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黛玉死后,贾宝玉为何只当和尚,却不殉情?看神秘的灰侍者是谁?

黛玉死后,贾宝玉为何只当和尚,却不殉情?看神秘的灰侍者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阅苍穹 访问量:3905 更新时间:2024/2/20 3:03:01

黛玉死后,贾宝玉为何只当和尚,却不殉情?看神秘的灰侍者是谁?

“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宝黛共读《西厢记》

如今的仙侠剧中塑造了很多“多情公子”的情种:宇文玥用生命护楚乔周全;白子画为了花千骨从头吐血吐到尾;夜华用结魄灯复活素素不成,竟点燃自身,想要重结一个素素……

宇文玥、白子画、夜华……编剧为了打动少女读者的心,演示各种男主的自伤、殉情,以为这就是情种,但曹雪芹却用贾宝玉告诉读者:情种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贾宝玉和林黛玉堪称一对璧人,在荣国府人人利益至上的环境里,黛玉一介孤女尝尽了无助和冷漠,将全部情感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幸运的是,宝玉也是一个情种,对黛玉的感情给予了贴心的回应和温暖的呵护。

有意思的是,从曹翁留下的前80回来看,贾宝玉性格太懦弱,用黛玉的话说,就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因此很多人觉得宝玉是个渣男,但曹翁却说他是“情种”。

那么宝玉的痴情、情种行为,更加可能是在80回后,在黛玉仙逝后,其中有个细节颇为耐人寻味。

当日贾家还正兴旺时,黛玉两次说到自己的死,宝玉两次赌咒发誓说:“你死了,我做和尚。”

通过种种迹象可知,宝玉在黛玉死后确实做了和尚,但宝玉被称为情种,在黛玉死后为何没有选择殉情而死,而是遁入了空门呢?

从种种细节分析,贾宝玉并非像现在的编剧一样没脑和冲动,他从黛玉死后,到出家做和尚,为黛玉守墓,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历了殉情、娶宝钗后,最后才无奈出家。

一、黛玉仙逝,宝玉跳河殉情未果,又做了忘恩负义的“王八”

在第23回,宝玉和黛玉共读《西厢记》,宝玉情不自已,用《西厢记》的唱词打趣林黛玉,惹得黛玉哭闹伤心,宝玉又一次赌咒发誓说:“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元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碑。”

根据曹翁处处谶语的写作手法,这处描写明显就是黛玉和宝玉80回后结局的伏笔。而这处伏笔透露出了3层意思:

1、掉在池子里,另一种说法叫投河自尽。

这是贾宝玉在黛玉死后,情急之下选择的一种做法:投河自尽,其实就是殉情。

而女死男投河这个情节,其实在《红楼梦》里是出现过的,在王熙凤铁槛寺弄权一回,张财主的女儿张金哥原和守备的儿子有婚约,半路杀出个李衙内定要强娶张金哥,在王熙凤的弄权下,张财主和守备家毁了婚约,这金哥上吊自缢而死,守备儿子听到消息后,便投河自尽殉情。

脂砚斋评《红楼梦》时,就在一句“因此一事(绛珠草还泪),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旁侧批:“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唯二玉二人也”

这说明,张金哥和守备儿子的故事,也是宝玉和黛玉结局的一种影射,在黛玉刚死之后,宝玉是否也曾如守备之子一样,投河殉情?

根据这处情节,加上曹翁作文的严谨,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黛玉死后,宝玉是有过跳河殉情的行为,不过从宝玉出家的情节看,他殉情未果。

2、变个大王八:说明宝玉不顾对黛玉的承诺,打算和宝钗好好过日子的想法

其实在原著中,“大王八”用的是“大忘八”三字,说明宝玉在经历过黛玉刚死之后的悲痛欲绝,几乎寻死的挣扎后,面对现实无可奈何,也曾打起精神和宝钗成家,好好过日子。

宝玉忘记和他有生死之约的黛玉,和宝钗结婚,在宝玉看来这是忘恩负义的表现,所以说,掉在水池里后,变成了“大忘八”。

贾宝玉的这种选择,其实是大多数人对生活的态度,当理想破灭后,只能选择眼前的美好。对于贾宝玉来说,黛玉是诗和远方,宝钗也许就是眼前的苟且吧。

3、在黛玉坟上驮碑,其实就是守墓。

宝玉说,等黛玉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时,到她的坟上去驮碑,这里透露出的信息很多,首先黛玉是做了一品夫人的,可能黛玉的死,和贾家为她张罗的婚姻,做一品夫人有关。

根据黛玉如神仙一流的绝世美貌和气质,在靠女孩联姻维持家道的贾家来说,黛玉就是一个巴结到权势人物的资源,在贾母死后,王夫人包括贾家上下人等, 这么好的利益不谋求,那都对不起贾家上下“一个富贵心,两个体面眼”。

