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玄感堪称项羽再世,本能推翻隋朝,为何兵败被杀?

杨玄感堪称项羽再世,本能推翻隋朝,为何兵败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纵横五千年 访问量:758 更新时间:2023/12/27 16:34:54

杨玄感出身弘农杨氏,是隋朝功臣杨素之子,别看他出身名门,但却勇武过人,人们甚至说他是项羽在世。613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军队迅速发展到十几万人,按理说凭借他的勇武,应该是可以推翻隋朝统治的。然而,杨玄感却失败了,还引来了灭门之祸。那么,这位隋朝的项羽,为何最终兵败被杀呢?

一、项羽在世

据史书记载,杨玄感“体貌雄伟,美须髯”,他不仅喜欢读书,还酷爱骑射。他“骁勇多力”,每次作战时手持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咤,所当者莫不震慑”,当时的人们都是他是“项羽在世”。另外,杨玄感还善于治军,对士兵们很好,所以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死力。再加上杨玄感的家世背景,所以他起兵后,势力迅速得到壮大。

杨玄感起兵之初只有一万人,他率领这些军队由汲郡向南渡过黄河,“从乱者如市”。几天后,杨玄感抵达洛阳城上春门外,“众至十余万”。杨玄感又对当地父老说:“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人们听了杨玄感的话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在隋炀帝的暴政下过得太苦了,所以每天都有数千人来投奔杨玄感。

二、不纳良言

但是杨玄感最终还是兵败被杀了,这主要是他没有采纳一个人的良言,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这个人就是李密,他与杨家的颇有渊源,当年杨素就很欣赏李密,杨玄感更是与他结为刎颈之交。得知杨玄感起兵的消息后,李密第一时间前来投奔,杨玄感大喜,让李密做谋主。李密当即向杨玄感献出上中下三策,假如杨玄感能够采纳上、中策的话,隋朝可能就被推翻了。

李密的上策是“出其不意,长驱入蓟,直扼其喉”,也就是率军直抵河北北部,切断隋炀帝的退路,等到大军的粮食吃尽,“举麾一召,其众自降,不战而擒”;中策是“经城勿攻,轻赍鼓行,务早西入”,直接占领长安,这是“万全之势”;下策是“随近逐便,先向东都”,同时李密指出,“胜负殊未可知,此计之下也”。然而杨玄感却认为,“公之下计,乃上策矣”。

三、兵败被杀

杨玄感一意孤行,率军抵达洛阳城外,最初的时候屡战屡胜,声势浩大,他就认为“天下响应,功在朝夕”。然而,驻守洛阳的隋军已经有了防备,所以杨玄感一直未能攻破洛阳,耽误了很多时间。就在这个过程中,隋炀帝调兵遣将,各路大军已经向洛阳逼近。之后,杨玄感多次战败,他才想到应该进入关中。

抵达弘农时,杨玄感又留了下来,攻了三天的城,依然没有取得成功。此时追兵已经赶到,杨玄感只好与隋军交战。纵然他勇武似项羽,也无法改变这样的形势,毕竟他的这些将士都是临时招募的,没有作战经验,所以“一日三败”。最后,杨玄感与弟弟杨积善步行逃命。杨玄感意识到已经无法逃脱,就让弟弟将自己杀死。杨玄感战略规划失误,没听李密的计划,是他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后来李渊起兵,直取长安,最终夺得天下。

参考资料:1.《隋书》;2.《旧唐书》;3.《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没有杨玄感兵变,隋朝就不会短命而亡?学者:这是迟早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口说名人堂标签:杨素,隋朝,隋炀帝,来护儿,杨玄感兵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兵变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次数不少。且每次兵变的原因多样,从篡位夺权到为民请愿。抛开正邪黑白不言,历来能够举得动反抗大旗的必是勇猛之辈。然而,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正所谓,成王败寇。兵变所带来的历史发展

  • 杨玄感趁杨广征高句丽时造反,李密献上三策,李密有何隐藏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李渊,杨坚,杨广,唐朝,元帅,军衔,杨玄感,隋炀帝,高句丽,李密(隋朝)

    公元613年,隋朝大业9年,隋朝开国功臣杨素之子楚国公杨玄感趁隋炀帝杨广二征高句丽之机,率众举旗造反,这是隋朝贵族首次公开站出来要推翻杨家的统治。杨玄感起事后将目标对准了中都洛阳,但久攻不克,后隋朝关中派出的援兵和从高句丽前线派出的援兵双双赶到,杨玄感兵败被杀。在杨玄感起事之初,也曾犹豫起兵之后的作

  • 隋唐第一女将,杀罗士信,生擒程咬金,却在新婚之夜死于丈夫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马甲娱骑士标签:隋唐,唐朝,隋朝,罗士信,程咬金,王伯当,新文礼,隋炀帝,程知节,五虎上将

