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母为什么不给刘姥姥钱,却给两套旧衣服?老太太的温柔你不懂

贾母为什么不给刘姥姥钱,却给两套旧衣服?老太太的温柔你不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远古鹿璃 访问量:1905 更新时间:2024/1/31 16:34:43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得到无数的馈赠,其中王夫人给了他一百两银子,王熙凤给了他八两银子和一些礼物。而地位最高的贾母却一分钱也没给他,只是给了他一堆东西,像不穿的旧衣服呀之类的。是贾母小气吗?

贾母肯定不小气。她没给银子,但是给了金子呀:鸳鸯给的那个荷包里头装着“两个笔锭如意的锞子”。这不是以金元宝、金条、金豆子这种形式出现的,更不是宫斗戏里头清宫的那种赏人的金瓜子,而是专门用来送礼的东西:凤姐给秦钟的见面礼,就是尺头和“状元及第”小金锞子。

贾母给的衣服,确实是不穿的,但也不是旧衣服。鸳鸯说得很清楚:“是往年间生日节下众人孝敬的”,因为贾母从来不穿别人家的衣服,所以这些衣服就闲置了。

既然是别人“孝敬”的,衣服肯定不会太差:都是出来混的,谁会用伪劣产品哄人?不用说刘姥姥看起来不会太差,就是贾母自己、就是贾府众人,用他们的眼光来看,这个衣服也不会太差。把自己不穿的好衣服送给刘姥姥,这也是比较不见外的、对待亲戚朋友的态度。

除了这个以外呢,还有当时刘姥姥夸点心做的好看,贾母就答应“家去我送你一坛子”。要走了,真的拿出来送她。还有鸳鸯说“这包里是你前儿说的药”,也是刘姥姥说过,贾母就记在心里了。

王夫人给的一百两银子,是从亲戚的角度、朋友的角度来给的吗?不是。第一次刘姥姥来的时候,王夫人连见也没见,直接让王熙凤去处理,也不是说是“这是咱们娘家的亲戚,我让咱娘家人去接见一下”,而是因为王熙凤是荣国府的执行总经理,这个事儿是她的职责。也就是说,刘姥姥是以亲戚的身份上门来求帮的,而王夫人呢,却是公事公办。

公事公办并不是蔑视歧视。王夫人公事公办也不是第一次。就是她赏识的袭人要回娘家,王夫人也是命令王熙凤“酌量”去办理。而每一次,王熙凤都办理得很得体,已经有一套成规,在心里知道对什么样的人该怎么样。

那么刘姥姥第一次来的时候,王熙凤直接给了二十两银子一吊钱,这就是贾府对待上门求帮的这种穷亲戚的态度,不是有特别的感情或慈善。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刘姥姥需要的是什么。第一次上门的时候,因为“冬事未办”,引起了争吵,刘姥姥想起来去打秋风,可见确实她家缺钱,王熙凤也就给了她钱。

那么二进荣国府,刘姥姥说的是家里头获得了丰收,来送礼的。我们不说刘姥姥是单纯的送礼,还是希望通过送礼再得到回报,但是肯定,刘姥姥这个时候家里头不是最缺钱的状态。

王夫人给刘姥姥钱。如果是从亲戚的角度来说,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是亲戚,为什么就不见面呢?第二次来给钱,其实不是从亲戚的角度给的,而是因为刘姥姥讲了老奶奶因为敬神敬佛,菩萨赐了个孙子的故事。这个故事“暗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一百两等于是她给刘姥姥讲故事付出的报酬。

这样一来呢,王夫人和刘姥姥之间就不是亲戚关系,而是雇佣关系、劳资关系。既然是雇佣关系、劳资关系,刘姥姥付出劳动收获报酬,也就没有什么人情可讲了。

但是贾母对刘姥姥的态度,就完全是把她当一个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的,照顾到她的面子,还照顾到她的心意,非常很尊重她。而王夫人呢,也不是说不尊重,最起码是想得没那么周到,头脑比较简单。

以刘姥姥的身份地位去跟王夫人要求平等,这当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不能苛责王夫人。但是以贾母的身份地位,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刘姥姥,甚至能尊重刘姥姥,这就是非常可贵了。

标签: 银子秦钟凤姐鸳鸯袭人贾母旧衣服刘姥姥

更多文章

  • 红楼梦:林黛玉回扬州时,贾母为什么非要让喜好女色的贾琏陪同?

