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柴荣不死?

如果柴荣不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 访问量:3726 更新时间:2024/1/18 22:45:15

959年7月27日,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周世宗柴荣病逝,年仅三十九岁。

五代十国是个生产皇帝的流水线,随时随地变幻着大王旗,后周世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好皇帝,具有英明果断,远见卓识,史称“五代第一明君”。

柴荣在武功上,仅用四十二天就收复燕南之地,夺取契丹人占领的北方大部分地区。高平之战中,他成功包围北汉都城,彻底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就像巨鹿之战对项羽一样,真正奠定了他西楚霸王的地位。

他是赵匡胤建立大宋朝三百多年国祚历程中的关键一环,甚至可以说,赵匡胤直接享受了柴荣整顿国家的红利,为大宋的统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柴荣画像

假如柴荣没有英年早逝,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朝的历史是否会改写呢?那么,我们就要考察一下柴荣的治国能力了。

第一,论治军能力,他是够狠、够霸气的军事家。

高平之战中,柴荣御驾亲征,并分三军与北汉、契丹联军对峙。可两军刚刚交锋,右翼的樊爱能、何徽就怯战溃败,右翼军瞬间大乱。看到这种情况,柴荣没有惧怕,反而亲自率领殿前司出战。

周世宗亲自出战又表现的非常神勇,士气顿时大振,就此转败为胜,周世宗也凭借此战建立绝对的权威。

经过高平之战,周世宗发现侍卫司延续五代恶习,纪律松弛、兵骄将惰、畏战怯敌,决定大力整顿禁军,淘汰老弱病残,他挑选身强力壮、作战勇敢的加入禁军,还果断诛杀了临战畏敌的樊爱能、何徽等七十余将领。

第二,论统率能力,周世宗比宋太祖宋太宗还更胜一筹。

五代用兵,武将喜欢斗勇,以进为荣,以退为耻。

在有限的空间内,城廓河道之间,步兵与步兵对抗,问题似乎不大。但遇到空间开阔、复杂的地形,面对契丹的机动部队,宋军的悲剧就不是偶然现象了。

对中原军队的顽疾,柴荣将武将群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如何规范化提上了日程。他决定决定大力整顿禁军,亲自主持将领选拔工作,赵匡胤就是其中之一。

赵匡胤正是在柴荣的禁军系统中逐渐储备自己的人脉关系网,不但结识了义社十兄弟,还在中下层将领中结下了很好的人缘。可以说,大宋直接坐享了周世宗整军的果实。

相反,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整个禁军体系和军事制度没有更多的实质性进步与改进。自安史之乱以来,二百多年的纷乱局面的扭转,周世宗确实有拨乱反正的巨大历史功勋,这是不可磨灭的。

如果柴荣的寿命延长,那么他原本定下的“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图,或许就可以实现的,统一的局面或许会呈现出另外一种样子。

五代后期的历史趋势是统一,这是必然性。由谁来统一、怎样统一?这是偶然性。

每个时代都有执行和完成历史任务的代表人物,世宗柴荣壮年而丧,赵匡胤兄弟踵继完成统一,这是历史必然性的表现。这或许也再次验证了长时段理论中历史的进程与个体的无奈。

历代评价

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旧五代史》

编辑说明

文字 / 范范之辈

排版 / 乐多

封面 / 乐多

标签: 后周世宗周世宗宋太祖

更多文章

  • 柴荣未得天下。是否让人觉得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后周世宗,宋太祖,李存勖,宋太宗,后唐,周世宗

    所谓惋惜,应该是本来应该成就伟业,但却功败垂成。让人扼腕叹息的历史人物。这样的历史人物首先就应该说是周世宗柴荣。可惜啊,可叹啊,遗憾啊。柴荣自言再活三十年。其实不用。只要柴荣再活10年,柴荣必然是和李世民一一样的一代雄主明君,焉有赵氏兄弟捡便宜的事情。后周世宗皇帝柴荣 是五代时期第二代后周皇帝。过继

  •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专家考证他在说谎:柴家已断子绝孙

    历史解密编辑:珺瑶婉史标签:宋太祖,后周世宗,郭威,周世宗,李重进,范质

    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一支大军浩浩荡荡开出河南开封城去,在途经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时,忽而流言四起、军中将士议论纷纷,随后一帮文官将领便将早已备好的锦绣龙袍拿出来披在醉酒的大将军身上。将军多次推拒,最终“迫于无奈”只得在众人的簇拥下宣布称帝,这便是著名的宋代“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

