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后主死后,花蕊夫人被赵匡胤收为禁脔,却被赵光义一箭射杀,这其中有什么恩怨情仇?
后蜀后主与花蕊夫人
五代十国中有这样一个国家,后蜀开国之主孟知祥称帝114天就去世,留下年幼的后主孟昶继位。
初期,主弱臣强,孟昶不能亲政,朝廷将相骄横不法,穷奢极欲,后主经过激烈的斗争才铲除这些旧臣,开始亲政。
然而,当后主亲政之后,前期励精图治,可是却疏于吏治,使得官员腐败,朝堂一片乌烟瘴气,加上近30年后蜀无战事,导致整个国家奢靡之风盛行,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安逸享乐。
奢靡到了什么程度?
在后蜀灭亡之后,士兵封宋太祖之令没收后蜀皇宫中财物,没想到的是,这些士兵连孟昶用过的溺器都给带回了汴京。
要知道,古代没有现代发达,哪怕是皇帝用的夜壶,那也是最为污秽肮脏的东西。
谁知道,就是这样一件污秽之物竟然被送到了赵匡胤的面前,赵匡胤也非常意外,但是当他看到这个精美无比,由七宝装成的夜壶之后,也不免感叹道:
“一件溺器竟然用七宝装成,却用什么东西储存粮食呢?奢靡至此,安得不亡!”
汝以七宝饰此,当以何器贮食?所为如是,不亡何待!——《宋史·宋太祖本纪》
在五代十国中,后蜀还有一个异姓兄弟,那就是南唐,两国情况极其相似,包括内部腐败,也包括后主在文学上的贡献。
更加相似的是,后蜀后主与南唐后主一样,有一位倾国倾城的女人,而且最终这位女子都随着国亡而被宋朝皇帝享用。
南唐后主的小周后被宋太宗强幸,而后蜀后主也因为花蕊夫人而亡。
花蕊夫人原本姓费(另有一说姓徐),是孟昶最为宠爱的一位妃子。
花蕊夫人不仅生得冰肌玉肤、粉面樱唇,而且柳絮才高、才华兼备,不仅后蜀人人皆知花蕊夫人大名,连宋太祖赵匡胤都对她垂涎三尺。
宋太祖纳花蕊
公元964年11月,孟昶还在与花蕊夫人秋花雪月,赵匡胤已经分兵两路前来伐蜀。
这月汴梁大雪,宋太祖在讲武堂巡视,身着紫貂裘帽,忽然一阵寒风袭来,宋太祖打了一个哆嗦。
宋太祖对左右说道:“我穿这么厚的衣服,尚且感到寒冷,真不知道西征的将士,又冷到如何程度!”
感叹完之后,宋太祖当即脱下紫貂裘帽,递给身边的太监,让他飞骑赶往蜀地,赐给领军大将王全斌,并传谕全军,以不能遍赏为憾事。
宋军入蜀之后,人人奋勇杀敌,王全斌这一路人马总共3万,而后蜀成都的守城军队就高达14万人。
然而最终结果却是后蜀军队不战而溃,后蜀之主不得不自缚出城请降。
从王全斌出征开始,到孟昶请降,仅仅过了66天。
投降之前,孟昶对花蕊夫人感叹道:“我父子以丰衣足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竟不能向东发一矢!”
昶叹曰:“吾与先君以温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临敌,不能为吾东向放一箭,虽欲坚壁,谁与吾守者邪!”——《新五代史·后蜀世家》
后蜀灭亡之后,后蜀之主孟昶与花蕊夫人等33人被押送到汴京。
宋太祖早就听说花蕊夫人艳绝尘寰,想要一亲芳泽,又觉得后蜀后主出城投降,不便强召,所以采用迂回之策。
宋太祖先是大肆封赏孟昶与花蕊夫人等人,让他们进宫谢恩。
果然,当宋太祖第一眼见到花蕊夫人的时候,就被这位天生尤物所打动,心痒难耐,恨不能马上将其纳入宫中,但是仅存的一丝理智告诉他,现在还不是时候,此时大宋刚刚开始统一的步伐,小不忍则乱大谋!
