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与北魏的第一仗,北魏阻止晋军灭秦,刘裕却月阵以少胜多

刘裕与北魏的第一仗,北魏阻止晋军灭秦,刘裕却月阵以少胜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调侃历史 访问量:169 更新时间:2023/12/8 2:20:06

当晋军先头部队在潼关附近死中求生,与后秦军反复缠斗之时,刘裕率领的水军从彭城出发,沿着泗水北上,然后折入清河,一直向西。途中,他路过张良庙,下令整修庙宇,与此同时,他还命令冠军将军、吴兴太守向靖率军在泗水拐弯处离开大军北上,驻军黄河渡口碻磝城。

碻磝城,是古黄河在青兖地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起到屏护青州的作用。据南宋王应麟的《河南四镇考》记载,北魏时期,碻磝与滑台、金墉、虎牢相并列,被称为“河南四镇”。刘裕命令向靖驻守此地,就是为了防止北魏军趁晋军大举西进之时东出青州,威胁徐州。随着战事的推移,向靖随后向西移屯石门、柏谷坞,始终充当屏护大军后方安全的重任,他的职务也被晋升为北青州刺史、都督北青州诸军事。此时,东晋帝国同时并存三个青州政府∶南青州,治所广陵;青州,治所广固;北青州,治所碻磝。

在进军途中,刘裕还提前给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奉上借道的恳求信。拓跋嗣接到了刘裕的书信后,即召开高级别会议商讨对策。北魏群臣均认为,潼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刘裕以水军、步兵前去进攻,十分困难。假设我军对其背后发起攻击,晋军想回去都难。而晋军如果以水军渡过黄河,向北进攻我国,则非常容易。因此,群臣判断,刘裕对外宣称是去讨伐后秦国,但其真实意图却不一定。况且,后秦国和我国是婚姻之国,不能不救。不可放纵了敌人,应当发兵切断黄河上游,阻止晋军西进。拓跋嗣又将外朝的意见拿到内朝商议,结果与外朝一致。

拓跋嗣将要听从,博士祭酒崔浩却表示反对。

崔浩的论断主要是∶刘裕此次出兵的目的不是北魏,而是后秦,不可代人受敌;一旦与晋军交恶,势必陷于南北交战的不利局面;借道刘裕,刘裕将会对我感激;晋军不可能与我争夺黄河以北的地区。

其实,崔浩所言均是似是而非之论。刘裕北伐的第一个目标固然是后秦,但刘裕的最终目的并非后秦一国,刘裕采取的是各个击破的办法。当时的后秦已经四面楚歌,没有北魏的全力援救,势难独存,后秦灭亡以后,北魏国也将面临东晋的打击。

不过,当心无定见的拓跋嗣将崔浩的意见再次交付群臣讨论时,北魏群臣一致认为,刘裕假如真的西入函谷关,晋军将进退两难,腹背受敌,这再明显不过了,而刘裕渡河北上,后秦军队肯定无力帮助北魏国。由此推断,刘裕谎称西进,其实是为了北上进攻北魏国,这是形势的必然。

于是,明元帝拓跋嗣拒绝晋军借道,命令司徒、相州刺史长孙嵩持节,都督山东诸军事,前往平原(山东平原),沿着黄河北岸构筑堡垒,驻军畔城,与驻守此地的晋北青州刺史向靖相持。同时,明元帝还命令振威将军娥青、冀州刺史阿薄干率领十万步骑驻扎在黄河北岸,以防备刘裕大军。

此时,在潼关城下的晋军前锋部队开始断粮,王镇恶等将心急如焚,派出快马向刘裕告急。刘裕将使者喊到船上,他推开船舱的北面窗户,指着北岸的魏军,对使者说∶“我给你们传话说不可轻率前进,你们不听我言,如今,北岸是如此情形,我怎能给你们派去部队”

不论与北魏军是战是和,此时的刘裕均不能分散兵力,也无法派军西上给王镇恶等人送去粮食。他在考虑如何对付面前棘手的北魏军,好在北魏军暂时没有渡河南下的意图,这说明,北魏尚无主动与晋军决战的决心。基于上述考虑,晋军最佳的应对办法就是继续西上,不主动进攻魏军,但一旦分散兵力,也许会开北魏军的野心。

王镇恶等不到刘裕大军支援,为了解决粮荒,他亲自来到弘农(河南灵宝),动员当地百姓向晋军捐献粮食。当地百姓深受感动,纷纷捐献,晋军的粮食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

