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温的军队为何能迅速崛起,看其施行的军制—跋队斩就知道了

朱温的军队为何能迅速崛起,看其施行的军制—跋队斩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左都护卫 访问量:1488 更新时间:2023/12/6 20:08:48

引言:

唐广明三年七月,当唐庭新任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到达汴州城下之时,当其看着眼前的这座低矮破败的城池,差点没有哭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强兵劲卒、武风彪悍的宣武军镇,看着怎么这么不像呢?

然而当其真正接手宣武军军镇之后,其才发现,这个宣武军军镇的真实情况,实际上比之前自己想象中的还要烂许多。

朱温刚接手的宣武军镇让其很沮丧

时汴、连年阻饥,公私俱困,帑廪皆虚,外为大敌所攻,内则骄军难制,交锋接战,日甚一日。——《旧五代史》

在经历了黄巢动荡之后,河南道内的藩镇势力犬牙交错,各军镇与军镇之间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而刚从长安撤出的黄巢军,据悉现已抵达了河南道,战争危机迫在眉睫,作为一个外来户,朱温想要在这里扎根深度耕耘,确实有点儿难。

黄巢军从长安撤出,抵达河南道

历史最终还是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朱温不仅在这里扎稳了根基,而且还依托宣武军力量,抗击黄巢、讨伐秦宗权,火并二朱、斩灭时溥、力压河东、江南,最终成为了唐末藩镇之中最强悍的那个仔,而其能够迅速崛起,究其原因,除了天时地利等一系列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非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其施行了一种新的战场军制,而这种军制很特别,属于特别变态的那种,其让宣武军的军卒们上了战场就只有面临两个选择,胜利OR死亡!

这个军制就是五代时期非常著名的跋队斩,而正是这个军制的推行,使得当时的宣武军卒们在战场之上,想不死战都难。

朱温的新军法,太变态

初,帝在藩镇,用法严,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谓之跋队斩,士卒失主将者,多亡逸不敢归。——《资治通鉴》

这就是朱温在宣武军中推行的跋队斩,那么其到底有多变态,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吧。

打赢了,别高兴!还是要砍头的

按照跋队斩的规定,当宣武军作战时,一次轮轮冲锋下来,如果顺利拿下城池了,按照常理,打赢了,大家自然很欢喜,但在宣武军里可不是这样,打赢了,如果带队领导在这次战役中不小心阵亡了,那可就悲剧了。

战争虽然胜利了,但所在行伍中,队长、偏将之类的领导阶层如果被流失、刀剑刺杀,不幸阵亡,那可就完蛋了,下面的那些人,一级级算下去,都得跟着陪葬,因此,打赢了,不一定能拿到赏钱,搞不好还要砍头,这事听起来仿佛不可能,然而实际上是存在的。

变态的军制,造就变态的军力

能在宣武军混到领导阶层,必然都是一些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的伙计们,这些人在战场上也必然会冲锋在前,毫不怯死,而领导都这么猛了,下面的军卒们则更加不敢畏死了,伙计们,都上吧,死也要死在领导前面,万一领导被流矢射杀了,自己这帮人可就完了,当死亡逼迫众人前行的时候,人们冲锋的步伐和劲头,自然要积极很多。

回过头再说说那些不畏死亡的领队们,他们之所以敢如此拚死前,也是因为跋队斩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自己冲得再猛,前面也必然有兵卒会替自己挡死,整体下来,自己的危险系数其实不算太高。

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坏,领导们的冲锋危险系数低,因此他们往往会积极向前,勇猛冲锋,而兵卒们的冲锋危险系数很高,炮灰儿的可能性极大,然而不冲锋的死亡率更是百分百,因此,这些苦命的兵卒们只能无奈地陷入了一场战场死循环中,他们在战场上尽全力跟着领导冲,同时保护领导周全,而领导若是战死了,他们自己这群人也活着没意义了,还不如拼死杀敌,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在这种变态的军制之下,所催生出的军力也自然非常变态,因此,在其他军镇们的眼中,这些疯狂的宣武军卒们各个冲锋起来不要命,仿佛一个个不怕死亡的机器一般,实在令人恐惧。

后期的逃亡,黥面刺青

在这种军制之下,催生出的战力非常彪悍,然而也有一种弊端,那就是一旦领导不幸阵亡,那些军士们如果不想死怎么办呢?那只有投降敌军和逃亡山林两个途径,然而在宣武军强势崛起之时,投降敌军无异于等同送命,因此大多数出现的现象是逃亡山林,而为此朱温还专门在军队兵卒身上刺青打标示,防止这些人逃亡之后无法辨认,而宋代军队之中黥面的风俗,也大致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而在朱温变态的军制——跋队斩的推行之下,宣武军兵卒们爆发出了超强的潜力,使得原本的外来户朱温,最终强势崛起,最终成为了河南道中的超级巨无霸。

标签: 朱温黄巢军制兵卒

更多文章

  • 五分钟了解《梁晋争霸》五代初期以李克用与以朱温的争霸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骑着蜗牛追飞机标签:朱温,黄巢,唐朝,李克用,节度使,李存勖,梁晋争霸,五代十国

    概述梁晋争霸,指的是唐朝末年至五代初期,以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为首的河东势力(晋)与以朱温、朱友贞父子为首的中原势力(梁)长达数十年的争霸战争,最后李存勖灭后梁,统一中原大部分地区,重新建立唐朝,史称“后唐”。背景公元878年,李国昌子李克用杀唐大同防御使段文楚,占据云州(治云中,山西大同市),公开反

