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际和平艺术家推选人物——王建秋

国际和平艺术家推选人物——王建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笔墨淡蓝 访问量:3844 更新时间:2024/1/8 9:42:13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和主题。艺术无国界,联合国通过“国际和平艺术家”的推选活动,旨在将中国艺术家推介到世界各国,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艺术家,更多的欣赏到中国艺术,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

和平来之不易,为了更好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2001年9月联合国通过联大第555/282号决议,决定从2002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21日定为国际和平日。自国际和平日设立以来,联合国每年都会在这一天举行仪式并敲响和平钟,并邀请各国名人、艺术家等作为和平使者出席纪念活动。国际和平日已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200多个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迄今已举办19届。艺术为了和平。一直以来,我们广大艺术家以“国际和平艺术家”为榜样,通过各种文化表达形式热情讴歌和平,赞美和平,纵情抒发对和谐美好生活,为和平发声。

国际和平艺术家不仅是一种殊荣,也是一种使命。是对艺术家成就的肯定和赞许,更是献给国际和平日的一份文化厚礼,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世界和平,这不仅是"国际和平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也是全人类的共同夙愿。

王建秋,画名:王一茗,男,江苏苏州籍,1959年10月出生,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曾担任教师、国企宣传干部、记者、编辑。80年代开始在各大报纸杂刊发表诗、散文、小说,並多次获奖,后从事书画艺术学习和发展,师从著名画家教授钱剑华、钱玉麟,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並屡获大奖,曾多次获《人民日报》民生栏目及多家媒体介绍,现为中央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特邀艺术家,水墨丹青画院画家,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理事,香港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家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国家高级美术师等。

王建秋:逸笔成趣 养心悟道

当代画坛,商品经济裹挟着画家,各种浮躁现象层出不穷,制造焦虑者和被制造焦虑者都身处焦虑之中,唯淡泊卓远者,方能超然物外。

画画对王建秋来说,是情感输出的窗口,一笔一墨都是他含道映物、澄怀味象的圣地,一山一水都是精神往来于天地之间的净土,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心驰神往,思绪飞扬。

画画也是王建秋终其一身的学问,是处世哲学、生活感悟、艺术真谛的结晶,蕴含着几十年的修为。

王建秋,汉语言文学专业,当过老师,做过记者、编辑。积年在传统文化里浸染,在诗词歌赋中丰润,体内自然充盈着离骚,骨子里自然镌刻着李杜。王建秋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文化人。

王建秋自幼喜欢绘画,曾得到浙派雕塑家、国画家钱剑华的指授。早年,王建秋在老师名家耳提面命的教诲中,山水、花鸟,均有涉猎,临摹,创作,勤学苦练,打下坚实的笔墨基础。后来,王建秋转益多师,又拜无锡著名书法家钱玉麟,学习书法,真、草、篆、隶、行,广收博约,融会贯通,写了一手好字。

“书画同源”,历来被艺术家所重视,尤其有成就的画家,更是把“以书入画”视若卓尔不群的法宝、把“书法与绘画交相辉映”当成创作的灵魂。(但凡有真知灼见的鉴定家,在辨别古画时,书法线条就是最重要的依据。)在王建秋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以书入画的妙趣,也可以看到书法与绘画相得益彰的融洽。他笔下不管是苍茫浑厚的山水巨制,还是面对心境、面对书斋的山水小品,哪怕是妙趣横生的花鸟,无不笔端跌宕,似若游龙,毫颖变幻,生发万象,使转、连接、虚实、动静、呼应,有形的具象,无形的意象,一切都在线条的辉映中,融汇成笔墨的风华,那气势之美、那意态之妙、那韵律之和谐,韵致畅达,笔态丰厚,观如参禅,品似悟道。再看题跋,文采隽永,言辞清新,书法俊逸,笔意融融,字字珠玑,题跋与绘画融为一体,和谐生辉,观之、游之、赏之,使人流连,让人回味。

