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后与权宦勾结,当着唐肃宗的面被拖出宫,结局究竟如何?

皇后与权宦勾结,当着唐肃宗的面被拖出宫,结局究竟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水的焱燚 访问量:3253 更新时间:2023/12/11 16:54:02

762年,唐肃宗李亨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宦官李辅国当着皇帝的面,将张皇后拖出宫去,李亨又气又急,却不敢吱声,当夜便去世。

为何一个宦官能够无视皇帝的尊严,任意凌辱嫔妃?

其实都是皇帝和张皇后之前种下的祸,咎由自取。

天宝年间,太子李亨的两位妻妾韦氏、杜氏,皆因李林甫的参奏,被迫先后出家、离婚离开了东宫。

于是唐玄宗赐婚太子,将自己姨母的孙女张氏选进宫,她美貌可人,进宫之后被太子独宠。

太子有私心,张氏是一个保护伞,他的太子之位可以稳固。另外张氏的确美貌可人,懂事,李亨怎么会不喜欢。

安史之乱,唐玄宗带着后宫和皇子们来到蜀中。

太子李亨终于有了机会,他决定独自北上去灵武,随从保护的人并不多,晚上住宿,张良娣总是睡在太子营帐外面保护他。

李亨说:“这些抵御敌人的事情,不要你一个女人挡在前面。”

张良娣却说:“现在卫士不多,如果出事情,我可以抵御贼寇片刻,保全陛下。”战乱中张良娣的这个简单行为,让李亨很是感动。

他们来到灵武,局势还不稳定,张良娣生下了一个儿子,也没有好好坐月子。只休息了三天,她就起来为士兵缝制衣服。

李亨心疼她,让张良娣休息,可她却说,太子的事情重要,她没事。

张良娣事事以太子为先,让李亨很感动,让他对张良娣心存感激。

756年,李亨登基做了皇帝之后,张氏开始暴露出她的真面目。她被立为淑妃,没有成为皇后,她心里非常不舒服。

皇帝对于张氏在安史之乱中的表现很满意,想立她为后,但是遭到丞相李泌的反对,他一直找理由应付皇帝。

宰相需要考虑朝局,安史之乱中,李亨的两个儿子广平王李豫和建宁王李倓表现出色,都有军功,在朝中有威望。

如果册立了皇后,皇后自己的儿子不是太子,会发生什么?

张氏生了两个儿子,她心里的欲望开始滋长,希望自己儿子成为太子,自己成为皇后,皇太后。

758年四月,张氏终于册立为皇后,彻底打开了她的野心,开始把持权力,干预政事。

她开始培育自己的势力,自然是从周围的太监开始,不久一个叫李辅国的宦官被火速提拔,并培养他。

李辅国被张皇后特别培训,很快得到李亨的重用,被提拔为太子家令,成了拥有重权得大宦官。从此李辅国权倾天下,皇帝和皇后反而被架空了。

762年是多事之秋,李隆基凄凉的病逝,儿子李亨也好不到哪里,病入膏肓。

大唐的后宫一直血雨腥风,张皇后觉得机会来了,必须动手了。

她要趁乱除掉太子,李辅国这时已经成为一派势力,他在宫里四处布满眼线,掌握了皇后得一举一动。

李辅国自然是找一个好掌控的,张氏这么疯狂,他自然希望太子继位。当张皇后派人诱太子进宫时,李辅国得到消息,名正言顺的将越王一党抓了起来。

张皇后立刻慌了,跑到李亨的寝宫来躲避,可皇帝只剩下一口气了,连话也说不出,只能任由宦官将皇后拖了出去,他什么也做不了,当晚就去世在长生殿。

太子继位,张皇后没有了活路,被废黜为庶人,幽闭在冷宫,不久就去世了。

张良娣前半生一直在为太子考虑,后半生为了追逐权力,亲手为大唐培养出一个顽疾,宦官祸国。大唐从此走进了一个深渊,对大唐而言张良娣是一个罪人。

李亨虽然平息了安史之乱,但他纵容张皇后专权,培养宦官,为大唐埋下了雷,不知他在地下怎么向父亲李隆基交代。

更多文章

  • 平定安史之乱背后的经济战:唐肃宗如何拯救大唐的钱袋子?