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三月八日,刘裕的舰队从清河进入黄河,北魏军数千骑兵在黄河北岸随着晋军舰队一起西行。由于黄河波涛汹涌,晋军又是逆水而上,每条战舰都由士兵们在南岸上用一百多丈长的缰绳牵引着前进。遇到水流湍急之处,或者天上突然刮起大风,牵引战舰的缰绳会突然折断,战舰失去引力,往往漂到对岸,战舰上的晋军士兵就会被北魏军斩杀或者俘虏。

针对北魏军的挑衅行为,刘裕决定让他们尝尝厉害。可是,派出的晋军刚刚登上北岸,北魏军就飞快退去,跑得无影无踪,而晋军一上船,北魏军又卷土重来,反复多次。北魏军如此嚣张,激怒了晋宁朔将军胡藩,他率领十二名亲随乘坐小船,径直划向北岸,北魏军五六百骑兵见此情形,都相视哈哈大笑。胡藩素来善射,这十三名勇士登上北岸以后,胡藩即张弓搭箭,一连射杀了十几名北魏骑兵,剩余北魏军均仓皇而退。

四月,东晋太尉刘裕命令白直队主丁旿率领七百名猛士,带着一百辆战车,来到黄河北岸,在距离河水一百多步的地方,构筑一个新月阵形,阵形的两端伸向河岸。每辆战车上有七名猛士,部署完毕以后,刘裕下令却月阵中竖起一杆白色羽毛大旗。

刚开始的时候,北魏军看到数百晋军拉着战车上岸,都不明白晋军到底要干什么,因此没有立即发起攻击。却月阵构筑完毕以后,刘裕看到阵中白色羽毛大旗竖立了起来,只见他一声令下,宁朔将军朱超石率领两千多人飞也似的进入阵地,他们携带了一百多张机械大弩,每辆战车上也随之增加了二十人,瞬间就在车上竖起了“防御彭排”(大盾)。

北魏军看到晋军瞬间建立起了滩头阵地,赶忙发起进攻。朱超石下令先用弱弓小箭射击,北魏军见此情形,以为晋军兵少、武器装备不行,就从四面八方向新月阵地扑来。与此同时,北魏司徒长孙嵩也率领三万骑兵从平原赶到,攻击晋军阵营。

当北魏军接近晋军营垒时,晋军突然拿出连发的机械大弩,射杀了大量敌人,但终因敌人人数太多,那一百张大弩无法压制住蜂拥而上的敌人。朱超石的军中提前预备有大铁锤和一千多条丈八蛇矛,他下令将丈八蛇矛全部切割成三四尺长的短棒,然后用铁锤将其砸成锋利的刀片,安装在机械大弩上,发出去,能洞穿三四个人的胸脯。这样一来,晋军终于打退了北魏军的进攻,并阵斩了阿薄干,北魏军退守畔城。朱超石又率领胡簪、刘荣祖①等将乘胜追击,却被北魏军重包围,晋军人数不足五千,并且都是新入伍的战士,在众将的激励下,晋军浴血奋战,整整苦战了一天,斩杀上千敌人,北魏军这才退去。

晋军凭借着“却月阵”以区区二千余人竟然击败了数万北魏军,一战打出了晋军的威名,猛将朱超石、胡藩等人之名也让北魏军闻风丧胆。稍后,刘裕又派遣振武将军徐猗之率领五千人进攻越骑城,北魏军骑兵包围了徐猗之部,朱超石领兵增援,北魏军听说朱超石前来,不战而逃。

胜利以后,刘裕设宴犒赏三军,他对刘荣祖说∶“爱卿以少击众,在你的进攻面前不存在坚城,古之名将,也比不过你啊!”当即晋升其为太尉中兵参军,加建威将军。

北魏主拓跋嗣听到前方的败报,这才后悔没有听从崔浩之言。于是,他下诏不再与晋军纠缠,允许晋军借道西去。

标签: 刘裕晋军北魏王镇恶崔浩北魏军

更多文章

  • 从“卖鞋郎”到开国皇帝,曾想统一天下,刘裕为何气吞万里如虎

    历史解密编辑:畅敏风云标签:刘裕,皇帝,万里如虎,桓玄,刘宋,平定

    公元420年,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下诏退位,时年58岁的宋王刘裕受禅称帝,建立刘宋,公元422年,刘裕计划讨伐北魏,希望能就此统一天下,然而未及出发,刘裕的生命戛然而止。他出身贫寒,少有大志,两度挥师北伐,收复故土,气吞万里如虎,为汉人再次带来了统一天下的曙光。但同时,刘裕也开创了屠杀前朝王公贵族的

  • 打了一辈子胜仗的刘裕,最终也在立储上难逃儿子的教育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刘裕,檀道济,徐羡之,刘穆之,皇帝,刘宋,刘义隆

