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卖鞋郎”到开国皇帝,曾想统一天下,刘裕为何气吞万里如虎

从“卖鞋郎”到开国皇帝,曾想统一天下,刘裕为何气吞万里如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畅敏风云 访问量:2814 更新时间:2023/12/11 6:20:55

公元420年,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下诏退位,时年58岁的宋王刘裕受禅称帝,建立刘宋,公元422年,刘裕计划讨伐北魏,希望能就此统一天下,然而未及出发,刘裕的生命戛然而止。他出身贫寒,少有大志,两度挥师北伐,收复故土,气吞万里如虎,为汉人再次带来了统一天下的曙光。但同时,刘裕也开创了屠杀前朝王公贵族的先河,将司马家族的后人赶尽杀绝。那么,刘裕怎样从一个“寄奴”逐渐成长为一个皇帝的呢?在他的身上有多少传奇故事?

刘裕出生于公元363年,当时的东晋还处于晋哀帝时期。刘裕祖上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到刘裕这一代时,家境已经非常贫寒,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病死了。由于家里请不起奶娘,父亲刘翘只好把他寄养在同族家中,因此刘裕有了一个小名“寄奴”,以砍柴、卖鞋为生,被人喊出“卖鞋郎”。

此时的东晋由世家大族主政,他们盘根错节,把持朝政,寒门子弟难有出头之日,就算是皇帝也得对士族权臣低声下气。刘裕虽然是汉朝宗室后人,但是在东晋也只能勉强算是寒门,甚至是低等士族,若是在和平年代,刘裕就算有天纵奇才,也只能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哪里有机会气吞万里如虎呢?

然而此时一支特种部队的组建,为刘裕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这就是北府兵。北府兵原是谢玄为应对北方前秦进攻而组建的新军,相比腐朽的正规军,这支由流民所组建的军队更具有战力,是各方瞩目的焦点。

在谢安、谢玄叔侄相继去世后,北府兵的大权落在了刘牢之手中。刘裕年轻时砍过柴,种过地,甚至还卖过草鞋,后来就加入了北府兵,在将军孙无终手下做事,凭借着自身的军事天赋,刘裕很快就引起了刘牢之的注意。

公元397年,荆州刺史桓玄起兵造反,东晋实控领土缩小至扬州八郡之地。两年后,孙恩卢循造反,迅速席卷江东。东晋朝廷派谢安之子谢琰、北府军首领刘牢之奉命讨伐,立国80余年的东晋进入了灭亡倒计时。

在孙恩、卢循之乱中,谢琰因轻敌冒进,不恤士卒,最终被部下所杀。而久经沙场的刘牢之颇有识人之术,将刘裕提拔为参军,希望他能帮助自己摆平这个烂摊子。

时年37岁的刘裕,终于等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讨平孙恩、卢循之乱。对于东晋来说,孙恩是一个可怕的名字,他利用五斗米教笼络人心,在数月之间就聚集了数十万之众,席卷江东,给养尊处优的士族子弟带来了灭顶之灾。可是对于刘裕来说,孙恩的几十万乱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刘裕作战勇猛,治军严明,而且富有韬略,经常以少胜多。孙恩被打得丢盔弃甲,很快就逃到了海上。

这边刘裕讨平了内乱,那边首都建康就已经改朝换代。公元403年,桓玄逼迫晋安帝禅位,建立了桓楚政权,刘牢之被迫交出兵权,自缢身亡。

提拔自己的老上司死了, 41岁的刘裕又该何去何从呢?出身寒门的刘裕对司马氏皇族一向没有好感,因此他在桓玄篡位后审时度势,表示愿意归附,得到了桓玄的青睐。

然而桓玄虽出身显赫,却无仁君之才,强行改朝换代以后,不仅没有开创一番新潮气象,反而沉溺于享乐之中,很快就尽失人心。一年后, 42岁的刘裕见桓玄成不了气候,索性就在京口召集北府兵旧部,以讨伐篡逆为名起兵,各地纷纷响应,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消灭了桓楚政权,拥立晋安帝复位。作为首席功臣的刘裕也得到了东晋的军政大权,成为了新一代权臣。

只不过相比他的前辈们,他的出身更加贫寒,骤然得此高位,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坐稳位置。以军功起家的刘裕非常清楚,桓玄的失败是因为他的根基太浅,功业未成,就匆匆忙忙地篡位,被人视作乱臣贼子,只过了三个月的皇帝瘾就草草谢幕。

因此,刘裕吸取了桓玄的教训,并不急于改朝换代,而是要削平反对势力,做出一番成绩,让众人心服口服之后,再顺理成章地接受进士禅让。那么,刘裕要如何积攒改朝换代的政治资本呢?

