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花蕊夫人这短短四句诗,无一个脏字,却将天下男人骂了个遍

花蕊夫人这短短四句诗,无一个脏字,却将天下男人骂了个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风文史 访问量:2790 更新时间:2024/1/26 2:19:11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是为宋太祖。

当时天下并未统一,摆在赵匡胤的面前的对手除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之外,还有后蜀、南唐等国。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南征北伐,目标逐渐指向了后蜀。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赵匡胤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率军六万征讨后蜀,此时后蜀的统治者是孟昶

孟昶是后蜀的第二个皇帝,得益于他老爹孟知祥处心积虑,昼夜辛劳开创的局面,再加上蜀道天险,他登基时已经数十年不见烽火,不闻干戈,蜀国也一派承平。

但这一切都像是阳光下的泡沫,温室里的花朵,面对宋朝的6万军队进攻下,十四万守成都的蜀兵竟不战而溃。

乾德三年元宵节刚过,后蜀司空平章事李昊草表,孟昶就自缚出城请降。自王全斌出兵之日算起,仅仅六十六天,后蜀就灭亡了。

成王败寇,胜者为王,败者失败后,臣民都会沦为战胜国的俘虏,女子更是会成为胜利者的战利品,后蜀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就被宋太祖赵匡胤纳入了后宫。

关于这位花蕊夫人姓氏,众说纷纭,一说为费氏,另一说则为徐氏。生于青城的她,幼年时便擅长宫词,能文,又兼出落的姿容俊秀,在蜀地名气很盛。

孟昶在位时曾广征美女充实自己的后宫,才貌双全的花蕊夫人就入了他的眼。在宫闱之中,孟昶整日饮酒作乐,奢靡度日,而花蕊夫人凭借其姿色又能歌善舞,成为了孟昶最为宠爱之人。

赵匡胤久闻花蕊夫人艳绝尘寰,欲思一见颜色,以慰渴怀,如今后蜀国灭,自是能得偿所愿。

在孟昶去世后,赵匡胤便找机会让花蕊夫人侍宴。花蕊夫人只得宛转从命,饮酒中间,赵匡胤知道花蕊夫人能诗善舞,便命她即席吟诗,以显才华。

花蕊夫人感慨于自身遭遇,便作了一首流传千年的《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在这首诗中,她通篇都是在骂人,但是却通篇没有一个脏字,还把天下男儿给骂了一遍,读来发人深省。

赵匡胤本就是个英雄人物,当他看到这首诗后,有感于花蕊夫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更是越发的喜爱上了花蕊夫人。

这首诗用语简单,简单易懂,大致的意思是: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但我身在后宫,如何得知这国破的消息?十四万军士一起放下武器投降,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真正守家卫国的男子!

首句一个“竖”字,说明并非是经过残酷的战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降的,而是宋军一来,即乖乖地拱手出降了。

而造成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孟昶的无能,因为他身为一国之主,理应要保护这个国家,可他却安于享乐,荒淫误国,这才导致蜀国都没有反抗的能力。

而第二句“妾在深宫那得知”。熟悉历史的人都清楚红颜祸水这个成语,古人都喜欢把国灭和女人扯上点关系,比如把商亡归咎于妲己,西周灭亡归于褒姒,吴亡归咎于西施

可是她们原本只是呆在深宫里,对于国家大事又能知道多少呢?就算是自己知道,自己一个弱女子哪有回天之力!

花蕊夫人这是将自己从亡国这件事中撇清,同时也地表明了自己的一个观点,如果她不是在在深宫里,那她一定是会奋起反抗,这就引出了诗歌的后两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两句写得很解气,同时也再一次地让人看到花蕊夫人的性格,原本是有十四万人守城,可是谁能够知道这堂堂十四万男子,他们竟然全部投降了,如此看来,他们当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的男子汉。

“更无一个” 与“十四万人”对比 ,“男儿 ”与前面“妾”对照,可谓痛快淋漓 ,她这里当然是语带夸张,却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时义愤填膺,同时也非常的悲壮;一国上下居然可耻到不战而亡!

花蕊夫人的这首《述国亡诗》,语言通俗,用词含蓄有味,以一个女人的口气来表现对蜀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终亡国的沉痛之情以及内心的愤怒。

不得不说,花蕊夫人真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这首诗能够不带一个脏字,却又不失委婉地让十几万后蜀男子抬不起头,也从侧面赞扬北宋的军队很厉害,更警示了那些不战而降的将士,也难怪此诗能得到一代雄主赵匡胤的赏识。

图片来源网络

更多文章

  • 好色的赵光义为何会射死貌美的花蕊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兄弟标签:孟昶,宫词,贵妃,苏轼,诗人,宋太宗,宋太祖,赵光义,小说家,五代十国,花蕊夫人(后蜀)

    第一:什么是‘花蕊夫人’?花蕊夫人用来形容一个女人长得很漂亮,“花不能比她的颜色,蕊花比她的脸更好。”花蕊夫人之所以叫三花,是因为历史上有三位女子被称为“花蕊夫人”,而与赵匡胤和赵光义有关的,则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女诗人,也就是后来蜀主孟昶的妃子。第二:那就是,她长得怎么样?花蕊夫人,后蜀王孟昶的妃子,

