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素是杨广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他的儿子杨玄感为何要起兵造反?

杨素是杨广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他的儿子杨玄感为何要起兵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469 更新时间:2023/12/27 13:51:55

在历史教科书上,隋朝的灭亡被认为是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开始的。实际上在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之前,隋朝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叛乱问题。其中杨玄感叛乱,才是真正拉开隋朝灭亡序幕的重要事件。这场叛乱不仅让忙于征讨高句丽的隋炀帝杨广受到沉重打击,也使得以门阀贵族集团为主的隋朝统治阶层产生分裂,也为后来的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创造了机会。在讨论这场叛乱时,历史学者们对叛乱爆发的原因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尤其是杨玄感作为杨素的儿子,而杨素又是杨广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却发动这种毁灭性的叛乱实在让人疑惑。

杨素是隋朝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隋朝的开国元勋。他一生战功赫赫,参与了消灭北齐、南陈和镇压杨谅的战争,是隋朝统一天下和隋炀帝杨广登基称帝的重要功臣。尤其是在杨广登基的事情上,杨素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角色,远超演义中所写的宇文化及。在隋朝初年,隋文帝杨坚立杨勇为太子,以杨广为晋王,于是两兄弟展开了争夺皇位的斗争。这场斗争中杨勇得到了山东地界的原北齐贵族世家的支持,而杨广背后的势力便是以杨素为首的关陇贵族集团。他们两人的太子之争,本质上是他们身后的两大门阀贵族集团的斗争。

由于杨素是隋朝的开国元勋,与隋朝皇室杨家都是弘农杨氏之后,所以很得杨坚的信任。杨坚在很多治国事务上都要咨询杨素的意见,于是杨素就乘机诋毁杨勇,表扬杨广,使得杨广在太子之争中占据了先机。后来在杨素的密谋下,杨广最终击败杨勇成为太子,并在仁寿宫变后登基成为皇帝。

因此在杨广登基之处是非常信任杨素的,而杨素也几乎独揽了朝中大权。特别是在杨素平定了杨坚第五子汉王杨谅的叛乱后,杨素一家成为朝廷中第一功勋权贵。杨素的弟弟都成了尚书、公卿,儿子也成了柱国、刺杀,完全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以说此时杨家的嫌贵,南北朝以来无人可比。

杨玄感是杨素的长子,他继承了杨素楚国公的爵位,位列礼部尚书,在朝中也是很有权势的重臣。杨素死后,杨家依旧显赫无比,杨玄感也成为杨广手下有数的重臣。杨广在执政过程中把很多重要的事务都交给杨玄感处理,给了杨玄感极高的礼遇,而且一言不合就大加赏赐。以常理而论,杨家这样显赫的地位和殊荣,杨玄感应该对杨广效死力,应该成为隋朝的柱石和根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高句丽战争最关键的时刻,杨玄感却第一个打出了反叛杨广的大旗,在隋军的后背狠狠的捅了一刀。

当时隋炀帝杨广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杨玄感作为统帅后勤的将领负责转运粮草、辎重、武器等后勤物资。杨玄感借着周边发生小规模农民起义的机会,找借口拖延粮草运输,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密谋以断粮威胁隋朝的东征大军。杨广派人来催粮,杨广一边以反贼的借口搪塞,一边偷偷召回了在东征前线的弟弟武贲郎将杨玄纵、鹰扬郎将杨万硕,然后开始组织造反的事情。后来他谎称将军来护儿造反,然后以讨伐来护儿的名义起兵,攻占了黎阳城,掀起了造反攻打隋朝的叛乱。

这场叛乱虽然以失败而告终,杨玄感及其兄弟、家眷也被杨广诛杀,却给隋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动摇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根基。我个人分析,杨玄感之所以不顾杨家在隋朝的显赫地位,起兵造反并企图夺取隋朝政权,其根本原因还是南北朝以来的门阀政治制度所决定的。

实际上从东汉末年开始,地方豪强通过各种途径走上政治舞台,开始形成了我国古代第一批门阀政治家族。他们不但在朝中和很高的话语权和很大的权势,在民间也垄断着国家的土地、人力、经济等各种资源。这种以家族门阀形式的垄断现象持续了数百年,也成为魏晋南北朝乱世的根本原因。

曹操建立曹魏政权开始,利用门阀家族治理国家和社会成为了当时主流的政治生态。曹操之后,曹丕以九品中正制深化了这种政治制度,南方的孙权也有像学样,使得这种制度几百年来深入人心。三国时期曹魏和孙吴的崛起,就是这种制度的直接体现。这种制度虽然能够快速的聚集国家资源,迅速的形成发展的力量,但是也为国家动乱埋下祸根。因为国家所使用的资源本质上垄断在门阀贵族集团手里,所以国家必须付出政治利益来换取这些资源。可是门阀贵族是贪婪的,当他们得到这些资源后势力急剧膨胀,最终形成对国家的威胁。

