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林黛玉夜访宝玉被拒,全怪晴雯吗?薛宝钗是否也有责任?

林黛玉夜访宝玉被拒,全怪晴雯吗?薛宝钗是否也有责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陈想书语 访问量:2975 更新时间:2024/1/17 16:06:07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宝玉和黛玉又吵架了。这回,是由于读书引起的。

我们知道,前阵子宝玉和黛玉共读《西厢记》,可以说感情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西厢记》仿佛成了一个红娘。

但是两情相悦之时,他们的感情仍处于试探期、懵懂期,对爱情这个东西又期盼又害怕。特别是林黛玉。因为她的性格和处境,需要她时时留意,包括感情。

这一天,宝玉来看黛玉,正是午间,宝玉来到潇湘馆外,走到黛玉房间的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然后宝玉就把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涉嫌偷窥,不宜模仿),还未看到黛玉,先听到了黛玉一声细细的长叹:

“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这不就是《西厢记》里的句子吗?一缕“幽香”,加上一声“情叹”,自然令宝玉“不觉心内痒将起来”;

不止于此,宝玉再一看,又看见了黛玉在床上伸懒腰。

美人轻舒小蛮腰是什么画面?书中没有写,但我们想必已能感受;而身处现场的宝玉,哪里还能忍耐得住?

于是宝玉进房,要黛玉回答为什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黛玉自知忘情,没批评他窗外私自偷窥已然客气,当然不会回答,只是“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宝玉当然不会让她再睡,一来一去,“宝玉见她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因紫鹃前来伺候茶水,宝玉随口就念了句:

“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

这句话同样出自《西厢记》,但调情的味道太浓了,而这个阶段的黛玉,并不能完全确认她与宝玉之间到底是中种什么样的感情,宝玉对她到底是真情还是游戏,于是听在黛玉的耳朵里,与其说是情话,还不如说是亵语。

于是黛玉“登时撂下脸来”,并且刻意用“二哥哥”来明确双方的亲戚关系,质问他刚才说什么,又哭着说宝玉拿她“取笑”,她“成了替爷们解闷的”,边哭边下床要走。

瞧她的架势,是跟那次初读西厢时一样,要作势去贾政那儿告状了。

这可把宝玉搞得“心慌”了,赶紧解释自己绝对不敢拿妹妹取笑的,再要敢说这样的话,“我嘴上就长个疔,烂了舌头”。

本来嘛,只要给宝玉充裕的时间,叫上千万声好妹妹,也就消了黛玉的气了,但是偏偏薛蟠此时让人借了贾政的名义来叫他去喝酒了,于是,他俩没有打开这结就分开了。

宝玉倒还罢了,黛玉实在放不下心啊!

因为她可并不是真的要宝玉去受舅舅的教训啊!明明知道舅舅这次叫宝玉去不会是因为她受取笑的事,但是她还是怕宝玉因为什么事挨舅舅的打骂。

一事(吵架)未了,倒又生出一事(舅舅找宝玉),可不叫她烦恼?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林黛玉被关在怡红院门外的事情就发生了。

原来黛玉替宝玉担了大半天的心,到晚饭时才听说宝玉回来了,就想去问他发生什么事了。半路上她远远地看到宝钗进院去了,也就随后走来,不过,在沁芳桥上,“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炫耀,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回”。

按黛玉此时心情,应该是急于找宝玉问情况才对,怎么会贪看水禽半路逗留呢?况且日常在大观园里转,不会是第一次见那些水禽。所以应该是她一方面被那些漂亮的水禽吸引了,另一方面也是有意延缓些去怡红院的时间,省得变成像是与宝钗约着一块儿上门似的;也许最好宝钗过了一会走了,到时问宝玉话可以更方便些。

这一延缓,却又生出其他事来了。

黛玉再走到怡红院,看到院门关着,敲门,听到的却是这么一句话:

“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

黛玉吃了闭门羹。这可是前所未有的经历。

这句话是晴雯说的,怡红院里,除了宝玉,晴雯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但也不至于随便拒客的,这时却又何故?

原来这之前晴雯和碧痕拌了嘴,正没好气,恰好宝钗上门来,晴雯就把气移在宝钗身上了,正在院子里抱怨她“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不得睡觉”;

这时偏又听到叫门声,敢情来了一个还不够,还有再来串门聊天的?晴雯就越发动气了,也不问是谁,直接甩出了上面那句话。

黛玉可是从来没有受到过这种待遇呢,再说她素知宝玉身边的这些丫头是与别处不同的,又“彼此玩闹惯了”,不相信她们会这么不客气地对待她,所以第一反应是院内的丫头“没听真是她的声音,只当是别的丫头们了,所以不开门”(就像她也没听真院里说话的是哪个丫头),于是又高声说:

“是我,还不开么?”

