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尤三姐明明知道贾珍把自己当作“粉头”取乐,为何还主动请他相聚

尤三姐明明知道贾珍把自己当作“粉头”取乐,为何还主动请他相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爱写作的老于 访问量:3385 更新时间:2024/1/6 13:33:29

注:本文资料引自《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功校订/《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红楼梦》第65回细读:贾琏金屋藏娇,贾珍不怀好意,三姐强颜欢笑,末世悲咽苦果

贾琏偷娶尤二姐之后,在小花枝巷买了房屋金屋藏娇。

尤老娘和尤三姐无家可归,于是也跟着尤二姐一起生活。

贾珍在铁槛寺给父亲做完佛事,晚间回家时,径直到了小花枝巷。

尤老娘感恩戴德,带着尤二姐、尤三姐两人亲自接待,酒酣之际,尤老娘和尤二姐离开,独自留下尤三姐和贾珍两人相聚。

天黑之后,贾琏突然回来,得知贾珍与尤三姐在一起,竟然不知廉耻地进屋。

尤三姐当即翻脸,痛骂贾珍贾琏两人不知好歹痛骂两人:

“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油蒙了心,打谅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姐儿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

嬉笑怒骂后将两人赶出房间。

从此以后,略有丫环婆娘不到之处,便将贾琏、贾珍、贾蓉三个泼声厉言痛骂,说他爷儿三个诓骗了寡妇孤女。

在这种情况下,贾珍不轻易到小花枝巷。

但是,尤三姐却隔三岔五让小厮去请他私下相聚。

尤三姐明明知道贾珍把自己当作“粉头”取乐,为何还要主动请贾珍与自己相聚呢?

首先,尤三姐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愿意与贾珍这种纨绔子弟交往。

尤三姐思嫁给柳湘莲,贾琏出面撮合。柳湘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轻易答应婚事。后来听说宝玉说出实情,上门退婚。尤三姐以死殉情。

尤二姐被王熙凤骗进大观园后,选择吞金自杀前,尤三姐托梦给她时说道:

“姐姐,你一生为人心痴意软,终吃了这亏。休信那妒妇花言巧语,外作贤良,内藏奸狡,他发恨定要弄你一死方休。若妹子在世,断不肯令你进来,即进来时,亦不容他这样。此亦系理数应然,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你依我将此剑斩了那妒妇,一同归至警幻案下,听其发落。不然,你则白白的丧命,且无人怜惜。”(《红楼梦》第69回)

尤三姐所说的“你我生前淫奔不才”,虽然难听却是事实。

尤二姐嫁给贾琏之后,趁着贾琏高兴之际,也向他坦白说过,虽然自己洗心革面,但已经失了脚,有了一个“淫”字,虽然有好处也不能算是一个好人。

从尤三姐托梦和尤二姐所说可知,尤三姐如尤二姐一样,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

其次,尤三姐隔三差五找贾珍是为了自己取乐。

尤三姐私下找贾珍相聚,并不是任由贾珍欺负,而是凭借着自己风流标致,打扮出色,哄的贾珍垂涎落魄,欲近不能,欲远不舍,迷离颠倒,而她以此为乐。

尤三姐的做派引起尤二姐的担心,私下劝她收敛时,她直言不讳地说道:

“……倘或一日她知道了,岂有干休之理,势必有一场大闹,不知谁生谁死。趁如今我不拿他们取乐作践准折,到那时白落个臭名,后悔不及。”

取乐作践,及时行乐,得过且过,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嬉笑怒骂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找贾珍就是为了自己活着开心高兴。

最后,尤三姐找贾珍是把他当作出钱的“冤大头”。

贾琏偷娶尤二姐之后,置办房子,尤家三人和六七个仆人,每月只给5两银子用作开销。

5两银子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足以解决温饱问题,但是对于追求豪门生活的尤三姐来说,远远不能满足生活所需。

