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朝风云(五一)高演为何不将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弟弟高湛?

两朝风云(五一)高演为何不将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弟弟高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4243 更新时间:2023/12/21 14:59:09

北齐皇位的传承一开始便在高欢的几个儿子之中兄终弟及,这样的状况让很多历史爱好者们诟病不已。这不但有违儒家所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而且在皇位传承过程中也充斥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杀戮。北齐孝昭帝高演的皇位传承就是最为典型的,他临终前没有把皇位传给皇太子高百年,而是交给了弟弟长广王高湛。这使得刚刚从上一轮政权更迭的杀戮中平息的北齐朝廷,又开始了第二轮的政治内斗。这样的传承让后世学者们诟病不已,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很多人感到疑惑,为什么高演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子,而是选择了弟弟高湛。

高演是东魏权臣高欢的第六子,也是皇太后娄昭君的亲生儿子。他的皇位得来并不是从父兄手中传承的,而是直接从侄子高殷手里夺取的。北齐文宣帝高洋临终时将皇位传给了儿子高殷,并安排了杨愔、燕子献、宋钦道等文臣作为辅政大臣,主掌北齐朝廷的政务。高洋去世后,高演在母亲娄昭君和弟弟高湛的支持下掌控了军政大权,诱杀了杨愔等辅政大臣,废除了高殷的皇帝之位,正式登基称帝。这一轮的权力更迭虽然最终落到了兄终弟及的流程上,但从高洋本身的意愿来说,还是倾向于自己的儿子高殷的。

可是在高演去世后的权力更迭上,从法定程序上就否定了皇太子作为皇储的合法性,直接将皇位传给了高湛,这在历史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尤其是高湛即位后残暴治国,不但搞得朝廷一片混乱,而且北齐的国力也开始走下坡路,也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因为这样的前因后果,很多人对高演作出这种决定的思路更加的疑惑了。历史上没有皇帝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继承人的,高演立了高百年为皇太子,也是出于对自己皇位的传承。可他在临终时却改变的原本的意图,这就让人非常好奇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想法的呢?

综合当时的史料分析,高演作出这种奇怪的决定,其实是自己走错路后不得已的选择。但从后来的政治形势发展看,他的这选择也是徒劳无功的,根本没能挽回北齐走向败亡的结局。分析其中的原因,最早可上溯到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时期的政治格局。拓跋珪入住北方后,在云中建立了北魏政权,开始在朝廷中任用汉族门阀的官员。在这个阶段北魏朝廷还是以鲜卑贵族为主的,汉族门阀虽然掌握一定的权力,但是在政治势力上处于弱势地位。等到冯太后执政后,她开始大肆任用汉族官员,将鲜卑贵族排挤出北魏朝廷,北魏政治格局逆转。

从冯太后毒杀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后,汉族门阀的势力在北魏朝廷中与日俱增,最终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时期促成了汉化改革。经过这次汉化改革,北魏朝廷中汉族门阀官员和汉化的鲜卑贵族官员占据了主流,而拒绝汉化的官员则逐渐被排挤到了北方边境一带。在经过六镇起义、河阴之变等大乱后,北魏被分裂成东西魏,在北齐的前身东魏却出现了奇葩的政治格局。掌权的高欢是汉族人,出身于渤海高氏,可支持他崛起的却是六镇起义中投靠的鲜卑贵族。而高欢的长子高澄却与鲜卑贵族不和,大力扶持汉族门阀士族的官员。

高澄遇刺身亡后,高洋继承其王位,并废除了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开创了北齐的国祚。高洋在位时期北齐朝廷是由汉族门阀官员掌控的,而以皇太后娄昭君为首的鲜卑贵族则是强烈反对这种执政方略的。高洋去世后娄昭君支持高演和高湛发动政变,诱杀了汉族门阀出身的辅政大臣,重新将朝廷大权收回到鲜卑贵族手中。从这个过程看,北齐皇位的传承的内斗现象实际上就是北齐朝廷中鲜卑族和汉族王公大臣们争权夺利的表现。娄昭君虽然支持鲜卑贵族掌权,但是却还存在理智,知道维持双方势力平衡的重要性。

高殷被废除皇帝后,并没有被处死,而是被娄昭君降为了济南王,迁到晋阳居住。这既是高洋临终前的意愿,也是娄昭君平衡汉族和鲜卑族势力的安排。在高洋临终前就知道两个弟弟要篡权夺位,所以留下遗言让他们给高殷留下一条活路。高殷在北齐朝廷中不仅仅代表了高洋,而且也代表了汉族门阀集团。只要有高殷存在,汉族门阀集团就能对鲜卑贵族集团形成掣肘,这样才能平衡朝中权势。娄昭君叮嘱高演要留下高殷,其目的就是拉拢汉族门阀集团,避免鲜卑贵族集团掌权后不受控制。