魏晋那北朝以来的数百年多是短命王朝,其根本原因便是门阀政治集团内部争斗所致。而这种争斗本质上便是各大门阀家族利益和权势的重新分配,也是他们对国家政权的渴求。为此他们不惜发动战争和叛乱,甚至以毁灭国家和改朝换代的代价,将自己的家族推上最高的位置。

杨玄感的叛乱本身便是这种情况,也是他所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对权利的渴求。在杨素时代,关陇贵族集团付出了大量的资源和利益,帮助杨广登上了隋朝皇帝的宝座。按照政治上的潜规则,杨广登基后要回报关陇贵族集团,使得这些门阀贵族得到更多的政治利益和国家资源。

可是杨广即位后并未如此,而是更多的搞他的丰功伟业。他在北边修长城、南边修运河,还准备搞个东都洛阳和江都扬州。这些事情在当时可是巨型工程,所花费是国家难以承受的。而且杨广还三次东征高句丽,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这些都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为了将这些计划实行下去,这些负担便逐渐转移到朝廷之外的门阀家族身上。关陇门阀集团、山东世家集团、江南士族集团,这样的大型门阀集团成为承担这些开支的主要选择。可这些开支在短期内并不能为这些门阀集团带来任何利益,所以使得这些家族势力非常不满。

杨玄感作为关陇门阀集团的带头人,自然会承担这些家族所带来的政治压力。而同时杨家的显赫也逐步受到杨广的猜忌,各种权势和利益被杨广以各种名义削除。再加上杨家在杨素时代已经登上了贵族的顶峰,要更上一层楼就只有造反。所以种种原因加在一起,促使了杨玄感做出谋反的决定。

杨玄感的谋反,是受到整个关陇贵族集团的整体支持的。这一方面是杨广大兴土木和好大喜功给国家带来大量的消耗,也使得关陇贵族集团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关陇贵族集团在扶持杨广上位后并未得到应得的政治收益,决定抛弃这个代言人。而杨玄感作为杨素的儿子,隋朝的第一贵族,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从杨玄感叛乱发生到被剿灭的过程来看,除了杨家之外,关陇贵族集团的很多显赫家族都加入其中。后来成为瓦岗军首领的李密便是杨玄感造反的主要谋士,他千里迢迢赶到杨玄感的军中,为他提供了三条攻打中原和关中的策略路线。其他贵族官僚子弟中,观王杨雄之子杨恭道、隋朝开国元勋韩擒虎之子韩世谔等四十余人都来杨玄感军中,而光禄大夫赵元淑、兵部侍郎斛斯政等也与他通谋。在民间也有很多得到门阀贵族集团暗中支持的农民武装起兵呼应,使得这次叛乱的规模迅速席卷全国。

杨玄感的叛乱实际上是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而杨玄感则是被反对杨广的门阀贵族家族推出来的继任者。而杨玄感本人也是渴望成为皇帝的,所以他对叛乱毫不犹豫。但是在叛乱过程中,他又必须兼顾关陇贵族集团的利益和需求,所以不能以纯军事角度来看问题。因此他并没有采取北上幽燕夹攻杨广,和攻打潼关进入长安的上中两策,而是用了攻打洛阳的下策。这样的以小集团利益为主的叛乱,注定是不能成功的。因为小集团的格局决定他无法抓住天下大势发展的本质,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更多文章

  • 杨玄感堪称项羽再世,本能推翻隋朝,为何兵败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李密,隋军,杨素,隋朝,汉朝,秦朝,杨玄感,隋炀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杨玄感出身弘农杨氏,是隋朝功臣杨素之子,别看他出身名门,但却勇武过人,人们甚至说他是项羽在世。613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军队迅速发展到十几万人,按理说凭借他的勇武,应该是可以推翻隋朝统治的。然而,杨玄感却失败了,还引来了灭门之祸。那么,这位隋朝的项羽,为何最终兵败被杀呢?一、项羽在世据史书记载

  • 没有杨玄感兵变,隋朝就不会短命而亡?学者:这是迟早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口说名人堂标签:杨素,隋朝,隋炀帝,来护儿,杨玄感兵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兵变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次数不少。且每次兵变的原因多样,从篡位夺权到为民请愿。抛开正邪黑白不言,历来能够举得动反抗大旗的必是勇猛之辈。然而,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正所谓,成王败寇。兵变所带来的历史发展

  • 杨玄感趁杨广征高句丽时造反,李密献上三策,李密有何隐藏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李渊,杨坚,杨广,唐朝,元帅,军衔,杨玄感,隋炀帝,高句丽,李密(隋朝)

