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珍和尤三姐在屋里百般轻薄,2人做了哪些事,为何丫环纷纷躲避

贾珍和尤三姐在屋里百般轻薄,2人做了哪些事,为何丫环纷纷躲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爱写作的老于 访问量:1216 更新时间:2024/2/9 21:01:25

贾琏看上尤二姐之后,在贾蓉的帮助下,征得贾珍同意,偷娶了尤二姐,并在小花枝巷里买了房子,过起金屋藏娇生活。

贾珍从铁槛寺回家,趁贾琏不在偷偷溜到小花枝巷找尤家姐妹。

尤二姐出面张罗,尤老娘和尤三姐陪同,四人喝酒之际,尤二姐知道贾珍心思,借故回屋害怕,让尤老娘陪她一起离开房间。

“尤老也会意,便整个同他出来,只剩小丫头们。贾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脸,百般轻薄起来。小丫头子们看不过,也都躲了出去,凭他两个自在取乐,不知作些什么勾当。”(《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贾珍和尤三姐百般轻薄,自在取乐,究竟做了哪些事,小丫头们为何都看不下去要纷纷躲避,尤老娘明知道贾珍对女儿尤三姐垂涎三尺,为何还要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呢?

贾珍和尤三姐百般轻薄,主要是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情,尤三姐松开头发。

古代女人的头发很长,每天都要进行梳洗打理。

王熙凤每天迎来送往,要处理的事情至少有三十四件,但不管怎么忙乱,她都是要梳理头发。

林黛玉一进荣国府,王熙凤没有第一时间接待,而是在众人见过之后她才出现。林黛玉第一次见王熙凤,看她穿戴的整整齐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陽五凤挂珠钗……”髻,是指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

林黛玉寄居在荣国府,每天早上也要梳理头发。贾宝玉约了秦钟到家学里读书,早上去找林黛玉告别之际,林黛玉正在对镜理妆;过节期间,麝月独自一人守在怡红院,宝玉帮她梳头,麝月主动卸去钗钏,打开头发,宝玉拿了篦子替他一一的梳篦;王熙凤过生日,平儿挨打,宝玉请她到自己房里,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她梳理头发……

贾琏赶到花枝巷,拜见贾珍时,看到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由此可知,尤三姐在自己的头发上做了“手脚”。

第二件事情,尤三姐解开衣扣。

贾琏进屋之后,看到尤三姐不仅松松挽着头发,而且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

尤三姐性格刚烈,与尤二姐截然不同,她对待贾珍、贾琏和贾蓉等人,往往是嬉笑怒骂,全凭自己心情,贾珍等人不敢强迫,所以自己衣服半掩半开,绝对是自己所为。

封建社会,女子整整齐齐穿戴衣服既是礼仪规矩,更是保护个人的有效方法。尤三姐解开衣扣,露出内衣,绝对是不雅之举。

第三件事情,尤三姐换了睡鞋。

尤三姐和贾珍独处,不仅松开头发,解开衣扣,而且换了装束: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

红鞋其实是指睡鞋,是旧时妇女睡眠时穿的软帮软底的鞋子。

《中国鞋履文化辞典》写道:“睡鞋,亦称‘眠鞋’。旧时裹足妇女临睡前所著之软底鞋。睡前著之以防脚趾松弛,并以此取媚于枕席间。”

睡鞋往往是在睡觉安歇前穿戴,尤三姐与贾珍喝酒之际,便换穿睡鞋,自然会让贾珍浮想联翩。

尤三姐为何要这样做呢?

因为她和贾珍之前就有过不正常的交往。

贾敬死后,贾珍请尤老娘带着尤二姐、尤三姐两人前来帮忙。贾琏久闻尤氏姐妹之名,趁此机会与两人相认,有垂涎之意后,想到贾珍贾蓉等人素有聚麀之诮,所以趁机对两人百般撩拨,眉目传情。

尤三姐给尤二姐托梦时也说过,“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尤老娘明知贾珍对尤三姐不怀好意,为何还有意成全两人呢?

尤三姐与贾珍早有来往是既成事实,她无力更换,只能顺水推舟。

贾珍是尤氏的丈夫,但是尤氏与尤二姐只是名义上姐妹,并非同父同母所生,所以没有道德伦理上的羁绊。

尤家贫穷,生活全部依靠贾珍帮衬,对此她曾经对贾琏说过,“我们家里自从先夫去世,家计也着实艰难了,全亏了这里姑爷帮助。“(《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尤三姐与贾珍之间的关系不清不白,家中生活还要依靠贾珍援手,在这种情况下,尤老娘明知道贾珍不安好心,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他和女儿喝酒取乐。

结语:

其实,尤三姐并不是不知廉耻之人。她得到柳湘莲的订亲信物之后,每日侍奉母姊之余,只安分守己,随分过活,直如淑女一样。后来柳湘莲悔婚,她以死明志,表达自己是一个内心高洁的女人。

所以,她和贾珍在屋里百般轻薄,寻欢作乐,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作者:小涵读书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

标签: 贾珍尤三姐贾琏尤二姐林黛玉贾蓉

更多文章

  • 尤三姐是玩够了想上岸吗?看这2点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贾珍,贾琏,贾蓉,尤三姐,柳湘莲,尤二姐,秦可卿

    我觉得,尤三姐是一个挺难用一两句话概括定性的人。说她纯洁吧,她在贾珍、贾琏等游荡子面前表现出来的那种放浪媚态,又不是靠装就能装出来的,反正如果把迎春放到这种场合里来,那是打死也做不出这种样子的;说她不纯洁吧,她最后挥剑自刎所体现的刚烈,却又表明了她内心的倔强和尊严,表明她还真的并不是随波逐流与贾珍之

