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约1700字,阅读约需9分钟
林黛玉父母死后寄居在荣国府生活。
在贾母的呵护下,她与贾宝玉一床睡觉,一桌吃饭,成为青梅竹马,长大后自然而然两情相悦。虽然后来薛宝钗入局搅局,但是大家仍然坚定不移的相信,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王熙凤筹划荣国府中的大事,把两个人的婚事算在其中;仆人兴儿向尤二姐、尤三姐介绍荣国府的情况时,直言不讳的说,两人年龄到了之后,贾母开口,婚事准成;薛姨妈当众声称要给林黛玉和贾宝玉做媒,两人凑在一起四脚俱全。
但奇怪的是,贾母最终同意薛宝钗当孙媳妇。无情抛弃林黛玉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1.原因之一:林黛玉的身体很弱
林黛玉是出名了的“病西施”,初进荣国府,大家看她的风流体态,就知她有不足之症。
林黛玉向大家坦白说,自己从会吃饭时就开始吃药,并且一直食用人参养龙丸,贾母当即吩咐药房给她配药。
林黛玉生活在荣国府内,虽然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但是病情仍然渐渐加重。
贾元春省亲后,王夫人借助女儿的权力为她请来鲍太医,更换新药。脂砚斋在此留下批注,评论此事暗中表明林黛玉的病情加重。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离开之后薛宝钗借助教育。林黛玉不要看杂书,两人的关系渐渐升温,薛宝钗关系林黛玉的病情时明确,说到,药太多,食物太少提出,吃燕窝食物要深刻的表明林黛玉的病情开始加重。
贾宝玉位置重要,担负着传宗接代的重要任务,所以,林黛玉的身体孱弱,不符合当一个当家少奶奶。
2.原因之二,贾元春暗示金玉良缘
贾元春省亲当晚,看到薛宝钗和林黛玉如胶花软玉一般,难分上下,但是经过暗中考察,最终在端午节亮出自己的想法。
她通过赏赐节日礼物,传达出自己的信息: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礼物一样;林黛玉和贾家小姐们的礼物一样,表明自己支持薛宝钗嫁给贾宝玉。
贾元春在家中的辈分不高,但是作为皇贵妃所言所行具有权威。
有了贾元春的站台,薛姨妈和王夫人联手,力挺薛宝钗。
薛宝钗也使尽各种手段,主动为王夫人分忧,全力帮助荣国府,主动靠近贾宝玉,使自己渐渐成为与林黛玉一样的备选人物。
3.原因之三,贾母心狠
在众人眼里,贾母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其实不然,一般情况下,贾母都是怜老惜贫的老祖宗,但是特殊情况下却并非如此。
事实上,贾母不愿意成全林黛玉的婚事,源于心狠,这一点从她吃的两种特殊食物中可以看出来。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记载:
众姐妹商议好赏雪作诗,宝玉显得急不可耐,吃饭时众姊妹来齐,宝玉只嚷饿了,连连催饭。好容易等摆上来,头一样菜便是牛乳蒸羊羔。贾母便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们吃不得。今儿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着吃。”
贾母所说的“牛乳蒸羊羔”是杀死将即将临盆的母羊,取出其中的小羊羔蒸煮。这种残忍至极的做法,让人不忍直视。
同样,贾母爱喝的“野鸡崽子汤”也透露出贾母是一个心狠之人。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记载:
贾母陪同刘姥姥游览大观后病倒。王熙凤生日前恢复健康,大家聚在一起时,贾母说道:“今日可大好了。方才你们送来野鸡崽子汤,我尝了一尝,倒有味儿,又吃了两块肉,心里很受用。”王夫人笑道:“这是凤丫头孝敬老太太的。算他的孝心虔,不枉了素日老太太疼他。”贾母点头笑道:“难为他想着。若是还有生的,再炸上两块,咸浸浸的,吃粥有味儿。那汤虽好,就只不对稀饭。”凤姐听了,连忙答应,命人去厨房传话。
“野鸡崽子汤”是把刚刚出生的野鸡崽做成汤,与“杀鸡取卵”式的蒸煮小羊羔如同一辙,为了美味,残害幼小生命。
4.结论
林黛玉身体不好,不符合当孙媳妇的标准; 贾元春暗示金玉良缘,不好公开反对。
两个原因虽然都很客观,但是对于贾母来说都是外因。她不成全林黛玉家的婚事,本质上还出在内因上——做事心狠。
贾母一个慈祥的老太太,为何会这样呢?
一切源于未世。
末世之时,无论是家族还是个人,前途非常渺茫。没有希望的时候。生活就会变得变形走样。荣国府内,王熙凤和王夫人之狠作用于人,贾母是之狠则作用于食物。
一个心狠的老人,自然是利益至上。
贾宝玉的婚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利益所向、利益所趋、利益所在。薛宝钗拥有更多财富,更适合嫁给贾宝玉。所以,贾母迟迟没能成全林黛玉的婚事,而聪明的林黛玉也心知肚明,没有按照紫鹃所劝,去给贾母添堵。
贾母的活法做法其实没有错,一个人不可能跟一个时代抗衡,利益面前,感情只能靠后,一家之主,如果这点狠心没有,贾家只能败落的更快。
注:本文资料引自《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