在这种情况下,尤三姐找贾珍,就是让他当出钱的“冤大头”。

她隔三差五找贾珍与自己相聚,贾珍就得出钱。

于是尤三姐“天天挑拣穿吃,打了银的,又要金的;有了珠子,又要宝石;吃的肥鹅,又宰肥鸭。或不趁心,连桌一推;衣裳不如意,不论绫缎新整,便用剪刀剪碎,撕一条,骂一句,究竟贾珍等何曾随意了一日,反花了许多昧心钱。

尤三姐隔三岔五约会贾珍的举动,让人感慨。

这种举动透露出人性之殇,是人性之恶的体现。

俗话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人性,最容易随波逐流,最容易沦陷。

尤三姐遇到的豪门子弟,都是馋她的身子,馋她的美貌之人。

用身体和美貌做交换,过上豪门般的生活,与贵族子弟交往,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让她沦陷其中不能自拔。

所以,她的举动让人唾弃,却暗合人性之恶。

尤三姐放浪形骸的举动,让人心痛。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尤三姐非常想拥有正常人的爱情,她比普通女人更想与心爱的男人相守一生。

得到柳湘莲的定情信物后,她一改前非,每日侍奉母姊之余,安分守己,随分过活。虽是夜晚间卖独枕,不惯寂寞,但是仍然自我约束。柳湘莲退婚后更是一死了之。

这些举动深刻说明,她是一个想学好、向好的女人。

但是,万恶的社会让她变得放荡不羁,失去正常的生活后,她只能随波逐流。所以,她明明知道贾珍心怀不轨,但仍与他交往。

与狼共舞的最终结局是悲剧,当柳湘莲嫌弃她后,她只能一死了之,为自己的放浪形骸付出生命的代价。

标签: 贾珍尤三姐尤二姐贾琏柳湘莲

更多文章

  • 贾珍和尤三姐在屋里百般轻薄,2人做了哪些事,为何丫环纷纷躲避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珍,尤三姐,贾琏,尤二姐,林黛玉,贾蓉

    贾琏看上尤二姐之后,在贾蓉的帮助下,征得贾珍同意,偷娶了尤二姐,并在小花枝巷里买了房子,过起金屋藏娇生活。贾珍从铁槛寺回家,趁贾琏不在偷偷溜到小花枝巷找尤家姐妹。尤二姐出面张罗,尤老娘和尤三姐陪同,四人喝酒之际,尤二姐知道贾珍心思,借故回屋害怕,让尤老娘陪她一起离开房间。“尤老也会意,便整个同他出来

  • 尤三姐是玩够了想上岸吗?看这2点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贾珍,贾琏,贾蓉,尤三姐,柳湘莲,尤二姐,秦可卿

    我觉得,尤三姐是一个挺难用一两句话概括定性的人。说她纯洁吧,她在贾珍、贾琏等游荡子面前表现出来的那种放浪媚态,又不是靠装就能装出来的,反正如果把迎春放到这种场合里来,那是打死也做不出这种样子的;说她不纯洁吧,她最后挥剑自刎所体现的刚烈,却又表明了她内心的倔强和尊严,表明她还真的并不是随波逐流与贾珍之

  • 尤三姐的扮演者周月,落选王熙凤拒演李纨,一场大病之后看淡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李洪伙标签:尤三姐,李纨,柳湘莲,贾琏,贾珍,尤二姐

    尤三姐是《红楼梦》中比较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她是一个对爱情坚贞不移的刚烈女子,十分有魅力,也有人认为她的下场是咎由自取,归结于她在宁国府不自爱的行为。尤三姐是宁国府贾珍的老婆尤氏的继母带来的女儿,也就是尤氏的继妹。尤三姐还有一个姐姐叫尤二姐,姐妹俩都容貌出众,尤三姐生得风流标致,有一种万人不及的风

  • 平儿镯子丢了,王熙凤为何不让找?她知道什么,还是想隐瞒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蔚蓝史族标签:平儿,镯子,宝钗,贾母,大观园,王熙凤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另一段话:“若被众人觉察了,保不定老太太不知道。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得确实,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这叫作‘胳膊折在袖内’。如今惟有趁着赌钱的因由革了许多的人这空儿,把周瑞媳妇旺儿媳妇等四五个贴近不能走话的人安插在园里,以查赌为由。再如今他们的丫头也太多了……如今

