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香菱咏月·其一

香菱咏月·其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 访问量:4607 更新时间:2024/1/16 18:19:06

香菱咏月·其一

曹雪芹

〔清代〕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月亮挂在中天夜色多么寒凉,月光如此皎洁月轮分外团圆。

诗人们月下吟常常雅兴勃发,漂泊的游子惹恨牵愁却不忍把她遥观。

月轮啊!你是翡翠楼边悬挂着的玉镜,月轮啊!你是珍珠帘外高挂着的冰盘。

这美好的夜晚何必要点起蜡烛,辉煌的光彩映照着这画栋雕栏。

注释

寒:寒冷。

团团:团圆。

悬:悬挂着。

良宵:美好的夜晚。

晴彩:辉煌的光彩。

鉴赏

这是香菱所写的第一首咏月诗。

作为学步的开头,此诗在技巧上显然是非常稚拙的。如借用宝钗的话来说,那就是:“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林黛玉则讲得更为具体和明白:“意思却有,只有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

所谓“意思却有”,大概是指此诗咏月而不离题,还能运用形象语言及比喻等技法来描绘月轮的形象。但其缺点也正在于“措词不雅”和构思被缚等方面。

诗的首联写了寒秋之夜天宇上一轮皎洁的明月,用吴刚月中伐桂这一古老的传说,来暗点眼下这桂子飘香的晚秋时节。但除了这里有一点意蕴外,其它的如以“皎皎”写月色,“团团”摹月形,均为俗套。诗的颌联显得形象单薄,支离破碎,说诗人们往往借月来助长诗兴,山野的过客不忍对她而平添愁恨,意思显豁,别无余韵。且“常思玩”三字选语太硬,太俗太露。诗的颈联,本应是另转新意,但此处仍原地踏步,仅仅堆砌一些华艳的词藻来装点门面。什么“翡翠楼边”、“珍珠帘外”之类,对偶固然精切,仍不免有肥辞瘠义之嫌。至于“玉镜”、“冰盘”之喻,也已变成诗中多余之赘疣。而诗的结联还是归结为月光的明澈,这样的收尾既得无力且又无韵致。由此可见,作为刚刚学诗的香菱,即使为一首好诗而整日苦思冥想,“越发弄成呆子一般”,但毕竟初次尝试,还是免不了要有失败的教训。作者故意把这首诗弄得如此蹩脚,使之符合人物的学识和身份,这别出心裁的安排,实在是多么不容易!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三绝句 杜甫 〔唐代〕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樱桃花

慈姥竹

垂柳

标签: 香菱曹雪芹乾隆林黛玉咏月

更多文章

  • 《红楼梦》里那么多丫鬟侍妾,为什么唯独香菱学诗?

    历史解密编辑:一介清衣标签:香菱,晴雯,黛玉,宝玉,宝钗,司棋,甄士隐,红楼梦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那么多丫鬟侍妾,为什么唯独香菱学诗?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像晴雯那么要强的人,却偏偏不识字:袭人说的,“我们不识字,可不要那些文的”,晴雯就在旁边。如果袭人所说不确,晴雯恰好识字,她怎么可能不反驳?而像司棋那样大胆狂妄,却偏偏识字:潘又安给她写情书,总不

  • 香菱咏月·其二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乾隆,曹寅,曹頫,曹雪芹,红楼梦,香菱咏月

    香菱咏月·其二曹雪芹〔清代〕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译文及注释译文不象银不似水月华把窗户映得寒凉,抬头远望这晴朗的夜空护托着一轮玉盘。月光中疏淡的梅花散发出浓郁的芳香,银色里丝丝的柳枝又似带露初干

  • 《红楼梦》:冯公子争香菱是为了爱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香菱,冯公子,贾政,爱情,红楼梦,王法

