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辅国和张皇后闹翻,张皇后被抓,唐肃宗不敢吭声

李辅国和张皇后闹翻,张皇后被抓,唐肃宗不敢吭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飞云如水 访问量:892 更新时间:2023/12/10 7:28:21

762年,宦官李辅国带人包围了唐肃宗的寝宫。他抓住皇后的头发直往外拖,皇后挣扎着,高声尖叫:“皇上救我!”唐肃宗躺在床上,哆哆嗦嗦却说不出话。

李辅国如此胆大妄为,唐肃宗就治不了他?这一切,要从他的身世说起。

李辅国原名李静忠,小时候家里穷,便净身入了宫。因为相貌丑陋,他被派到马厩养马。

太子李亨有一匹宝马,李静忠非常用心地把它养肥。太子很高兴,就让李静忠跟在身边,时间一久,他就成了太子的亲信。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惶出逃,来到马嵬驿,士兵闹着不走了。李静忠参与了兵变,他们把杨国忠杀了,又逼死了杨玉环

在唐玄宗不知所措的时候,李静忠拥戴太子李亨,分兵北上。来到灵武,李静忠又与太子妃张良梯,力劝李亨称帝,共讨安禄山,兴复唐室。

李亨不同意:“父皇还远在巴蜀,我怎能自己称帝呢?”

李静忠对李亨说:“殿下,人心是成败的关键。请太子以国事为重。”

半推半就中,李亨登基当了皇帝,把父亲李隆基尊为太.上皇。

唐肃宗亲历安史之乱,对权臣乱政心有余悸,于是重用心腹李静忠。

为了表彰李静忠的拥戴之功,李亨赐他改名李辅国,凡是大臣奏章,发布军令等等,都交给李辅国处理。

一开始,李辅国做事还小心翼翼,并且极力巴结皇后张良娣,赢得了她的信任。

唐肃宗的朋友李沁博学多才,李亨想方设法请他出山,打算任他为右丞相。这让李辅国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

远在蜀地的李隆基,赐给张良娣一副七宝马鞍,上面镶嵌了很多珠宝,张良娣非常喜欢。

可是,李沁对唐肃宗说:“现在战事紧张,应该节俭,把马鞍上的珠宝充入国库。”

张良娣恨得咬牙切齿,就和李辅国联合起来,处处为难李沁,令李沁左右为难。

建宁王李倓为李沁打抱不平,把李辅国和张良娣互相勾结的事情,告诉了唐肃宗。

可是李倓的举报,非但不能惩罚李辅国,还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没过几天,广平王李豫半夜遇刺,伤了胳膊。肃宗大惊,忙让李辅国捉拿刺客。李辅国让刺客招供:是建宁王李倓要杀兄长李豫。

李辅国还故意为难地说:“皇上,这可怎么办呢?”

唐肃宗只好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在军营的建宁王李倓,莫名其妙地接到了父皇的圣旨和一杯鸩酒。李倓不服,要去找唐肃宗申诉。

可李辅国那里容他活命?一声令下,手下强按住李倓,灌下了鸩酒。可怜的建宁王,就这样殒命。

757年,唐军收复长安。唐肃宗迎回了玄宗,让他在兴庆宫居住。

回到长安,李辅国的权力更大了,他不但是皇宫总管,还牢牢握住禁军指挥权。唐肃宗发布的所有命令,必须有李辅国的签字才能施行。

唐肃宗一般不上朝,百官的奏折,都由李辅国代接。李辅国实际上架空了唐肃宗。

皇后张良娣的儿子李佋,被封为兴王。但张皇后不满足,勾结李辅国,要求唐肃宗立兴王为太子。

唐肃宗想起李沁的嘱托,没有答应他们,反而立长子李豫为太子。

气得张皇后咬牙切齿,多次要陷害李豫,但都没有抓到任何把柄。

李隆基回到长安后,住在临街的兴庆宫。人老了就念旧,他经常宴请旧臣和老将军叙旧。李隆基还劝告唐肃宗:不要重用李辅国,此人心术不正。

李辅国知道后怀恨在心,在唐肃宗面前说李隆基企图东山再起。唐肃宗笑了笑,没有理会。

可李辅国不管皇帝信不信,他假传圣旨,把李隆基移居到太极宫,软禁起来。唐肃宗龙颜大怒,打算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没想到,李辅国带着一众将领,前来面圣。

唐肃宗说:“你可知罪?”

