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母为什么不吃六安茶?妙玉为什么知道贾母不吃六安茶?

贾母为什么不吃六安茶?妙玉为什么知道贾母不吃六安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名人堂 访问量:3275 更新时间:2024/4/15 18:50:11

贾母为什么不吃六安茶?这就是个人口味的问题,没什么可说的。

王熙凤分送众人的“暹罗进贡来的”茶,王熙凤、宝玉都说不好,轻易不开口批评的宝钗也说“味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唯独黛玉“我吃着好”。没有别的,就是各人口味问题。

妙玉为什么知道贾母不吃六安茶?那显然是因为她俩,贾母与妙玉之间,有过交往。贾母知道妙玉习惯用六安茶待客,而且贾母曾拒绝过妙玉的六安茶。

如果说“妙玉习惯用六安茶待客”是原因,那么问题已经回答完毕。如果把这句话当成结论,我们可以再推究一下原因:贾母怎么知道“妙玉习惯用六安茶待客”这件事的?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分析妙玉是贾府世交家的落难女儿。因为两家有几十年的交情,所以贾母知道“妙玉家一向喜欢吃六安茶”。

这个结论,似是而非,初看颇有道理,细思却令人发笑。就像我刚才引用的那个例子,宝、黛、钗、凤四个人,对一种茶的评价尚且大相径庭,妙玉家族又怎么可能全家上下几代人、几十年不变、几千里路也不变,一直喜欢同一种茶?

贾母知道“妙玉习惯用六安茶待客”,只能是贾母和妙玉两个人之间的事。

这个细节透露出一个信息:看起来“为人孤癖,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眼”的妙玉,却偏偏和贾母有着比较密切的来往。

王熙凤说贾母“往常也进园子逛去,不过到一两处坐坐就回来了”。是每次去一两处,不是每次都去同一处。从刘姥姥游大观园的描写可以看出,贾母是第一次到蘅芜苑,也是第一次到秋爽斋。潇湘馆不是第一次来,但是也并不经常,否则不会得出“他们姊妹们都不大喜欢人来坐,生怕脏了屋子”的结论——“不喜欢人来坐,生怕脏了屋子”的矫情,也确实符合黛玉的为人。连湘云拥雪烤肉,她也认为“作践”了环境,要“为芦雪庵一大哭”呢。

贾母疼爱宝玉,怡红院肯定是她来得比较多的地方,但也不至于每次都来。纨、迎、惜的房间,她去得更少。其他有景无人之处,不过偶然逛逛,不可能常去。那么王熙凤所说的“往常也进园子逛去,不过到一两处坐坐就回来了”,贾母常去的,是哪里?

就是妙玉的栊翠庵了。

作为寄人篱下的孤女,妙玉没办法拒绝主人的到访。更重要的是,一个年幼的孤女,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她们之间很容易产生信任。至少妙玉可以相信,贾母不会对她有攻击性。连李纨的“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差评,宽容的贾母也不会有。

妙玉的“为人孤癖,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眼”,一般人会想当然地认为,是由于她的出家人身份。但是联系林之孝介绍的“自小多病”“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就可以知道,妙玉出家、进京,根本是因病拖累,而不是自愿的选择。

再联系岫烟所说的“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了”,更可以知道,妙玉进京是为了避祸,躲避“权势”的迫害。

出家就是无奈,远离家乡亲人更是无奈。无奈的环境里,遇到慈祥的、老祖母一样的贾母,难怪妙玉要乐于接近进来。

而贾母呢,一向博爱、一向怜惜弱小,对这个美丽聪明的落难少女,也有着普遍的同情。

在贾母面前,妙玉找到了小儿女的心态。

标签: 妙玉宝玉黛玉宝钗湘云贾母王熙凤六安茶

更多文章

  • 谭德晶:贾母形象的刻画及其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古代小说研究标签:紫鹃,林黛玉,袭人,宝玉,宝钗

    我们要认识整个“掉包计”故事在艺术上的成就及其在主题表现上的意义,就必须认识其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特点和所取得的成就。一部艺术作品成功与否,最主要就是看它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是不是鲜活,是不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并由此体现出深刻的现实和思想方面的意义。李曙光绘红楼梦册页红楼梦刻画人物的方式,一是在平常的日常小

  • 晴雯是贾母喜欢的丫头, 她被撵走, 贾宝玉为什么不求贾母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花甜甜标签:晴雯,袭人,贾母,贾宝玉,怡红院,中国古文献

    晴雯是贾宝玉最喜欢的丫头之一,晴雯被撵走了,贾宝玉哭得稀里哗啦的。晴雯还是贾母喜欢的丫头,贾宝玉为什么没求贾母救晴雯呢?第一、贾宝玉知道晴雯回家必死无疑,求贾母也救不了晴雯的命。袭人对宝玉说:“等老太太喜欢时,回明白了,再要他是正理。”宝玉冷笑道: “你不必虚宽我的心,等到太太平服了,再瞧势头去要时

