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中华文明才显得格外灿烂,而在诸多的艺术形式之中,小说作为一种最为自由的形式,在明清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我们所熟悉的四大名著也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流传广泛,但又以《红楼梦》的地位更高,民间还存在所谓的“红学”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
细看《红楼梦》就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里面还充满着各种勾心斗角、人情世故,薛宝钗、王熙凤与平儿就曾出现过一番较量。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为《石头记》,是清朝时期的著名作家曹雪芹所写,由于曹家在清朝时期曾经是非常显赫的勋贵,因此这本出又被世人认为是曹雪芹对自己家族故事的描写。
据悉小说的前80回皆出自曹雪芹之手,后40回则是由程伟元和高鹗等人共同编著的,这些具体的历史细节现在早已无法考究,但并不影响《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伟大。
《红楼梦》的故事主要是通过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的情感纠葛为主线,所以在小说之中关于他们三人的故事篇幅也是最多的,但除了三人的感情故事之外,小说里各种勾心斗角的场景也是一大看点。
在红楼梦的故事架构之中,最为富贵的家族为贾家、王家、薛家和史家,无论是社会财富还是在朝堂之上的地位,都没有任何人能其右,即便是当朝的皇帝在很多时候也不得不顾及这四家的权势。
薛宝钗就是出生在四大家族的薛家,而且还是薛家的嫡女,我们都知道古人对出身是非常看重的,嫡出和庶出无论是在家庭中的地位,还是在以后的人生当中,差别都是非常大的。
作为薛家的嫡女,薛宝钗算得上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无忧无虑的童年也造就了她天真烂漫的性格,长大成人之后待人处事都非常的大方得体、圆滑世故。
不过,当时的薛家虽然名义上属于四大家族,但是其实家族内部早就已经破败不堪,薛父去世之后家中更是连一个能够独挑大梁的人都没有,家族败落已是早晚之事。
薛家的嫡长子薛蟠又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此时家族振兴的重任不得已之下便落在了薛宝钗的身上,一个女孩子不能求取功名,想要振兴家族便只能依靠联姻了。
于是乎,薛姨娘便打算将薛宝钗嫁入当时最得势的贾家。说来也是巧合,第一次随薛姨娘来到贾府见到贾宝玉之后,薛宝钗便喜欢上了贾宝玉。
古时候各大家族之间通婚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各种亲戚关系更是复杂的不得了,在《红楼梦》之中贾宝玉的生母王夫人是薛姨娘的亲姐姐,这个薛姨娘正是薛宝钗的母亲。
所以说从这个层面来看的话,薛宝钗算的上是王夫人娘家的孩子,两家人来来回回走动的多了,王夫人更是对薛宝钗爱的不行,心中多少对这个娘家女儿心动。
当得知自己的妹妹有意将宝钗嫁给自己的儿子宝玉,王夫人直接特批允许薛宝钗常住在贾府之中,为的就是能给两个孩子的时时相见提供一个便利的机会,如此一来薛宝钗便进了贾府。
所谓的权力之争
贾府之中虽然名义上一切的事务都是由贾母做主,但是老人家毕竟年事已高,很多事情并不能亲力亲为,久而久之贾府之中真正掌权的人就成了王夫人和王熙凤。
王夫人和薛宝钗之间有亲戚关系,有意思的是王熙凤与薛宝钗也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按照现代的表述来说,王熙凤和薛宝钗应该算是表姐妹。
薛宝钗和王熙凤两个人的性格都非常热络,又经常一起出现在贾府之中的各种场合,但两个人之间的交际却非常少,这不得不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毕竟实在是不符合他们的性格。
其实两人之所以没有交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王熙凤打心眼里看不上薛宝钗一家。上文说到自从薛父去世之后整个薛家便没落了,王熙凤何等出身,她可是王家的嫡女,哪里会看得上这个没落家族的小女儿。
曾经,薛家嫡长子薛蟠纵使家奴打死冯渊,王家和贾家想尽了办法才保下了薛家,这件事本身就让眼高于顶的王熙凤对薛家有了厌恶之情。
再加上,薛宝钗进入贾府后对贾宝玉时时刻刻惦记,更是让王熙凤心生厌恶。
在她看来,能够留薛宝钗在贾家居住,已经是看在王夫人的面子上才勉强答应的,薛宝钗不但不安分守己还将自己的如遇算盘打到了贾宝玉身上,这种嘴脸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或许也是因为这种缘由吧,在平日里王熙凤都会刻意地跟薛宝钗保持距离,即便到了不得不沟通之时,也只是让府中的丫鬟们代为传话而已。
然而,薛宝钗也是个精于世故的人,王熙凤对自己的冷落和轻视,她的内心也是非常明白的,所以只要一有机会薛宝钗便会不断的用言语奚落王熙凤。
久而久之,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深,这样的一幕在在红楼梦的第23回之中、之后就曾出现过,称得上是一场精彩的言语交锋。
薛宝钗贬低王熙凤,平儿的反击
