动人的悲剧细节,所以影响力还不如前面提到的所有作品。

可见李煜在“亡国词”上之所以影响力巨大,除了得了个“身份”的便宜之外,也是因为它的艺术成就的确达到了极致,让后人根本无法超越。

身为南唐君主,李煜在创作亡国词的时候,几乎全部是从个人的“内心世界出发”。他填词悼念逝去的“春花秋月”、“江河流水”,全部是在为自己的身世发出哀叹。

李煜偶尔填词感叹一句“三千里地山河”与“玉树琼楼”的沦亡,还是觉得更对不起的是当初分别时为他演奏《别离歌》的宫娥,宫娥在这里完全可以理解为他与他亲近的朋友和家人。

简而言之,在李煜的词中,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国家、民族的概念。他一直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在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但是非常矛盾的是,李煜本身的确就是一个君主。于是“国家不幸诗家幸”,他吟诵出来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就与国家悲剧融为一体了。

于是,“无家国情怀”的人会被李煜词中的个人悲剧打动;“有家国情怀”的人会被他亡国的悲剧打动;二者皆有的人,会被他词中的“双重悲剧”打动。

所以李煜的“亡国词”,就拥有了最广泛的受众。因此从创作的主体上来讲,他这样一位词人的出现,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

除了“身份”带来的影响,李煜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赤子之心”。按照王国维的说法,李煜比别人优胜的地方更在于他性格上的短处,即“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因为在皇宫里长大,从小被人呵护着、宠溺着,亡国之前他没有吃过什么苦头。所以“一旦沦为臣虏”,他性格中的“怯弱”与“逃避”就显现出来了。

一般人有这两种性格的也不少,但是绝大多数人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并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性情”。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曾国藩,他在《曾国藩家书》里面完全是一个道德圣人的形象,可是当我们读他给皇帝的奏疏时,却能看到他残酷嗜杀的另一面。

又比如大汉奸汪清卫,他能写出“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样的诗句,最后却走向了他人生理想的反面。

据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一个人的文学“审美”追求与他本身的性格,可能是相反的。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是他们自己“理想中的人格”。

那么,人为什么要追求自己身上没有的品格呢?这是由于世人都有上进心,想往上走,当上人上,甚至是圣人。至于做不做得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不管做不做得到,他都会把自己的“理想型”留在作品里。可是李煜却不一样,因为他一出生就是人上人。

李煜既不想往上走,也不想当圣人与佛祖,他写词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郁结与感情。在生死关头,他自然抒发的情感,并不害怕将性格的弱点暴露出来。

然而艺术之所以可贵,就在于“真实”。于是不仅是“国家不幸诗家幸”,更是“诗家不幸”读诗者幸。我们的诗词爱好者,就因此看到了这一批最好的亡国词。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来讲的话,李煜“亡国词”中最好的一首,那就不应该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了,而应该他春夜思念故国,写下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结语

这首《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里面的李煜,是一个逃避现实的悲剧人物。他在春夏之交的深夜思念故国,到了凌晨时分依旧窝在被子里面不愿意起身,只因为想要一直做“梦中人”。

李煜想回到过去钟鸣鼎食的生活中去,他恐惧看到故国“三千里江山”易主的现实。这种性格的人在现实中是不讨喜的,所以也难怪毛主席会批评他这首词写得“风格柔靡”。

不过事实上有很多人一直都很喜欢这首《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那是因为——“艺术是不讲道理”的。

这首词“柔靡”的风格与词人真实的个人情感,完全符合悲剧审美的需求,于是自然生发出了一股绵延千年,催人泪下的情绪感染力,打造出了一首艺术成就亘古绝今的亡国悲歌。

更多文章

  • 李煜最出名十首诗词

    历史解密编辑:时光挥笔墨标签:李煜,诗词,相见欢,虞美人,译文,宋朝,五代十国,古典乐,艺术家

    他的一生,半生帝王,半生囚徒,他就是错生帝王家的诗人——李煜。后人叫他南唐后主,千古词帝。他的特别经历,通过他的诗词把情绪传递给了每一个读者,有美好爱情的描写,也有国破家亡的惋惜。李煜最出名十首诗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李煜的这首词真情流露,他虽然身处荣华皇家,却不及一个渔夫?

