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赏画 | 文嘉《仿董源山水图》

赏画 | 文嘉《仿董源山水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书法网 访问量:754 更新时间:2023/12/26 22:39:57

嘉《仿董源山水图》

纸本 立轴 水墨 155x71.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文嘉(1501—1583年),字休承,号文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次子。官州学政。工诗文书画,继承家学,又以多见古人名迹,故其画作能脱去习俗。著《和州诗》。

“甲戌”为明万历二年(1574年),作者时年74岁。作者在题记中自称仿董源,实则主要是由文徵明一路而来的画法,反映了当时吴中文人游乐的生活情趣。笔法工整细致,构图繁密严谨,气韵苍逸澹然。山石用干笔淡墨皴擦,复以浓墨点苔,树木枝干行笔松秀,枝叶多用浓淡不同的墨点组成,罩一层花青,近浓远淡,层次分明。图绘山石曲径,溪头岸畔,小桥舟船,酒肆小店,行人酒客,正如作者自题:“野店山桥溪路远,岚光林影翠烟铺。寒骞破笠冲风去,行旅攀援酒载沽。”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

更多文章

  • 『海外馆藏』董源《溪岸图》,被誉为“中国的蒙娜丽莎”

    历史解密编辑:艺坛时讯标签:董源,溪岸图,山水画,画家,范宽,蒙娜丽莎

    董源(生卒年不详),字叔达,江西进贤人,在南唐朝担任北苑副使的官职,他擅长山水画,常用披麻皴和点苔法,用平远法,绘画江南一喧的山色风光,他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与另一位画家巨然和尚并称“董巨”。 又与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溪岸图》,传为五代董源所作,绢本设色,纵220.3厘米,横109.

  • 赏画 | 董源《江堤晚景图》(传)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董源,绢本,画家,张大千,书法作品,江堤晚景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董源《江堤晚景图》(传) 绢本 立轴 小青绿 179x116.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绘绿意盎然的春日里,行人游春赏景,一侧的酒馆挂旗开门营业;松树高大苍翠,群山巍峨,山脚下河面波光粼粼,一片春日好时光!此幅《江堤晚景图》为张大千先生遗赠,这幅画据张大千先生的考证,订为董源的作品。非也,很典型的元代

  • 『名画记』董其昌《葑泾访古图轴》,仿董源笔意,境界高逸

    历史解密编辑:艺坛时讯标签:董源,水墨,画派,王维,画家,董其昌,名画记,书法家,书法作品,葑泾访古图轴

    董其昌《葑泾访古图轴》,水墨,纸本,纵80.0厘米,横29.8厘米。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董其昌(西元一五五五—一六三六年),字玄宰。精鉴赏,富收藏,为晚明重要书画家及理论家。《中国古代画派大图范本·松江画派·董其昌》一书,是用《葑泾访古图》画来作封面,可见这幅画的份量和所具代表性。此轴作于16

  • 董源 | 江南水墨山水画派的开创者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董源,山水画,水墨,人物画,李思训,米芾

    五代 董源 潇湘图卷 局部 画心 绢本 50X141一千余年前,五代十国之一的南唐王朝,拥有大片的御用茶场和园林,掌管园场的竟是一位饮誉当时的画家——董源。他官至北苑副使,字叔达,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世称“董北苑”,他生于唐朝末年。一说是南唐中主李璟迁都南昌时,董源受到朝廷的赏识,随着政治地位的升

  • 董源《江堤晚景图》

    历史解密编辑:君来访书画苑标签:董源,江堤晚景图,山水画,米芾,张大千,水墨

    董源 (943-约 962 ),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

  • 荆浩谈与宋丹丹演话剧,手足无措太害羞,宋丹丹主动帮其入戏

    历史解密编辑:会火标签:宋丹丹,话剧,蓝天野,演员,冯远征

    近日,随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人艺的一众实力派戏骨,也纷纷重新站在台前,用自己的经历讲述着与人艺的不解之缘。其中,演员荆浩就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自己进入人艺表演以来,第一回与宋丹丹的合作。当时二人合作了著名话剧《白鹿原》,分别饰演田小娥与白孝文。这部话剧自从公开表演以来,也成为了人艺经典

  • 荆浩:画山水赋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荆浩,水墨,画家,山石,匡庐图,书法作品

    点击下方蓝字抢购书画优盘五代 荆浩 雪景山水图 画山水赋 五代梁·荆浩 夫山水,乃画家十三科之首也。 有山峦柯木水石云烟泉崖溪岸之类,皆天地自然造化。势有形,格有骨,格亦无定质。五代 荆浩 渔乐图卷 所以学者初入艰难,必要先知体用之理,方有规矩。其体者,乃描写形势骨格之法也。运于胸次,意在笔先。远则

  • 神 品 | 重磅!来自五代的第一神品——关仝《关山行旅图》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关山行旅图,神品,真迹,关仝

    | 神 品 |万众瞩目,重磅神品!關仝《關山行旅图》限量一百件,堪比真迹点击图片即可定购

  • 钱俶修造佛塔时,召集大臣共同商议,选择了西湖山水的最佳地段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雷峰塔,古塔,吴越国,西湖,佛像

    钱俶修造佛塔时,召集大臣共同商议,选择了西湖山水的最佳地段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是吴越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相传是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所以命名为“皇妃塔”。后来,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逐渐被人们称为“雷峰塔”。在

  • 狈论南唐(十六)吴越王钱俶并未被赵光义毒杀,可能是死于高血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钱俶,李煜,南唐,诗人,宋太宗,吴越王,吴越国,赵廷美,赵光义,高血压,宋太祖赵匡胤,五代十国君主列表

    以前看中央电视台的《发现之旅》节目,里面讲到了雷峰塔和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的故事。故事里面对钱俶选择"纳土归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说到了钱俶最终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的事情。实际上中央电视台这样说很不严谨,因为关于吴越王钱俶的死亡原因,至今历史学界还存在争议。随着考古发掘的展开,更多历史资料被发现,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