  • 坠儿根本就没有偷虾须镯, 平儿撒谎无意间说中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李紫谈资讯标签:平儿,罗玉凤,镯子,史湘云,坠儿,晴雯

    “坠儿盗镯”似乎是一件铁板钉钉的案子:有人证宋妈;有物证,被“缴获”的虾须镯;宋妈亲眼看到坠儿藏镯子,而且坠儿之前帮小红传递过一张手帕,也要赏钱,似乎很贪小便宜,镯子是她偷的,完全说得过去。不过这个铁案却缺少了一个重要环节,审案问案要审罪犯,这些人给坠儿定了罪,却没有一个人问过坠儿,给她一个解释分辨

  • 坠儿根本就没有偷虾须镯,平儿撒谎无意间说中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快乐的小路亚人标签:平儿,罗玉凤,镯子,手镯,坠儿,晴雯

    “吊坠盗窃手镯”好像是铁钉事件。 有人证明了宋母; 有物证、“查获”的虾胡子手镯; 宋先生亲眼看到自己戴着吊坠手镯。 而且在吊坠前给过红先生手帕。 你可以拿钱。 你好像想要钱。 手镯是她偷的,我完全能接受。但是,这个铁事件缺少了重要的一环。 案件的审理必须审判罪犯,他们给坠落儿童定了罪,但没有一个人

  • 王熙凤身边三大丫头,只有丰儿贴身伺候,平儿小红每天都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平儿,贾琏,贾宝玉,丰儿,罗玉凤

    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头,又成了贾琏的通房丫头。按说凤姐日常出行,一定是平儿跟着。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平儿很多时候并不跟着王熙凤。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周瑞家的带她进来找王熙凤,就是先见了在家的平儿。刘姥姥还一度误认是凤姐。此时王熙凤在伺候贾母吃早饭,平儿则在家中张罗日常事务,等候王熙凤回来吃早饭。同样,

  • 贾琏被打,薛姨妈有棒疮药,平儿为何来薛宝钗这里讨药?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贾琏,平儿,香菱,薛蟠,薛宝钗,薛姨妈,中国古文献

    薛蟠避羞出门,香菱得到机会入住大观园,宝钗安排她先去拜拜街坊。正巧平儿走来,开玩笑地对香菱说:“你既来了,也不拜一拜街坊去?”支开香菱之后,平儿就向宝钗讨一丸棒疮药。如果不仔细,这个情节很容易被平儿讲述的贾雨村、石呆子案遮掩过去。如果再把石呆子与“有点呆”的神瑛侍者贾宝玉联系起来,更不会注意平儿找宝

  • 《红楼梦》平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完美无瑕?还是……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平儿,探春,贾琏,金凤,罗玉凤,王熙凤,尤二姐,红楼梦

    平儿其实没那么完美。她是在明哲保身的基础上,做一些善事。就像古代官府的师爷和衙役,一边“公人见了钱,如蝇子见血”,一边又“公门之中好修行”。我知道这个比喻,一定会引起部分读者的不适。因为在某些人天真简单的头脑中,平儿是完美无瑕的。而一个人一旦被定性为好人,对她的任何批评与意见,就都成了歹毒的污蔑。别

  • 《红楼梦》|晴雯撵走坠儿,辜负了平儿的好意,坏了宝玉的名声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平儿,宝玉,晴雯,袭人,坠儿

    很多读者以为,晴雯撵走坠儿,是因为坠儿该撵,晴雯更是站在维护宝玉名声的角度清理门户,所以认为晴雯没错。实际上,晴雯不但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一方面辜负了虑事周全的平儿的好意,另一方面不但没能维护宝玉的名声,恰恰坏了宝玉的名声。主要原因,在于她撵坠儿的时机不对。虑事周全的平儿,刻意交代麝月要注意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