  • 968年,花蕊夫人陪宋太祖打猎。突然,赵光义拉弓,对着她就是1箭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孟昶,晋王,诗人,宋太宗,赵光义,小说家,宋太祖赵匡胤,花蕊夫人(后蜀)

    公元968年,降妃花蕊夫人陪宋太祖赵匡胤打猎。酒席宴上,太祖兄弟赵光义突然拉弓,对着花蕊夫人就是一箭,花蕊夫人当场香消玉殒,宋太祖震怒却又无可奈何。宋太祖是马上天子,非常重视一年一度的秋猎大赛。这一天,宋太祖带着文武群臣,去围场进行秋猎,队伍中有宠妃花蕊夫人,还有信赖的3弟赵光义。围场上,众人拉弓射

  • 陈后主宠爱张丽华,作诗打趣沈皇后,最后两句成豪言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陈后主,张丽华,沈皇后,陈叔宝,宠爱,皇后

    陈后主陈叔宝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生活奢侈腐化,不理朝政,整日与嫔妃、文臣宴乐,制作艳词,可谓是醉生梦死地度日。陈后主极为宠爱贵妃张丽华,他对所有军国政事,皆不闻不问,陈后主甚至让大臣们奏请的国事先交由张丽华审阅,她同意之后,再禀告给自己。当时还有传言:“江东小朝廷,不知陈叔宝,但知

  • 李渊为何要杀张丽华?挑拨李渊杨广关系,害得杨勇杨广自相残杀

    历史解密编辑:无鞋呆呆标签:李渊,张丽华,隋炀帝,杨勇,杨广,杨勇(隋朝),南北朝

    李渊为何要杀张丽华?挑拨李渊杨广关系,害得杨勇杨广自相残杀张丽华出生于兵家,因为她的家中非常的贫困,他的父亲和兄长一直以织席为生计,公元568年,她被选入了宫中,那个时候的她年仅只有十岁,充当皇太子陈叔宝的良娣龚氏的侍女,张丽华长相的最大特点就是发长七尺,眉目如画,光可鉴人,另外她还有一个惊人的才智

  • 张丽华:因太美被杀,十岁被临幸,皇帝上朝都让她坐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张丽华,皇帝,陈叔宝,隋炀帝,上朝

    红颜祸水这个成语相信你一定听过,以我来说,只要听到这个成语脑海里的第一画面就是纣王妲己。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像皇帝这样地位的人,虽能获得天下美女,但历史上还是有不少痴迷女色入骨的帝王。这些帝王沉浸于美色之中,不理朝政,荒废事业,每日只想跟自己的爱妃一起嬉闹。譬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纣王的酒池肉林

  • 张丽华到底有何魅力让陈叔宝甘愿做一代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红篮篮标签:张丽华,陈叔宝,陈后主,隋炀帝

    张丽华:我是天下第一美人,只要是男人都会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陈叔宝:美人,你就是我的女王。沈婺华:妖女,不得好死。杨广:太美了,只可惜大臣不允许我拥有此等美女,拉下去砍了吧。(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群众: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张丽华,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

  •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张丽华的场景速写

    历史解密编辑:020艺术观察标签:张丽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教授,文章

    张丽华,生于1958年,山东广饶人。擅长中国画、连环画。1983年毕业并执教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艺术家检索(点击直接阅读)•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版权声明:本文仅供学习分享与学术研究交流,不

  • 张丽华:从宫女到宠妃,能让皇帝下跪,不光靠脸蛋还有特殊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局小乖简史标签:张丽华,皇帝,陈叔宝,陈后主,后主

    在我国历史上,纵然无数英雄豪杰都会对皇位和王权觊觎不已,但说到底,“皇帝”这种职业可不是一个好差事。对所有的皇帝来说,位高权重就意味着充满危险、日理万机是为了兴国安邦、权谋御下是为了管控政局、抵御外敌是为了固本长治、体恤爱民是为了统治稳定……这些大事但凡有哪一项做得不到位、不够好,恐怕江山社稷就会深

  • 皇妃张丽华:玉树后庭花倾国倾城,却被敌人污蔑成南朝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张丽华,后庭花,妲己,陈叔宝,陈后主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祸乱朝堂政治的美人,"红颜祸水"便是人们对其的评价。在南北朝时期有一妃子,名张丽华,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爱妃。唐朝诗人杜牧所作的《泊秦淮》中提到过一首名为《后庭花》的曲,这曲被人称为亡国之音,而这首曲便是陈叔宝为张丽华作的。张丽华出身于兵家,家中较为贫困,只能靠父亲纺织为生。后

  • 读史:倾国红颜之张丽华死亡疑团与隋炀帝杨广

    历史解密编辑:江明月好标签:张丽华,隋炀帝,陈叔宝,陈后主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留下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可能就是荒淫无道了。在各种影视剧中都有杨广弑父并直接接收了隋文帝宠妃宣华夫人的故事情节。这在讲究礼教的封建社会里可是有悖伦理道德的,但隋炀帝杨广并不在乎。宣华夫人陈氏是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女儿,也算得上是金枝玉叶了。但南陈还有另一位名垂史书的美人张丽华,张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