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进了荣国府就是尤二姐的死局,贾母的杀伐决断,不会允许她存在

进了荣国府就是尤二姐的死局,贾母的杀伐决断,不会允许她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熙熙娱乐小分队 访问量:299 更新时间:2024/1/27 11:49:44

很多《红楼梦》的读者,都会认为尤二姐是被王熙凤用连环计逼死的。

不只是读者,王熙凤的丈夫贾琏,在尤二姐刚死的时间段,同样认为尤二姐的死同王熙凤有重大关联。

贾琏曾经发出过这样的豪言壮语:

奶奶,你死得不明,都是我坑了你,终究我要对出来,替你报仇。

可事实上呢?

事实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对于尤二姐之死,贾琏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之后还是和王熙凤过日子。

这是为什么?

当然还有更奇怪的,就是贾琏的父母贾赦邢夫人,对王熙凤也没有丝毫的追究。

这又是为什么?

要知道贾赦、邢夫人对王熙凤这个儿媳妇并不满意,若是他们抓到了能打击王熙凤的实锤证据,岂有不用之理!

如果真是王熙凤买通了胡庸医,打掉了尤二姐腹中的孩子,这就意味着,王熙凤害了贾赦的庶长孙。

那可是贾琏长子!对于荣国府来说意义重大。

贾赦、邢夫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件事,将王夫人、王熙凤这对姑侄一锅端,把她们撵出荣国府的管理层,为自己出一口被压了多年的恶气。

可事情的发展在所有读者的意料之外,只是很多读者没有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贾赦、邢夫人对此没有丝毫的表示,仿佛尤二姐和那个孩子根本就没存在过一般。

这更是凭什么!

此时答案的指向性为一,那就是不给尤二姐母子留活路,这件事情是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定的。

贾母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案是当尤二姐进荣国府之后,她就走进了一个死局不能化解……

一.上赶着不是买卖,会让人起疑心的

老话说得好,上赶着不是买卖,在婚姻上更是如此。

《红楼梦》中的婚姻,要么是由长辈商量做主,为晚辈定好一段姻缘,这样的例子就是薛蝌与邢岫烟订亲。

薛姨妈想为侄子薛蝌求娶邢岫烟,便委托王熙凤张口请求贾母保媒。

要么就是由中间人或者官媒一手托两家,例子就是张道士说亲和官媒相看探春。

自然这是娶妻,娶妻的仪式自然要比纳妾繁琐多了,可就算是纳妾,像荣国府这样的豪门公府那也是有规矩的。

要么是长辈指一个丫鬟放到少爷屋里;

要么是在外面选一个清白的女孩以礼而行,总之一个女孩子自己进男家的门请求嫁人,这种行为是惊世骇俗的!

女子倒追男人,在现代社会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追求真爱的表现,可古人绝对不会这么看。

古人会怎么想?

古人的想法,作者并没有在尤二姐的情节中做交代,却在她妹妹尤三姐的情节中作了交代:

为什么再三要定礼,难道女家反赶着男家不成?

在《红楼梦》的时代,女方主动向男方要定礼,在男方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在男方看来,女方必然有重大的瑕疵导致嫁不出去。

最后的结论就是:

我不做这剩忘八!

那么尤二姐呢?

当凤姐儿第一次带尤二姐来拜见贾母的时候,贾母的真实想法会是什么?

以贾母国公夫人之尊,她这种见惯了大场面之人,也会在内心中惊起大波澜,只是几十年历练出来的风度,让她看起来波澜不惊还保持一贯和蔼、慈祥的态度。

凤姐直接就把尤二姐带到了贾母的面前,凤姐为什么会这么做?这是贾母的第一个疑问。

王熙凤同样是大家小姐出身,她不会这么不懂规矩,在没有事先向贾母请示的情况下,就直接把个人给带来了!