  • 贾宝玉为啥是贾府中心?不是因为贾母溺爱,你看红楼梦主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府,贾政,贾赦,贾珍,黛玉,贾母,贾宝玉,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题:贾宝玉为啥是贾府中心焦点?不是因为贾母溺爱,也不是作者第一视角的缘故!你看红楼梦主旨是什么?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

  •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贾母哪里变了?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政,贾蓉,贾琏,宝玉,宝钗

    作者:韩雪丽《红楼梦》后四十回里,贾母完全变过了一个人,续书的痕迹特别明显,前八十回。(一)贾母支持贾政,打发宝玉上学了贾母对宝玉科举,其实没什么逼迫,或者说安排,可能贾母是希望,给宝玉捐个职位,如贾蓉贾琏,贾府的人,花点钱,捐个五官职位不难,贾琏是五品的同知,贾蓉是五品龙禁卫,可知这对于贾家不难,

  • 《红楼梦》那些人中,有三个人最像贾母,果然也是最优秀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母,史湘云,贾探春,林黛玉,贾宝玉,贾元春,贾迎春,红楼梦

    《红楼梦》众多金钗之中,谁最像年轻时候的贾母?这个答案需要从几方面去说。要说像贾母,就必然要从血缘关系上对号。其他人尽管类似,但肯定谈不上像。比如王熙凤能说会道会来事。她就接近贾母,但却并不像。贾母的孙辈中,共有五个人能说像贾母的。分别是:孙女贾元春、贾迎春和贾探春。外孙女林黛玉。侄孙女史湘云。这里

  • 鸳鸯也是坏女孩?几次三番挑拨,说不动贾母就又去挑唆贾探春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探春,贾宝玉,鸳鸯,李纨,罗玉凤

    趣侃红楼450:人无远虑,贾宝玉安享富贵,心存近忧,贾探春直言弊病王熙凤因大观园的婆子被邢夫人当众给脸色,一时气愤回家哭了。正赶上琥珀传贾母的话,叫她“立等回”。琥珀回去和鸳鸯说凤姐哭了,鸳鸯早知道邢夫人之前故意刁难,便等王熙凤回完话,故意在贾母跟前引导凤姐哭过的事。王熙凤哪敢说自己被婆婆针对,便遮

  • 贾母为何不成全林黛玉婚事?两种食物,透露出残酷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成全,贾母,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贾元春,薛姨妈

    此文约1700字,阅读约需9分钟林黛玉父母死后寄居在荣国府生活。在贾母的呵护下,她与贾宝玉一床睡觉,一桌吃饭,成为青梅竹马,长大后自然而然两情相悦。虽然后来薛宝钗入局搅局,但是大家仍然坚定不移的相信,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王熙凤筹划荣国府中的大事,把两个人的婚事算在其中;仆人兴儿向尤二姐

  • 贾母看重的甄家二姑娘, 真实身份被揭开后, 才知道是她害了贾府

    历史解密编辑:陈小九标签:贾府,富贵,贾母,贾宝玉,贾元春,甄士隐,甄家二姑娘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句开篇之词贯穿了《红楼梦》的整个故事,也写全了故事中的四大家族薛、王、贾、史。但除了这四大家族之外,还有一个家族也同样受到这句话的制约,并且这一家族和四大家族之首贾家更是有一番渊源。此家族便是甄家,而贾府的没落与其还存在那么一些关系,这话从何说起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

  • 读《红楼梦》:贾母知道秦可卿和贾珍的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珍,秦可卿,罗玉凤,贾琏,宁国府

    作者:韩雪丽(左起:贾珍,贾敬,贾赦)贾母早先肯定不知道,起码,贾母在宁国府做客那一回,还放心的让秦氏安排宝玉午睡的事,那时候,秦氏还是温柔和平,贾母眼中的第一重孙媳妇,做事温柔妥当,令贾母满意和放心,才把宝贝孙子交与了她安排。1、秦氏的优点很突出秦家自然是高攀了宁国府,七品的小官和宁国府联姻,就以

  • 贾敬和贾母什么关系?为什么贾敬之死,贾母会这样伤心?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贾敬,贾珍,贾政,贾琏,贾蓉,宝玉,尤氏,贾母,王熙凤,中国古文献

    贾敬死的时候,贾母正出差——宫里的老太妃薨了,贾母与邢王夫人作为“诰命夫人”,有官家身份的,要去“入朝随祭”,还要送灵柩“入先陵”。前后算起来,贾母有一个多月不在家。等贾母听说贾敬死讯赶回来了,“搂了珍蓉等痛哭不已”,“见了尤氏婆媳,不免又相持大哭一场”“至夜间便觉头闷心酸,鼻塞声重”,伤心以至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