    历史解密编辑:万有引力匠心社标签:唐肃宗,安史之乱,唐玄宗,安禄山,宰相,第五琦

    导语公元756年7月12日,太子李亨在朔方军的大本营灵武登基称帝,即唐肃宗。此时唐肃宗的中央政府,实际上是一个由朔方军、河西陇右余部所拥立的临时政府。在这种背景下,摆在唐肃宗面前的最重要事情,就是收复失地和重建中央政府,而想要实现这个目的,自然离不开两样东西:枪杆子和钱袋子。当时的唐肃宗,并不缺枪杆

  • 唐肃宗李亨:安史之乱时开挂上位,独得玄宗恩宠自行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叫我大黑熊标签:李亨,唐朝,唐肃宗,李辅国,唐玄宗,李林甫,书法家,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的杨贵妃,于马嵬坡香消玉殒,表面上看似陈玄礼是兵变的发动者,然而李亨才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唐肃宗李亨的一生。唐肃宗李亨,生于公元711年,初名李嗣生,又名李浚、李玙、李绍,是李隆基的第三子,母亲为元献皇后杨氏。公元727年,李亨被封为忠王,改名浚,后又改名为李玙。在武惠

  • 唐肃宗即位后,为何派兵干掉自己的弟弟?这是要怪唐玄宗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李亨,皇帝,唐朝,唐肃宗,唐玄宗,节度使,书法家,五代十国

    757年二月,就在唐朝军队与安史叛军在北方鏖战之时,南方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唐肃宗利用江淮当地的武装力量,干掉了自己的异母弟永王李璘。与此同时,李璘的亲信党羽也受到了惩处,不少人被杀,还有一些人被打入监狱,其中就包括诗人李白。唐肃宗是在756年七月即位的,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他为何这么急迫地干掉自己的弟

  • 唐肃宗在灵武继位后,朝廷中枢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历史解密编辑:重耳标签:唐肃宗,灵武,唐玄宗,李辅国,郭子仪,李亨

    唐肃宗在灵武继位后,他朝廷枢纽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马嵬坡兵变后和唐玄宗分道扬镳的太子党,主要有建宁王李倓、广平王李俶、大太监李辅国等人,包括后来追随过来的明相李泌。其中儿子建宁王是大唐最为英明神武的王子,一路身先士卒,率兵大小数十战,保护唐肃宗。李亨对登基犹豫不决,建宁王坚定的决心让李亨有勇气违

  • 李辅国和张皇后闹翻,张皇后被抓,唐肃宗不敢吭声

    历史解密编辑:飞云如水标签:李亨,李倓,李辅国,唐肃宗,唐玄宗,五代十国,女皇武则天,张皇后(唐朝)

    762年,宦官李辅国带人包围了唐肃宗的寝宫。他抓住皇后的头发直往外拖,皇后挣扎着,高声尖叫:“皇上救我!”唐肃宗躺在床上,哆哆嗦嗦却说不出话。李辅国如此胆大妄为,唐肃宗就治不了他?这一切,要从他的身世说起。李辅国原名李静忠,小时候家里穷,便净身入了宫。因为相貌丑陋,他被派到马厩养马。太子李亨有一匹宝

  • 由“昏君”变“明君”,唐代宗重用此人,如何为大唐续命150年?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刘晏,玄宗,皇帝,昏君,明君,大唐,唐朝,唐代宗,官宦世家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永泰元年(765年)正月,经过日夜深思熟虑,唐代宗在《改元永泰赦文》中,罪己安民,以图永泰天下,稳固李唐统治的施政纲领。唐代宗罪己安民的出发点,是为解决面临的诸多历史难题,其着眼点是为了把再造的李唐江

  • 唐代宗李豫的真爱,是野史的沈氏,还是历史的独孤氏?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唐代宗,李豫,独孤氏,唐玄宗,沈氏

    作者:青灯编辑搜图盛唐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是活得太久的李隆基,晚年重用杨国忠,引发的安禄山和史思明大叛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三个月,最终在唐代宗李豫的手中结束。而唐代宗力挽狂澜,在历史上留下的,不仅仅是身为帝王的功绩,还有众人评说的情感。围绕李豫展开的感情,主要是两个女子,一个是沈氏,一个是独孤氏。

  • 唐代宗李豫:别在我面前狂,我不用你的时候你啥也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唐代宗,李豫,李辅国,唐玄宗,唐肃宗,郭子仪

    一天夜里,一名刺客潜入博陆郡王府,将王府的主人刺杀。刺杀后并没有马上逃走,而是把死者的头割下,扔进了厕所...最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刺客最后全身而退,还被升了官。其实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出戏就是皇帝自导自演的。这个皇帝就是唐代宗李豫。李豫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又好学又勤奋,不打架斗殴,没不良嗜好

  • 仁孝宽容的守成皇帝唐代宗李豫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代宗,李豫,皇帝,李辅国,唐德宗,唐玄宗

    唐代宗李豫(726-779年),原名李俶,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孙子。李豫从小在百孙院长大,由于李豫从小好学,为人仁孝温恭,言谈举止皆符合礼仪,且长相不俗,李隆基虽有一百个孙子,但格外喜欢他。十五岁时,以皇孙身份被封为广平王。登上帝位安史之乱爆发后,李豫随父亲李亨前往灵武,李亨称帝后,李

  • 安史之乱刚平定,为何就出现藩镇割据?唐代宗"惯孩子"本事有多绝?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唐廷,唐朝,唐代宗,节度使,李光弼,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与此同时,在平叛战火中立下赫赫战功、又握有军事指挥大权的将帅们,如仆固怀恩等人,唯恐叛乱平定,宠遇衰微,未免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叛军破灭,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