    作者:韩雪丽薛大少的恶行自然是让人不耻的,和冯公子争抢香菱,喝令恶奴打死,这个人,眼里没王法,心里没规矩,完全是不把人命当事,有了这件事,薛家的家风,薛大少的恶霸底子,基本是洗不掉了,这也是为什么贾母和贾政不可能同意薛贾联姻,而最后能促成联姻,自然是贾府中落了,没了从前的底气与心气了,要不然,酷爱名

  • 读《红楼梦》:薛宝钗才是香菱的贵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薛宝钗,香菱,薛蟠,宝钗

    作者:韩雪丽香菱这个作者笔下有命无远的小姑娘,在薛家其实以过了几年太平日子,不过,她并不想进薛家,在薛蟠与冯公子之间,她其实更倾向于冯家,冯公子温雅平和,明显更尊重她,而薛蟠打死了冯公子,抢走了香菱,这几乎是一场恶梦。命运不由她选择,从那年花灯,她被拐走,这一生的一切,都是别人说了算,她习惯了顺从,

  • 呆香菱与疯湘云:性情自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薛蟠,史湘云,曹雪芹,贾宝玉,薛宝钗,呆香菱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归途如虹《红楼梦》第四十九回里,薛宝钗打趣香菱和史湘云,说她们如此热情地谈论诗歌,是“不守本分”,甚至说“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或许,在讲究“女子无才便有德”的时代,香菱和史湘云的做法有点不合时宜。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她

  • 香菱:纵使前路未知,仍以微笑踏歌而行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香菱,薛蟠,罗玉凤,晴雯,紫鹃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这两句短诗,仿佛是为《红楼梦》里的香菱量身定做。香菱的命运,苦过黄连。只做了三年父母的掌上明珠,姑苏城仁清巷金枝玉叶的小英莲,命运骤变。在拐子打骂中长大,与父母离散,至亲的三个人,再也没有重聚的那一天。甄士隐的恬淡无为,封氏的贤淑安分,都给了女儿香菱。香菱,以随遇而

  • 林黛玉不让香菱学陆游的诗,是最后的挣扎,藏着她不可告人的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香菱,陆游,唐婉,南宋,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历史学家

    红楼梦演义182:慕雅女拜师学作诗,钗头凤黛玉拒陆游上一回讲到石呆子被贾雨村谋害,夺了扇子送给贾赦。结果贾琏说了句“为这点事害得人家破人亡,也不算什么能为”,导致贾赦大怒将他打了。此事背后细思极恐,为日后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远嫁之伏笔,也揭示了贾宝玉的最终去向,不多赘述了。当日石呆·子的故事还是平儿过

  • 香菱和贾迎春:不幸命运下的人性闪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香菱,薛蟠,贾赦,贾迎春,林黛玉,薛宝钗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归途如虹《红楼梦》里有太多让人心疼的薄命红颜,而最让我心疼的,莫过于香菱和贾迎春了。我心疼她们,因为她们都是缺失父母之爱的女儿。香菱从小被拐,忘记了父母家乡。可是,她又何曾不想回到父母身边,又何曾不渴望简单纯朴,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温

  • 香菱咏月·其三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薛蟠,残月,月夜,曹雪芹,香菱咏月

    香菱咏月·其三曹雪芹〔清代〕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译文及注释译文月亮的光华谁也难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质地多清寒。广袤的原野一片银色传来捣衣声阵阵,雄鸡报晓夜色将可阑可残月仍挂天边。秋江里漂泊

  • 袭人送给香菱的石榴裙哪来的?宝钗会在她守孝期间送红裙吗?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香菱,袭人,薛蟠,宝玉,薛姨妈,石榴裙,薛宝钗

    显然,以宝钗的细心和周到,她是不会把红裙送给守孝期的袭人的。这条红裙,另有来历。据香菱说,她的红裙是“前儿琴姑娘带了来的”,送给宝钗香菱各一条。宝钗是堂姐,香菱是薛蟠的妾,而薛蟠还没娶正妻,所以香菱又可以看作是堂嫂。这样送礼没毛病。但,宝琴只带了两条红绫裙料子(不是现成的裙子,只是料子)吗?她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