  • 柴荣所在,宋帝尽皆回避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后周世宗,宋太祖,郭威,李世民,皇帝,柴荣,宋帝,宋朝君主列表

    一个柴荣,远超宋朝十八帝!柴荣,在位不过5年,于漫漫几千年中国历史而言,可谓倏忽一刻,几乎微不足道。但是,尽管只有5年,却足以超越宋朝十八帝王的三百多年!要知道宋朝最牛的太祖皇帝赵匡胤,在柴荣眼里,不过一战将而已,哪有什么治国安邦的大才,更谈不上什么千古一帝的资格,就是一个跟班而已,一个跟在柴荣身后

  • 黄滔:以实干苦干 推动宁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

    历史解密编辑:好的0926标签:黄滔,宁乡,李卓,李纯

    黄滔参加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十五代表团审议时希望广大人大代表以实干苦干 推动宁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1月5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滔在参加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十五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全市上下要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抬高坐标、加压奋进,牢牢守住“工业强市、幸福

  • 64岁的黄滔和58岁的廖虹在酒店相亲,彼此给对方点菜,结局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婉婷说故事标签:黄滔,廖虹,相亲,风度

    冬日的暖阳挂到了西山顶上,依然暖融融的余光,洒在小城里人们的身上。64岁的黄滔,来到金辉国际大酒店一个小包厢里。他看一眼手表: 17点10分,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20分钟呢。他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黄滔心里涌起几许兴奋,几许期待。这样心情,这样的美事,在40年前,在那片遥远的矿山已演绎了一次。那时候,黄

  • 黄滔:周全准备 落实责任 坚决打好防汛抗旱这场“硬仗”

    历史解密编辑:杨超常怪录标签:洪水,山洪,灾害,唐朝,防汛抗旱,黄滔(诗人)

    黄滔在宁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第三次会议上强调周全准备、落实责任 坚决打好防汛抗旱这场“硬仗”5月9日下午,在长沙市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市随即召开防汛抗旱指挥部第三次会议,对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滔强调,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时时放心

  • 工业强市|宁乡市市长黄滔解读宁乡工业迅猛发展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金台资讯标签:长沙,唐朝,湖南省,工业强市,新兴产业,黄滔(诗人),宁乡市人民政府,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论坛现场。受访单位供图5月18日,湖南省“五好”园区创建推进大会召开。会上,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结合不久前连续两次来宁乡经开区和宁乡高新区调研时留下的深刻印象,重点表扬宁乡。就在前不久,宁乡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滔在国际高空作业平台行业高峰论坛暨星邦智能十五周年活动上,解读宁乡工业迅猛发展的秘密。

  • 长江为什么叫江,黄河为什么叫河,江与河的区别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步友瑶说动物标签:黄河,河流,水系,径流,长江流域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的国家,拥有大小河流估计有十多万条,由于我国幅员面积广阔,无论是江河的数量,还是流程长度,在世界上都能排在前列。据统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5万多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600条左右,而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有80条左右。其中,长江和黄河是我

  • 南唐烈祖李昪,一个流落到寺庙的孤儿,逆袭成开国皇帝,仁义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皇帝,吴越,吴国,徐知诰,徐温

    一、出生神奇,幼年多难李昪,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开国皇帝。和历史上所有的开国皇帝诞生时都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一样,关于李昪的出生,也同样有个神奇的传说。相传,李昪家门前有颗梨树,这年,结了一个大如升斗的果子,其父母和邻居们都感到很稀奇,等果子成熟后,李昪的父母

  • “东海鲤鱼”李昪为何能羽化成龙?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李昪,成龙,徐氏,宦官,徐知,徐温

    作者:许云辉公元937年,南吴权臣徐知诰受封齐王,“建齐国,置宗庙社稷,以宋齐丘、徐玠为左、右丞相”,反客为主凌驾于朝廷之上。南吴末代皇帝杨溥被迫主动禅位,徐知诰假惺惺做足全套戏后,欣欣然受禅称帝,改国号为大齐。在徐氏诸子强烈要求下,徐知诰认祖归宗“复姓李氏,改名曰昪(biàn)”,并攀龙附凤自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