这句话忽见凤姐带了一个标致小媳妇进来……

这句话的嘲笑意味有多重,很多读者并未读出来。

《红楼梦》是一部细节控才能品出韵味的小说,当时的贾母还不认识尤二姐,那就意味着尤二姐的身份应该是个大姑娘,而绝不应该是个小媳妇。

古时女子,看女人的梳头方式,就能看出这个女子是姑娘还是媳妇。

姑娘可以把头发垂下,梳各种发辫;媳妇要把头发全部盘上去,梳各种发髻。

当时的尤二姐,还真没有盘头做小媳妇的资格……

此时贾母需要做的是先按捺下心中的不满,听听凤姐的解释,果然,凤姐很快就对这件事情做了解释:

今既见你(尤氏)妹妹很好,而又是亲上做亲的,我愿意娶来做二房。

只是这一段情节,在尤二姐见贾母时,被作者略写了:

凤姐听说,笑着忙跪下,将尤氏那边所编之话,一五一十细细的说了一遍……

这直接导致了,很多读者会对这个极重要的情节点产生了忽略。

很多读者把注意点,都集中到了之后的那句:

王夫人正因他风声不雅,深为忧虑,见他今行此事,岂有不乐之理。

开始只仔细琢磨凤姐的心计和宅斗手段,却偏偏忘了这时贾母会怎么想?

贾琏娶谁为妻,那曾是贾母重点关心的事情;可贾琏纳谁为妾,这种事情对贾母来说根本不重要,只要是个清白人家的姑娘就可以了。

可话又说回来,这个女人不可以和宁国府有关系!

宁国府是什么名声,那可是连荣国府的凤凰公子哥贾宝玉都知道:

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东府能出什么样的人,贾母心里一定有数,她需要花时间去品一下尤二姐的真正人品,毕竟她不能直接拒绝,因为尤氏的面子,贾母是一定要给的。

而王熙凤直接把尤二姐带到贾母的面前,似乎也有着一个合理的解释,毕竟宁国府当家少奶奶尤氏的面子,王熙凤也不能驳回。

在贾母看来,尤氏硬要把尤二姐就塞给贾琏,王熙凤也无可奈何。

那个时候的王熙凤,只能把决定权交给贾母。

请读者注意这句话:

“贾母听了道:“这有什么不是。既你这样贤良,很好。只是一年后方可圆得房。”

这句话既是贾母对尤二姐人品的强烈质疑,也是对尤二姐的郑重警告,只是很多读者没有注意到。

之后的情节,那只能说是尤二姐在作死……

二.为了一个孩子,贾母不会赌上荣国府的百年荣耀,其他人也不会

荣国府能在贵族圈中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他们家有爵位可以承袭,爵位是荣国府绝对不能丢掉的东西。

荣国府犯了怎样的错,有可能造成皇帝会对他们进行削爵的处罚?

答案是这种错贾琏和尤二姐已经犯下:

国孝一层罪,家孝一层罪,背着父母私娶一层罪,停妻再娶一层罪。

要是有人真的盯上了贾琏,他在国孝期间偷娶尤二姐,真是一个足以让皇帝震怒,将荣国府削爵的罪名。

话又说回来,表面上贾琏偷娶了尤二姐,可实际上不过是把尤二姐当成了外室,这种事情在贵族圈不会是唯一,因此也不会有人轻易犯众怒,拿这种事情来说事。

毕竟老太妃薨逝,所有的有爵之家要守一年的国孝,这么长的孝期,很少有男人能真的做到清心寡欲。

有爵之家的男人是否能真的做到清心寡欲,这件事情没有人追究,可不代表他们可以生孩子!

一旦孩子出生,那这个有爵之家守国孝就成了笑话,这是皇帝绝不会允许的。

可尤二姐呢?尤二姐偏偏在这个绝不能怀孕的时间点怀孕,又在这个绝不能公开怀孕的时间点,公开了她有身孕的事情。

尤二姐一怀孕,就让她彻底进了死局……

尤二姐进荣国府的时间点,那个时候贾琏在平安州,过了几个月贾琏才回来。

贾琏回家后不久,尤二姐就公布了怀孕的消息,这一切都证明了,尤二姐的孩子是在她嫁人之前就怀上了的。

未婚先孕,足以把一个女人永远钉在耻辱架上。

那贾琏呢?

