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年,唐肃宗李亨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宦官李辅国当着皇帝的面,将张皇后拖出宫去,李亨又气又急,却不敢吱声,当夜便去世。
为何一个宦官能够无视皇帝的尊严,任意凌辱嫔妃?
其实都是皇帝和张皇后之前种下的祸,咎由自取。
天宝年间,太子李亨的两位妻妾韦氏、杜氏,皆因李林甫的参奏,被迫先后出家、离婚离开了东宫。
于是唐玄宗赐婚太子,将自己姨母的孙女张氏选进宫,她美貌可人,进宫之后被太子独宠。
太子有私心,张氏是一个保护伞,他的太子之位可以稳固。另外张氏的确美貌可人,懂事,李亨怎么会不喜欢。
安史之乱,唐玄宗带着后宫和皇子们来到蜀中。
太子李亨终于有了机会,他决定独自北上去灵武,随从保护的人并不多,晚上住宿,张良娣总是睡在太子营帐外面保护他。
李亨说:“这些抵御敌人的事情,不要你一个女人挡在前面。”
张良娣却说:“现在卫士不多,如果出事情,我可以抵御贼寇片刻,保全陛下。”战乱中张良娣的这个简单行为,让李亨很是感动。
他们来到灵武,局势还不稳定,张良娣生下了一个儿子,也没有好好坐月子。只休息了三天,她就起来为士兵缝制衣服。
李亨心疼她,让张良娣休息,可她却说,太子的事情重要,她没事。
张良娣事事以太子为先,让李亨很感动,让他对张良娣心存感激。
756年,李亨登基做了皇帝之后,张氏开始暴露出她的真面目。她被立为淑妃,没有成为皇后,她心里非常不舒服。
皇帝对于张氏在安史之乱中的表现很满意,想立她为后,但是遭到丞相李泌的反对,他一直找理由应付皇帝。
宰相需要考虑朝局,安史之乱中,李亨的两个儿子广平王李豫和建宁王李倓表现出色,都有军功,在朝中有威望。
如果册立了皇后,皇后自己的儿子不是太子,会发生什么?
张氏生了两个儿子,她心里的欲望开始滋长,希望自己儿子成为太子,自己成为皇后,皇太后。
758年四月,张氏终于册立为皇后,彻底打开了她的野心,开始把持权力,干预政事。
她开始培育自己的势力,自然是从周围的太监开始,不久一个叫李辅国的宦官被火速提拔,并培养他。
李辅国被张皇后特别培训,很快得到李亨的重用,被提拔为太子家令,成了拥有重权得大宦官。从此李辅国权倾天下,皇帝和皇后反而被架空了。
762年是多事之秋,李隆基凄凉的病逝,儿子李亨也好不到哪里,病入膏肓。
大唐的后宫一直血雨腥风,张皇后觉得机会来了,必须动手了。
她要趁乱除掉太子,李辅国这时已经成为一派势力,他在宫里四处布满眼线,掌握了皇后得一举一动。
李辅国自然是找一个好掌控的,张氏这么疯狂,他自然希望太子继位。当张皇后派人诱太子进宫时,李辅国得到消息,名正言顺的将越王一党抓了起来。
张皇后立刻慌了,跑到李亨的寝宫来躲避,可皇帝只剩下一口气了,连话也说不出,只能任由宦官将皇后拖了出去,他什么也做不了,当晚就去世在长生殿。
太子继位,张皇后没有了活路,被废黜为庶人,幽闭在冷宫,不久就去世了。
张良娣前半生一直在为太子考虑,后半生为了追逐权力,亲手为大唐培养出一个顽疾,宦官祸国。大唐从此走进了一个深渊,对大唐而言张良娣是一个罪人。
李亨虽然平息了安史之乱,但他纵容张皇后专权,培养宦官,为大唐埋下了雷,不知他在地下怎么向父亲李隆基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