事实证明,刘裕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掌权后,他大力推行一系列改革,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对士族推行土断清障田地,在吏治上选贤举能,重用寒门士子,在文化上,发展教育,广收书籍,在军事上整顿军队,准备北伐中原,收复故土。

公元409年,北方南燕皇帝慕容超即位,纵兵劫掠淮北。 47岁的刘裕决定小试牛刀,亲自带兵讨伐,将慕容超一路打回到了南燕国都广固(现在的青州市王山西南约三里),并用大军将广固包围得水泄不通。八个月后,穷途末路的南燕朝廷开城投降。刘裕杀尽南燕鲜卑贵族,将慕容超带回建康斩首示众。

刘裕本打算乘胜追击,继续北伐,但是后院起火,让他不得不先行撤军。当年和孙恩一起造反的卢循又聚拢十余万流民攻打建康。刘裕回来后,发现城中兵力仅有数千人,自己带回的军队也多有伤病,很难应对卢循的大军。朝中士卒纷纷建议刘裕带着皇帝逃离建康,而刘裕却坚持要求守城,动员城中百姓坚守城池。

和孙恩一样,卢循虽人多势众,但只是乌合之众,不仅无法攻破建康,就连周边郡县也没讨到什么好处,只能退回江州。刘裕率兵追击,在公元411年初彻底平定了卢循之乱。随后又讨平荆州刺史刘毅、谯王司马修之,将东晋的立国之本荆州、扬州彻底收入囊中,同时又收回了益州和汉中,削平南方割据势力,基本收复了三国时东吴、蜀汉的领土,与北方的北魏、后秦对峙。

这时的刘裕已是位极人臣,升无可升,就算要改朝换代也无可非议。然而很快北方的后秦又要为刘裕送上一份大礼。

公元416年,后秦皇帝姚泓登基,西北羌胡仇池反叛,后秦内乱四起,刘裕趁机出兵北伐,顺利收复了古都洛阳,又一路攻进长安,迫使姚泓投降。

至此,刘裕已经收复了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大片地区。

自五胡乱华,永嘉南渡以后,这是东晋政权所能拥有的最大版图,也是整个南朝版图最大的时期,然而这对于司马氏皇族来说,却是噩梦的开始。

公元418年, 56岁的刘裕加九锡,封宋公。口不能言、不知寒暑的晋安帝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被秘密处死,皇帝司马德文登基成为司马氏末代皇帝,史称晋恭帝。不久之后,刘裕又进爵为宋王,受天子仪仗。

公元420年,晋恭帝正式下诏禅位,晋朝宣告灭亡。自司马炎称帝开始算起,享国150余年。

58岁的刘裕受禅称帝,国号大宋,史称南朝宋,又称刘宋。司马氏子孙除了北上投魏的以外,留在江左的都被尽数诛杀。然而颇具戏剧性的是,刘裕吸取了东晋“皇室衰微、权臣势大”的教训,又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个重镇,为之后的刘宋内乱埋下伏笔。

公元422年,刘裕计划讨伐北魏,希望能就此统一天下,然而未及出发,就因病重而不得不取消计划。不久,刘裕在建康病逝,享年60岁。

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来,刘裕是南方汉人政权中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出身贫寒,自幼就寄养在他人家中,长大以后,卖过草鞋,种过地,后来投身北府,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平定内乱,北伐中原,走上权力巅峰。更为难得的是,刘裕不仅能在马上打天下,更能下马治天下。

掌权以后,推行土断,重用寒门士子,打压士族,结束了百余年的士族门阀政治,让畸形的江左社会重新焕发了新活力,为南朝士元嘉之治奠定基础。

只不过,由于病重而过早地去世,刘裕的雄心壮志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的梦想。

标签: 刘裕皇帝万里如虎桓玄刘宋平定

更多文章

  • 打了一辈子胜仗的刘裕,最终也在立储上难逃儿子的教育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刘裕,檀道济,徐羡之,刘穆之,皇帝,刘宋,刘义隆

    在我国古代,大部分人在十六七岁时就已经有了子女。而作为南北朝名人的刘裕,在这一点上却有些另类。刘裕刚刚参军时,已年满三十五,而他那个时候才刚刚有了第一个女儿刘兴弟。虽然晚是晚了点,但在这些年刘裕为国家政治、军事殚精竭虑之余,刘裕的老婆们还是没有闲着,她们想尽办法给刘裕生育了七个儿子。由于刘裕的儿子们