贾母一定会选择原谅亲孙子,然后将所有的错都扣到尤二姐的头上,让这个女人一力承担果后。

这当然不公平,可这就是人性,是贾母杀伐决断的选择。

在读到这段情节的时候,很多读者都出现了一种错觉,觉得尤二姐的孩子会影响王熙凤的地位,会导致王熙凤想要除掉尤二姐。

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对于王熙凤来说,留子去母是一个最佳选择,她极有可能选择除掉尤二姐,可她没必要伤害孩子。

如果荣国府想要留着那个孩子,王熙凤伤害孩子的后果太重,重到她无法承受。

两害取其轻,请读者相信,以王熙凤的头脑,她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那被胡庸医害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答案只能是,这是贾母做出的决定,荣国府的其他高层也表示赞同。

只是一年后方可圆得房。

贾母的这句话,足可以证明她早就派人去盯着尤二姐的肚子。

一旦尤二姐怀孕,这对于荣国府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一旦荣国府被皇帝削爵,贾氏一族百年的荣耀和富贵就算彻底烟消云散。试问,有谁会愿意为了保住贾琏的孩子,而让自己失去富贵的生活?

答案是没人会这么做。

一切早就布置好了……

任凭谁去给尤二姐请大夫,都只会请来胡庸医。

而胡庸医呢?

他早就明白自己来荣国府是做什么的,尤二姐的孩子必然保不住。

然后呢?

胡庸医不是误诊,如果真是误诊,他不会跑路,就算是他跑路了,贾琏也完全有能力控制住他的家产,坐等他回来……

而实际上,一切都没有发生,尤二姐失去了孩子,没有任何人被追责没,有任何人受惩罚。

这时的尤二姐,在荣国府已经被社死。

这对于贾母来说是不够的,贾母想要达到的,是让尤二姐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这样荣国府才永无后患。

贾母对尤二姐真正的态度,来自于这句话:

信他胡说,谁家痨病死的孩子不烧了一撒……

尤二姐是病了,她的主要病因是用了打胎的狼虎药而带来的身体伤害,和对感情失望受气带来的心理伤害。

她从没得过痨病,她的死因是自尽。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贾母要尤二姐必死,豪门公府想要逼死一个女人,那花样太多了……

这一切看在尤二姐的眼里会怎样?

这个女人未必能看清事情的真相,她只是浅薄地以为,那个孩子是她在荣国府立足的资本。

爱情没了、孩子没了,她的人生只剩下了绝望,她的路只剩下了死局。

更多文章

  • 尤二姐比画皮还狠毒,她不是被迫害的女性,她结局悲惨罪有应得

    历史解密编辑:张春谈财经标签:尤二姐,贾琏,贾珍,王熙凤,贾蓉,柳湘莲

    这是《红楼梦》中尤二姐的判词,与之相对应的画面是:一个跪着的女人在金山旁哭泣。光看判词与画,大家都会觉得尤二姐是一个惨遭迫害的可怜女子。可实际上,尤二姐落到吞金自尽的悲惨结局,都是自己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一、放荡女子尤二姐《红楼梦》中,尤二姐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六十三回。当时贾敬因为求仙问道,乱吃丹药

  • 出身低贱,却有文人风骨,晴雯的真性情,成了她的催命符?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晴雯,宝玉,贾宝玉,林黛玉,红楼梦,大观园

    晴雯是红楼梦里比较出名的大丫鬟,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她长相出挑,身姿俊美,口齿伶俐。晴雯无父无母,本来是在贾府管家赖大家的收的丫头。后来因为长相出众,深得贾母的喜爱。所以贾母便命她去伺候宝玉。因为她受尽贾母和赖大家的喜爱,所以也养成了她,得理不饶人,抓尖要强的性格。晴雯本来长的模样就比别人更为标志

  • 《芙蓉女儿诔》:明祭晴雯实祭黛玉,要如何正确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芙蓉女儿诔,晴雯,贾宝玉,黛玉,林黛玉,香菱

