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ID: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
慌了个张
这两天读欧丽娟教授《大观红楼》第四辑薛宝琴论,感觉上分歧不小,欧教授的分析和观点我难以认同。
第一,明明是薛宝琴跟邢岫烟、李纹、李绮一起来的,可欧教授硬是从阶级的视角,把薛宝琴提升到一个突出的地位,成为“贵族阶层中最后一位登场的大家闺秀”,还说是“以压轴的方式登场”,进而认为薛宝琴是整部小说中唯独一个“全才兼美的金钗”,竟以“毫无纰漏处”凌驾于众姝的品貌才情之上而别树一帜。
首先,薛宝琴不是金陵十二钗正册的人物,从《红楼梦》人物等次来看,薛宝琴比不了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等。其次,兼美是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姑的妹妹,也是仙姑,故而完美无缺,带有某种神秘性和理想化的色彩;投射到人世间,对应的就是秦可卿,就是有致命缺点的金钗,绝不会对应到薛宝琴的头上。正如一僧一道在太虚幻境就是仙风道骨、品貌不俗,可是一到人世间,就成了癞头和尚、跛足道人,这正是肉眼凡胎的局限。薛宝琴作为人世间的人物,完美无缺,这是她作为次要人物、陪衬角色的特殊写法,比较虚幻,甚至魔幻,也如同来的邢岫烟、李纹、李绮,哪有什么明显的缺点,甚至细节都不多,这就是刻画人物的层次感和艺术性。
至于探春、湘云之说,也只是阶段性相比较的一个看法,宝黛看惯了,审美疲劳;换些面孔,新来的四个姊妹都很新奇,被称为是水葱儿一样的女孩儿,而薛宝琴是她们四个当中最突出的,才有那样的印象,等过些年再看又是一种眼光,所以不能呆看了。
第二,贾母对薛宝琴的住处安排很别致,云山雾罩叫人看不懂。欧教授认为,贾母一开始叫宝玉跟着她睡,后来黛玉来了又叫黛玉跟着她睡,现在宝琴来了又叫宝琴跟着她睡,说明宝琴比黛玉更受宠,甚至比宝玉还受欢迎。这都是表面现象,是主观错觉。
一方面,这种分析和看法,没有考虑到大观园的因素。贾母安排宝黛跟着她睡,那时还没有大观园,所以由老冤家直接保护两个小冤家。等到大观园建成,元春旨意,宝黛等都搬进园子,有了更好保护,贾母就退居幕后,但并没有撒手不管。而薛宝琴等来,宝玉跟众姊妹都安排在大观园住,唯独把宝琴安排到贾母处睡,换个角度看,岂不是宝琴虽好,但在大观园却无一席之地吗?
另一方面,从贾母等外出参加老太妃的祭祀活动期间,把宝琴交给李纨照管,等贾母回来又接回去继续跟着她睡,始终没有让宝琴跟薛家母女睡到一块儿,叫人岂不疑心,简直比王熙凤看贾琏还厉害,盯得很紧,看管严密,一直在贾母的掌控之中,这岂不是最高级的盯防吗?
第三,贾母给薛宝琴一件凫靥裘,连宝玉也没给,更别说其他姊妹了。后来给了宝玉一件雀金裘,算是平衡和补偿。由此,欧教授认为,贾母看得薛宝琴比谁都重。我却不这么看。
一方面,贾母给宝玉、宝琴名贵的衣裳,与元妃端午节赐节礼突出宝玉、宝钗,遥遥相对,元妃突出了宝钗,贾母巧妙地排除了宝钗。另一方面,贾母除了对宝玉外,一般情况给东西都是给外人,如刘姥姥;给下人,如小丫鬟。由此可见,贾母是把薛宝琴当外人看待,越是隆重越是见外,跟黛玉,自己的亲外孙女,跟三春,自己的亲孙女,跟湘云,自己的侄孙女,是无须客气的。贾母对宝琴刮目相看,别人都没怎样,唯独宝钗有点醋意,因为这样的安排,隐隐刺痛了宝钗的心。
第四,宝琴与宝玉同一天生日,欧教授又拿四儿的理论作指导,认为暗示了宝琴与宝玉的婚姻缘分。这里,欧教授明显是双重标准。四儿那么说,就被王夫人撵了出去,这说明这个理论是荒谬的,王夫人看不上,甚至很警觉;可是到了宝琴身上就变得有利了,成暗示了?哪有这样随随便便的道理,怎么说怎么有理?这理论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
第五,曹雪芹安排薛宝琴留心打谅宁府祭宗祠,说一个外姓女子,如何能参与到贾家的祭祀活动当中?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下,如何能见贾家那些男人们呢?然后说,这种看似不合理的安排,恰有深意,逗露了宝琴作为“潜在的宝二奶奶”的地位。我觉得,这更离谱,是严重的误读。
其一,作为贾府的亲戚,暂住这里的客人,在贾家祭宗祠活动中,作为围观的“群众”,还是可以的。刘姥姥作为老亲家可以,薛宝琴等作为亲戚怎么不行?
其二,薛宝琴留心打谅宁府祭宗祠,这是曹雪芹设计的一个眼光,一个视角,一种写法,跟刘姥姥的作用一样。
其三,薛宝琴从小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爱游历,爱看热闹,更有好奇心,就比别人更留心,安排她看比安排邢岫烟她们更合理。
其四,薛宝琴在这里发挥记者、摄像的作用,是记录祭祀活动的,跟宝玉婚姻根本是两码事。
第六,贾母问询宝琴的生辰八字,并没有明说什么,是薛姨妈度其意,要给宝玉说亲。还有凤姐说媒,这些细节,都被欧教授认为是暗示宝琴与宝玉的姻缘。
我倒是赞成另外的看法,有人认为,宝琴一来,贾母的反应就很奇怪,喜欢归喜欢,却偏逼着王夫人认了干女儿,但并没有进一步引申出什么干孙女的话题,说明就止于王夫人的干女儿(甚至潜在的是贾母的干女儿一般),那么与宝玉就成了干兄妹关系,这比二宝的姨表姐弟关系差得远,比宝黛的姑表兄妹关系差得更远,看似亲近,实际更加疏远。而且王夫人的儿子与王夫人的干女儿之间还好谈婚论嫁吗?这一招,确实隐晦和巧妙。
再说提亲,上次在清虚观,张道长提亲,贾母说,和尚说过,宝玉不该早娶;这还没过多长时间,贾母就改口了,岂不是自食其言了吗?更重要的是,那次提亲,宝黛的反应异常激烈,因为是真提亲。包括湘云的麒麟,间色法,金玉良缘的另一个版本,黛玉都感到危机,警惕性很高。可这次,贾母给宝琴说媒,宝玉、黛玉都毫无反应,为何?显然,这是假提亲,或者是非关他们的提亲。这不是因为钗黛和解,涉及到自身婚姻大事的威胁也无动于衷,黛玉不至于麻木到这种程度,也不会大度到毫不介怀。宝黛的反应是脂砚斋提示的反观,是贾母提亲障眼法的正看。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有各种可能性,能调动很多人的注意力,这个写法就成功了,就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曹雪芹提供的不是公式,不是标准答案,不是简单的历史事实的艺术呈现,而是对同一问题的多种视角,多元化思维方式,是艺术的想象,是人性的探索,是神俗两重性的转化,是一个梦幻的世界,是一个玄妙的启悟。
2023年2月10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楼刘姥姥
进入公众号认证微店
更多好货等你来!!!
纵横谈
传统文化的当代应用
从前这些事
古今多少事,都做当下谈
红楼梦研究
公众号: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