林黛玉恐怕是难得地高声说话,她肯定是很自信,不管是哪个丫头,不用报名字,是能够听出这个“我”是谁的,特别是这个“我”与她们主子宝玉的特殊关系的,一准会给她开门。

但她没有料到的是,那对话的偏偏是晴雯,又偏偏还是没有听出她是谁,大概也并不想弄明白是谁,听院外这位口气不小,偏偏更加使上性子,回答的话比第一句更硬梆梆:

“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准放人进来呢!”

晴雯可真是张口就来,居然“假传圣旨”了。

其实只要理性地想一想,这不可能是宝玉的风格;但是黛玉这次来的心理状态有点不同,她是日间与宝玉吵过嘴,还没个了结呢,是怀着忐忑之心来向宝玉问情况的,而此时敲门和报名连续两次被拒之门外,由不得“气怔”了,倒不去想此话的真假了。

此时如果索性血气上涌,再高声喊上一句“你是哪个小蹄子,敢这样待本小姐?叫你们宝二爷出来,我要问他话”之类的话,晴雯再“野”,毕竟也知体统,保管乖乖地开门的,可惜黛玉这时却又想到了自己的处境:

“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

她虽然其实已经只有荣国府一个家,但是内心里终究还是把这当“舅母家”(注意她不说“外婆家”,表明她更敏感府中实际的核心与自己的距离),自己仍只是一个客人;而作为长居的客人,自然是比史湘云这样偶尔住上几天要艰难得多;就是所谓“寄人篱下”了,黛玉所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也多缘于此。

这时黛玉一想到自己是客人,就仿佛一下子连生气的底气也没有了,就站在怡红院门外流泪,“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

雪上加霜的是,宝玉却和宝钗说说笑笑地出来了。

黛玉本来是没有考虑过晴雯所说的话的真假,一听那欢声笑语,她“心中亦发动了气”,你道她想到了什么?她以为宝玉因为恼她要去告家长,所以故意不放她进门。

于是她“越想越伤感,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当时她躲过一边,等宝钗去了,也没有要去找宝玉说个明白,就独个在那边悲泣,“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我觉得,如果那个宿鸟栖鸦有知,它们除了为她伤感,必定会告诉黛玉:这可冤枉死宝玉了。

不仅宝玉没有让晴雯说过那句话,事实上,晴雯之所以说那两句话,却是针对黛玉的“情敌”薛宝钗的。

如果黛玉知道晴雯嫌宝钗烦,而不是针对她,会不会破涕为笑呢?

可惜就这么阴差阳错,晴雯只知拿别人撒气,却不料伤着林黛玉;宝玉只知陪宝钗说笑,却不料晴雯嫌烦,借他的名义拒黛玉于门外;黛玉只知被拒,却不知内情其实与她无关。

当然,这种情况下,只要黛玉找宝玉一问就清楚了,可是黛玉心高气傲,几样事情又凑在一块儿,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去问了,直待次日宝玉上门领训,这个结才得解开。

看来有时候还真是“三对六面”多说说清楚的好,心里想得顺理成章,却未必是真相。

对此,朋友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标签: 林黛玉薛宝钗宝玉晴雯宝钗

更多文章

  • 红楼梦:晴雯和李嬷嬷联手,却在袭人跟前败下阵来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袭人,李嬷嬷,晴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题:正因为袭人手段高明,足以混淆视听,才配与黛玉同样生于花朝节!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

  • “多情公子空牵念”,宝玉对晴雯的牵念:你到底爱不爱我?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宝玉,晴雯,公子空,袭人,宝钗

    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晴雯离开怡红院没几天,就撒手人寰,生命终止在十七岁的花季。作者在晴雯的判词中,以“多情公子空牵念”收尾,意即晴雯的夭折同样让宝玉“意难平”,心中存着一份“牵念”。很多读者认为,宝玉的这种“牵念”,是对晴雯的不舍,说明爱得深沉。其实,细读文本就会发现,宝玉对晴雯的牵念

  • 晴雯是袭人害的吗?你可别听宝玉的!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晴雯,袭人,贾政,贾赦,贾琏,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晴雯,这样一个美丽、率真的女孩儿却抱恨而逝,确实是令人心痛的,也由此使诸多读者产生对王夫人的公愤——正是她,视晴雯为“狐狸精”,在她重病未愈的情况下将其赶出荣国府,甚至连基本的衣物都不让带走,直接导致晴雯在多重打击下很快就死了。应该说,尽管晴雯的确有不少叫人诟病的“硬伤”,王夫人也有多个依据证明