    在我国古代,大部分人在十六七岁时就已经有了子女。而作为南北朝名人的刘裕,在这一点上却有些另类。刘裕刚刚参军时,已年满三十五,而他那个时候才刚刚有了第一个女儿刘兴弟。虽然晚是晚了点,但在这些年刘裕为国家政治、军事殚精竭虑之余,刘裕的老婆们还是没有闲着,她们想尽办法给刘裕生育了七个儿子。由于刘裕的儿子们

  • 刘宋与北魏是死敌,刘裕的孙子却为何叛变,投奔北魏?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刘裕,刘宋,北魏,太守,刘子业,宋武帝,南北朝

    刘宋与北魏是死敌,刘宋尚未建立,刘裕就与北魏交恶,当年刘裕率军北伐,遭到了北魏军队的袭扰,他通过却月阵大破魏军。刘裕死后,北魏趁机南下,夺取了黄河流域。到了宋文帝时期,他先后三次进行北伐,但都遭到了失败。北魏还趁机南下,饮马长江。然而,宋武帝刘裕的孙子却叛逃北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天潢贵胄此人名

  • 刘宋诸帝:如愿以偿的武帝刘裕(下)

    历史解密编辑:悦儿谈情感标签:刘裕,桓玄,太守,刘备,平定

    刘裕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来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虽说他的祖父刘靖和父亲刘翘都在晋朝当过太守、功曹等职,可是到了刘裕时家境已颇贫寒。刘裕的母亲赵安宗在生下刘裕的当天就因“产疾”去世,年仅21岁。刘翘因为贫穷,请不起奶娘,养不活这个没娘的儿子,打算将他抛弃。幸亏刘裕的姨母刚刚生下儿子不满一年,就

  • 滨州市副市长刘裕斌同志带队拜访中国东盟中心、全国对外友好协会

    历史解密编辑:鲁中晨报滨州新闻标签:刘裕斌,对外友好协会,滨州市,中国东盟中心,副主任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形成与滨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开放格局,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RCEP协定落地生效机遇,助推多边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2022年7月20-21日,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刘裕斌率市外办党组书记、主任苏涛,博兴县委副书记、县长

  • 刘裕的秘密武器:只用两千步兵,大破北魏的三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刘裕,骑兵,北魏,朱超石,军队

    刘裕应该是南北朝时期最会打仗的皇帝了,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颇有智谋,特别是在以步制骑方面,更是有着独到的经验!在中国古代,骑兵算是最厉害的兵种了,在平地作战时更是无坚不摧,成为步兵的噩梦。然而,刘裕在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时,却以少胜多,仅用两千多的步兵,就击败了北魏的三万骑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

  • 刘裕称帝后,是如何对待司马家族,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裕,司马家族,司马炎,司马昭

    南宋“词中之龙”辛弃疾曾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有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所说的“寄奴”便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刘裕素有“南朝第一帝”的美誉,史学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他称帝之后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废除苛法,关心民间疾苦,为了消

  • 南朝刘裕为何能够结束东晋的门阀政治?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刘裕,桓玄,桓温,王敦,陶侃,南朝,东晋,门阀政治

    公元383年,北方前秦举国南征东晋,号称要用八十万大军“邀请”东晋皇帝到长安作客。而且,大房子都给修好了。这就是南北矛盾彻底激化。但前秦太菜。不仅没能请动东晋皇帝,而且还被打出防守反击。甚至,被打到举国崩溃,自己寿终正寝。于是,刚刚激化的南北矛盾,瞬间就被取消。北方重新分裂成好几块,然后自相残杀。而

  •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到底有多牛?他要是多活十年就没南北朝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裕,刘宋,皇帝,桓玄,宣昭皇帝,刘穆之

    公元363年,东晋十六国时代中期。在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一户非常贫寒的人家内,出生了一个小男孩。说起来,这户人家虽然很穷,但家世却很显赫。这家人的祖上名叫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弟弟。在汉朝的时候,这家人祖上也是很显赫的。可惜汉朝灭亡之后,天下先后经历了混乱的三国时代,以及接下来的西晋和东晋十六

  • 滨州市副市长刘裕斌到滨化集团调研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网标签:刘裕斌,滨化集团,滨州市,市政府,党委书记

    6月6日下午,滨州市副市长刘裕斌带队到滨化集团调研。市政府副秘书长术国强,滨城区委书记单纪亮,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统计局等市直部门相关人员陪同调研。滨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江,总裁任元滨,财务总监孔祥金参加活动。刘裕斌一行参观了滨化集团展厅,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经营业绩、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