    趣侃红楼550:空劳牵挂,多情公子作悼词,枉自嗟叹,秋怨芙蓉女儿诔上一回讲到贾宝玉奉命作《姽婳词》,借林四娘的故事将晴雯之死的愤懑融入诗中。林四娘的故事本来彰显的是“忠义”,贾宝玉将之改变,成为一个讽刺恒王无能连累女儿,君臣为名利所累,不如女儿忠贞的故事,借以悲悼晴雯死的冤屈。晴雯被“毁谤”陷害排挤

  • 命运绞杀晴雯

    历史解密编辑:林宛央标签:晴雯,贾政,宝玉,贾环,司棋,罗玉凤,命运绞杀

    ● 作者 ╳林宛央● 来源公号 ╳宛央女子● 配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近,有一种整个人世间都在渡劫的感觉。这种心情,自然也不自觉被带进读书以及追剧的过程里。以至于昨晚读《红楼梦》,读到赵姨娘和贾政的一段对话,心里立马打了一个寒颤,第一反应是:糟糕了,命运的车轮开始滚动了。然后再往下继续

  • 晴雯是贾母赐给宝玉的。晴雯之死,贾母为何一言不发?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晴雯,探春,贾母,罗玉凤,大观园,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怎么没发表意见?她不是对王夫人说:“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们那些模样儿、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得,谁知变了。”高手过招,不必招招见肉。贾母这话,就是在批评王夫人了。所以王夫人也赶快承认错误,再不敢提“分外淘气,也懒”,而是转而托词“老太太

  • 晴雯被王夫人撵走后,很快因病而死,她究竟得了什么病?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晴雯,香菱,林黛玉,贾宝玉,曹雪芹,王夫人(红楼梦)

    晴雯被王夫人撵走后一病而死,让人难免扼腕叹息。更是好奇她究竟得了什么病,才会如此快速地死去。原文中曹雪芹并没有真正交代晴雯得了什么病,又因何而死。却有一些伏笔,暗示了晴雯之病。一,女儿痨说晴雯被撵走后,王夫人向贾母汇报。(第七十八回)“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

  • 一把不重要的扇子,为何引发宝玉大怒?险些害了晴雯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后遗症标签:宝玉,晴雯,扇子,袭人,贾宝玉,林妹妹

    《红楼梦》中晴雯和宝玉有一场著名的争吵,因为一把并不重要的扇子,引发了袭人带领众人跪地磕头求宝玉的“大型车祸现场”。如若当时不是袭人拦下宝玉,宝玉气头上找王夫人告状要赶走晴雯,晴雯的下场可想而知。(当然最终晴雯结局依旧是惨死,但这不是一回事)这场争吵的直接导火索,是晴雯服侍宝玉穿衣时,失手摔坏了扇子

  • 红楼梦:晴雯吹风着凉,得了风寒,太医们如何开药方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晴雯,贾宝玉,石头记,宝玉,麝月,红楼梦

    红楼梦:晴雯吹风着凉,得了风寒,太医们如何开药方?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源为二

  • 《红楼梦》里晴雯和袭人真的是贾母身边的红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袭人,晴雯,贾宝玉,丫环,贾赦

    作者:韩雪丽贾母的丫环,都是各有所长,袭人的温柔细致,晴雯的美丽无双,紫鹃的明慧可人,鸳鸯的大气勇敢,都不是一般的丫环可比,凤姐说,自家的丫环,比人家的小姐都强,其实,这几个丫环,比贾府有的姑娘都强,(一)丫环比小姐都强贾母最看重和欣赏的还是鸳鸯,要不然,为了她和长子翻脸,其实吧,贾赦想要个母亲的丫

  • 红楼梦:晴雯死后,袭人、麝月和秋纹几人,会有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袭人,麝月,贾宝玉,薛宝钗,香菱,晴雯

    晴雯在第七十七回被王夫人无情撵走,很快因病去世。贾宝玉为其作《芙蓉女儿诔》祭奠之,算是有始有终。晴雯死后,贾宝玉身边的大丫头中便只剩下袭人、麝月和秋纹三人。其他如碧痕、绮霰和檀云、紫绡等,已经淡出了怡红院。那么,到了八十回后,袭人、麝月和秋纹三个被贾宝玉称为“一伙儿”的丫头,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