  • 晴雯:从丫头变成“富婆”,死后留下三四百金,是如何积攒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晴雯,贾宝玉,尤二姐,林黛玉,王熙凤

    趣侃红楼547:挫骨扬灰,风晴雯尸骨无存,不见易容,贾宝玉失魂落魄上一回讲到贾宝玉回来后,支开麝月和秋纹,带着两个小丫头在僻静处询问晴雯的情况。一个小丫头便照本宣科转述袭人派老宋妈去看望,回来说晴雯夜里直着脖子喊了一夜娘,早上就人事不知,显然是死了。贾宝玉不相信晴雯死前只喊了娘,便问还喊了谁。从贾宝

  • 《红楼梦》:贾母放弃晴雯,其实是为了敲打王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晴雯,贾赦,罗玉凤,红楼梦,邢夫人,丫环

    作者:韩雪丽贾母和王夫人这对婆媳,其实基本上算是婆媳相处不错,都遵守了贵族大家庭的礼仪,贾母基本上不过问管理上的事务,放权与儿媳妇王夫人和孙媳妇凤姐,她愿意安心地做个贵族老太太,这是贾母的睿智。1、晚辈的故意冒犯对于贾母来说,威严很重要,不要真的冲突,那就被动了,以下犯上,对上最尴尬,尤其是母子之间

  • 《红楼梦》:宝玉多嘴,让晴雯生事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晴雯,平儿,多嘴,坠儿,怡红院,红楼梦,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作者:韩雪丽宝玉这个人,怨不得人说他无事忙,他的确如此,该他面对的外面的世界,他不愿意,为什么,一是黑暗多温情少,哪里能和内宅比,当凤凰一样捧着他,二是,他原生的成长环境,太过舒适,自然不能不愿意跳出舒适区,于是他更愿意管内宅的事,喜欢和单纯天真美丽的姑娘们打交道,珍珠的世界,多么美好。1、宝玉多嘴

  • 袭人和晴雯,谁更了懂贾宝玉的心?晴雯表白,袭人得到后背叛

    历史解密编辑:黑白文章泽渊诗标签:贾宝玉,袭人,晴雯,贾府

    红楼梦中的袭人和晴雯,是同事也是对手,同样近水楼台,一个不能近身,另外一个且朝夕相处,醋意横生,两个有过合作,也有过较量,存在很多的分歧和矛盾,都在寻找合适的方式宣誓自己对爱和情的阐述。袭人和晴雯比,二人地位相当,都是丫环,可晴雯略低一点,是奴才的奴才,这一点让他很没有底气,;可袭人不一样,纵然是卖

  • 从凤姐污名尤二姐,见王夫人羞辱晴雯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晴雯,贾琏,宝玉,平儿,贾珍,网红,尤二姐,罗玉凤,王夫人(红楼梦)

    作者:韩雪丽尤二姐吞金而死,在凤姐口里是得了痨病,她对外对上的汇报就是这个定性了,这样尤二姐就是自己没福气病死了,并不是让凤姐欺负的了无生机,这样的凤姐,其实自然是狠毒而无情的。而事后,连后事的银子不肯出,这样就特别的没有琏二奶奶的形象了,怨不得贾琏恼恨,还是平儿偷了二百两银子,周全贾琏办了这事。1

  • 缺少个人魅力还情商低,晴雯走不出怡红院,黛玉走不出贾府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黛玉,晴雯,贾府,怡红院,宝玉,宝钗

    如果要给红楼中的女孩做一个低情商排名,黛玉和晴雯一定是并列第一。所谓情商,指的是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即情绪控制能力、抵抗挫折能力等。黛玉和晴雯在情绪控制、抵抗挫折方面的能力极低,加上她们缺乏吸引人的个人魅力,导致她们的人缘极差:黛玉在与宝钗结金兰前,只有宝玉愿意与之交往;晴雯到处树

  • 晴雯为什么招人怨?两大原因:狐假虎威,仗势欺人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晴雯,袭人,贾琏,宝玉,贾母

    一个绣春囊,引发“抄检大观园”,谁也没想到,抄检还没开始,王善保家的就在王夫人面前靠了晴雯的状。如果只是一个人告状,那么有可能是告刁状,是恶意针对。但是,接下来,王夫人接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这些人还给晴雯封了个“祸害妖精”的称号。这就是引发众怒了。晴雯只是宝玉的丫头,平时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怡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