透过画面的视觉感官,解析王建秋“以书入画”的本体语言,可以看到他那出类拔萃的线条质量。他用笔特别灵动,比如他的山水《江山依旧红烂漫》、《子路问川》,《归期》、《娄山关》等等作品,山体、山势、老松、翠枝,用线非常讲究,有逆锋、有顺锋,亦有散锋、有骨线。一笔下去,提按、力量、方向,因势利导,因势赋形,恣肆的,却不妄为,老辣的,却蕴含秀润,挥洒的,却调理清晰,用笔简洁而意态丰富,用笔严谨又变化无穷,线条伴随着笔意的变化而自由生发,皴擦与点染伴随着线条的生发而转换着心象,转换着情感。当笔墨驰骋于画面,似若把饱满的激情、生命的状态、昂扬的精神全部折射其中,仿佛那是一次全神贯注的战斗,精、准、狠的笔法,果断而坚毅,洗练,又有很强的概括性。峰峦叠嶂的高远、云烟显晦的平远、曲径通幽的深远,无不在灵变的笔意中呈现出荒荒神游的雄浑意境,近视如千里之远,远望又不离座外。

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文学专业,加之常年写文章、读碑帖,体内孕育着诗情画意的能量,无意之间,侧漏了风华,溢满于笔墨之中。王建秋每一幅山水都洋溢着“画中有诗情、画中含诗意”的格调。王建秋的山水,不管是赋彩、写形,还是墨分五彩,韵墨生辉;也不管是写南方的温润蕴籍,清雅秀润,还是绘北方的崇高静穆,雄浑阔美,都不燥气、不火气,而是笔细墨秀,色明画润,山水爽朗,草木华滋,云烟飘流,四时朝暮,风雨名晦,不同的季候,不同的面貌,呈现出不同的风采,春天,山水欲动如笑,夏天,草木丰茂如滴,秋天,山水清净如妆,冬天,草木萧疏如睡,一切物态欣欣然,情意融洽。山水里洋溢着情感,草木里蕴含着思绪,诗性与自然神遇而迹化,画里画外流露出诗人的心境,带着李白仰望瀑布飞空之景、带着陶渊明流连田园牧歌之情、带着老庄长风出谷之境,画质与文心、大美与性情,统合一体,融成精妙,诗之不尽,溢而为画,远观、细品,即便无意中扫上一眼,都怡然有得,心驰神往。

任何一位艺术家引起关注,成为大众的焦点,都是积学厚养的结果,都是恪守着主流正脉之道,渐近、渐悟、渐变而修成的正果,王建秋也不例外。早年,王建秋初学笔墨至上的浙派,对笔墨有着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这得益于钱剑华的影响,后来,王建秋立足雄伟与秀丽兼顾的金陵画派,从傅抱石、“钱、宋、亚、魏”中,获得滋养,汲取精华,并沿着新金陵画派,上追到以龚贤为旗帜的金陵八家,在江南山水中,他用功很勤,也用情很浓,并以此筑基,厚文养正。待到风格面貌初成之时,王建秋开始了纵横古今,神会先儒的艺术探索之路,从清“四僧”、“四王”到“吴门画派”,从“元四家”到“刘、李、马、夏”再到“荆、关、董、巨”,王建秋对比过、分析过、也融合过,有时候,还沉浸其中,进行惟妙惟肖的临摹,可以说,他用了最大功力打进了传统,可是,入古必须出新,王建秋深谙其道。为了涤尽尘俗,摆脱程式,以防落入某家某派的窠臼,王建秋时刻提醒自己:“要面向自然,外师造化,创意自我,进行情景与心源,传统与新意融为一体的酝酿”。

几十年如一日,王建秋感悟自然,悉心体会自然山水之峰峦叠翠、苍松古柏。与此同时,王建秋以思辨的审美态度,酌论古今,批离众家之画理画论,放逸神游遐想于静心之途,积大道于心源之间,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之变。在画论画论指导的实践中,笔耕不辍,废寝忘食,笔下写着生活,墨中定下乾坤,百炼成钢之后,终于自成一家,风姿超拔。