话说,贾宝玉因为贾环的诬告被父亲狠狠地打了50大板,后来还是在贾母的庇护之下贾琏才选择停手。看着自己的宝贝孙子被打得奄奄一息,贾母可是心疼坏了。
在见到宝玉之后,她赶忙让人将孙儿抬到了自己屋中,事情传开之后贾府大院里的姑娘们都来看望贾宝玉。王熙凤因为身体有恙,没办法亲自前去探望,于是便派自己的心腹丫鬟平儿前去。
众人都到场之后对着宝玉便是一阵的寒暄,也就是在这时坐在角落处的薛宝钗突然开口说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不得不说薛宝钗确实是个能说会道的人,这句话看似好像是在称赞贾母,但其实背后却另有深意,这一个凤丫头指的便是王熙凤。
要知道,在当时的贾府之中王熙凤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虽然名义上和薛宝钗是表姐妹,但是于情于理薛宝钗都没有资格这么称呼王熙凤。
再有就是,薛宝钗看似是在称赞贾母,但是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王熙凤的轻视,还有对王熙凤没有亲自前来的探望的一种暗示,好似要抹黑她一般。
当时那种情形下贾母毕竟在场,无论内心如何替王熙凤鸣不平,丫鬟平儿没有也不敢开口回击,不过不开口却不代表这件事就可以这样过去。
探望完贾宝玉之后,平儿便将此事原封不动地告诉了王熙凤,王熙凤本想找个机会好好教训教训薛宝钗,但是碍于王夫人和薛姨娘的面子,却又不得不将此事忍了下来。
王熙凤的这些为难和隐忍平儿都看在了眼里,很多事情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罢了。大观园之中,各种各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着,之前的那点小摩擦也很快就被人们忘却了。
后来由于常年的积劳成疾王熙凤不幸小产,身体受此大创不得不开始卧床养病,王熙凤一病倒这下可忙坏了平日里清闲惯了的王夫人,万般无奈之下她便让探春帮着她一起料理家事。
为了能料理好贾府中的这一大摊子事,探春又将平日里一直跟随王熙凤的平儿借了过来帮忙,毕竟之前平儿就一直在帮着王熙凤料理家事,想来应该是得心应手的。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探春自然也不例外,刚刚掌管家务之后她便想寻个人,将院子中那些有点破败的花草山石好好打理一番。
先后找了几个人,探春一直拿不定注意这件事要交给谁处理,平儿则是建议道:“此事如果交给服侍宝钗的莺儿姑娘的母亲,应该是不错的,我依稀记得她侍弄花草的手艺非常不错,想来是能做好这些事的。”
就在探春正准备点头赞同之时,一旁的薛宝钗却突然开口道:“莺儿她娘的手艺哪里上得了台面,还是交给宝玉院子里的老叶妈更妥贴些。”
薛宝钗这一番话水平也很高看似只是简单的人事讨论,但是其中却暗含玄机。老叶妈是贾宝玉府中的人,如果这次因为自己的推荐而获得了这个机会,那么一定对自己感恩戴德,这样就为自己接近宝玉提供了便利。
如果是一般的人或许并没有看出其中的玄机,但见过大场面的平儿何其聪明,一眼就看出了薛宝钗的小心思。于是,她便顺着薛宝钗的话说道:
“姑娘说的是,老叶妈确实能力不错,我听说你院子里的莺儿姑娘还认了她做干娘。听说当时还摆了酒席,就是不知道姑娘去没去?”
一句看似轻飘飘的话,却一针见血地揭穿了薛宝钗的那点小心思。在大观园之中,认亲本来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不过都是为了多个照应罢了。
可是平儿的一句话,却让莺儿的这次认亲彻底变了味道,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莺儿的认亲都是受到薛宝钗的指示的。
现代社会无论是男追女还是女追男,都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但古时候的人们观念跟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
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清朝时期,那个时代女孩子是要遵守三从四德的,薛宝钗作为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却一直处心积虑的想要接近和得到贾宝玉,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女孩子的名声来说是及其不好的。
清朝中后期,女子的名节是非常重要的,平儿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薛宝钗的所有小心思都暴露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这甚至比当街辱骂还要让她不堪。
不过,此事对薛宝钗的影响并不大,她最终还是通过自己的手腕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红楼梦》大结局时,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是林黛玉嫁入了贾府,可是新娘却成了薛宝钗,这便是她的心机。
只不过,薛宝钗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最爱的宝玉哥哥在看到新娘是她失望不已,之后口中念念不忘的却是她的林妹妹。薛宝钗所有的谋划、所有的付出,最终却不过是红楼一梦罢了,随着贾宝玉的出家,她的后半生也不会好过......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