7天之后,后蜀后主孟昶暴毙!
昶至京师,拜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七日而卒,追封楚王。——《新五代史·后蜀世家》
宋太祖留下几滴鳄鱼的眼泪,将孟昶追封为楚王, 然后如愿以偿抱得娇妻入怀,花蕊夫人成为宫中新宠。
花蕊夫人之死
前面说过,花蕊夫人能获得盛宠,靠的可不仅仅是天生丽质,还有她的满腹才华。
孟昶死后,他的母亲心灰意冷,也绝食而死,他的家属中就以花蕊夫人为主。
所以在宋太祖给他追封楚王之后,花蕊夫人一身缟素,前来谢恩,赵匡胤趁机将其留在宫中侍寝,花蕊夫人身不由己,只能从命。
有一天,宋太祖让花蕊夫人赋诗一首,花蕊夫人果然不愧才女之名,一首《述国亡诗》从朱唇皓齿间缓缓道来: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从此之后,宋太祖更是每日退朝必到花蕊夫人那里饮酒听曲,而花蕊夫人也不得不强颜欢笑,虚与委蛇。
一日,宋太祖与宗室亲王和后宫妃子在后苑射猎,赵匡胤举杯劝酒赵光义,赵光义却刁难道:“如果花蕊夫人肯为我折一支花来,我就饮酒。”
赵匡胤兄弟情深,就命花蕊夫人折花,没想到赵光义趁其不备,从后面弯弓将其射杀。
随后,赵光义抱着赵匡胤的腿说“陛下刚得天下不久,怎么能沉迷于女色,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陛下方得天下,宜为社稷自重,远离酒色。——《闻见近录》
赵匡胤见自己的弟弟是为了江山社稷,也不好责备,于是“饮酒如故”。
赵光义为何要射杀花蕊夫人?
很多史料上都记载,花蕊夫人是死于赵光义之手,而且很明确是被射杀。
但是射杀的原因却不一而足,难道真的是胸怀天下吗?一般有3个主流观点。
1.胸怀天下,为了江山社稷
这就是《闻见近录》中所说的那般,赵光义见赵匡胤为了花蕊夫人而沉迷酒色,为了家国天下,他亲手射杀了花蕊夫人。
但是,这种说法也是最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赵光义并不是那种为了江山社稷,不贪恋美色之人。在这方面,他比之赵匡胤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南唐后主的小周后,赵光义不仅强幸小周后,还令人绘制了观摩绘制了一副图画,可见他也是深谙其道。
其次,赵光义哪怕看不惯赵匡胤沉迷女色,可是也不至于采取如此极端之策,要知道,这样做无疑会让赵匡胤对其产生怨恨,对有心继承其位的赵光义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最后,花蕊夫人入宫之后,就是赵光义的嫂子,作为宋太祖最宠爱的妃子,无论宋太祖,还是宋太宗,大概都不会做出让她为太宗折花这种事,前提条件就不成立。
2.宋太宗垂涎花蕊夫人而不得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宋太宗也垂涎花蕊夫人的美色,众所周知,宋太宗也是一个色中饿鬼级别的。
在后蜀被灭之后,肯定也早已对花蕊夫人惦记已久,可惜被宋太祖捷足先登,宋太宗想着,自己反正也得不到,干脆就毁了她。
这种说法的基础是宋太宗色中饿鬼的本性,虽然看似是这么回事,但是别忘了,宋太宗也是一代枭雄,不太可能做出这么欲令智昏的事。
3.因为储君一事,花蕊夫人得罪了赵光义
最后一种说法,就是花蕊夫人得宠之后,曾在赵匡胤面前吹耳旁风,让他不要将赵光义立为储君,为此得罪了赵光义。
所以,赵光义趁着打猎之时,背后偷袭,射杀花蕊夫人,假装是发生了 意外。
通过排除法,最后一种可能性最大,赵光义的枭雄性格,除非花蕊夫人冒犯了他的底线,否则是不太可能冒着被宋太祖厌恶的威胁,去除掉一个正得宠的后妃的。
不知诸位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