    历史解密编辑:远古鹿璃标签:李煜,渔夫,后主,荣华,李白,杜牧,诗人,宋朝,白居易,古典乐,五代十国

    唐朝,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朝代,也是诗歌的盛世。唐代的文学天空中,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李贺等人星光灼灼,他们留下了许多传唱千年的不朽诗篇。唐诗有着跟唐朝一样的气质和风骨,诗句大气磅礴、天马行空。但凡事皆有兴衰,唐代末年风雨飘摇,诗歌的风格也由繁华逐渐转向落寞。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在唐末的诗人

  • 昨夜东风晚楼——读李煜诗词有感

    历史解密编辑:神州翰林院标签:李煜,宋军,故国,金陵城

    温柔乡,富贵地,却是烟花易冷,国破山河在,帝王为囚徒。昨夜东风晚,愁绪满怀。“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沾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红日点金炉,琼楼玉宇,碧阙别殿,佳人美景,箫鼓佳酿。帝王生活,缠绵缱绻,荣华淫靡,却少了为君者的圣明与勤政。改朝换代,千般万

  • 李煜最悲伤的一首词,道尽人间悲欢,催人泪下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艺术家标签:李煜,宋太宗,虞美人,宋太祖

    南唐后主李煜,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朵奇葩。三十八岁之前,他当皇帝,混后宫,风花雪月,纨绔浪荡,几乎没干过什么有价值的事,除了写写词。而在三十八岁之后,他除了写写词,什么都不能干,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绝后的杰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诗歌的皇帝。他不想做国主,却又贪恋奢侈的生活;他才华横溢,

  • 李煜有首词700年无人模仿,清朝词人睡不着仿一首,超越了原作

    历史解密编辑:青史录标签:李煜,皇帝,诗词,宋朝,声乐,虞美人,艺术家,古典乐,纳兰容若

    在我国的历史上,诗词大家无数,他们有的凭借一首作品,便可以名垂青史,被世人们所熟知。有的则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经典之作,被后人们所铭记。但是在所有享誉后世的诗词大家当中,李煜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了。虽然无论是从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李煜都担得起诗词大家的称谓,但是他最为根本的身份,乃是南

  • 李煜写了首流传千年的奇词,从开篇到落笔,4句之中有2个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吃货搞笑侠标签:李煜,皇帝,诗人,宋朝,宋太祖,虞美人,宋太宗,古典乐,五代十国,官宦世家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将亡国悲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小楼昨日又被炸,旧国不忍回眸月光”,“问你能有多少悲哀”有?犹如一江春水东流”,朗朗上口,读者不难看出李煜沦为阶下囚的复杂心情。当然,让他心里苦恼的是,自从亡国之日起,他奢侈奢华的生活就没有了。据史书记载,李煜登基为皇后,骄奢淫逸,不理

  • 李煜写了一首闺怨词给他的弟弟,另后世学者百思不得其解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李煜,朱颜,阮郎归,闺怨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中国历代的皇帝中能吟诗作词的不乏其人,甚至有不少皇帝都曾有千古名句传世。譬如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李世民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武则天的“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等等。不过皇帝中诗词成就最高,非李煜莫属,一个“千古词帝”的称号便可见一斑。李煜可以说是一位被被

  • 北宋要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行?赵匡胤的回答,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吃货美食深解说标签:李煜,皇帝,北宋,南唐,诗人,宋朝,宋太宗,梁武帝,后周世宗,宋太祖赵匡胤

    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都背诵过李煜的诗句。虽然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但大多数人还记得。我能问你有多担心?犹如一江春水东流!这首诗道出了太多人的心声。无论什么年龄段的人,只要想起这首诗,都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因此,很多人都对这位伟大的诗人非常敬仰,认为他是难得一见的文字帝王。但可悲的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 李煜最冷门的一首诗,仅20个字,却赚了许多人的眼泪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李煜,皇帝,后主,诗人,宋朝,周娥皇,宋徽宗,古典乐,五代十国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据统计,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老婆最多的皇帝。《开封府状》记载,赵佶后宫里有名有姓的嫔妃就有143人,生育了共80个子女。俗话说:自古君王多薄幸,无情最是帝王家。100多个老婆,赵佶对自己的妃嫔又有几分真心呢?古时皇帝三宫六院,深情

  • 李煜——虽然是亡国之君,但南唐灭亡不全是他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煜,楚国,宋朝,古典乐,后周世宗,南唐灭亡,五代十国,宋太祖赵匡胤

    在人们的心目中亡国之君,要么是酒色之徒,要么是穷兵黩武,要么是横征暴敛,昏庸无能.....一千多年前的南唐后主李煜作为亡国之君,似乎也难逃这样一个定论,然而南唐最终灭亡似乎不完全是李煜的错。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原本是南吴的权臣,取代南吴自己称帝建立南唐,晚年因为崇尚道术,服用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而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