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中央电视台的《发现之旅》节目,里面讲到了雷峰塔和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的故事。故事里面对钱俶选择"纳土归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说到了钱俶最终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的事情。实际上中央电视台这样说很不严谨,因为关于吴越王钱俶的死亡原因,至今历史学界还存在争议。随着考古发掘的展开,更多历史资料被发现,目前主流的意见已经不倾向于"毒杀论"的说法。而这种说法也是南宋初年对赵光义泼脏水潮流的一部分,误导了数百年来国人对吴越国和五代十国史的认知。而中央电视台作为官媒,如此给出定论,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钱俶作为吴越国的末代国王,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并非雷峰塔,而是"纳土归宋"。他是吴越国建立在钱镠的孙子,吴越国王钱元瓘第九子,钱倧之弟,继承父兄的基业成为南方国主之一。他秉承了来自于祖父钱镠的治国传统,以北方王朝为宗主国,积极配合北方统一华夏的行动,最终以"纳土归宋"的形式帮助宋朝完成了对江南的统一。他的这种做法不但保存了江南完好的风物,让繁荣的唐宋文化得以延续,也让老百姓避过兵灾,受到历朝历代的推崇。因此宋朝朝廷也给了钱俶很高的礼遇,在归宋后被多次封王。
历史上对钱俶之死出现争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钱俶死于六十岁大寿当晚,当日宋太宗赵光义还派人赐下礼物酒食为钱俶贺寿。二是之前南唐后主李煜也是死在生日当天,民间有赵光义派赵廷美毒杀李煜的留言。所以很多人认为钱俶之死与李煜之死不是巧合,都是赵光义事先安排好的。关于李煜之死,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做了论述。有李煜的遗书作证,再加上一些史料旁证,他很可能死于疾病。而钱俶比李煜更受赵光义看重,所获得的封赐更多,说他被猜忌而毒杀缺乏站得住脚的证据。
钱俶被猜忌而毒杀的说法与李煜之死几乎同时出现,形式上也是如出一辙。李煜是因为《虞美人》词中的"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钱俶也写下了诗句"帝乡烟雨锁春愁,故国山川空泪眼。"按照谣言中毒杀李煜的逻辑,毒杀钱俶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实际上这种套路做得太多,就让人觉得假。就宋朝而言,文字狱远比后来的明清两朝少得多。唐宋两朝的文风自由开放,所以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明清之后文字狱加重,自然文化水平受到限制,文化成果就一代不如一代。在宋朝以一两句诗词来杀人,造谣者完全是想当然了。
上一章我讲过,南唐名将卢绛为了给李煜争取王爵,不惜触怒赵匡胤,最终被杀。而对于钱俶,王爵几乎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因为他对宋朝的恭敬,使得赵匡胤甚至都没有主动提出"纳土归宋"的事情。钱俶派兵配合宋朝灭了南唐后,亲自去东京汴梁城祝贺。当时宋朝朝廷上下就上书赵匡胤,希望能逼迫钱俶纳土归宋,不要放钱俶回江南。然而赵匡胤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赐予钱俶"剑履上殿,书诏不名"的待遇,还封其妻孙氏为吴越国王妃。后来的以此私人宴会中,赵匡胤甚至让赵光义、赵廷美和钱俶结拜,吓得钱俶再三推辞。
当时还是赵匡胤再三催促钱俶启程南下,还把朝中大臣上书扣留钱俶的奏折交给钱俶看,以此来加快钱俶南行的步伐。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赵匡胤对钱俶是很礼遇的,并没有什么猜忌的事情。赵光义即位后钱俶又再三提出纳土归宋,最后亲自带领吴越国文武前往东京汴梁城,帮助宋朝完成了对江南的统一。
因此赵光义也对钱俶很重视,对其授予了所有亡国之君中唯一的王爵,而且在后来几年又多次加封赏赐。到去世前,钱俶已经被加封至邓王,地位与赵廷美相似。当年七月七日李煜去世,为了让钱俶安心,赵光义专门派出使者"令有司于俶宅前设灯山,陈声乐以宠之"。
赵光义最关心的是钱俶的健康状况,常常"遣御医中使一日三至第"。因为钱俶有风眩的疾病,这病时常发作,让他痛不欲生。风眩这病在中国历史上是典型的帝王病,曹操、李世民和李治都是这个病的患者。按现代的医学说法,这个并是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等一系列脑血管病的表现。这种病别说在几百年前,即便是现代也没法根治,只能用药物控制。根据历史记载,钱俶去世的当晚,就是风眩发作,最后不治身亡。以我浅薄的医学经验,估计是高血压引发脑溢血加重了病情,所以才来不及治疗,当晚便去世了。
以当时的医疗水平而言,这种突发性的脑中风,几乎没得救。即便是现在,若120来得晚一些也救不回来。而谣传中说赵光义借着钱俶的生日,在赐予的酒食中下毒,完全是子虚乌有的。
一方面过生日赐予酒食是多年来的传统,赵光义在这里下毒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么?另一方面,皇帝赐予的酒食要当众与宾客分食,为何只死了钱俶一个?难道来给钱俶过生日的宾客,都是百毒不侵?显然这两方面都说不过去,因此"毒杀论"是不成立的谣言。况且钱俶对赵光义有救命之恩,赵光义猜忌钱俶更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
被网友戏称为"高梁河车神"的故事中,给赵光义断后的就是钱俶。当时赵光义借着平定北汉的威风,带领军队顺势攻打辽国的幽州。结果战事不利,宋军在高梁河战败。赵光义一夜之间驾车逃了三百里,才逃脱辽军的追击。而钱俶负责宋军的断后作战,他斩杀了六个来报信的使者,将赵光义提前开溜的信息压下,才让宋军没有崩溃。然后他又带着断后的军队从容撤退,阻挡了辽军的追兵,让赵光义安然脱身。试想若没有钱俶断后,宋军恐怕当时就崩溃了,赵光义也不会在网络上留下"高梁河车神"的传说。
钱俶去世后,赵光义非常悲痛,他以极高的规格为钱俶举行了葬礼。而钱俶的家眷和后人也是受到极高的荣宠,受到的官位、爵位和财富方面的赏赐在整个宋朝的贵族体系里也是非常显赫的。如果赵光义猜忌钱俶,又何必花那么多钱去赏赐钱俶的家族呢?
因此从上面这些史料分析来看,钱俶被毒杀的事情根本不会存在。李煜被毒杀本就没有证据,钱俶又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其病逝,很显然这是两个谣言互相证明的情况。历史上的谣言很多都是这样,编造者用谣言证明谣言,误导了民间百姓对历史的认知,让历史人物背了数百年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