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2年,辽景宗耶律贤暴病身亡。还在国丧期,皇后萧燕燕就迫不及待,偷偷召见汉臣韩德让,娇声道:“奴家现在孤身一人,愿意以身相许,不知韩大人嫌弃否?”韩德让十分惊讶,低着头,不敢接话。
萧燕燕在成为辽景宗的皇后之前,曾跟汗臣韩德让有过婚约,两人很早就相识相知,只是辽景宗从中抢夺,她父亲在权衡利弊下,将她嫁给了辽景宗。
辽景宗对萧燕燕十分喜欢,不久就封她为皇后。又见她十分聪明,颇有治国头脑,便让她参与议政,很快成为辽景宗的贤内助。
由于辽景宗从小体弱多病,身体每况愈下,他把很多国家大事交由萧燕燕来处理。甚至对外说:萧皇后说的话,就如同朕说的话一样。
随后,萧燕燕便重用韩得让等功臣,还实施了一系列变更措施,大胆启用汉臣,凡是建功立业者,都加官晋爵。在她的治理之下,辽国国力逐渐强盛。
可好景不长,公元982年,辽景宗耶律贤暴病身亡。他将皇位传给萧燕燕的孩子耶律隆绪icon。
12岁的耶律隆绪继位,史称辽圣宗。此时,萧燕燕30岁,她开始以皇太后的身份摄政。
但萧燕燕与耶律隆绪势单力薄,如今的局势是内忧外患。内有宗室兵强马壮,他们对皇位虎视眈眈。外有北宋虎狼之心,随时准备发起攻击。萧燕燕心里恐惧万分。于是,她想到一个万全之策。
还在国丧期,她打扮得明艳动人,偷偷召见一个人,此人就是汗臣韩德让。
见他前来,萧燕燕起身相迎,娇声道:“奴家现在孤身一人,愿意以身相许,不知大人嫌弃否?”韩德让十分惊讶,他低着头,不敢接话。
萧燕燕看着韩德让有些手足无措,她娇羞地对韩德让说:“你可记得我们当年的婚约?当时是迫不得已才嫁给耶律贤,现在我们可以再续前缘。我儿子是皇上,以后也是你的儿子。”
韩德让没有想到,萧燕燕如今贵为太后,还能记得两人多年前的情谊,实在让他感动不已。
他抬头看了一眼萧燕燕,依然风韵犹存,怎能不叫他心动?思虑片刻后,他接受了她的求亲。
之后,韩德让对萧燕燕更加忠心,萧燕燕对他也非常信任,直接把守卫宫城的禁军交给他管理。
由于他们私下见面次数频繁,引起朝中诸多闲言碎语,可萧燕燕并不在乎。反而为了嫁给韩德让,派人暗中杀害他妻子。之后,更是光明正大宴请文武百官,参加两人的成婚礼。
新皇耶律隆绪也很尊敬这个继父,他明白,没有韩德让背后相助,他不可能稳坐皇位。为此,耶律隆绪还赐韩德让皇姓耶律,名耶律隆运,对他就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
萧燕燕与韩德让联姻后,势力逐渐强大,这引起朝廷上,部分宗室对她不满,甚至还带头挑拨事端,说太后不得干涉朝政。
韩德让就给萧燕燕出主意:“既然宗室诸王反对你,干脆就让他们回家。”
萧燕燕听从了韩德让的建议,编了个理由将诸王软禁于府,禁止私底下聚会,再削去他们手中的兵权,同时将诸王的妻儿,召入宫中,以为人 质。随后,又派自己的亲信去监管诸王。
如此一来,既避免了宗室之间,因权力之争而崩裂,也瓦解了他们的势力,同时彻底扫除,阻挡萧太后摄政的障碍。
宗室问题平息后,萧燕燕让皇帝任命韩德让为丞相,爵封齐王,其地位只在皇上之下。
这时,南方的宋朝,由于雍熙北伐的失败,对辽国采取守势,萧燕燕想要趁此机会,主动出击。韩德让充当军师,为她出谋划策。
最终,经过一番搏斗后,辽国和宋朝在澶渊城下,签订澶渊之盟,结束了两国之间的争斗。
在韩德让的协助下,萧太后将辽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国泰民安。
公元1009年,萧燕燕已年过半百。精力和身体大不如从前。她为耶律隆绪举办了,契丹族传统的“柴册礼”后,就正式把权利交还给儿子耶律隆绪,结束长达27年的摄政生涯。
萧燕燕还政后,动身前往南京,安度晚年。然而,很不幸的是,她在去南京的路上身染重病,没多久就去世了,享年59岁。不久,韩德让也随她而去。
辽圣宗耶律隆绪听说后,痛哭流涕,他按照国葬的仪式,将韩德让安葬在太后萧燕燕的陵墓旁边,这也算另一种形式的陪伴。他成了历史上唯一安葬在皇陵的汗臣。
韩德让一生功成名就。只是年少时,错过了心爱的女子,但后半生两人得已再续前缘,陪着萧燕燕走完一生。
萧燕燕虽是一介女子,但她的才能和敢作敢为的性格不输男儿。执政期间,将辽国发展成繁荣昌盛的大国,的确值得敬佩。她与韩德让之间相互成就,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