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69回细读:妻妾翻脸论事非,贾母明眼识真伪,助妾压妻何所为,不续香火乃真因
人,生而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是各有差别。
尤二姐与王熙凤的差别悬殊,两人之间若有矛盾或起争执,尤二姐必败无疑。
王熙凤也一直这样认为两人之间有差别,只要将尤二姐骗进荣国府后,可以任意拿捏,没想到第一次同尤二姐翻脸,竟然吃了哑巴亏,贾母竟然站到尤二姐一边,成为力挺尤二姐的人。
1.王熙凤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把一盆脏水泼到了尤二姐身上
封建社会,女子名声大于一切,高于一切。
贾家的妻妾,名声更重要。
王熙凤将尤二姐骗进荣国府后,派出自己的得力干将旺儿,找到尤二姐的前夫张华父子,开始翻旧账,找把柄,企图将尤二姐拉下马。
张华在王熙凤亲信王信的怂恿下,将事情状告到察院,察院按照王熙凤的意思批文:
“张华所欠贾宅之银,令其限内按数交 还,其所定之亲,仍令其有力时娶回。”
事情闹大之后,王熙凤假装害怕,亲自去找贾母,将责任推到宁国府尤氏身上,赖她做事不妥惹上官司。
一女嫁两夫,丢名节的事情对于贾家来说有损名声。
于是,贾母当即找来尤氏,当众埋怨。
王熙凤以为尤氏老实好欺负,尤二姐是一个“职场小白”,只要惊动官府,以官府治罪之名推波助澜,就能轻易将尤二姐撵走。
借力使力,尤其是借助具有权威的官府之力,王熙凤胜券在握、志在必得。
2.尤二姐据实相告,既还了自己清白又将了王熙凤一军
面对贾母的埋怨,尤氏据实解释,贾琏偷娶尤二姐之前,尤家已经与张华退婚。
王熙凤仗势欺人,一口咬定此事未成,并偷换概念巧说尤二姐未与贾琏圆房,应该趁此机会将其撵走。
贾母信以为真,当即说道:“又没圆房,没的强占人家有夫之人,名声也不好,不如送给他去。哪里寻不出好人来。”
王熙凤以为贾母开口便会一锤定音。没想到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尤二姐忍无可忍,当众站出来为自己辩白:“我母亲实于某年月日给了他十两银子退准的。他因穷急了告,又翻了口。我姐姐原没错办。”
贾母听了,想也没想便说:“可见刁民难惹。既这样,凤丫头去料理料理。”
王熙凤听了无法,只得应着。
没有人会想到尤二姐会绝地反击,更没有人会想到贾母会力挺尤二姐。
3.贾母为何相信尤二姐不信王熙凤?
贾母的举动让人不解。
她一直特别信任王熙凤,为何尤二姐开口简单辩解后,就力挺这个当小妾的呢?
原因至少有三个:
一是要给尤氏面子,相信尤二姐本质是相信尤氏。
尤氏嫁入宁国府多年,虽然没有王熙凤精明,但是老实本分却是贾家公认。王熙凤说她办事不周,尤氏当众反问,透露自己并没有撒谎。
人的名树的影,尤氏说了真话,大家已经信服。
尤二姐作为当事人,再次肯定尤氏讲的真话,让贾母信服。
更为重要的是,自己已经答应尤二姐进入贾家,她并不希望贾家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才会说张华是刁民难惹,并让王熙凤亲自去善后处理。
二是王熙凤的名声不好,留下尤二姐可以为她正名。
王熙凤素有恶名,贾琏与她的夫妻关系紧张,上下皆知。
贾母呵护王熙凤,谋之深爱之深。收留尤二姐可以缓解王熙凤的恶名。
贾母的心思在王夫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王熙凤带尤二姐见过贾母之后,又带她去见王夫人。
“王夫人正因她风声不雅,深为忧虑,见她今行此事,岂有不乐之理。”
从王夫人的举动可知,在众人看来,留下尤二姐对于王熙凤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三是王熙凤有情况,她本能的愿意相信尤二姐。
王熙凤虽然深受贾母喜欢,但因操劳过度,患上严重的血山崩,已经不能生育。
贾琏偷娶尤二姐的重要理由,就是为了子嗣着想。
封建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王熙凤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保全在荣国府的地位,贾母想的更多的则是如何让贾家能传宗接代。
延续香火大于内部权力平衡,所以,贾母本能地愿意相信尤二姐。
三个原因叠加,贾母一反常态,不信王熙凤所说,选择相信了尤二姐。
4.启示
贾母选择,再现了领导风采和决策艺术。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不理解领导的决策,尤其是对一些反常的事情往往不解。
贾母相信尤二姐,不信王熙凤的举动告诉我们,底层人不理解领导的意图,关键问题是站位不同,格局不同,做事方式不同。
没有站位就没有格局,没有格局,自然就难以理解领导拍板决策的深意。
注:本文资料引自《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