    公元613年,隋朝大业9年,隋朝开国功臣杨素之子楚国公杨玄感趁隋炀帝杨广二征高句丽之机,率众举旗造反,这是隋朝贵族首次公开站出来要推翻杨家的统治。杨玄感起事后将目标对准了中都洛阳,但久攻不克,后隋朝关中派出的援兵和从高句丽前线派出的援兵双双赶到,杨玄感兵败被杀。在杨玄感起事之初,也曾犹豫起兵之后的作

  • 隋唐第一女将,杀罗士信,生擒程咬金,却在新婚之夜死于丈夫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马甲娱骑士标签:隋唐,唐朝,隋朝,罗士信,程咬金,王伯当,新文礼,隋炀帝,程知节,五虎上将

    自古就有英雄,隋唐末年,隋炀帝昏庸无道,战乱四起,民无家园,无数英雄豪杰揭竿而起,誓死推翻隋暴政,其中也出现了许多女中豪杰。新月娥,单杀罗士信,生擒程咬金的巾帼英雄,被称为“隋唐第一女将”。广告连续反弹,你怎么选择逆袭股票? 3月10日免费领取逆回购股票名单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非常传奇。 但不幸的是

  • 连嫁父子四人的义成公主,为恢复大隋呕心沥血33年,终被李靖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靖,突厥,可汗,隋炀帝,颉利,义成公主,隋朝,唐朝,国防部门

    连嫁突厥可汗父子四人的义成公主,再也无力拯救大隋。贞观四年,李靖乘突厥人不备夜袭恶阳岭,俘虏了颉利可汗,东突厥灭国。义成公主被俘后,被李靖当场斩杀,这位为大隋帝国奉献了33年的女人,魂散草原。义成公主是隋炀帝的堂妹,开皇十七年,隋朝第一位和亲公主安义公主病逝,启民可汗向隋文帝请求再迎娶一名公主,于是

  • 李靖一刀砍下义成公主的头,转头问杨广的妻子萧皇后:你降不降?

    历史解密编辑:悦览书影标签:李靖,杨坚,杨广,唐朝,隋朝,隋炀帝,萧皇后,独孤皇后,义成公主,女皇武则天

    630年,李靖攻打突厥,一刀砍下了义成公主的头颅。随后,李靖提着血淋淋的刀,问杨广的妻子萧皇后:“你降不降?不降就跟她一样!”萧皇后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按着孙子杨政道叩头:“我降,全家都降!”萧皇后是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却也是他眼中的不祥人。按照江南的风俗,二月出生的子女会给家人带来灾祸,萧岿为了避

  • 李世民功劳赏无可赏,李渊用太子制衡,突厥出兵刘黑闼卷土重来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世民,李渊,刘黑闼,突厥,可汗,古突厥,黄易小说人物,唐朝

    李世民回长安在洺水之战后,李世民在唐廷的威望愈发高涨,隐隐之间对太子李建成形成了压倒性优势。面对此种情况,老谋深算的李渊也深感不安,太子是国之储君,如果在军功上压不住秦王,那么以后老李家必然会爆发萧墙之乱。眼下当务之急就是给太子李建成刷军功涨威望,如此才可平衡朝局保护好自己。所以在李世民想要继续进攻

  • 李秀宁娘子军,一锅米汤智退强敌刘黑闼,巾帼不让须眉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大军,李唐,关中,唐朝,刘黑闼,李秀宁,娘子军,军事制度,黄易小说人物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群雄逐鹿!太原李家在并州经营多年,根深蒂固,趁着杨广远在江都无法北归之际,出兵奇袭长安,李秀宁的娘子军更是出兵长安的先锋军,负责为后续大军开路。李秀宁统帅的娘子军,虽然人数不多,而且都是女流之辈,但是她们的战力不容忽视,看似弱不禁风,却跟着李秀宁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

  • 魏征建议李建成东征刘黑闼,不只和李世民争功,目标直指山东豪杰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魏征,刘黑闼,李世民,李建成,唐太宗,山东省,女皇武则天

    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败亡,李建成麾下的大臣和将领要么获罪被杀,要么投入李世民麾下。而这之中名气最大的便是太子洗马魏征,也就是后来贞观年间的唐朝宰相,敢在朝堂上怼得李世民哑口无言的存在。当时李世民责备魏征挑拨他们兄弟关系,魏征反怼"太子若听臣言,岂有今日之祸?"李世民听了哈哈大笑,不但没有追究魏征的罪责

  • 刘黑闼两次造反, 对唐朝到底有多大影响! 为何说彻底改变了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艾姐小厨标签:李渊,唐军,突厥,唐朝,刘黑闼,李世民,窦建德,女皇武则天

    公元621年六月,随着李世民在洛阳一战当中,同时击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自此之后,唐朝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无法阻挡。整个北方,已经完全被唐朝统一。南方半数的地盘,也都已经归附唐朝的统治之下。而李世民本人,返回长安的时候,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当李世民回到长安的时候,整个长安为之欢呼。李世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