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鸳鸯也是坏女孩?几次三番挑拨,说不动贾母就又去挑唆贾探春

鸳鸯也是坏女孩?几次三番挑拨,说不动贾母就又去挑唆贾探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笺雅侃红楼 访问量:2346 更新时间:2024/1/23 3:09:06

趣侃红楼450:人无远虑,贾宝玉安享富贵,心存近忧,贾探春直言弊病

王熙凤因大观园的婆子被邢夫人当众给脸色,一时气愤回家哭了。正赶上琥珀传贾母的话,叫她“立等回”。

琥珀回去和鸳鸯说凤姐哭了,鸳鸯早知道邢夫人之前故意刁难,便等王熙凤回完话,故意在贾母跟前引导凤姐哭过的事。

王熙凤哪敢说自己被婆婆针对,便遮掩过去。贾母对此并没有深究。

鸳鸯有意针对邢夫人,王熙凤又哭过。能为难凤姐的也只有几个长辈,贾母都不用问就能猜到是婆媳问题。

清官难断家务事,王熙凤没有能力讨邢夫人欢心就是她自己的问题。贾母不可能参与进她们的婆媳矛盾。

王熙凤管家赫赫扬扬,不能拿了好处受不得委屈。况且她对邢夫人这婆婆也确实一般。

贾母不听鸳鸯“小人谗言”,与邢夫人讨厌王熙凤,王夫人讨厌林黛玉形成对比。做婆婆的当是贾母这般作为。

王熙凤走后,鸳鸯到底不死心,又在贾母跟前说了邢夫人针对王熙凤的过程。

贾母并没有对邢夫人说什么,糊涂人多说无益。她也知道鸳鸯恨贾赦要讨她为妾,断送她的人生,也不听信鸳鸯谗言。

不过通过大观园的婆子失礼尤氏,贾母想起来喜鸾和四姐儿住在大观园,那些底下人注定不会拿她们当回事。

(第七十一回)贾母忽想起一事来,忙唤一个老婆子来,吩咐他:“到园里各处女人们跟前嘱咐嘱咐,留下的喜姐儿和四姐儿虽然穷,也和家里的姑娘们是一样,大家照看经心些。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未必把他两个放在眼里。有人小看了他们,我听见可不依。"婆子应了方要走时,鸳鸯道:"我说去罢。他们那里听他的话。"说着,便一径往园子来。

贾母妙在直言贾家人生了“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说白了就是狗眼看人低。

贾母把一切看得通透,不受谗言“蛊惑”,便凡事考虑周全。

只可惜贾家像贾母这种“明白人”越来越少,大多都是势利眼功利心。

贾母也没派人通知王夫人和王熙凤去吩咐大观园礼遇喜鸾和四姐儿,就表明老太太愿意适当做一些查漏补缺的事,也是给王夫人和凤姐面子。

鸳鸯见刚才对邢夫人的告状没有奏效,她也不敢继续说话。心中一来有气,二来也确实别人不如她说话权威,便提出亲自跑一趟。

其实鸳鸯也没必要非跑一趟。贾母的人去吩咐李纨和贾探春,众人焉能不重视?

但鸳鸯不放心也是有的。贾家“人情”问题严重,命令的执行全都伴随着情面。即便是贾母的话,遵守起来也会大打折扣。传话人关乎了执行力。

鸳鸯亲自传话,主要是加重话语分量,不使贾母的吩咐被打折,主要她还要传出去贾母这话是因邢夫人而起,让邢夫人自己合计。

众人当时都在贾探春那说话,鸳鸯过去将话传了。李纨马上站起来听完,立即传各处的管事进来吩咐。

尤氏听说也不禁感叹贾母的能力,真是她们万万不如,众人就都没想到。

其实吩咐一声下人们不许对喜鸾和四姐儿另眼相看,谁都能够想到,却未必重视和愿意做。

一来认为是小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二来她们内心也不那么重视喜鸾和四姐儿,让她们住着就不错了,哪里还用金尊玉贵的照顾。