    历史解密编辑:告诉航海家标签:贾琏,林黛玉,薛宝钗,林妹妹

    红楼梦第十二回写道:这年冬底,林如海身染重疾,写信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地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帖。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有人就问了

  • 贾宝玉想娶林黛玉,只需贾母张嘴做主,老太太为什么不开这个口?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政,贾母,贾宝玉,林黛玉,贾元春,薛宝钗,薛姨妈,中国古文献

    贾母支持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原文对此很明确,却限于王夫人为首的一些人反对。贾母能不能强行做主让林黛玉和贾宝玉成亲?这件事是完全可能的!第六十六回,小厮兴儿就对尤二姐和尤三姐说过这话。兴儿笑道:“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

  • 细思极恐:贾敬的葬礼为何没有秦可卿隆重?贾母哭丧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安阳源易缘标签:贾敬,秦可卿,贾珍,太监,贾家

    细思极恐:贾敬的葬礼为何没有秦可卿隆重?贾母哭丧让尤氏不堪贾敬死了,儿子、孙子都忙着和新来的二尤调情,唯有八旬贾母哭得肝肠寸断。贾母为何哭贾敬?后世分析五花八门。有人认为贾母对贾敬有气。贾家人才凋敝,好不容易出了个进士,他却两手一撒去炼丹,“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家族败类呀;有人认为贾母

  • 林黛玉一向听贾母的话,为何公开挑战贾母的权威,惹贾母动气

    历史解密编辑:木槿读书标签: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薛宝琴

    在红楼梦中,贾母一直是非常疼爱林黛玉的,从她一进贾府初次见面,就抱着她哭起来“心肝儿肉的喊着”,实际上贾母确实也把林黛玉当成了小心肝,把对小女儿贾敏的疼爱,完全转移到了林黛玉的身上。这份疼爱甚至超过了她对三个嫡亲孙女的疼爱,就连贾宝玉也要搬出碧纱橱,给林黛玉腾地方。这份呵护显然成了日常,当贾母因为外

  • 请客人坐“脚踏”,贾母为何会弄出这样的笑料?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脚踏,贾琏,平儿,宝玉,黛玉,贾府,贾母

    刚刚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认为贾母一出场就有许多笑料——是的,作者用了“笑料”这个词,而不是“幽默”或者“欢乐”。举的例子呢,是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家派男仆送礼,又派女仆请安,贾母让四名女仆坐在脚踏上。关于《红楼梦》的各种不靠谱的说法,我也看了不少了,但说贾母“笑料”的,我还真是第一次看到。不想全面分析,

  • 林黛玉是贾母心头肉,为何黛玉去世当晚,贾母都不去看一眼?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白说宠物标签:贾府,贾母,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

    看完《红楼梦》,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会让人感动。时至今日,人们想起这个故事,依然为林黛玉感到悲痛和感叹。在这本书中,林黛玉后来病逝,这段话的描述也令人心碎。但是回过头来看这部分的剧情,就很扑朔迷离,有很多地方很恐怖。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家乡在苏州。她的父亲曾从事赏花工作,一直从事香炉工作。家庭条

  • 细思极恐!贾母为何从不安排鸳鸯未来?早就打算让鸳鸯殉葬吗?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贾赦,贾琏,宝玉,殉葬,张华,贾母,王熙凤,尤二姐,鸳鸯(红楼梦)

    在续书中,鸳鸯是为贾母殉葬,自缢而死。虽然原著未必一定安排鸳鸯上吊,但是她只能一死,别无出路——贾赦已经把她可能的出路都堵死了。贾赦是逼婚不成,气急败坏,无所不用其极。这也不必说他了。但是一向慈悲睿智的贾母,为什么不替鸳鸯考虑一下未来?她明明知道,自己死后,鸳鸯一定没有好下场,为什么在趁自己健在的时

  • 贾母为啥让声名狼藉的尤二姐进荣国府?不是慈悲,是轻蔑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贾琏,宝玉,贾赦,贾府,贾母,尤二姐,王熙凤,荣国府

    允许尤二姐进贾府,并不是贾母慈悲,而是轻蔑。不是对贾琏的轻蔑。贾母其实是比较宠爱贾琏的,仅次于从小在身边养大的宝玉。但是尤二姐进贾府,不过是做妾,地位相当于贾赦的嫣红,那是没什么要紧的。穿越剧、宅斗戏,动不动把侍妾分成什么“贵妾”“姨娘”“通房丫头”等等,似乎等级分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差距是有的,

  • 揭秘:贾母为什么和次子贾政住在正房,而不和长子贾赦一起住?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贾政,贾赦,贾环,黛玉,宝玉,贾母,罗玉凤,王熙凤,中国古文献

    这是研究《红楼梦》的一个老问题了。但是我就想问一句:谁说贾母和贾政一起住在正房了?从黛玉进贾府,先见了贾母,再去拜见两位舅舅的路线就可以看出来,贾政夫妻,住的是“正经正内室”;贾赦夫妻,住的是“花园隔断过来的”独立小院。长子住花园小院,次子却住正内房,似乎有点不合情理,我们先放一放,稍后再分析。先说

  • 读《红楼梦》:贾母真的不管林黛玉的婚事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林黛玉,宝玉,黛玉,贾府

    作者:韩雪丽贾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些事,她能沉住气,这一点比王夫人要强得多,人至中年,孙子都上学的王夫人,却表现了她焦躁无脑的一面,冲动生事,王夫人为了宝玉的事,秒成了暴躁症。(一)王夫人一直在推金玉良缘,推得很明显薛家初进贾府时王夫人未必动了金玉良缘的心,只是后来贾母表现了双玉心,王夫人才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