所以说,黛玉与其说是因泪尽而亡,不如说是不堪忍受另嫁他人的窘境。黛玉死亡最大的可能是被迫嫁给一品将军或官员,做了一品夫人,但在嫁进门前,黛玉就死了,才保住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洁净躯体和精神。

宝玉在和宝钗结婚后,最终还是遁入了空门,在黛玉坟前守墓到舌钝齿落,也就是宝玉说的,等到黛玉病老归西,到黛玉坟上驮碑。

宝玉为黛玉驮碑,其实在书中前80回也有伏笔:

贾雨村在智通寺遇到齿落舌钝的老僧,老僧生活的地点就在黛玉姑苏老家的郊外,在一片竹林旁。这老僧靠清粥度日,最后又聋又糊涂,但却丝毫没有退缩:这是宝玉最后的结局,做了一名和尚,成了一名情僧。

二、度宝玉出家的二人,一是黛玉,二是宝钗

宝玉最后出家,到底是谁度化的呢?有人说是一僧一道,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参考甄士隐出家为僧可知,甄士隐出家是受了一僧一道的度化,实际真正度化他的一是她的女儿甄英莲被拐,一是妻子封氏及封氏娘家的苛待。其实度化贾宝玉出家的也另有其人。

在第5回梦游太虚幻境时,宝玉在太虚幻境和秦可卿结为夫妻,看尽了世上没有的绝世出尘美人,又在薄命司看全了林黛玉、薛宝钗等十二钗的悲惨命运,还不能开悟,警幻仙姑就带他来到黑水淌洋的迷津河。

这迷津内十分凶险,荆棘遍地,虎狼成群,滔天黑水汹涌,河内还有夜叉怪物扑上来,真是世界末日一般。

警幻仙姑说,这迷津“深有万丈,遥亘千里”,没边没沿,且里面没有船可以通行,如果想要跳出迷津,只有通过一个木筏,“这木筏由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度之。”

也就是说,贾宝玉最后脱离纸醉金迷,追求富贵的迷津之地,遁入空门,是有木居士和灰侍者度化的。那么这木居士和灰侍者是谁呢?

有人说是一僧一道,“源易缘”认为真正的木居士是林黛玉,灰侍者是薛宝钗。

黛玉姓林,曾自称草木之人,所以这木居士极有可能是黛玉。

其次,对宝玉的一生有最大影响的,就是林黛玉,少年时宝玉是林妹妹的护花使者,黛玉死后,宝玉为她殉情,最后又因她遁入空门,这样一个人不是度化他的人,谁又是呢?

宝玉的人生观的形成和改变,其实都和黛玉息息相关。

而灰侍者是谁呢,“源易缘”认为正是薛宝钗,严格的说是薛宝钗和薛家。

贾母带刘姥姥游览大观园时,到宝钗的屋子外时就感到阴森透骨,进了房屋看到,如雪洞一般,贾母说:“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

贾母她们看到的蘅芜苑的景象,实际很灰暗,极可能是宝玉和宝钗婚后及宝玉出家后的场景,可不就是灰侍者吗?

这说明,宝钗和宝玉成婚后,已经是贾家被抄家以后了,二宝的婚后生活十分贫寒和冷清,加上宝钗不爱花儿、粉儿,只爱仕途经济的性格,让宝玉感到无趣,宝钗和“灰”、“无趣”是可以划等号的。

参照甄士隐和封氏的故事,宝玉和宝钗婚后也经历了生活难以为继到庄子上生活的经历,最后庄子上有兵作乱,有自然灾害等难以存身,夫妻二人投奔到宝钗娘家薛家。

薛家最后坑了宝玉卖庄子的银钱后,埋怨宝玉不会生计,对宝玉连苛待带冷嘲热讽,最后宝玉对薛宝钗、薛家和那个世道灰心,最后离家遁入空门。

木居士黛玉的死亡,让宝玉丧失了理想,灰侍者宝钗及薛家的无趣及无情,让宝玉灰心丧气,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双重失望,使宝玉最后遁入空门,余生守着黛玉墓地,犹如还守候着最后的人生理想。

所以,宝玉即便最后成了和尚,也是一个情僧,而非四大皆空的和尚。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更多文章

  • 八十回以后细节推测:林黛玉去世时,贾宝玉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李星云爱音乐标签:元春,宝黛,林黛玉,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在家。宝玉这样“能说不能行”的“银样镴枪头”,你还真的指望他像电视剧里那样、千里护送探春远嫁吗?当初林妹妹回家探父,都是贾琏护送的。当然那时候宝玉还小,不过话说回来,整个《红楼梦》,从八十回到可以预测的后文,宝玉长大了吗?他不是一直是个孩子吗?既然不可能派他出差、担当重任,