然后高演为了自己的皇位,背着娄昭君处死了高殷,这便铸下了大错。他的这个操作看似解决了皇位的隐患,实际上是彻底与汉族门阀集团分道扬镳。这也使得鲜卑贵族集团没了掣肘,彻底掌控了北齐朝廷。高湛是鲜卑贵族门阀推举出来的代理人,在皇位争夺中一直与高演有着激烈的冲突。一开始高湛就在谋求皇太弟的位置,理由是他在高演夺取皇位过程中有过约定。可高演并不想把皇位传给弟弟,所以立儿子高百年为皇太子。可到了高演临终时,他却发觉自己这个决定是错误的,而且给儿子高百年造成了性命之忧。

高洋临终之前虽然知道鲜卑贵族集团会发动政变夺位,却也有着较为完全的准备。他布置了辅政大臣,将军政大权委托给叔叔高归彦,其目的就是想要帮助高殷压制鲜卑贵族集团。高洋刚去世,以尚书令杨愔便开始改革,削弱高演和高湛兄弟手中的大权,其目的便是要加强皇权,保证高殷的皇帝位置。可惜的是,高演和高湛在娄昭君的支持下发动政变,而高归彦又投靠了鲜卑贵族集团,这才使得汉族辅政大臣被杀,高殷的皇帝位被废除。可高演临终的局势比高洋远远不如,他几乎就没有可以托孤的臣子。

由于处死了高殷,这使得汉族门阀集团对高演非常不信任。虽然高百年与汉族文官的关系不错,但却没有得到汉族门阀势力的支持。高殷之死也让汉族大臣被排挤出北齐朝廷,朝廷中出现鲜卑贵族一家独大的状态,根本无力掣肘鲜卑贵族的势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百年登基即位的下场与高殷无异。此时高演再后悔处死了高殷已经于事无补了,所以只能祈求弟弟高湛看在一母同胞的情分上,放侄子一马。为了让高湛安心,所以高演才越过了高百年皇太子的身份,直接将皇位传给了高湛,这算是他临终的哀求。

可惜的是高湛是高度鲜卑化的汉人,对汉族的认同感极低,而且野心极大。所以他即位后并没有按照汉族政权的逻辑执政,而是开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残暴统治。在他的眼里完全是弱肉强食,根本没有任何亲情和信义,所以对于高百年是绝不可能放过的。

高演处死高殷是大错特错,娄昭君知道这个消息也是勃然大怒。这不仅仅是因为亲情,更是因为破坏了政治平衡。没有政治平衡的掣肘,高演又凭什么掌控北齐朝廷?他将高百年的生死寄托在高湛的仁慈上,这完全是痴人说梦的。以无情和残暴著称的高湛,怎么可能会为自己留下隐患?

标签: 高湛高演皇位娄昭君高欢高澄

更多文章

  • 在北齐乾明政变中,高湛做出了什么贡献?这对北齐政局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高湛,高演,皇位,娄昭君,高归彦,高欢

    在南北朝中后期,中国北方长时间处于东西对峙状态,其中占据东部的北齐相对于宇文家族的北周,其政权内部的政治动荡更加剧烈,尤其是在其皇位的继承问题上,就出现过多次波折。在高洋去世之后,其将北齐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高殷,也许是受到了高洋极端性格的影响,让这位小皇帝无论在精神状态还是政治能力上都不足以担任

  • 北齐皇帝高湛,怎样艰苦继承皇位,发展国家抵御外敌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高湛,皇帝,高演,皇位,高欢,突厥

    史料记载:“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戎叹异。”这里所说的就是北齐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神武帝高欢的第九个儿子,高澄以及高洋甚至高演同母同父的亲弟弟高湛是也。这高湛自小就一表人才,长相不凡,一身气度更是旁人不能相比,因而得到父亲的喜爱。东魏政权统治期间,他凭借父亲的荫蔽担任长广郡公一职。等到兄

  • 高湛:北齐武成帝,两次击败北周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高湛,高演,李祖娥,高澄,高纬,宇文邕

    561年,北齐皇帝高演奄奄一息,对弟弟高湛说:“皇位你拿去,留下我儿高百年一命,让他好好活着”。高湛登基后,处死高百年,将他丢进水池中。高湛,北齐武成皇帝。与兄长高洋一样,高湛继位之初,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屡次击败北周大军,却不能长久,有始无终。549年,高澄与部下商议军务,准备夺取东魏的江山,却被