    自古就有英雄,隋唐末年,隋炀帝昏庸无道,战乱四起,民无家园,无数英雄豪杰揭竿而起,誓死推翻隋暴政,其中也出现了许多女中豪杰。新月娥,单杀罗士信,生擒程咬金的巾帼英雄,被称为“隋唐第一女将”。广告连续反弹,你怎么选择逆袭股票? 3月10日免费领取逆回购股票名单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非常传奇。 但不幸的是

  • 连嫁父子四人的义成公主,为恢复大隋呕心沥血33年,终被李靖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靖,突厥,可汗,隋炀帝,颉利,义成公主,隋朝,唐朝,国防部门

    连嫁突厥可汗父子四人的义成公主,再也无力拯救大隋。贞观四年,李靖乘突厥人不备夜袭恶阳岭,俘虏了颉利可汗,东突厥灭国。义成公主被俘后,被李靖当场斩杀,这位为大隋帝国奉献了33年的女人,魂散草原。义成公主是隋炀帝的堂妹,开皇十七年,隋朝第一位和亲公主安义公主病逝,启民可汗向隋文帝请求再迎娶一名公主,于是

  • 李靖一刀砍下义成公主的头,转头问杨广的妻子萧皇后:你降不降?

    历史解密编辑:悦览书影标签:李靖,杨坚,杨广,唐朝,隋朝,隋炀帝,萧皇后,独孤皇后,义成公主,女皇武则天

    630年,李靖攻打突厥,一刀砍下了义成公主的头颅。随后,李靖提着血淋淋的刀,问杨广的妻子萧皇后:“你降不降?不降就跟她一样!”萧皇后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按着孙子杨政道叩头:“我降,全家都降!”萧皇后是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却也是他眼中的不祥人。按照江南的风俗,二月出生的子女会给家人带来灾祸,萧岿为了避

  • 李世民功劳赏无可赏,李渊用太子制衡,突厥出兵刘黑闼卷土重来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世民,李渊,刘黑闼,突厥,可汗,古突厥,黄易小说人物,唐朝

    李世民回长安在洺水之战后,李世民在唐廷的威望愈发高涨,隐隐之间对太子李建成形成了压倒性优势。面对此种情况,老谋深算的李渊也深感不安,太子是国之储君,如果在军功上压不住秦王,那么以后老李家必然会爆发萧墙之乱。眼下当务之急就是给太子李建成刷军功涨威望,如此才可平衡朝局保护好自己。所以在李世民想要继续进攻

  • 李秀宁娘子军,一锅米汤智退强敌刘黑闼,巾帼不让须眉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大军,李唐,关中,唐朝,刘黑闼,李秀宁,娘子军,军事制度,黄易小说人物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群雄逐鹿!太原李家在并州经营多年,根深蒂固,趁着杨广远在江都无法北归之际,出兵奇袭长安,李秀宁的娘子军更是出兵长安的先锋军,负责为后续大军开路。李秀宁统帅的娘子军,虽然人数不多,而且都是女流之辈,但是她们的战力不容忽视,看似弱不禁风,却跟着李秀宁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

  • 魏征建议李建成东征刘黑闼,不只和李世民争功,目标直指山东豪杰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魏征,刘黑闼,李世民,李建成,唐太宗,山东省,女皇武则天

    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败亡,李建成麾下的大臣和将领要么获罪被杀,要么投入李世民麾下。而这之中名气最大的便是太子洗马魏征,也就是后来贞观年间的唐朝宰相,敢在朝堂上怼得李世民哑口无言的存在。当时李世民责备魏征挑拨他们兄弟关系,魏征反怼"太子若听臣言,岂有今日之祸?"李世民听了哈哈大笑,不但没有追究魏征的罪责

  • 刘黑闼两次造反, 对唐朝到底有多大影响! 为何说彻底改变了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艾姐小厨标签:李渊,唐军,突厥,唐朝,刘黑闼,李世民,窦建德,女皇武则天

    公元621年六月,随着李世民在洛阳一战当中,同时击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自此之后,唐朝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无法阻挡。整个北方,已经完全被唐朝统一。南方半数的地盘,也都已经归附唐朝的统治之下。而李世民本人,返回长安的时候,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当李世民回到长安的时候,整个长安为之欢呼。李世民身

  • 刘黑闼仅率百余人举兵,因何可以令李唐大乱?李渊做事操之过急

    历史解密编辑:羞羞的谈标签:李渊,刘黑闼,李唐,窦建德,王世充,李世民

    唐朝统一战争中,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绝对是李氏父子要面对的一个硬茬,因为在李世民一战降服窦建德王世充之后,李唐已经大致掌控中原以及河北之地。当时窦建德败亡后,窦建德旧部见大势已去,就像李唐投降了,而刘黑闼作为窦建德手下的悍将,也是直接隐秘起来,闭门不出。可就是在窦建德被斩杀于长安的后不久,刘黑闼举兵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