  • 《红楼梦》迂腐又愚忠的贾政,年轻时是否也似贾宝玉那般风流倜傥

    历史解密编辑:经典影视瞬间标签:贾政,二爷,贾宝玉,红楼梦,风流倜傥,中国古文献

    贾政算是《红楼梦》中为数不多的正人君子。作为荣国府的二老爷,他是一身正气之人。赋诗弄文,端正儒雅;又外出为官,终日周旋奔忙,是家族的一大顶梁柱,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贾政与他那袭了爵位的哥哥贾赦不是同路人。他从小爱读书,尊崇儒学之道,深受以军功出身而封公爵的爷爷的喜爱,尽管贾政努力又上进。但是按照世袭制

  • 《红楼梦》最懂贾宝玉的那个女人非她莫属,可惜红颜薄命

    历史解密编辑:经典影视瞬间标签:晴雯,袭人,贾宝玉,林黛玉,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有人说这是三生三世的木石前盟,有人说黛玉美丽脱俗、才华横溢,如果退回几十年前,有人还会看到把这种爱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觉悟层面,足够让人振奋。其实这一篇已经不算是文本解读,而是我的一次厌倦沉思,读了多年的红楼梦,至今仍有人说能在红楼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确实!有很多东西不只是几百年没有变,而是上千年都没有

  • 秦可卿:为什么要安排贾宝玉睡她的房间?宝玉梦中云雨情泄露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蓉,贾宝玉,秦可卿,中国古文献

    熟悉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都知道是秦可卿把他带到自己的房中,进而让贾宝玉产生了联想。宝玉在梦中由“秦氏”带领,经历了太虚幻境的故事。最关键是在梦中与“可卿仙子”成就了夫妻姻缘,且有了云雨之事。表面看这件事似乎是秦可卿的“失误”。如果她不将贾宝玉带去房间,就不会发生这件事。但事实却不一定如此。本文就详

  • 如果早点有它 林黛玉早就嫁给贾宝玉了!

    历史解密编辑:疫苗圈标签:接种,林黛玉,结核病,卡介苗,结核菌,贾宝玉,中国古文献,带状疱疹疫苗

    接种疫苗是每个孩子从一出生到成年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人类曾利用疫苗战胜了天花病毒,未来疫苗在战胜传染病的道路上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在2023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回顾一下有着百年历史的古老疫苗“卡介苗”的前世今生。结核病的历史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均有关于结核病的描述,如:小仲马《茶花

  • “湘”约星城 香菱角集合!福田祥菱第三届宠粉节即将开启

    历史解密编辑:浅谈汽车那些事标签:无忧,星城,香菱角,宠粉节,福田祥菱

    作为国潮微卡的引领者,每年的520宠粉节已成为福田祥菱和香菱角的美好约定,今年福田祥菱一年一度的520宠粉活动也将如约而至。2023年5月20日,在这个美好的蝉鸣初夏之际,星城长沙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宠粉狂欢节。今年的宠粉节,福田祥菱将与全国经销商直播联动,线上线下共同打造一场品牌与用户双向奔赴的宠粉

  • 黛玉为何不让香菱学陆游诗?

    历史解密编辑:葡萄侃故事标签:香菱,唐诗,诗作,宋词,陆游诗,林黛玉

    黛玉不让香菱学陆游诗,原因在作品中已经说出来了:“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唐诗气象开阔,宋诗小巧精致,是普遍的规律。即使出色如陆游,也难以挣脱时代的局限。不是说宋诗不好。但公允而论,有宋一代,代表最高成就的文学体裁,谁也不会推为诗。宋诗的数量比唐诗多得多,

  • 情满中秋 福田祥菱礼惠香菱角

    历史解密编辑:浅谈汽车那些事标签:香菱角,福田,中秋佳节,祥菱,礼惠

    作为微卡界的杠把子,福田祥菱销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始终坚持探寻与香菱角之间的关系,截止到2022年7月底,福田祥菱已经开展了多个“宠粉”行动,不断拉进与香菱角的关系。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祥菱继续宠粉,展开了以“情满中秋 礼惠香菱角”为主题,为期一个月的上门关怀活动。其实,长期以来,福田祥

  • 香菱咏月·其一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香菱,曹雪芹,乾隆,林黛玉,咏月

    香菱咏月·其一曹雪芹〔清代〕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译文及注释译文月亮挂在中天夜色多么寒凉,月光如此皎洁月轮分外团圆。诗人们月下吟常常雅兴勃发,漂泊的游子惹恨牵愁却不忍把她遥观。月轮啊!你是翡翠楼

  • 《红楼梦》里那么多丫鬟侍妾,为什么唯独香菱学诗?

    历史解密编辑:一介清衣标签:香菱,晴雯,黛玉,宝玉,宝钗,司棋,甄士隐,红楼梦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那么多丫鬟侍妾,为什么唯独香菱学诗?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像晴雯那么要强的人,却偏偏不识字:袭人说的,“我们不识字,可不要那些文的”,晴雯就在旁边。如果袭人所说不确,晴雯恰好识字,她怎么可能不反驳?而像司棋那样大胆狂妄,却偏偏识字:潘又安给她写情书,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