  • 刘宋与北魏是死敌,刘裕的孙子却为何叛变,投奔北魏?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刘裕,刘宋,北魏,太守,刘子业,宋武帝,南北朝

    刘宋与北魏是死敌,刘宋尚未建立,刘裕就与北魏交恶,当年刘裕率军北伐,遭到了北魏军队的袭扰,他通过却月阵大破魏军。刘裕死后,北魏趁机南下,夺取了黄河流域。到了宋文帝时期,他先后三次进行北伐,但都遭到了失败。北魏还趁机南下,饮马长江。然而,宋武帝刘裕的孙子却叛逃北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天潢贵胄此人名

  • 刘宋诸帝:如愿以偿的武帝刘裕(下)

    历史解密编辑:悦儿谈情感标签:刘裕,桓玄,太守,刘备,平定

    刘裕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来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虽说他的祖父刘靖和父亲刘翘都在晋朝当过太守、功曹等职,可是到了刘裕时家境已颇贫寒。刘裕的母亲赵安宗在生下刘裕的当天就因“产疾”去世,年仅21岁。刘翘因为贫穷,请不起奶娘,养不活这个没娘的儿子,打算将他抛弃。幸亏刘裕的姨母刚刚生下儿子不满一年,就

  • 滨州市副市长刘裕斌同志带队拜访中国东盟中心、全国对外友好协会

    历史解密编辑:鲁中晨报滨州新闻标签:刘裕斌,对外友好协会,滨州市,中国东盟中心,副主任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形成与滨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开放格局,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RCEP协定落地生效机遇,助推多边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2022年7月20-21日,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刘裕斌率市外办党组书记、主任苏涛,博兴县委副书记、县长

  • 刘裕的秘密武器:只用两千步兵,大破北魏的三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刘裕,骑兵,北魏,朱超石,军队

    刘裕应该是南北朝时期最会打仗的皇帝了,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颇有智谋,特别是在以步制骑方面,更是有着独到的经验!在中国古代,骑兵算是最厉害的兵种了,在平地作战时更是无坚不摧,成为步兵的噩梦。然而,刘裕在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时,却以少胜多,仅用两千多的步兵,就击败了北魏的三万骑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

  • 刘裕称帝后,是如何对待司马家族,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裕,司马家族,司马炎,司马昭

    南宋“词中之龙”辛弃疾曾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有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所说的“寄奴”便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刘裕素有“南朝第一帝”的美誉,史学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他称帝之后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废除苛法,关心民间疾苦,为了消

  • 南朝刘裕为何能够结束东晋的门阀政治?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刘裕,桓玄,桓温,王敦,陶侃,南朝,东晋,门阀政治

    公元383年,北方前秦举国南征东晋,号称要用八十万大军“邀请”东晋皇帝到长安作客。而且,大房子都给修好了。这就是南北矛盾彻底激化。但前秦太菜。不仅没能请动东晋皇帝,而且还被打出防守反击。甚至,被打到举国崩溃,自己寿终正寝。于是,刚刚激化的南北矛盾,瞬间就被取消。北方重新分裂成好几块,然后自相残杀。而

  •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到底有多牛?他要是多活十年就没南北朝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裕,刘宋,皇帝,桓玄,宣昭皇帝,刘穆之

    公元363年,东晋十六国时代中期。在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一户非常贫寒的人家内,出生了一个小男孩。说起来,这户人家虽然很穷,但家世却很显赫。这家人的祖上名叫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弟弟。在汉朝的时候,这家人祖上也是很显赫的。可惜汉朝灭亡之后,天下先后经历了混乱的三国时代,以及接下来的西晋和东晋十六

  • 滨州市副市长刘裕斌到滨化集团调研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网标签:刘裕斌,滨化集团,滨州市,市政府,党委书记

    6月6日下午,滨州市副市长刘裕斌带队到滨化集团调研。市政府副秘书长术国强,滨城区委书记单纪亮,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统计局等市直部门相关人员陪同调研。滨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江,总裁任元滨,财务总监孔祥金参加活动。刘裕斌一行参观了滨化集团展厅,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经营业绩、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

  • 宋武帝刘裕:一把好牌在手,却被自己给打烂了

    历史解密编辑:大魔王的创始人标签:宋武帝,刘裕,王镇恶,沈田子,北魏,长安

    历史上有好几位开国皇帝都是草根出身,比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以及今天要说到的宋武帝刘裕,刘裕从军之初为北府军将领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后来成为北府军名将刘牢之麾下参军,孙恩起义给了刘裕崛起的机会,刘裕由此逐渐在军中站稳脚跟并掌握了北府军军权,先后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