笔墨无声,运者有意,鉴者生情。从王建秋的花鸟《丰收》中,笔者看到了海派的蒲华、虚谷的凝练;从《忆故人诗意图》中,看到了陈师曾、唐云的才情;从《哪个虫儿敢作声》中,看到了徐渭、八大、张大千的趣味;从《雄踞》中,看到了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的霸悍……笔者还在王建秋的山水《高山流水》中,看到了“黑龚贤”、“黑宾虹的华滋;在《梅臣诗意》中,看到了沈周、王绂的幽静;在《梦中崂山调琴》中,看到了范宽、傅抱石的雄浑;在《青山绿水》、《春归》中,看到了魏紫熙的生活之美;在《牧渔七十二峰》中,看到了黄公望、钱松岩的高旷……王建秋集古人技法于尺幅,萃先贤众美于笔下,带着古人的风神,走进大众的视野,成为社会名流倾慕的对象,尤其他那浓郁的古人风神,更是成为独领风骚的景观,因为那是源远流长的传统血脉、是大众潜意识的审美本能,更是王建秋立足当代向前辈大师的致敬之笔。

王建秋的笔法笔意得益于新时代笔墨技法所呈现的历代诸家神髓,可是,他追本溯源,却不拘泥于某家某派,而是留其神似,留起意蕴,像石涛一样,“搜尽奇峰打草稿”,“借传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淘泳乎我也”;像张大千一样,把传统技法幻化于自己的笔墨之中,在融合中显风采,在变化中出新意;更像他的老乡傅抱石一样,“以古人之法,写我之法,化古人之法,求无迹之法”。王建秋以前人笔墨写时代新貌,诠释着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理念,契合了当代大众的审美情趣,并带着放眼未来的审美追求。

绘画是王建秋一生追逐的太阳,有了它,心灵才不会被世俗打扰,有了它,心里才多一份安宁、多一份温暖,哪怕生活带来了诸多洗礼,只要有它,心底就会澄澈,眼里就会明净。毫无疑问,王建秋的作品就是他自身的写照,他通过笔墨技法把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化作一片片草木、一处处山石,寄托着广阔丰美的心胸,承载着书法、诗词、绘画、人生、哲学交相辉映的学识、修为;他通过笔墨技法把胸次、才情、学养转化为密林玉树、天地精华、云蒸霞蔚,讴歌着眼中的世界,诠释着精神的大美。在画里,他凭栏远眺,放个假、偷个懒、发个呆、搁置一切,清空自己;在画里,他临水静坐,神清心澄,物我两忘;在逸笔成趣的水墨里、在斑斑驳驳的韵致里,他养心、悟道,享受着高士隐居的惬意。

(文/桑干)

更多文章

  • 原洛阳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甫接受审查调查

    历史解密编辑:界面新闻标签:纪委,违纪,王建甫,党委书记,洛阳银行,审查调查

    据微信公众号“清风中原”,原洛阳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突发!王建宏,被查!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基金报标签:王建宏,党委书记,浙江省纪委,纪委监委消息

    中国基金报 泰勒金融圈又一大行分行行长被查!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原行长被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山东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王建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山东省济宁市监委监察调查。据公开资料,王建宏曾任职于中

  • 王建淮任绿色书画平台中心主任,原文化部潘震宙部长为其颁发聘书

    历史解密编辑:中艺星光绿色书画平台标签:书法,聘书,潘震宙,王建淮,文化部,书画家,中国文物

    中艺星光绿色书画平台成立大会于2023年3月28日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鉴于书法家王建淮同志为绿色书画平台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平台聘任其为“管理中心主任”,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部长为其颁发聘书。潘震宙部长为王建淮同志颁发聘书潘震宙部长与绿色书画平台主要领导合影留念绿色书画平台成立大