  • 尤三姐的扮演者周月,落选王熙凤拒演李纨,一场大病之后看淡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李洪伙标签:尤三姐,李纨,柳湘莲,贾琏,贾珍,尤二姐

    尤三姐是《红楼梦》中比较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她是一个对爱情坚贞不移的刚烈女子,十分有魅力,也有人认为她的下场是咎由自取,归结于她在宁国府不自爱的行为。尤三姐是宁国府贾珍的老婆尤氏的继母带来的女儿,也就是尤氏的继妹。尤三姐还有一个姐姐叫尤二姐,姐妹俩都容貌出众,尤三姐生得风流标致,有一种万人不及的风

  • 平儿镯子丢了,王熙凤为何不让找?她知道什么,还是想隐瞒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蔚蓝史族标签:平儿,镯子,宝钗,贾母,大观园,王熙凤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另一段话:“若被众人觉察了,保不定老太太不知道。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得确实,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这叫作‘胳膊折在袖内’。如今惟有趁着赌钱的因由革了许多的人这空儿,把周瑞媳妇旺儿媳妇等四五个贴近不能走话的人安插在园里,以查赌为由。再如今他们的丫头也太多了……如今

  • 坠儿根本就没有偷虾须镯, 平儿撒谎无意间说中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李紫谈资讯标签:平儿,罗玉凤,镯子,史湘云,坠儿,晴雯

    “坠儿盗镯”似乎是一件铁板钉钉的案子:有人证宋妈;有物证,被“缴获”的虾须镯;宋妈亲眼看到坠儿藏镯子,而且坠儿之前帮小红传递过一张手帕,也要赏钱,似乎很贪小便宜,镯子是她偷的,完全说得过去。不过这个铁案却缺少了一个重要环节,审案问案要审罪犯,这些人给坠儿定了罪,却没有一个人问过坠儿,给她一个解释分辨

  • 坠儿根本就没有偷虾须镯,平儿撒谎无意间说中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快乐的小路亚人标签:平儿,罗玉凤,镯子,手镯,坠儿,晴雯

    “吊坠盗窃手镯”好像是铁钉事件。 有人证明了宋母; 有物证、“查获”的虾胡子手镯; 宋先生亲眼看到自己戴着吊坠手镯。 而且在吊坠前给过红先生手帕。 你可以拿钱。 你好像想要钱。 手镯是她偷的,我完全能接受。但是,这个铁事件缺少了重要的一环。 案件的审理必须审判罪犯,他们给坠落儿童定了罪,但没有一个人

  • 王熙凤身边三大丫头,只有丰儿贴身伺候,平儿小红每天都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平儿,贾琏,贾宝玉,丰儿,罗玉凤

    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头,又成了贾琏的通房丫头。按说凤姐日常出行,一定是平儿跟着。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平儿很多时候并不跟着王熙凤。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周瑞家的带她进来找王熙凤,就是先见了在家的平儿。刘姥姥还一度误认是凤姐。此时王熙凤在伺候贾母吃早饭,平儿则在家中张罗日常事务,等候王熙凤回来吃早饭。同样,

  • 贾琏被打,薛姨妈有棒疮药,平儿为何来薛宝钗这里讨药?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贾琏,平儿,香菱,薛蟠,薛宝钗,薛姨妈,中国古文献

    薛蟠避羞出门,香菱得到机会入住大观园,宝钗安排她先去拜拜街坊。正巧平儿走来,开玩笑地对香菱说:“你既来了,也不拜一拜街坊去?”支开香菱之后,平儿就向宝钗讨一丸棒疮药。如果不仔细,这个情节很容易被平儿讲述的贾雨村、石呆子案遮掩过去。如果再把石呆子与“有点呆”的神瑛侍者贾宝玉联系起来,更不会注意平儿找宝

  • 《红楼梦》平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完美无瑕?还是……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平儿,探春,贾琏,金凤,罗玉凤,王熙凤,尤二姐,红楼梦

    平儿其实没那么完美。她是在明哲保身的基础上,做一些善事。就像古代官府的师爷和衙役,一边“公人见了钱,如蝇子见血”,一边又“公门之中好修行”。我知道这个比喻,一定会引起部分读者的不适。因为在某些人天真简单的头脑中,平儿是完美无瑕的。而一个人一旦被定性为好人,对她的任何批评与意见,就都成了歹毒的污蔑。别

  • 《红楼梦》|晴雯撵走坠儿,辜负了平儿的好意,坏了宝玉的名声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平儿,宝玉,晴雯,袭人,坠儿

    很多读者以为,晴雯撵走坠儿,是因为坠儿该撵,晴雯更是站在维护宝玉名声的角度清理门户,所以认为晴雯没错。实际上,晴雯不但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一方面辜负了虑事周全的平儿的好意,另一方面不但没能维护宝玉的名声,恰恰坏了宝玉的名声。主要原因,在于她撵坠儿的时机不对。虑事周全的平儿,刻意交代麝月要注意时机。

  • 《红楼梦》中,王熙凤死后,平儿可能扶正吗?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平儿,王熙凤,贾琏,红楼梦,妾室,皇后

    放在其他朝代不太可能,但在明清时期,倒是有这个可能。关于贾琏与平儿的结局,曹雪芹版本的《红楼梦》并没有明确的交待,而在续写版本当中平儿与巧姐一起逃了出来,并且也被贾琏从通房扶正了。若是在明清以前,平儿这样的通房断然没这种机会,但清朝却可以。周王朝是古代各种礼法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周朝有着非常严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