  • 大唐的掘墓人朱温,他当皇帝后做了什么?为何被人称作禽兽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柳故事标签:朱温,皇帝,黄巢,黄巢起义,唐昭宗,唐哀帝

    历史上最没有底线的皇帝是谁呢?毫无疑问是乱世中的草根皇帝朱温论好色,他明明有后宫佳丽三千,却一定要瞄准自己的儿媳妇。论嗜杀,他是看谁不爽就杀谁。他就是一个邪恶无耻的猛兽,几乎丧失了基本的“伦理道德”。强大一时后,就走向毁灭。那么他究竟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让后世为之目瞪口呆?朱温的家庭原本是教师世

  • 激战潞州:沙陀人李存勖对后梁太祖朱温的绝地反击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朱温,沙陀,梁军,晋王,唐朝,李存勖,李克用,周德威,唐庄宗,激战潞州,五代十国

    随着朱温的篡位,大唐王朝彻底成为了历史。新的群雄逐鹿时代开启,而争夺天下的主要角色也落在了两股势力身上。前者是占据中原且兵强马壮的中原宣武镇集团。后者是和占据河东、以唐朝继承者自勉的晋王沙陀集团。这对老冤家自扑灭黄巢之乱时,就已经结下了梁子。此后更是明争暗斗了十余年,却始终未能分出胜负。关键性的潞州

  • 再聊三国志11《真英雄》游戏新特技 朱温充满疑惑 项羽有点玄幻

    历史解密编辑:游影电报标签:朱温,项羽,真英雄,刘裕,游戏,王彦章

    昨天给大家聊了一下 2.96 版本《真英雄》几个全新增加和改动比较有意思的一阶特技设定,在结尾也是给大家说了一下,本次添加的一阶特技内容非常多,所以今天的文章我们继续聊这个话题,看看游戏中还有哪些有趣或者有创意的新设计。最不解首先我们要聊的是本次一阶特技当中设计最让我不解的一个设定,这个就是朱温全新

  • 浅析残唐(七章)朱温本想在宴会上抱李克用大腿,结果却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朱温,李克用,节度使,黄巢,唐僖宗,黄巢起义

    众所周知,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是宿命之敌,两人斗了一辈子都没有分出胜负。最终朱温篡位建立后梁,李克用在率军攻打后梁过程中病逝,两人的恩怨情仇才延续到下一代身上。对于两人恩怨来历的说法,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不同的结论。有的说是因为朱温篡夺唐朝,李克用以唐朝自居,所以两人不死不休。也有人说是朱

  • 一代雄主,梁太祖朱温,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朱温,皇帝,朱友,唐朝,唐昭宗,唐僖宗,唐哀帝,唐王朝,梁太祖,五代十国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后梁开国皇帝,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乾符二年(875年),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

  • 朱温篡唐时将李世民后裔斩尽杀绝,最终他自己也被亲子朱友珪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李世民,朱友珪,朱友,朱温,李存勖

    朱温在篡唐建梁的过程中,手段狠毒,几乎将唐太宗李世民的后裔及忠于李唐的文武大臣斩尽杀绝,最终自己也没有落得好下场,竟死于亲儿子朱友珪之手。是所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朱温(后改朱全忠,朱晃)建立梁朝后,使北方黄河流域实现了局部统一,而且,梁太祖朱全忠在称帝建梁之初,为了笼络人心,也能实行一些相

  • 五代十国的后梁朱温,为什么能首先立国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朱温,节度使,黄巢起义,张全义,秦宗权

    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中央权力的式微,地方藩镇的混战,都加剧了时局的恶化。朱全忠本名朱温,原本是黄巢起义军将领,投靠唐朝之后,依靠宣武镇迅速发展起来,最终成为唐末最强大的势力,最终创立五代的梁朝,史称后梁政权。作为唐末北方最大的军事集团,后梁集团的发展壮大起来,有其自身的特殊的原因。一、朱温的起家朱温

  • 无赖头子朱温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专家:大唐的这项法律要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朱温,皇帝,无赖,大齐,黄巢,南唐,节度使,五代十国,军事政策,中国军事制度

    朱温的早年生活转折朱温在萧县度过了他人生的青少年时期,由于父亲早亡,母亲带着他寄人篱下,这也是他性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朱温自幼较为伶俐,但颇有些无赖名声,此时的朱温尽管年幼,天性乐观,但已能感觉到人间冷暖,孤儿寡母,寄人篱下,成长中的苦难与冷暖,所以年幼的朱温只能以"凶悍"的外表将其掩盖,在表面的

  • 同样是裹挟天子,朱温却做了曹操都不敢做的事,最终被马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朱温,曹操,马夫,宦官,黄巢,皇帝,中国军事制度,汉朝,军事政策

    虽说于乱世之中开国称帝,但朱温却是中国古代众多帝王中,名气最差,被后世抨击最多的那一位。翻阅史料可得知,自秦始皇灭了六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统治政权以来,华夏大地上先后涌现出了大大小小近百个封建王朝,数百名皇帝。在这其中,出身草根、白手起家的皇帝也有多位,比如:汉高祖刘邦、匈奴皇帝刘渊、后赵皇帝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