  • 民间故事系列——蜀王 王建算命

    历史解密编辑:玻璃般的曾经PLUS标签:王建,文才,唐昭宗,皇帝

    王建算命唐朝末年,王建在成都做西川节度使。他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占据了乐川和汉中。唐昭宗封他为蜀王。唐亡以后,王建想独霸一方,登基当皇帝。他手下的幕僚。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弄得他拿不定主意。一天,他换上平民百姓的衣裳,悄悄出王府到外面去散心。他在街上转,不知不觉转到一个算命先生的卦摊前面。那算命先生

  • 从王建建前蜀入手,看王建与各政权的交际互动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王建,节度使,朱温,凤翔,西川

    如果说幽州之命运可以代表五代政权的特点,那么王建建立的前蜀可算作十国政权的代表。公元年九月,在后梁建立仅仅五个月后,原唐朝将领王建在成都正式即皇帝位,国号大蜀,史称前蜀。后梁与前蜀的建立,标志着“五代”与“十国”并立局面的形成,自此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五代十国。王建从一个普通的低级武将,到割据一方

  •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后,为何周皇帝柴宗训没有发兵进行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你的小可哎呀标签:宋太祖,柴宗训,陈桥兵变,后周世宗,范质,李重进

    下面说起赵匡胤发起的陈桥兵变,可不是随意就爆发的。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但是试想为何当时的皇室没有发兵进行反抗呢?下面就看看什么原因让其如此的妥协。看看当时的周代的皇族你就知道为什么了,柴宗的亲属在战争中死亡多数。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年龄大的皇室了。柴荣的长子当时只有7岁。一个7岁的孩子怎么有能

  • 后周最后一位皇帝柴宗训20岁就死了,他是不是死于赵匡胤的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三娃家的彩虹标签:柴宗训,宋太祖,皇帝,孟昶,萧道成,赵匡胤,周恭帝,中国军事制度,军事政策,五代十国

    每当改朝换代,国家灭亡,前朝的皇帝禅让后就失去了作用,很少能保住性命。像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杀了东晋安帝,他的后人宋顺帝刘准则被建立南齐的萧道成所杀,萧道成的后人萧宝融又死于建立南梁的萧衍之手。到了五代十国,朝代更迭更是家常便饭,皇帝更是高危职业了,直到北宋建立,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然而,宋太祖的江山

  • 赵匡胤夺了7岁柴宗训的皇位,为何没人指责,反而被称为明君呢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宋太祖,柴宗训,明君,郭威,后周世宗,皇位

    赵匡胤生长且成名于五代十国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你是一名名将,如果不割据自立,仿佛就赶不上当时时代的潮流,大唐在安史之乱之后,那是一天不如一天,虽然短暂的高兴过一段时间,但是依旧没办法抵挡住历史车轮的前进。唐朝后期武将藩镇割据,最初只是藩镇割据乱斗,后来在朱温篡唐以后彻底地掀开五代十国的序幕,你方唱罢

  • 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柴宗训哭着提了啥要求?令赵匡胤事后后悔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皇帝,皇位,唐朝,柴宗训,周恭帝,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众所周知,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错综复杂的,更别提皇室之间了,宫廷可是多得不能再多了。而且历年来,每一任君王易主时都要有一场腥风血雨的明争暗斗,人人都紧盯着那把皇位,妄想自己即将荣登大宝。无论是君王的直系儿子们,还是皇亲国戚们,又或者是远在边境的将士们,他们都想在这个风雨飘零的年代里。趁乱坐一坐那

  • 34岁的赵匡胤,夺了8岁柴宗训的江山,这是被迫还是早有预谋?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郭威,皇帝,宋太祖,柴宗训,刘知远,赵匡胤,周恭帝,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三,后周大将赵匡胤,带着人马准备北上。可是,到了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时,被属下们给“安排”了,一个漂亮的黄袍披到了赵匡胤的身上,接下来,大家开始山呼“万岁.....”。那一刻,赵匡胤成了皇帝,年仅34岁。一皇起,另一皇要落,真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8岁的后周小皇帝柴宗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