李辅国不慌不忙地说:“臣是为了皇上,才出此下策。就怕皇上地位不保,六军不安。”

唐肃宗心里一惊,想起了马嵬坡,怕是要旧戏重演。他讪讪地说:“你们辛苦了,都下去休息吧。”

李辅国哪里还有一个宦官的样子?他从一个唯命是从的奴才,变成了唐肃宗的噩梦。

此后,唐肃宗很多次要对付李辅国,但他手里控制着禁卫军,拿住了皇帝的命脉,懦弱的唐肃宗对此无可奈何。

762年,唐肃宗重病在床,令太子李豫监国。

这时,张皇后和李辅国之间,利益发生了冲突,两人嫌隙不断。张皇后想换掉李豫,让肃宗二儿子李系当太子,然后自己垂帘听政。

而李辅国看到唐肃宗时日无多,就转向太子李豫,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同时帮助李豫对付张皇后。

张皇后想:是时候除掉这个阉人了。她召来李豫,对他说:“李辅国阴谋作乱,应该把他诛杀。”

没想到李豫竟然哭了:“皇上病重,不好请示,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张皇后知道李豫不能成事,又召来越王李系。李系原本就痛恨李辅国,满口答应。两人密谋先除掉太子李豫。

但手下有人泄密,李辅国便让太子转移,同时传令禁卫军搜捕越王。

李辅国带人包围了唐肃宗的寝宫。当着肃宗的面,他揪住张皇后的头发,直往外拖。

皇后高声尖叫:“皇上救我!”而唐肃宗哆哆嗦嗦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一会儿,竟然咽了气!

李辅国见肃宗死了,就用绳子勒死了张皇后。

几天后,太子李豫即位。李辅国执掌兵权,所有的事情都由他说了算,他甚至对代宗说:“皇上只管在里面坐着,外面的事情,自有老奴处理。”

但没过多久,代宗找了个刺客,趁着黑夜斩杀了李辅国。宦官乱政,终究落得个身首异处无人同情,只是把他钉在了耻辱柱上。

更多文章

  • 由“昏君”变“明君”,唐代宗重用此人,如何为大唐续命150年?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刘晏,玄宗,皇帝,昏君,明君,大唐,唐朝,唐代宗,官宦世家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永泰元年(765年)正月,经过日夜深思熟虑,唐代宗在《改元永泰赦文》中,罪己安民,以图永泰天下,稳固李唐统治的施政纲领。唐代宗罪己安民的出发点,是为解决面临的诸多历史难题,其着眼点是为了把再造的李唐江

  • 唐代宗李豫的真爱,是野史的沈氏,还是历史的独孤氏?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唐代宗,李豫,独孤氏,唐玄宗,沈氏

    作者:青灯编辑搜图盛唐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是活得太久的李隆基,晚年重用杨国忠,引发的安禄山和史思明大叛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三个月,最终在唐代宗李豫的手中结束。而唐代宗力挽狂澜,在历史上留下的,不仅仅是身为帝王的功绩,还有众人评说的情感。围绕李豫展开的感情,主要是两个女子,一个是沈氏,一个是独孤氏。

  • 唐代宗李豫:别在我面前狂,我不用你的时候你啥也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唐代宗,李豫,李辅国,唐玄宗,唐肃宗,郭子仪

    一天夜里,一名刺客潜入博陆郡王府,将王府的主人刺杀。刺杀后并没有马上逃走,而是把死者的头割下,扔进了厕所...最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刺客最后全身而退,还被升了官。其实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出戏就是皇帝自导自演的。这个皇帝就是唐代宗李豫。李豫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又好学又勤奋,不打架斗殴,没不良嗜好