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很多事就是从小事起的。

尤氏说众人都不如贾母,李纨却说大家不行,只有王熙凤还能多少跟上影儿,鸳鸯再一次抓住了话头。

(第七十一回)鸳鸯道:“罢哟,还提凤丫头虎丫头呢,他也可怜见儿的。虽然这几年没有在老太太、太太跟前有个错缝儿,暗里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总而言之,为人是难作的:若太老实了没有个机变,公婆又嫌太老实了,家里人也不怕;若有些机变,未免又治一经损一经。”

鸳鸯这话属于小人之言。她说得有理不假。问题是作为奴才经常在主子跟前讲这些里挑外撅的话,终究不是本分。

鸳鸯的结局远不如袭人,就在于这些话袭人绝对不会说。而平儿虽然不像鸳鸯这样挑事,嘴也把控不严。王熙凤的很多事,还是由她讲出来的。结局同样一般。

晴雯藏不住话,鸳鸯藏不住气,平儿藏不住事,只有袭人滴水不漏,最厉害的是麝月,咬人的狗从来不叫。所以麝月才留到最后。曹雪芹笔下几个性格迥异的丫头,每个人都精彩。

(第七十一回)鸳鸯又说:“……如今咱们家里更好,新出来的这些底下奴字号的奶奶们,一个个心满意足,都不知要怎么样才好,少有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咬舌根,就是挑三窝四的。我怕老太太生气,一点儿也不肯说。不然我告诉出来,大家别过太平日子……”

鸳鸯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受教训,只是她没有跟贾母说,替众人保留了面子。这里边透露出非常多的讯息。

一,鸳鸯是贾母的情报中枢,所有的事她都知道,再挑能说的告诉贾母。

比如这次邢夫人攻击王熙凤,之前的薛宝琴进京出嫁,后面的抄检大观园。每一项贾母都会知道。只是不说罢了。

二,鸳鸯既打击别人,又卖了好,也是在彰显自己的身份。她需要适当地刷存在感,避免有人在背后算计!

就像上次她被贾赦讨要做妾吃了大亏。如果她早有算计,也不至于彻底无法挽回。

三,贾家当时的人际情况十分严峻,已经到了窝里斗的非常状态。

人一旦卷入权争,必然无心进取。就好比王朝末代,必然争斗激烈。比如唐朝牛李党争、北宋新旧两党争斗,明朝东林党之乱等等。

贾家末世之情况,也是一种权争的体现。甚至贾家之败,何尝不是卷入了党争!

鸳鸯的话往往大有深意,曹雪芹经常借鸳鸯得话一语成谶,以小见大。

(第七十一回)鸳鸯再说:“……这不是我当着三姑娘说,老太太偏疼宝玉,有人背地里怨言还罢了,算是偏心。如今老太太偏疼你,我听着也是不好。这可笑不可笑?”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鸳鸯到底是个下人。她的思想觉悟不能站在大局去考量也是人之常情。

古人将奴仆一类身份低的人称之为“小人”,也有他们难免谗言惑主。像鸳鸯本性不坏,但私心却也有。她这话等于在贾探春心中无端埋下一根刺,就算贾探春不在意,也不免心中有隔阂。

这种事多了,会造成很严重的危害。鸳鸯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如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费婆子之流。只要主人一个不慎,就会被她们所趁。

(第七十一回)探春笑道:“糊涂人多,那里较量得许多。我说倒不如小人家人少,虽然寒素些,倒是欢天喜地,大家快乐。我们这样人家人多,外头看着我们不知千金万金小姐,何等快乐,殊不知我们这里说不出来的烦难,更利害。”

贾探春的高明在于她与贾母太像。她并不问是谁说了做了什么对她不利。反而说他们家这种糊涂人在所难免。

探春话锋一转又说羡慕小户人家的真情实意欢天喜地,就是削弱鸳鸯负面情绪带给众人的影响。

大家生在大族,得了富贵荣华,就要承受一定不好的影响。只有平常心才能不失衡。也是给众人提醒:小门小户是好,那是你们要的生活么?