  • 《琅琊榜》连载11:高湛是靠着怎样的处世原则?笑到最后的(1)

    历史解密编辑:若安剧评标签:高湛,皇上,太监,王和,静妃

    在《琅琊榜》这部剧中,排在智商排行榜前三名的,分别是:梅长苏,高湛,静妃。今天就来谈谈,作为太监总管的高湛,是靠着怎样的处事原则,能够一直安安稳稳地待在皇上身边,并且在新帝登基后,依然能够活得有声有色的,成功笑到最后的。今天先讲第一个处事原则:装傻在高湛的所有处事原则中,“装傻”是高湛用得最多,并且

  • 在《琅琊榜》中, 聪明如高湛, 是否看出了梅长苏就是林殊!

    历史解密编辑:琴子生活说标签:高湛,林殊,靖王,梁帝,静妃,夏江,琅琊榜,梅长苏,梅长苏(海宴小说《琅琊榜》主人公),瑯琊榜(电视剧),小说剧,古装剧

    在《琅琊榜》这部电视剧中,梅长苏的麒麟之才举世无双,但纵观全剧,也并非只有他一个聪明人。在剧中如静妃、高湛、纪王爷等人的心智和手段并不比梅长苏差多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其中的梁帝近侍高湛,就是少有的能够洞若观火心思极为缜密之人。那么在高湛多次助力靖王和梅长苏之时,是否察觉到了梅长苏的真实身份

  • 北齐皇帝高湛:为淫乐29岁放弃皇位,弑兄夺嫂,做尽荒诞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高湛,皇帝,高演,李祖娥,皇位,高欢

    多年前一部爆火的《陆贞传奇》让北齐武成帝高湛走入大众的视野,男主陈晓饰演的还是长广王时期的高湛俊朗、有勇有谋,一时间俘获了无数少女的心,也让观众误以为历史上的高湛就是这样一个人。其实不然,北齐的高氏皇帝一族可是出了名的“精神病”家族,尤以高湛为最!一、生性暴虐,意图残害兄弟高湛,北齐武成帝,是北齐的

  • 琅琊榜2深受梁底恩宠的高湛,是剧中的狠人,说他是人精也不过分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高湛,梁帝,靖王,誉王,太子,梁底,梅长苏,科幻片,月升沧海,小说改编片,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架空历史题材电视剧

    在《琅琊榜》中,梅长苏智谋胆识过人,身上闪耀着的主角光环,堪称是剧中的诸葛孔明。而抛开主角光环的加持之外,剧中也同样有个人,智谋情商过人,而他只是配角,戏份不多。这个人就是梁帝的贴身太监,高湛。高湛深居内宫,一生陪伴在皇帝左右,从事的是剧中最危险的工作。既得让梁帝对自己充分信任,又得时时揣摩梁帝内心

  • 齐武成帝高湛如何继位为帝?执政表现如何?他有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灿烂的世界标签:高湛,高演,皇帝,高欢,高洋,和士开,南北朝,齐武成帝

    作者:知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齐武成帝高湛(537年—569年1月13日),小字步落稽 ,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齐第四位皇帝(561年~565年在位)。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母为武明皇后娄昭君。高湛仪表瑰杰,风度高爽,甚为高欢所喜爱。东魏元

  • 32岁高湛刚当上皇帝,就冲去后宫,要找皇嫂恩爱:若不从,杀汝子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高湛,李祖娥,皇帝,高演,皇位,妃嫔

    公元561年,32岁高湛刚当上皇帝,就迫不及待冲去后宫,要找皇嫂恩爱。皇嫂一脸惊慌,激烈挣扎,却被高湛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吓得不敢动弹,任由高湛为所欲为。皇嫂李祖娥,是高湛哥哥高洋的皇后,也是北齐的开国皇后。高洋去世后,李祖娥的儿子高殷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了皇位。不过,他只当了不到1年的皇帝,就被叔叔

  • 解析《琅琊榜》高湛:麒麟才子,皇左高郎,偷换概念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静默的薄暮标签:高湛,皇上,亲王,靖王

    高湛可是宫里的老人了,几十年服侍在老大身边。别看他整天打着马虎眼,说着含糊的话,但他心里门清着呢,眼神过于犀利,可谓明察秋毫,心细如发。在毫无胜算时,高公公就肯出手相帮靖王母子,笑到最后。01琅琊榜首,京城高湛《琅琊榜》里面就鲜有逻辑掉线的人。梅长苏的牛气在于,多么不可能的事情,都能硬生生给你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