  • 仁孝宽容的守成皇帝唐代宗李豫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代宗,李豫,皇帝,李辅国,唐德宗,唐玄宗

    唐代宗李豫(726-779年),原名李俶,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孙子。李豫从小在百孙院长大,由于李豫从小好学,为人仁孝温恭,言谈举止皆符合礼仪,且长相不俗,李隆基虽有一百个孙子,但格外喜欢他。十五岁时,以皇孙身份被封为广平王。登上帝位安史之乱爆发后,李豫随父亲李亨前往灵武,李亨称帝后,李

  • 安史之乱刚平定,为何就出现藩镇割据?唐代宗"惯孩子"本事有多绝?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唐廷,唐朝,唐代宗,节度使,李光弼,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与此同时,在平叛战火中立下赫赫战功、又握有军事指挥大权的将帅们,如仆固怀恩等人,唯恐叛乱平定,宠遇衰微,未免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叛军破灭,将帅

  • 开启晚唐乱世的第一罪人唐代宗功劳堪比唐太宗,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唐代宗,李世民,安史之乱,李豫,李辅国

    大唐帝国的皇帝能够和李世民相提并论的应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的业绩在伟大的天克行面前都只能算弟弟。如果勉强要比的话,也只有天皇大帝李治以及开元时期的唐明皇李隆基。至于唐代宗李豫根本就不能和李世民比,而且他还是开启晚唐乱世的第一罪人。唐代宗李豫安史之乱除恶不尽,开启乱世唐太宗确实有功绩,他平定了安史

  • 田承嗣为安禄山立庙,唐代宗为何不敢治罪,还将公主下嫁?

    历史解密编辑:故史倾城标签:唐军,唐朝,田承嗣,安禄山,唐代宗,史思明

    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先后攻克洛阳、长安,差点颠覆了唐朝的统治。唐朝历经八年的时间,才平定了安史之乱。按理说安禄山、史思明都是叛将,谁也不敢为他们立庙祭祀。可是有个人的胆子却很大,他公开为安禄山等人立庙,可唐朝皇帝却不敢治罪,反而极力拉拢,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此人名叫田承嗣,是平州卢龙人,出身

  • 一宰相被抄家时,官员发现几十吨胡椒粉,唐代宗下令将其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唐代宗,胡椒粉,宰相,和珅,唐玄宗,皇帝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历经了数次的王朝更迭,时代变迁。中国历史上共有400多位皇帝,其中不乏明君、才子,他们宵衣旰食,日理万机,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皇帝各有千秋,臣子也水平不一。忠臣贤良流芳千古,贪官佞臣遗臭万年。历朝历代都会有贪官污吏

  • 唐代宗为什么沦为失国皇帝?人们为何要说他该向天下谢罪?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锦囊OvO标签:皇帝,皇位,朝政,唐朝,唐代宗,武则天,官宦世家

    唐代宗,名李豫,是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他于唐肃宗去世后继承皇位,年仅14岁。他的母亲武惠妃和武则天的姑姑武则天掌握了朝政大权,使唐代宗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到了唐代宗成年后,他本有机会夺回政治控制权,但他却并没有采取行动,导致最终失去了皇帝的地位,被迫离开长安城。唐代宗失去皇位的原因主要是他缺乏能力和魄

  • 神童柳宗元30官拜国级,却因一篇文章被贬半生,学者:感谢唐宪宗

    历史解密编辑:胆大的小虫标签:唐朝,宋朝,柳宗元,唐宪宗,唐顺宗,刘禹锡,王叔文,唐德宗,散文家

    柳宗元:30岁官至国级,却因一篇文章被贬半生,学者:感谢唐宪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出身名门,曾年少有为,三十岁而立之年便权倾官场叱咤大唐,谁知因插手储君国本得罪新皇帝被贬,后半生一生都蹲在偏远山区。不过,这颗政治新星的陨落对他个人来说是苦难,对中国历史来说却并非坏事!两世为人柳宗元:30岁权倾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