贾探春的话,在于“取舍”平常心。贾母却是难得糊涂。只有计较的人才是真糊涂,也是真痛苦。探春已经看明白。

(第七十一回)宝玉道:“谁都像三妹妹好多心。事事我常劝你,总别听那些俗语,想那俗事,只管安富尊荣才是。比不得我们没这清福,该应浊闹的。”

妙在贾宝玉跟着讲了这一句“糊涂话”。他在名利和世俗之中是真糊涂,反而最真诚地享受着富贵带来的快乐。

贾宝玉是“无争”,贾探春是看得明白有所争,众人大多胡乱争。

贾宝玉才是真正的“超脱”,尽管他承担不起任何责任,却也没有任何烦恼。

但究竟为争名夺利烦恼好,还是无忧无虑的不争好?谁能说得清楚?

都说贾宝玉是“没出息的,终老在这里”,有几人真正享受过贾宝玉的无忧无虑和轻松快乐?

所以,也唯有喜鸾那种童言无忌,才与贾宝玉的思想契合。其他人都在局中不自由,也不超脱。

曹雪芹在这一段情节中,不断通过对比来讲道理。

从贾母对比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的婆媳关系。

从鸳鸯对比周瑞家的、林之孝家的和费婆子,小人惑主。

从贾探春对比贾宝玉的,得与失!

每每都是道理被细细的道出,让人常有恍然而悟的觉醒。

一件小事是怎么变成大事,一个无关的人怎么卷入了斗争漩涡,什么人是真糊涂,什么人才真快乐。明白人如何做事,糊涂人又如何作为……这一大段故事全都有答案。

至此,大观园关门事件落下帷幕,所有人都是失败者。因为随后产生的一件小事,搅动了更大的危机。这一次“覆巢之下无完卵”,贾家悲惨大幕才彻底被拉开。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 |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标签: 贾探春贾宝玉鸳鸯李纨罗玉凤

更多文章

  • 贾母为何不成全林黛玉婚事?两种食物,透露出残酷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成全,贾母,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贾元春,薛姨妈

    此文约1700字,阅读约需9分钟林黛玉父母死后寄居在荣国府生活。在贾母的呵护下,她与贾宝玉一床睡觉,一桌吃饭,成为青梅竹马,长大后自然而然两情相悦。虽然后来薛宝钗入局搅局,但是大家仍然坚定不移的相信,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王熙凤筹划荣国府中的大事,把两个人的婚事算在其中;仆人兴儿向尤二姐

  • 贾母看重的甄家二姑娘, 真实身份被揭开后, 才知道是她害了贾府

    历史解密编辑:陈小九标签:贾府,富贵,贾母,贾宝玉,贾元春,甄士隐,甄家二姑娘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句开篇之词贯穿了《红楼梦》的整个故事,也写全了故事中的四大家族薛、王、贾、史。但除了这四大家族之外,还有一个家族也同样受到这句话的制约,并且这一家族和四大家族之首贾家更是有一番渊源。此家族便是甄家,而贾府的没落与其还存在那么一些关系,这话从何说起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

  • 读《红楼梦》:贾母知道秦可卿和贾珍的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珍,秦可卿,罗玉凤,贾琏,宁国府

    作者:韩雪丽(左起:贾珍,贾敬,贾赦)贾母早先肯定不知道,起码,贾母在宁国府做客那一回,还放心的让秦氏安排宝玉午睡的事,那时候,秦氏还是温柔和平,贾母眼中的第一重孙媳妇,做事温柔妥当,令贾母满意和放心,才把宝贝孙子交与了她安排。1、秦氏的优点很突出秦家自然是高攀了宁国府,七品的小官和宁国府联姻,就以

  • 贾敬和贾母什么关系?为什么贾敬之死,贾母会这样伤心?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贾敬,贾珍,贾政,贾琏,贾蓉,宝玉,尤氏,贾母,王熙凤,中国古文献

    贾敬死的时候,贾母正出差——宫里的老太妃薨了,贾母与邢王夫人作为“诰命夫人”,有官家身份的,要去“入朝随祭”,还要送灵柩“入先陵”。前后算起来,贾母有一个多月不在家。等贾母听说贾敬死讯赶回来了,“搂了珍蓉等痛哭不已”,“见了尤氏婆媳,不免又相持大哭一场”“至夜间便觉头闷心酸,鼻塞声重”,伤心以至于生

  • 王熙凤利用贾母借刀杀人,贾母识破后将计就计,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王熙凤,尤二姐,贾琏,罗玉凤,贾家

    趣侃红楼410:态度反复,史太君暧昧不明,得不偿失,王熙凤意外亏输王熙凤带着尤二姐去见贾母,将在宁国府“对”好的一番说辞讲出。不过是她生养艰难,忧心子嗣要给贾琏纳妾。可巧尤二姐是尤氏妹妹,新近又父母姊妹俱亡,品貌出众让她喜欢,便接进家里意图给贾琏为二房,求老太太做主。王熙凤这段说辞天衣无缝,如果不看

  • 红楼梦中,秦可卿与贾珍“爬灰”的帮凶是谁?贾母隐晦地说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贾珍,秦可卿,贾宝玉,曹雪芹,杨玉环

    众所周知,爬灰这个词不是很好听,所谓爬灰就是指的公公和儿媳妇通奸。说起这个词未免就显得有些沉重,可是,若是将这个话题放在红楼梦之中呢?金陵十二钗个个都是才貌双全的女子,但是其中的身份各不相同,命运也是各不相同,她们或死或伤,或孤独终老,或投井自杀,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什么完美的结局。也许曹雪芹先生就是想

  • 贾母从什么时候开始欣赏贾探春?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赦,湘云,鸳鸯,贾母,罗玉凤,贾探春

    作者:韩雪丽三春其实一都轻易让人忽略,贾母疼爱的是双玉,王夫人邢夫人对庶女,没什么关注度,凤姐照顾小姑子,是为了好名声,大面上过得去,细节上不去管。相比于黛玉宝钗湘云这些贵客,个个才华过人,三春到底有些逊色了,三春里,只有探春一个尖子,却让庶出的身份,所限制,一直被王夫人冷落,自然也有她的无奈。1、

  • 贾母为什么不给刘姥姥钱,却给两套旧衣服?老太太的温柔你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远古鹿璃标签:银子,秦钟,凤姐,鸳鸯,袭人,贾母,旧衣服,刘姥姥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得到无数的馈赠,其中王夫人给了他一百两银子,王熙凤给了他八两银子和一些礼物。而地位最高的贾母却一分钱也没给他,只是给了他一堆东西,像不穿的旧衣服呀之类的。是贾母小气吗?贾母肯定不小气。她没给银子,但是给了金子呀:鸳鸯给的那个荷包里头装着“两个笔锭如意的锞子”。这不是以金元宝、金条、

  • 红楼梦:林黛玉回扬州时,贾母为什么非要让喜好女色的贾琏陪同?

    历史解密编辑:告诉航海家标签:贾琏,林黛玉,薛宝钗,林妹妹

    红楼梦第十二回写道:这年冬底,林如海身染重疾,写信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地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帖。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有人就问了

  • 贾宝玉想娶林黛玉,只需贾母张嘴做主,老太太为什么不开这个口?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政,贾母,贾宝玉,林黛玉,贾元春,薛宝钗,薛姨妈,中国古文献

    贾母支持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原文对此很明确,却限于王夫人为首的一些人反对。贾母能不能强行做主让林黛玉和贾宝玉成亲?这件事是完全可能的!第六十六回,小厮兴儿就对尤二姐和尤三姐说过这话。兴儿笑道:“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